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走上變革之路 選擇青訓作為復興起點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編者按:拉美足球以熱情奔放、技術細膩著稱。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賽場上,進入16強的球隊中有7支來自拉美。記者近期在拉美足球強國調研發現,這些國家多年來在擴大足球人口規模、青少年球員培養、職業聯賽發展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對其他發展中國家具有一定參考意義。2015年智利美洲杯激戰正酣,南美多國在世人面前展現他們的足球魅力,從21日起刊發一組八篇調研稿件。

  在巴西世界盃半決賽東道主1:7慘敗給德國隊後,許多人開始質疑巴西足球風光不再,但如果身在巴西,就會發現足球已滲入巴西人的血液,對巴西人來說,足球是文化,是信仰,更是生活方式。競技場上一時的輸贏不會影響他們對足球的熱愛,濃厚的足球底蘊讓他們的復興並非遙不可及。對於中國足球來說,處於陣痛和改革期的巴西足球依然有許多值得借鑑之處。

  足球改革需要高效和魄力

  在巴西裡約熱內盧最大的貧民窟「Alemao」,盤踞山頭的破舊房屋中有許多大小不一的足球場,或是草場、或是沙地,晚上家裡可以沒有電,但是球場上的燈光必須有。每天從早到晚,踢球少年在球場奔跑,從貧民窟走出來的阿德裡亞諾、羅納爾迪尼奧是他們的偶像。

  單是巴西貧民窟裡數不清的足球場,就足以讓中國各大城市汗顏。而走出貧民窟,巴西的足球場更是遍地開花,除了正規場地,海灘上、公園裡、街道旁、甚至房頂上都可以踢球,巴西各大足球俱樂部也都對外開放。

  巴西的足球氛圍毋庸置疑,但是巴西隊在本土舉辦的世界盃上顏面掃盡。巴西人開始直面存在的問題。巴甲傳統勁旅科林蒂安的青訓主管阿格內洛指出,巴西足球在選材、訓練連貫性以及足球人口等方面都出現了問題。他的此番分析雖然針對巴西足球,但這些也與中國足球的問題「不謀而合」。

  首先,由於巴西俱樂部在12年前普遍出現財政危機,人才濟濟的巴西球隊開始選擇靠賣球員的方式來改善經濟。為了滿足歐洲足壇的需求,巴西球隊在選材時開始忽略技術型球員,轉而開始注重身高和力量,這種功利性讓巴西足球失去了之前的靈性。

  其次,由於巴西青訓缺少歐洲那樣的系統規劃,小球員在青訓時缺少技戰術理念的連貫性。第三,隨著手機和IPAD的普及,加之巴西治安條件惡化,巴西小孩大都愛在家裡宅著,來到球場踢球的人少了。第四,在巴西總是不懂足球的人管足球,使得巴西足球沒有按照規律發展。

  如今,由於俱樂部普遍陷入財政危機,巴甲聯賽人才流失嚴重,競技水平和影響力劇降,球市低迷,贊助商也畏而遠之,這些都讓「足球王國」的本土聯賽顯得愈發慘澹。

  針對這些問題,向來散漫的巴西人展現出異常的高效和魄力,馬上開啟了斷臂求生的變革之路。世界盃後,他們更換了國家隊上至主帥下至隊醫的人選,又公布了一攬子強化青訓和聯賽擴軍的計劃,就連巴西政府也專門出臺法案,改善俱樂部的財政狀況,振興職業足球發展。

  作為新科世界盃冠軍,德國足球的今天源自於十餘年前不破不立的大膽變革。而巴西足球改革範圍之廣也令人應接不暇,同時讓人不禁感嘆,世界盃冠軍們都能如此大刀闊斧地改革,一窮二白的中國足球還有什麼顧忌呢?

  以青訓作為復興起點

  世界盃慘敗之後,「足球王國」選擇青訓作為復興計劃的起點。利用國際足聯給予的1億美元的世界盃「遺產基金」,巴西足協在去年宣布,將在世界盃期間沒有舉辦比賽的15個州分別建立一個可接納720名球員的青訓基地,主要招收7至14歲的小球員。這些基地的最大特點是將青訓打造成一條標準化的流水線,巴西足協和各職業俱樂部將派遣青訓教練,用統一的標準進行訓練,儘早發掘小球員的潛力。

  在職業俱樂部(14至18歲)層面,巴西還開始虛心向德國人學習,引入德國足協的青訓考核方式,對巴甲俱樂部的青訓場地設施、青訓支持、資金投入、青訓方案、訓練效果、球員溝通等方面進行考核評級,便於及時掌握情況並進行監督。

  與此同時,巴西足協還在總結巴甲俱樂部在青訓方面的經驗,把曾經培養出卡卡、內馬爾的聖保羅、桑託斯等球隊的青訓經驗向全國推廣。「巴西足協的想法就是引進一種典型的歐洲足球青訓模式,並且結合巴西足球的特點,」巴西體育網站UOL如此評論。

  巴西足協還宣布,將在今年首度舉辦全國範圍的U20青年足球錦標賽。此前的U20比賽都是按區域進行,比賽場次較少,俱樂部也不夠重視。全國範圍的錦標賽將有助於俱樂部梯隊建設。

  巴西俱樂部普遍堅持「用腦踢球」的理念,所以俱樂部受訓的孩子還會接受正規的文化課教育。巴西球員大都天性散漫,因此青訓十分注重從小教他們如何做人。

  贊助商是贊助商,俱樂部是俱樂部

  在巴西上至巴甲、下至第三或第四級別聯賽,擁有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俱樂部比比皆是,而這與中國足球職業化20年一直堅持下來的俱樂部屈指可數形成強烈反差。

  巴西俱樂部名字從不隨著贊助商的改變而改變,科林蒂安市場營銷總監費雷拉說:「在巴西,如果一支球隊更改名稱或者更改所在地,那簡直難以想像。現在巴西經濟不好,巴甲俱樂部贊助商更迭十分頻繁,但是球隊的名字不會改,球隊的文化和屬地性非常重要,只有先贏得球迷的情感,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科林蒂安俱樂部前副主席羅森伯格也表示,足球是最能夠讓人們寄託情感的體育項目,足球俱樂部的經營首先要贏得球迷的心,贊助商應該融入俱樂部,而不是讓俱樂部融入贊助商。中國足球想要長足進步,光靠足球俱樂部不行,政府也應有意識、有規劃地投資足球,在教育體系中注重增強青少年的體質。

  對於贊助商的更迭,羅森伯格稱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贊助商是贊助商,俱樂部是俱樂部」,足球固然需要金錢,但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對於中國的贊助商主要靠冠名俱樂部來盈利的現象,他建議俱樂部的收入應該多元化。在巴甲,俱樂部的收入主要來自電視轉播、球衣球場廣告、門票銷售、授權產品以及賣球員等。

  巴西足協主抓國家隊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指出,中國足球協會與體育總局脫鉤,在內部機構設置、工作計劃制定、財務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國際專業交流等方面擁有自主權。在巴西,巴西足協和巴西體育部實際上是兩個並行的機構,前者掌握著足球領域的實際權力,負責巴西全國足球聯賽和各級別國家隊的管理,地方足協則負責地方級聯賽的管理。

  對於聯賽,巴西足協需要與各俱樂部協商管理。相比之下,巴西國家隊才是巴西足協工作的重中之重。隨著巴西國家隊在2002年將胸前的四顆星變成五顆星,「五星巴西」的品牌價值達到頂峰,巴西足協接連與耐克、巴西電信巨頭VIVO等贊助商籤下合同大單,並且穿梭在世界各地掙出場費。國家隊成了巴西足協的「搖錢樹」。圍繞國家隊,巴西足協猶如一家龐大的公司,從球隊管理、贊助商推廣、媒體公關等各方面維護著「五星巴西」的運轉。

相關焦點

  • 專題 | 中國足球青訓,將迎顛覆性變革
    雖然這個方案目前仍處在徵求意見階段,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足球的青訓即將迎來一次堪稱顛覆性、革命性的大變革。中國足協鼓勵各職業俱樂部的梯隊球員及社會青訓單位學員,參加由校足辦與中國足協共同主辦的各級體教融合足球賽事(計劃統一賽事名稱為: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尤其是小學、初中義務教育階段。原中國足協主辦的U系列等精英賽事也將繼續保留,但僅作為「體教融合賽事」的補充與提高。中國足協近期主辦U系列比賽,主要針對高中U16及以上,U15及以下以體教融合賽事為主體。
  • 巴西足球聯賽體系及青訓簡述
    巴西國土面積854萬平方公裡,人口2.02億,共分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全國共有5507個市,15萬人口以上的有79個,100萬以上的有12個。無論大小,還是行政劃分,各方面都與中國相若,作為足球王國,絕對是一個很好的借鏡對象。
  • 《人民日報》:讀書還是踢足球?疑問中國足球青訓
    國家隊成績取決於青訓質量,青訓應該先有數量後有質量。這是根本規律,不按規律做事,豪賭、拔苗助長都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誰都知道。作為球迷都是這樣想的,可作為家長,卻往往不是這樣做的,據《人民日報》報導,今年夏天,北京人大附中的7名高三學生收到了某中超俱樂部的試訓邀請,而家長讓孩子先參加高考,最終都金榜題名,但他們全部選擇去北大、北理工讀書。
  • 從漫畫《足球小將》看日本足球青訓,中國足球到底差在哪裡?
    看著日本二隊在美洲杯上大紅大紫,我們和日本足球到底差在哪裡呢?日本青訓究竟哪裡成就了他們?日本足球的發展歷史可謂是曲折不斷,曾多次因為戰爭讓足球的發展被迫停滯不前,更是面對中國隊70年不勝,直到1992年日本隊在奧運上的失利才打醒了日本足球,從此走上了復興之路。
  • 恆大退出新三板開啟戰略轉型之路!資本鋪路為足球青訓基建助力
    然而實際上,作為亞洲足球第一股的 「ST恆寶」退市,意味著恆大足球開啟了戰略轉型之路,將從資本足球走向實用足球,更多回到足球本身,即一線隊、青訓、專業球場和基地建設方面。新三板,說白了就一句話,沒法進行融資,只是一個資本展示。許家印當年引入馬雲,讓恆大足球登陸新三板,就是向外界展示恆大地產(15.280,-1.16%)的雄厚實力。
  • 中國足球變革必經之路!
    中國足球上下關於歸化優秀球員,其主要爭議在於歸化球員會擠佔中國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以及中國足球的發展必須靠國內青訓的發展才能真正解決中國足球的根本問題!這幾個方面真的會水火不相容嗎?我看未必!在亞洲足聯範圍裡,日本是最早歸化優秀球員的國家,而且日本一開始就歸化的是沒有本國血統的巴西球員。而且效果也是立杆見影的!隨後98年法國世界盃,日本足球第一次出現在世界盃的賽場上,直至現在日本一直未缺席過世界盃!隨著98年日本首次參加世界盃,日本足球取代日本棒球成為日本體育第一大運動!日本國內J聯賽得以強勢發展!日本足球青訓體系隨即迅速完善!並且一直處於世界足球青訓先進水平!
  • 我們為什麼選擇西蒙?魯能青訓期待新的突破
    在魯能青訓的多年執教生涯中,憑藉著先進的足球理念、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和對足球發自肺腑的熱愛,西蒙得到了魯能文化分公司及足校的一致認可和高度評價。為什麼選擇西蒙?在這次魯能青訓技術總監的選拔過程中,實際上有不少候選人在名氣上都要大於西蒙,但西蒙擁有著自己獨到的優勢。
  • 歸化讓中國足球走向了歧途,無異於飲鴆止渴,青訓才是硬道理!
    歸化球員之路或許是中國足球運動發展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但是歸化球員要有一個度,絕不能隨意歸化球員。這會讓參加青訓的球員看不到出路,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那將是中國足球最大的悲哀。我們有了歸化之路,忽視了青訓工作,忽視了年輕球員的培養,讓中國足球球員出現了斷層,走向歧途,無異於飲鴆止渴。
  • 奧尼爾:湖人隊走上了復興之路 科比會很開心
    曾效力於湖人隊的奧尼爾,在節目中表示,目前湖人隊已經走上了復興之路,所有球迷都會為此歡呼,而最高興的人或許就是已經離開了我們的科比。詹姆斯和科比是籃球場之外的摯友,得知科比去世後,詹姆斯就立即召開了球員會議,他倡議湖人隊的所有人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球隊奪冠,因為這是他們能夠給科比最好的禮物了。
  • 足協發布青訓大綱 我們距離中國足球的青訓目標還有多遠?
    9月8日,中國足球協會官網發布了長達86頁的《中國足協青少年訓練大綱(徵求意見稿)》,該大綱不僅對現階段中國足球的整體形勢作了系統的分析和評估,而且對目前中國足球的青訓目標作了詳細的闡述。中國對於「攻勢足球」主張向來已久,2014年巴西世界盃後這種呼聲達到了高潮,德國、巴西和西班牙足球所提倡的攻勢足球理念,以及強調傳控配合、個人技術和壓迫式防守的技戰術風格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在《大綱》中,在對目前中國職業球員全方位的評析後,從技術能力、戰術能力、體能等各方面給出了相對客觀的結果,結合自身的特點確定了比賽理念。
  • 從中日韓三國足球後備力量之對比看足球發展之路
    熱刺大腿孫興慜反觀我們的球員,只有武磊作為全村的希望在先說下日本,93年職業化前,日本足球只能算是二流球隊。和中國隊比賽,並沒有什麼優勢,甚至還處於劣勢。為了使日本足球取得長足的發展,時任日本足協主席的川淵三郎克服了重重阻力,使日本足球終於走上了職業化之路。根據日本人的自身特點,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那就是以巴西足球為樣板,發展技術型足球。
  • 《青訓周報》第195期 建立青訓哲學
    在不少人看來,日本教練是比較適合中國足球的。中日兩國同屬東亞人種,也都處在儒家文化圈內,這使得日本教練在適應中國足球方面具備了一定優勢。   早年間,日韓足球分別確立了學習巴西和德國的思路,經過幾十年的持續發展,這兩個國家都在足球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中國足球崛起之路,無比艱難
    日本足球的興起這和日本制定的學習巴西足球,技術型打法有著莫大關係,反觀中國足協,今天學巴西,明天學西班牙,簡直笑掉外國人大牙,學得四不像,成績越來越差。中國足球真要走上崛起的道路,那可是非常艱難。我也不說撇開足協,因為這基本不可能。那就學一下巴西吧。
  • 詳解| 阿利松·貝克爾—利物浦走向復興之路的最後一塊拼圖
    詳解 | 阿利松·貝克爾—利物浦走向復興之路的最後一塊拼圖 前言:作為近兩年歐洲足壇最風光球隊,
  • 雲南省將首次引入巴西職業級青訓教練到昆開課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近日,在雲南省首個青訓+校園足球「黃金聯賽」激戰之際,記者從昆明聖埃足球俱樂部獲悉,明年1月將有巴西職業級青訓教練到比賽基地開課,這對正在參賽的隊員和家長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而這也是雲南省的足球俱樂部首次引入高水準級別教練,來提升雲南青訓質量。
  • 從低迷到黃金一代,看比利時足球的崛起之路
    面對如此棘手的問題,比利時足協明確了在青訓體系較為發達的國家,年輕小兵才會成長為扛起重任的良將的想法。從而奠定了國家的足球輝煌之路。 10多年前,比利時足球的世界排名只比中國隊高出5位,位列世界第71位。
  • 中國足球怎樣才能練出好球員?巴西足球或是參考
    巴西雖然有很多頂級球員,但他們卻並沒有很多頂級的教練員,硬體設備也是如此」 曾經一位魯能青訓的外籍教練如此描述過這個現象,這其實是一個的確存在的現象。在這裡我們並不是說巴西教練水平一定差,實際上之前在魯能青訓執教的一些巴西教練也曾在訓練中給我們展示過不少讓人耳目一新的內容,但和歐洲教練相比巴西教練在執教能力上的確整體存在差距。
  • 日本教練的成功,映射出日本足球發展的關鍵
    在不少人看來,日本教練是比較適合中國足球的。中日兩國同屬東亞人種,也都處在儒家文化圈內,這使得日本教練在適應中國足球方面具備了一定優勢。日本不少退役球員紛紛順利走上教練崗位,其中不少人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目前我們國家的土帥卻面臨著比較困難的生存境遇,這是不得不令人反思的。
  • 中國足球青訓之殤——溢於言表的苦澀感
    同時,中國足球缺少足球青訓大綱。上面這個問題就是中國足球青訓出現的很多亂象,中國足協沒有一份條條框框非常清晰的訓練大綱,全國的教練員可以說都是各幹各的,有學習日本的、西班牙的、德國的、巴西的等等,沒有一個基本綱領作為指導,大家很難將一股勁使在一起。
  • 中國足球青訓之惑
    目前越南國內有完整的U21、U19、U17、U15、U13、U11六級全國聯賽;2007年建立與英超豪門阿森納隊合作的嘉萊黃英足校,旨在培養越南青少年足球精英;完整、正規的U系列聯賽及優秀的青訓機構,為越南足球培養了大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