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總說「吃虧是福」,很多人的理解是只要做好分內之事,其他方面就以「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態度對待即可,無需爭奪,自然而然總會有得到福報的機會。這個說法在生活中其實並沒錯。但是在職場中,曾國藩的一句話可能更能代表「領導」們的心思,那就是「品行忠厚,卻難成大器」。
吃力不討好的老好人
我有一位朋友,他就是傳說中的「老實人」,在公司就屬於那种放著自己工作,去幫別人端茶倒水修電腦的老好人,可最近他卻來對我抱怨說「我覺得自己在公司很受歡迎,大家有了困難也都喜歡來找我幫忙,並且我的業績也一直在公司前列,可我總覺得老闆對我有意見,這是怎麼回事呢」?
對這位朋友我還是比較了解的,有責任心、有上進心、工作很努力甚至到了視公司如家的程度。並且脾氣好到不像話,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引起領導的反感呢?起初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可再之後的聊天中,我好想明白了什麼。
在他的訴說中我了解到,在公司的時候,他基本是受氣包的角色,不僅領導經常訓斥他,就是比他職位低的員工,心情不好了都敢對他吼幾句。而他不僅沒有生氣,還經常去反過來安慰別人,長此以往,他在公司的地位就特別尷尬。
慢慢的,別人要求他幫的忙,從端茶倒水就發展成了「我這個月實在沒錢了,你能不能把業績分我點」?,「這個事我真的不會,所以才做錯了,你能不能幫我擔一下」?,「這次晉升對我很關鍵,你能不能放棄啊」?諸如此類,可他卻從未拒絕過。
領導眼中的老好人
而他這些行為則全被領導看在眼裡,他自認為的大度、人緣好,到了領導眼裡,卻成了優柔寡斷、目光短淺、墨守成規、沒有上進心。這樣的員工,執行力很強也很聽話,但卻永遠成為不了獨當一面的「大將」,甚至在一定情況下,這種業績好脾氣也好的人,卻是領導「殺雞儆猴」的最好人選。
那麼,我們到底要不要做一個職場中的「老實人」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必須做。只不過我們需要將這個「老實人」進行重新定義。首先,職場就是「戰場」,領導們更需要的是充滿「狼性」能抗能打的下屬,所以我們在保證自己業績的前提下,應該保持著一定的競爭意識。
其次,領導更希望看到公司裡的「老好人」,是在幫助同事提高業績,激發他們的「狼性」,而不是一個「領頭羊」每天為他們端茶倒水修電腦。這會讓領導認為是在極大的浪費資源。
最後,即便你現在的業務能力處於頂尖地位,可再領導的眼中,你可以在更大的舞臺去施展才華。因此不斷地專注領域,深挖領域,才是領導最希望看到的。也是他提拔你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在性格上比較木訥,不善言談,卻又「不幸」混入職場的老好人的話,那麼,一定要做到以下這三點。第一:兩耳不聞窗外事,先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第二:盡你所能去在工作上幫助別人,使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第三:學會對別人說「不」。
看完文章的你,是不是這樣的「老實人」呢?你對於自己的處境,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