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季後賽大格局已定,猛龍和凱爾特人相遇半決賽。猛龍這支球隊很有意思,常規賽強勢暫且不提,到了季後賽中陣容齊整之後展現出的戰力前所未有。由於籃網以殘陣出戰,雙方實力本身就不在一個級別,於是猛龍快刀斬亂麻4-0橫掃了籃網。在此之前猛龍從來沒有在季後賽中完成過橫掃,本賽季也是創造了紀錄。
凱爾特人以東部第三的身份進入了季後賽,儘管戰績不如猛龍和雄鹿,但是他們依舊是東部不可忽視的力量。原本以為凱爾特人首輪會很艱難,至少要和76人打6場,沒想到76人不堪一擊,以4-0乾淨利落橫掃對手,這還是在海沃德傷缺三場的情況下。我們在感慨76人一地雞毛的同時,也驚嘆綠凱的戰力強大。
由於雙方在首輪沒有遭遇太多的抵抗,那麼他們的季後賽打到半決賽才真正開始。就這組對決而言,誰也不會輕鬆晉級,打6-7場的可能性極大。想要晉級分區決賽的話,雙方都要做好充足準備。
如果要說聯盟中鋒線資源比較豐富的球隊,可能球迷率先想到的是快船,然而凱爾特人也囤積了大量鋒線硬漢。塔圖姆與海沃德這些標準身材的鋒線就不說了,杰倫-布朗和斯瑪特同樣也能搖擺到鋒線位置。擁有龐大的鋒線資源就意味著有太多可以換防的資源,綠凱這幫人也證明了這一點。
兩隊季後賽主要數據對比
就拿首輪季後賽來說,塔圖姆與布朗雙子星帶領球隊一往無前,成為晉級半決賽的大功臣。塔圖姆季後賽場均27.0分9.8籃板2.5助攻,和上賽季相比又完成了進化,對比賽閱讀理解加強了很多。布朗季後賽場均21.5分5.8籃板2.5助攻,讓人欣慰的是,他不再是拿球只管終結的漢子,他的傳球往往也很有穿透力。其餘都是輔助角色,但也不容忽視。
凱爾特人擁有龐大的鋒線群沒錯,不過他們的軟肋也很明顯。大家都知道,史蒂文斯用人不拘一格,但你給他配置的球員不能太差。本賽季替補進攻火力不足一直困擾著綠凱,常規賽替補場均得分28.5分,排在聯盟第29位,僅比開拓者要好一些。季後賽替補場均得分20.0分,排在倒數第3得分位置。
原本海沃德如果不受傷的話,斯瑪特還能在替補席充當火力點,海沃德的傷缺讓史蒂文斯用人捉襟見肘,將斯瑪特擺到首發後替補無人可用。真正敢有長時間輪換的點也就是內線,泰斯和坎特分享這個位置的出戰時間,其餘位置史蒂文斯只能讓打更多的時間來避免球隊攻防質量下滑,雙子星場均出戰時間均在36+分鐘,沃克和斯瑪特同樣也居高不下。
凱爾特人球員數據情況
儘管沒有和76人將戰線拉長,但季後賽打的是消耗戰,凱爾特人給主力壓力太大,即便這幫球員還很年輕。一旦主力核心再出現傷病,那麼凱爾特人呈現墜崖式下滑也是有可能的,畢竟海沃德短時間內無法回歸。綠凱替補席火力孱弱這一點也會成為猛龍針對的對象,而猛龍卻以替補戰力強大聞名於聯盟。
猛龍打球的人明顯更多,他們也有絕對的板凳席得分強點。外線鮑威爾就很殘暴,季後賽場均17.5分,是猛龍第二得分點。伊巴卡也不遑多讓,場均23.5分鐘內拿到19.3分。另外還有特倫斯-戴維斯,場均可以拿到11.3分。當替補席上坐著三位場均得分上雙的球員時,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猛龍季後賽替補場均拿到56.5分也是冠絕聯盟,甩開第二的魔術16.7分。
猛龍板凳輪換人數多,也就意味著球隊可以儘可能的拉長輪換,以便在決戰階段讓主力有足夠的體力去應對。季後賽本身對球員體能要求就很高,其實拼的也是輪換資源。猛龍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凱爾特人卻無人可用。如果最終猛龍晉級,替補球員預計會成為大功臣。
兩隊首輪單場得分變化圖
球迷都以為萊昂納德離開猛龍之後,球隊整體實力會下滑很多,但整個賽季結束後,猛龍常規賽勝率比上賽季還要高,季後賽也首次完成橫掃。其實衛冕冠軍配置不差,否則也無法支撐他們走到現在。
後場有洛瑞和範弗利特搭檔首發,這是本賽季納斯體系中最重要的一環。看上去這對組合都需要球權,但這兩人相輔相成並不互相干擾。本賽季洛瑞其實也有意在放權給範弗利特,讓其成為球隊進攻組織點,自己則是當作功能型球員出現在進攻中。當然了,洛瑞並不是甩手掌柜,需要他控節奏的時候也能有所貢獻。
不過在首輪G4中,洛瑞扭傷了腳踝成隱患,就看他能不能及時歸來。當然了,半決賽開打是在8月28日,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加以休養。洛瑞對猛龍攻防兩端作用不言而喻,球隊也離不開他。
其實對於猛龍而言,內線小加索爾或許會成為球隊取勝的關鍵所在。球迷都知道,凱爾特人內線空虛,坎特和泰斯無法撐起球隊五號位攻防重任。可能球迷會說恩比德都沒有擊垮綠凱,小加索爾何德何能?要知道恩比德是建立在遭遇包夾後沒有足夠出球能力,以及外圍缺乏射手投射回應的基礎上,顯然小加索爾不是這樣的球員。
猛龍球員數據情況
小加索爾看上去首輪進攻端退化嚴重,終結方面很佛系,場均只能拿到6.3分3.5助攻。不過納斯這樣的老油條知道其是優勢點,半決賽增加小加索爾的戲份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小加索爾在被包夾後傳球能力極強,猛龍外圍又有射手存在,綠凱在他身上會吃很大的虧。當然了,伊巴卡同樣也是備選項,如果猛龍要變陣率先想到的是他。
季後賽打的就是排兵布陣以及對位,雙方內線戰力不對稱眾人皆知,這點會是綠凱整個季後賽之旅中要一直面對的問題。有意思的是,其他位置綠凱也不佔優勢,這就讓他們難上加難了。
後場猛龍是洛瑞+範弗利特組合,凱爾特人則可以派出沃克+斯瑪特組合。猛龍後場組合儘管身高不足,但也能做到攻防兼備。綠凱組合斯瑪特進攻時有時無,防守端無可挑剔。沃克進攻能力出眾,但防守卻是漏洞。這就需要將他保護起來,只能讓其對位進攻能力稍弱的球員,否則會出現極大的問題。
鋒線綠凱可以派出布朗+塔圖姆的雙子星組合,猛龍則是有阿努諾比+西亞卡姆。這組對位很有看點,凱爾特人雙子星攻防兼備。猛龍組合只有西亞卡姆能做到這一點,不過阿努諾比是優質的側翼3D球員,防守比較出眾,可以彌補他進攻端不足的缺陷。猛龍也不需要讓他得很多分,投進懲罰性的空位三分即可。
綠凱在對位上沒有明顯優勢,他們在各自位置人才儲備上也是捉襟見肘,而猛龍則有衝擊力極強的後場替補鮑威爾,以及鋒線中投靚仔伊巴卡。如果打的是沉悶的半場陣地戰,對於凱爾特人的消耗會很大,這就很考驗球隊主力體能狀況。要知道猛龍沒有防守漏洞,季後賽防守效率達到了102.4,排在聯盟第2位。
儘管對位優勢不明顯,且球隊儲備不足,但並不代表綠凱沒有機會取勝。首先雙子星必須正常發揮,任何一人都不能掉鏈子,否則比賽就很艱難。後衛線的沃克也需要有一定的輸出,不奢望他能打爆對手,至少能貢獻自己的力量。三叉戟是綠凱進攻生命線,也是史蒂文斯手裡底牌。
三叉戟正常發揮還不夠,畢竟這是與衛冕冠軍在打球,還需要有X因素出現。所謂的X因素,就是在常規預測之外有人站出來為球隊分憂。內線的泰斯和坎特不要有太大的指望,不被對手打爆就算贏。替補席也實在找不出得分爆發力出眾的球員,那麼就只能將希望寄托在斯瑪特身上。
斯瑪特是一位很有意思的球員,儘管季後賽首輪場均只能拿到8.5分,和常規賽相比有所下滑,但斯瑪特的確可以成為X因素。斯瑪特曾經展示過自己連續得分的能力,只不過在現有體系中不用他幹這麼多的活。當然了,斯瑪特打球是很聰明的球員,他的外表看上去很粗狂如同一個莽漢。
凱爾特人和猛龍這組對決不會很輕鬆,雙方一直會僵持到最後,這是完全可以預見的事情。在海沃德無法及時回歸的情況下,猛龍整體實力以及陣容合理性還是稍微佔有一定的優勢。最後無論是誰晉級,他們經受的洗禮都會成為東部決賽中的財富,畢竟半決賽強度足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