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樂科技:公司在量子科技方面取得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和技術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7日訊,有投資者向凱樂科技(600260)提問, 您好!作為凱樂科技的小股東,想了解公司在量子科技方面的技術儲備與應用,以及是否已進行這方面的產業布局。請給予簡要說明,謝謝!

公司回答表示,量子保密通信產業化應用是公司重要發展方向之一,公司在量子科技方面取得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和技術。量子通信產品有量子保密數據鏈通信終端、量子保密數據鏈存儲終端、量子多網會議系統、量子安全手機等,公司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與公司通信產品深度融合,開發量子保密執法記錄儀系列、數字對講機系列,研發與產品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的體系、平臺、系統和設備。公司將加快量子保密通信產業化應用研究,豐富產品應用,提高產品性能,加大產品推廣及市場拓展。謝謝!

相關焦點

  • 凱樂科技:為全資子公司提供擔保的公告
    重要內容提示        ●被擔保人名稱:湖北凱樂量子通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樂量子光電」)        ●本次擔保金額及已實際為其提供的擔保餘額:        本次公司為凱樂量子光電擔保金額為人民幣35,000萬元,截至目前公司為凱樂量子光電實際提供的擔保餘額為人民幣41,300萬元(含本次擔保)。
  • 凱樂科技2019年年度報告
    4、量子保密通信我國將發展量子通信技術,上升到了國家的重大科技戰略,在量子通信工程應用、核心元件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在信息技術發展和國家政策的驅動下,伴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信息安全市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穩步增長。中國支持信息安全發展,重視量子保密通信的應用,相繼出臺法律和政策支持量子保密通信產業發展。
  • 武漢科技|凱樂科技為二子公司累計擔保近6億元 含反擔保
    【TechWeb】12月19日,凱樂科技(600260)對外稱,公司為全資子公司凱樂量子通信和控股子公司凱樂信息提供擔保。其中,為凱樂量子通信擔保金額最高為人民幣5,000萬元,截止目前公司為凱樂量子通信實際提供的擔保餘額為人民幣58,600萬元(含本次擔保);為凱樂信息擔保金額最高為人民幣1,450萬元,截止目前公司為凱樂信息實際提供的擔保餘額為人民幣1,450萬元(含本次擔保)。
  • 本源量子躋身全球第七!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發布
    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與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發布「全球量子計算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以供讀者朋友們參考交流在量子計算領域美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IBM、谷歌、微軟、英特爾等科技巨頭都在爭相展示各自解決新型複雜計算問題的能力,谷歌更是在2019年宣布實現「量子霸權」;初創公司如IonQ、Rigetti等也不遑多讓,在研發技術產品的同時,也獲得了金額不菲的資金資助或融資;甚至連工業巨頭霍尼韋爾也涉足量子計算,並在今年推出了量子體積為64的量子計算機。
  • 河南福營能量科技通過量子新技術匯報會展示科技成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下午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強調,量子力學是人類探究微觀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我國科技工作者在量子科技上奮起直追,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
  • 中國量子領域再突破,頂著國外技術封鎖,打造國有智慧財產權安全
    因此,這方面的技術封鎖,雖未有詳盡報導,但也可參考埃隆·馬斯克談及SPACEX公司不申請火箭技術專利的原因時的說辭:「我們不想給中國人知道關鍵,然後出現類似的產品競爭」。然而,我們還是做到了,頂著國外的技術封鎖,又一次破局,且一經推出,就朝著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奔去。近日有報導稱,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團隊,在量子重力科技研究方面,再度取得重大突破。
  • 凱樂科技為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提供擔保
    挖貝網 12月18日消息,凱樂科技(證券代碼:600260)與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行籤訂了《最高額不可撤銷擔保書》,與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銀德支行籤訂了《最高額保證合同》,分別為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北凱樂量子通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向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行申請5,000萬元綜合授信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為公司控股子公司——
  • 一加科技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專利揭秘
    打開APP 一加科技的量子點顯示技術專利揭秘 嘉德IPR 發表於 2020-03-19 15:40:12 一加科技提出的此項專利能夠解決現有的直下式量子點液晶顯示裝置的燈影問題,可以明顯提升限制裝置的顯示效果。
  • 自主智慧財產權,科技...
    這些低調而精細的顯示材料,正出自南沙科技企業廣州奧翼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家成立於2008年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獨有的兩家電子紙顯示器供應商之一,擁有著世界領先的新型柔性顯示技術和完整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體系。
  • 凱樂科技2019年報「鬧烏龍」:一子公司總資產不足5000萬,淨資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年報中,凱樂科技披露的量子通信子公司與一家房地產子公司的淨資產、淨利潤數據絲毫不差;其中房地產子公司的淨資產甚至遠遠高於其總資產,這樣的情況顯然是不符合邏輯的。上市公司這份年報出現了數據「烏龍」的可能性極大。而回顧過往,凱樂科技在數據方面似乎總是出現差錯。
  • [公告]凱樂科技:關於對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回復的公告
    目前,公司已具備一支較為完備的專網通信相關技術團隊,並已在量子加密技術產業應用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專網通信技術實力。尤其,量子加密技術是通信領域的前沿技術,我國正在大力推進該技術的產業化,公司在量子加密技術產業化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有利於公司鞏固並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
  • 智慧財產權訴訟連勝日本科技巨頭!東旭光電憑什麼
    (原標題:智慧財產權訴訟連勝日本科技巨頭!東旭光電憑什麼)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駁回日本旭硝子株式會社(AGC)發起的專利行政訴訟請求。
  • 量子黑科技上升為國家戰略,量子通信概念股強勢大漲
    因此,量子科技發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和戰略價值,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衝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將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全球量子計算市場規模龐大量子技術研究已成為當前世界科技研究的一大熱點。國際社會紛紛加大研發力度和投入,力爭搶佔技術制高點。
  • 一個普通散戶眼中的凱樂科技,它到底是幹什麼的?
    凱樂科技,是個A股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0260,全名叫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凱樂科技的公開信息,目前主要從事專網通信產品、通信光纖、光纜、通信矽管、量子保密通信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凱樂科技是個很神奇的公司,它2000年就上市了,18年間,主業經常換,涉及過建材、地產、白酒、教育、傳媒、移動終端、網際網路等等,卻每次都能轉型成功,我不知道其中到底有什麼秘密。
  • 投影界大咖「專利風波」雙贏落幕 光峰科技與極米科技「握手言和...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見習記者 林娉瑩日前,光峰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已與成都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極米科技」)籤署專利許可協議和戰略合作協議,同意授權極米科技有償實施指定專利。資料顯示,光峰科技是一家擁有原創技術、核心專利、核心器件研發製造能力的「硬科技」企業,主要從事雷射顯示核心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服務,並提供定製化研發製造服務,其對外銷售、租賃的核心器件均為自主研發生產。
  • 【解密】OPPO「捲軸伸縮屏」終端的黑科技;華為公開無人機相關專利...
    4、人民日報:為完善全球智慧財產權治理體系貢獻中國力量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日前發布《2020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40萬件,連續9年排名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位國家專利申請數量的兩倍以上。分析人士認為,報告再次印證了中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取得卓著成效。
  • 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證券代碼:600260 證券簡稱:凱樂科技 公告編號:臨2016-008  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屆董事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決議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因會計差錯原因 凱樂科技收警示函
    10月26日,凱樂科技發布公告稱,2016年9月,公司內部進行財務規範檢查,發現因財務人員運用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有誤,導致上海凡卓通訊科技有限公司、長沙好房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地信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吉林市江機民科實業有限公司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併會計處理時,未將公允價值較帳面價值的增值部分歸集到對應的資產項目,導致對應資產攤銷金額不足。
  • [公告]凱樂科技:公開發行2016年公司債券2017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
    >量子通信技術數據 鏈產業化項目進行 前期投資 北京凱樂研究中心 新設 武漢凱樂應用技術研 究院有限公司 100% 3,000 技術開發與研究 武漢凱樂研究院 新設 鄭州凡卓通訊技術有 限公司 100%
  • 智慧財產權訴訟連勝日本科技巨頭!東旭光電憑什麼_IT_財經_中金在線
    智慧財產權訴訟連勝日本科技巨頭!這代表著東旭光電(000413,股吧)在保衛自主創新技術成果道路上再次取得勝利,進一步捍衛了公司的權益,該案件也成為中國企業利用法律捍衛技術創新成果的典型案例。  據了解,自日本旭硝子首次向東旭光電發起專利侵權訴訟開始,東旭光電與其圍繞蓋板玻璃產品已展開了長達4年的專利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