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幼兒園的重要是要讓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
幼兒園作為孩子教育道路的開端,一直以來都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家長們對於孩子到底幾歲才能上幼兒園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就已經基本完成,在這個時候上幼兒園從意識完整的 一開始就可以得到專業的教育人員的培養, 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但也有的家長認為,在 孩子3歲的時候心智不夠成熟 ,更何況晚一年上幼兒園讓孩子多享受一年玩耍的樂趣,4歲再上幼兒園更有好處。
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人生可能不同
①早上幼兒園
支持早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會覺得,孩子早上幼兒園能夠更早地獨立,因為幼兒園是一個鍛鍊孩子獨立能力很好的地方,而且有老師的照顧,也不用擔心孩子獨立的過程中會遇到什麼危險。
並且在幼兒園裡孩子還能夠養成很多好習慣,例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到點睡覺等等總之這些家長認為早上幼兒園的利大於弊,所以支持孩子早上幼兒園。
②晚上幼兒園
支持孩子晚上幼兒園的家長認為,太早送孩子上幼兒園容易導致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這對孩子的成長會帶來陰影,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疾病。
而且孩子年紀太小本身,就不具備自理能力,若是將孩子直接放進幼兒園,會出現強烈的排斥現象,這會讓孩子變得討厭幼兒園,對幼兒園產生牴觸,著對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涯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對此我們可以發現,雙方都有一些道理,而晚上學的家長主要就是擔心孩子不具備上幼兒園的能力,在幼兒園會不適應,其實上幼兒園早晚還是要看個人情況。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相關的研究調查,最後發現3歲到4歲雖然只相差1歲,但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很大影響的,甚至會影響一生。
一、3歲上幼兒園的孩子更膽小
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大腦雖然初步發育完成,但對於這個世界卻還是嚴重缺乏認識的,因此往往 缺乏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經驗 ,在這種心態之下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膽小謹慎的性格,用來避免未知的危險,這種過分謹慎膽小不是因為孩子的缺陷,而是對於這個世界沒有了解的情況下的一種必然結果,是無法被制止的。
二、3歲上幼兒園的孩子更孤僻
同時對於3歲的孩子來說,他們 關於社交也同樣沒有經驗 ,這樣的孩子在進入幼兒園時由於缺乏你良好的交際能力,很可能會沒有朋友;而沒有朋友又會進一步地導致孩子缺少與外界交流的窗口,因此陷入一種 「朋友少——沒有交際經驗——朋友少」的惡性循環 當中,最終導致孩子的性格日益孤僻。
真正決定孩子幾歲上幼兒園的是能力
從上面的2點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在3歲的時候不適合上幼兒園,主要原因是因為缺乏適應幼兒園生活的能力 ,而如果能力足夠,相信哪怕3歲上幼兒園其實也是可以的,但如果 能力缺乏,那麼別說是4歲,哪怕是5歲、6歲再上幼兒園,也依然有很多隱患 。
不過,孩子上幼兒園不能只看年齡,還要考慮這2點
1、獨立自理能力
能照顧好自己,是孩子上幼兒園的必備條件。3歲時孩子就要學會自己穿衣服、吃飯、上廁所、睡午覺等等。有的孩子獨立自理能力差,經常能看到孩子回家時帽子丟了、衣服穿反了、回家急著上廁所、明顯被餓著的情況,而根本的原因就是自理能力差。
在上幼兒園之前,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吃飯,多交給孩子一些的簡單的家務活,提升孩子的自我成就感。
幼兒園(配圖)
2、情緒管理、社交能力
之前有個寶媽跟我吐槽,她家寶寶上幼兒園幾乎每天都會哭,回家就說「爸爸媽媽不要她了」。她問幼兒園老師才知道,園內有個女孩每天早上都問別的小朋友:「知道你爸爸媽媽為什麼把你送到這嗎?因為他們不要你了。」
一句話惹哭了所有小朋友,後來反應的家長越來越多,這個小女孩不得已被退學了。
沒有基礎的社交能力、做不好情緒管理、不懂得和小朋友和平相處造成她沒辦法適應幼兒園。所以送寶寶上幼兒園之前,一定要讓孩子掌握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9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本才10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