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覆覆的老毛病,讓張主任治好了。」家住曹縣的楊大娘白內障術後人工晶體位移,四處求醫進行了多次位移矯正術但效果不佳。最終華廈眼科醫院張品主任根據楊大娘的身體情況及經濟情況,為她量身定製了手術方案,困擾她多年的老毛病終於祛除。
「我這都是第四回進醫院了,實在是搞不懂,怎麼老是這個毛病,這次我專程打聽過,才找到的張主任。」住在華廈眼科醫院33床的楊大娘說,找到了她說的張主任,她就放心了。
原來,楊大娘是曹縣人,她口中的「毛病」是白內障術後人工晶體位移,原來楊大娘在3年前在當地醫院做了白內障手術,術後不久就出現了人工晶體移位的情況,隨後就又在當地醫院做了人工晶體位移矯正術,可是不久又因不明原因發生了位移。在來到華廈眼科醫院之前,楊大娘已經做過2次位移矯正術了,可不久又出現了位移,這次楊大娘的親戚就建議他來華廈眼科醫院找張品主任,張品主任出身眼科世家,曾被菏澤市人民政府殘疾人聯合會授予「全市殘疾人康復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擅長屈光性白內障手術及微創鼻內鏡下鼻腔淚囊吻合手術。
檢查後,張主任發現楊大娘不止患有眼疾,還有30多年的冠心病高血壓病史。為了更好的幫助楊大娘解決病痛,並考慮到楊大娘的經濟狀況,張主任為她設計了前房穿刺聯合人工晶體置換術和原人工晶體復位固定術。「經過檢查老人原有的人工晶體還算透明,只是有些後囊膜混濁(後發障)的情況,設計通過晶體懸吊術加固後,應該會讓老人擺脫晶體經常移位的尷尬,擁有較理想的視力,儘管這枚晶體已經做過3次手術,但考慮到老人的經濟狀況,我們精心設計手術實施方案,在治好病的同時還為病人節省費用。」張主任說道。
在老人住院的次日,張主任為楊大娘做了手術,手術很順利。次日複查視力恢復到0.4,老人很是滿意。「沒手術前,看不見不說,還特別彆扭,這下好啦,一下又清亮啦,她謝謝張主任了」。張大娘滿意的說道。出院時張主任再次囑咐等手術切口癒合好了,再行後發障雷射治療,視力還會提高。
在醫院的一樓大廳裡,「一切為了病人」六個大字很是顯眼,發現眼病、治癒眼病,同時將眼疾的預防知識普及給每一個需要的人,是華廈眼科醫院的每一位醫生踐行的標準。在張主任的門診裡,來自菏澤各縣區的老人在排隊等候著,等待他們的是重複光明的希望。醫者,父母心,願光明不負等候。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千清 通訊員 任兆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