初中物理「浮力」單元課程設計

2020-12-14 齊民有約

一、單元設計理念

浮力這一章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本章本著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原則,以分析生活現象歸納浮力概念、實驗探究得出浮力測量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拓展科學思維為體系進行知識探究,在教學實施中以學生的認知為根本,引領學生感受、探究浮力。

二、單元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探究並掌握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的大小和方向,能夠運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

2.通過設計並實施實驗,探究總結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理解掌握物體浮沉的條件,用浮力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4.製作孔明燈,理解物體在空氣中受浮力情況。

過程與方法

浮力這一章主要以實驗探究的方法得出浮力的概念、大小,並將浮力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提取生活現象進行分析,認識到科技的重要性、生活的趣味性,從而更加熱愛科學、熱愛生活。

(二)學習重難點

本章的重點在於學生對浮力概念(產生原因、大小、方向)的整體理解和掌握。

本章的難點在於浮力產生的原因分析,需要綜合前面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需要較強的理論分析和推理論證能力。

三、學習內容

1.通過實驗,認識浮力。

2.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運用物體的浮沉條件說明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四、學情分析

從學生特點上來看,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和表現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源於生活又運用於生活的浮力知識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和探究欲望。而八年級學生側重於對直觀現象進行具體、形象的思維來獲得知識,浮力的深層次分析也成為學生探究的難點,在教學中通過實驗和多媒體,以感性認識為依託,藉助實驗加強直觀性和形象性,以便學習理解和掌握。

五、課時安排(研究性學習在課時安排中體現)

第一課時,浮力

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現象,感受浮力的存在。通過三維立體的多媒體資源展示物體在液體中受壓強的情況,分析浮力產生的原因,並用自製教具「浮力產生的條件演示裝置」進行實驗演示,鞏固理解。根據教材描述,學生通過實驗驗證浮力方向、用彈簧測力計測量浮力大小。

第二課時,阿基米德原理

通過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第三課時,浮力的利用

分組實驗「製作懸浮在水中的小球」,感受、探究物體浮沉條件。對潛水艇的浮沉、輪船從黃河駛入大海的情況進行分析,對浮力知識進行運用。安排學生課後製作孔明燈,感受物體在空氣中受到浮力的情況。

第四課時,複習和總結

學生製作思維導圖,理順本章知識,形成知識體系,並對一些新授課中的重難點問題進行突破。

相關焦點

  • 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壓強和浮力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初中物理知識點之壓強和浮力,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1.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 初中中考物理浮力經典例題(含詳細解析),收藏起來慢慢看!
    物理是中考中的重要學科,在與學生們和家長們的溝通中,我發現不少同學過分重視習題演練,而忽視課本、錯題的再學習,這是不科學的,也是低效的。課後學習的目的,是進一步鞏鞏固、打牢課堂內容,而不應該以做多少道題為目標。
  • 初中物理——10.1浮力
    浮力知識涉及範圍比較廣,應用性比較強。學生對浮力的已有知識中有些錯誤認識,如:認為沉在水底的物體不受浮力等。因此我們應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為切入點,讓各種觀點交流碰撞,激發自己對浮力知識的興趣,再通過對有關浮力現象的分析,自然地進入浮力內容的研究與學習。
  • 浮力的實驗題難?!跟老師學怎麼歸納總結常考題型及解題方法
    題型二 關於浮力影響因素的實驗探究注意應用控制變量法探究浮力的影響因素。3. 題型三 設計實驗記錄筆記:【經典例題】例1 本題選自騰訊課堂付費課程《初中物理力學專題突破》-05浮力(上)-浮力大小的實驗探究在探究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的實驗中,某同學進行了a、b、c、d四次測量,如圖一所示.
  • 物理不講牛頓第三定律,力學怎麼學?還用學浮力嗎?
    因此,初中學生認為力學難學,普遍感到《浮力》更難學,原因其實不在教師,而在教材(人教版)!二、初中學生學好浮力的意義重大從歷年來全國各地的中考試題來看,雖然直接考浮力的試題所佔比例並不多,一般3-8分,但學好浮力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在中考中拿下這幾分的問題。
  • 初中物理10.3「浮力的應用」知識梳理01:浮沉條件
    歡迎來到【鬍子物理】,讓孩子學習物理不再吃力!知識預覽物體在液體中的五種情況如圖,當我們把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他可能是上浮的,比如木塊;最終木塊會漂浮在液體表面。又比如鐵塊,浸沒在液體中會下沉,最終沉底。
  • 30年資深老師:初中物理最難力學,全部知識點總結+專題訓練
    30年資深老師:初中物理最難力學,全部知識點總結+專題訓練 物理是初二才學習的一門課程,對很多孩子而言初中物理是像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孩子難以接近,學起來十分困難。但物理是中考中一大科目,想要拿到高分必須對初中物理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對於初中的物理知識點要進行全面的掌握。
  • 初中物理:1-4冊380道經典易錯題集錦,初三學生中考提分必做
    初中物理:1-4冊380道經典易錯題集錦,初三學生中考提分必做物理是初二開始學習的一門學科,也是一些同學比較懼怕的一門課程,這些同學在學習物理時總認為物理很難?不知道該怎樣去學習?也不知道該怎樣提升物理成績。
  • 中考物理知識點: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中考物理知識點: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方法:(1)、對於放入液體中最終漂浮的物體,由上面第3知,F浮=G,所以,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就可以確定浮力的大小。   (2)、對於放入液體中會下沉的物體,測浮力可分為兩步:(觀察右圖)a、測出物體受到的重力G;b、將物體浸在液體中,靜止時,測出物體受到的拉力F。此時,F、G、F浮三力平衡,F浮=G-F
  • 如何高效學習初中物理,只要做好這三點!初學物理的一定要看!
    宇宙那麼我們初中物理到底都學哪些知識呢?在這個學期主要學習力的基礎知識,還有重力、彈力和摩擦力三種力,然後學習壓強(固體、液體、大氣和流速),然後學習比較難的部分-浮力,之後就是功、能量和功率,最後是簡單機械(槓桿和滑輪)。
  • 初中學習方法:概念學習——物理基礎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學習方法:概念學習——物理基礎,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分 類 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   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係數等;
  • 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浮力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複習:浮力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浮力公式   公式推算   假設有一正方體沉於水中,   F浮=ρgh2*S-ρgh1*S(可適用於完全或稍微浸沒在水中)=ρgS*Δh =ρ液gV排(通用)=G排液   當物體懸浮或漂浮時,F 浮=G物=m物g   說明   (1)h2為正方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1為正方體上表面到水面距離
  • 初中物理視頻講座目錄,含240多個知識點和習題講解全免費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講座目錄,是「呂忠皓數理化」所有已經上線的視頻講座的目錄,有240多個免費視頻,覆蓋初中物理所有的知識點和典型習題。1000多個小時的編寫和錄製,十幾年教學經驗的總結,希望能惠及更多同學。
  • 初中物理力學壓軸題三大解題技巧!
    力學是初中物理考試壓軸題中必然會考到的一個內容,對於許多學生來說,力學也是相當頭疼的題型之一。要解決力學問題,就要掌握好相應的解題方法。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應對力學壓軸題時,最常用的三種解題技巧。一、受力分析與整體隔離方法把指定的研究對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來,並畫出受力圖,就是受力分析。對物體進行正確地受力分析,是解決好力學問題的關鍵。
  • A-Level是什麼課程?如何學好A-Level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課程?
    A-Level課程,是英國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廣泛採用的基礎教育體制,全球現有160多個國家的11000多所正規大學所認可A-level課程,每年有500多萬學生參加A-level考試,學生憑證書可直接進入各國大學的大學一年級學習(包括劍橋、牛津、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
  • 物理高考考點:汽缸模型,熱氣球浮力模型
    關於高中物理選修3-3,我們都覺得可以自學學會,但是在做題時又無從下手,這需要有高含金量的典例來反覆練、總結、鞏固。(1)求該熱氣球所受的浮力大小:(2)該熱氣球內空氣所受的重力;(3)設充氣前熱氣球的質量為m0,求充氣後它還能託起的最大質量。
  • 單元課程整合的意義與價值
    為了使課程整合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更好地落實,真正達到關注學生終身發展的內在需要,著眼於學生個性發展的價值追求,經充分研究分析後,我認為小學階段實施「單元課程整合」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價值。「單元課程整合」即:以現行教材設計的學習單元為主,以學科課程標準要求為依據,以遵循學生思維發展規律為原則,以學生生活體驗為線索,對課程進行多種路徑的整合。
  • 中考物理綜合題:有關壓強,浮力,壓力的計算
    (2)木塊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杯子底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是多少?相關知識回顧:(1)在液體容器底、內壁、內部中,由液體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壓強稱為液體壓強,簡稱液壓。帕斯卡「桶裂」實驗可以很好地證明液體壓強與液體的深度有關,因為液體的壓強等於密度、深度和重力常數之積 。
  • 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力學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力學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   (1)、F浮=F』-F(壓力差)   (2)、F浮=G-F(視重力)   (3)、F浮=G
  • 乾貨|初中物理最全「思維導圖」,考前必備!
    下面是小成整理的初中物理知識點的思維導圖,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第一章 聲現象本章有兩小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和聲音的特性。主要內容有聲音的產生、聲音的傳播、回聲、人耳的構造、樂音的三要素、噪聲、聲的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