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一個神秘、瑰麗、壯美、磅礴的「雪域聖殿」。
如果說布達拉宮是西藏的象徵,那廣泛存在於布達拉宮壁畫、文物、佛像上的這個神秘圖案,就可以說是凝聚西藏信仰的圖案之一了。
作為西藏最廣為熟知的吉祥圖案——吉祥八寶中的一員,吉祥結寓意美好,用途廣泛,在歷史的發展中,已成為藏族同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吉祥結的由來
吉祥結又稱無窮結或盤長結,藏語「Palgyi Behu」,在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傳佛教神明大全》一書中,對吉祥結解釋為「盤長為壅仲之符,為神明與佛在長久永固自然呈現之符,為永恆不滅之象徵」。
吉祥結是一種用繩打的結,整體為盤曲狀,沒有開頭和結尾,表示智慧通達、迴環貫通,也表示吉祥如意沒有盡頭。
傳說,吉祥結最早為愛情的象徵,原是牧民們懸掛於腰間的一種飾品,後來逐漸演變為服裝、法器、建築等的裝飾品。
用料也從最初的皮繩、毛繩等,逐漸豐富為木質、金屬、陶瓷等多樣材料。
同時,在吉祥八寶的起源傳說中也提到,相傳當年佛祖釋迦牟尼悟道成佛,傳法講經時,由帝釋天、大梵天等眾施主為敬奉佛祖而呈現吉祥結等八種吉祥供奉物,並因此出現很多吉兆,經佛祖加持成為眾生永恆吉祥的象徵。
2、吉祥結的寓意
在藏傳佛教中,吉祥結也被喻為達摩之網,是《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的表象,象徵佛陀之意。即如果跟隨佛陀,「達摩之網」就能從生存的海洋中打撈起智慧珍珠和覺悟珠寶。
有觀點認為,吉祥結是圓滿具足五功德的精華,標誌著佛智圓滿。其中,五智為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也有觀點認為吉祥結能使心想事成、智慧通達,代表了吉祥如意的意思,是祈願美好、祝福美滿的吉祥圖案。
3、吉祥結的使用
在歷史更迭中,吉祥結開始逐漸豐富使用場景,並從宗教圖案演變為西藏人民信仰的祈願圖案,出現在生活的各個角落。
而隨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進藏,以及「茶馬互市」的興起,吉祥結開始從西藏向外傳播,也在使用場景上再次變革。
同時,隨著元朝時,八思巴被封為大元國師;明朝時,得銀協巴被封為大寶法王;清朝時,五世達賴喇嘛進京等藏傳佛教重要人物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吉祥結也開始成為漢藏交流與融合的象徵。
現藏於布達拉宮、西藏博物館、羅布林卡、故宮、民族文化宮裡漢藏互贈的文物也見證了漢藏思想的融合,與吉祥結使用場景的變化。
吉祥結開始從宗教圖案變成書籍、食盒、水壺、墨水盒、鼎爐、茶壺、窗簾等各種器物上的西藏民族圖案。
4、吉祥結形態的演變
從現有文物與西藏地域使用習慣來看,傳承了千年的吉祥結圖案,在歷史的演變中雖然祈福核心並未有過改變,但是在呈現方式上也有改變。
如廣泛存在於布達拉宮、羅布林卡、西藏寺廟裝飾帷幔上的吉祥結圖案,主要為純淨的直角吉祥結造型。
而在布達拉宮珍藏的18世紀鐵質錯金藏式鎖與17世紀景泰藍顱內供器,以及19世紀銅質琺瑯彩墨水瓶上,都能看到純淨弧角的吉祥結,也更趨近於繩結形態。
同時,吉祥結除了在直角與弧角之間的轉變外,還逐漸開始出現系飄帶的形態。
在17世紀的四部醫典中出現了頂上系飄帶的形態,而布達拉宮藏景泰藍八寶、粉彩纏枝蓮託八寶紋三足爐、綠底粉彩蓮託八寶紋雙獸耳尊等文物,則開始展現更多吉祥結系飄帶的形式。
除此之外,從館藏的清乾隆年間的青花折枝蓮託八寶紋盉壺、19世紀木質描金彩繪寫字板、19世紀銀質手搖轉經筒上顯示,吉祥吉祥結同時也在與蓮花紋等進行搭配,呈現出吉祥結的二級形態。
而吉祥結最重要的一個演變則是與吉祥八寶合而為一,成為吉祥圖案中的一個元素。
4、吉祥結文創
千年來,雖然吉祥結的形態與使用場景在隨著時代的更迭而不斷變化,但是其祈願吉祥如意,祝福美滿幸福的核心,卻未曾改變。
如今,在新思潮與現代藝術的加持下,吉祥結也在擁有祈福內核的同時,開始呈現更加豐富多樣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