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我被寶寶的11個「能力」震驚了

2020-12-16 文文媽育兒說

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小嬰兒的很多動作,行為都讓人感到困惑不已。直到出了一部BBC的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才讓我打開了嬰兒世界的大門,才知道原來小嬰兒並非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

1,小嬰兒其實都是遊泳高手

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的嬰兒遊泳館呢?因為小嬰兒遊泳的能力真的很強,小嬰兒在出生之前一直呆在媽媽的子宮裡,所以對水的環境非常適應。

當他們淹沒在水中的時候,他們就會本能地停止用鼻子呼吸,並且,嬰兒的喉結位置比較高,所以很難會溺水;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把遊泳作為小寶寶運動的一種方式。

2,嬰兒的聽力能力要比視力更強

其實在寶寶的世界裡,看到的東西多是模糊,混亂的,因為他們的大腦還不具備整合事物的能力,除非是距離他們面部20cm左右,才能看得清。

不過,他們的聽力能力就要強很多了,他們剛一出生,就會有完全成型的內耳,所以在聲音方面他們會分辨的很清楚,可以很快就能辨識出媽媽和許多他們熟悉的聲音。

3,嬰兒的手腳抓力很強

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把手指放在小嬰兒的掌心的時候,他們會緊抓著你的手不放。這是他們在通過握住成年人的手來尋找安全感,也算是一種從我們祖先那裡繼承過來的條件反射。

4,嬰兒的爬行能力是天生的

剛出生的小嬰兒膝蓋骨還沒有發育出來,骨骼也比較柔軟,所以沒有站立與行走的能力。

但是,爸媽也沒有在小嬰兒面前示範過爬行,小嬰兒也沒有機會去模仿,因此他們能夠學會爬行那都是自己探索出來的。

一般,九個月左右的寶寶就開始掌握了各種不同的爬行姿勢了。

5,嬰兒時期的語言學習能力比任何一個時期都強

研究表明,6個月嬰兒可以分辨出世界上150多種語言,但是成人只能分辨出46種,所以嬰兒學習語言的能力是很強的。

他們學習的過程主要是模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先模仿對方的口型,然後形成自己的口型,僅僅一個單詞就要調動70多塊肌肉,因此,當我們看到寶寶在牙牙學語時,就是在模仿大人的說話了。

6,笑是嬰兒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

嬰兒表達感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哭,另一種就是笑了。

微笑是人天生就具備的表情,是不需要學習的。一個嬰兒一天能夠笑300多次。

7,嬰兒更喜歡吃甜食

別看嬰兒小,只有大人的十分之一,但是每天需要攝入的卡路裡卻有我們大人的三分之一。並且,寶寶早期很愛吃甜食,因為這些東西有更加豐富的能量。並且,特別討厭吃苦味的食物。

很多嬰兒都不喜歡植物,可能這也是很多孩子長大後不愛吃綠色蔬菜的一個原因了吧。

8,即使在睡夢中,嬰兒的大腦也很活躍

剛出生的小嬰兒,睡眠時間都特別長,大概每天可能會達到16個小時左右,但是和並不妨礙他們大腦的運轉。

研究表明,嬰兒做的夢是成人的近兩倍。這也說明,嬰兒睡覺的時間雖然長,但是,他們不會睡得太沉。甚至他們會聽見周圍人說的話,還會獲得到周圍人的情緒。

9,嬰兒長大的速度是很快的

嬰兒時期和青少年時期都是人身體成長的高峰期,小嬰兒們比成年人要多出70多塊骨頭。並且,兩歲的時候,他們就會長到剛出生時身高的一半。體重在一年之內就會達到原來的三倍。

不過,當過了這個時期,身高體重的成長的速度會慢下來,趨於平穩。

10,嬰兒更喜歡色彩鮮豔的玩具

嬰兒的視覺並沒有聽覺那麼好,眼部肌肉發育也沒那麼好,因此他們更喜歡色彩相對明亮的玩具,因為具有高對比度的物體會讓他們做出更好的反應

為了讓寶寶日後能夠辨別更多的色差,也建議家長買玩具時儘量挑選顏色。鮮豔的。

11,嬰兒的不同哭聲代表他們的不同需求

當寶媽久了,我們就能知道,原來小寶寶的哭聲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哭聲,代表他們有不同的需求,我們可以根據哭聲來判斷寶寶是想睡覺還是餓了或者是想要抱抱。

以上就是小嬰兒的部分「超能力」啦!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寶媽們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寶寶,更好地去照顧他們。

相關焦點

  • 看完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我為嬰兒的「超能力」感到震驚!
    嬰兒剛出生的前兩年是生長最迅速、最重要的兩年。我們學習、移動甚至是爭鬥比任何時候都要多,可等我們長大之後,卻什麼都不記得了。嬰兒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嬰兒世界的大門,也為我們展現了嬰兒身上我們所不知道的「超能力」。
  • 0-1歲寶寶養育細節有哪些?這部BBC紀錄片詮釋得太詳細
    文|全文共1841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最近重看BBC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感觸頗多。除了被紀錄片中的小寶貝萌到之外,我認為,這部紀錄片,還是新手媽媽了解新生命的寶貴資料。整部紀錄片用嬰兒的視角展開,揭示在生命最初的幾年,我們的寶寶到底是如何生活的?在觀看中我發現,之前很多粉絲私信的熱點問題,都能在這部紀錄片中找到答案,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育兒寶典。
  • 嬰兒的可愛面孔下,藏著驚人的秘密
    但在這些可愛面孔之下,可能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英國獨立電視臺(ITV)的一部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Babies),幫我們揭開了其中一角。我們都失去了人生前兩年的記憶,這段時間我們在學習什麼,在做什麼?這個世界對寶寶來說是什麼樣子呢?
  • 新媽媽育兒指南:一部神奇的紀錄片,帶你了解1歲寶寶的世界
    最近重看BBC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感觸頗多。除了被紀錄片中的小寶貝萌到之外,我認為,這部紀錄片,還是新手媽媽了解新生命的寶貴資料。 整部紀錄片用嬰兒的視角展開,揭示在生命最初的幾年,我們的寶寶到底是如何生活的?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第一集中出現的貓,首當其衝必須是萬獸之王,唯一有社交能力的大貓獅子。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會以群居生活組成龐大的聯盟,以對抗同樣強大的抱團的水牛群。水牛能給獅子造成很大的損傷,比任何其他動物都難搞。一隻育有幼崽的母獅身負重傷,這對他和寶寶來說是致命的,因為他們都沒有食物可吃。他努力想追上一隻長頸鹿,但僅憑他一己之力,根本沒有任何希望,還好他並不孤獨。
  • 豆瓣高分BBC紀錄片:0-2歲寶寶的《北鼻異想世界》刷新父母教育觀
    第一個實驗參與者都是6個月大的寶寶,請寶寶們輪流坐到椅子上,實驗者依次給寶寶看會彈出玩偶的盒子、在桌上會忽然跳起的小狗玩具,還有帶著奇怪面具的大人。通過玩偶盒觀察不同的寶寶不同的反應,通過跳跳狗觀察嬰兒對不確定性的反應,通過一副面具觀察嬰兒對陌生事物的反應。
  • BBC新作顛覆三觀,0~2歲嬰兒,是怎麼打臉父母的
    BBC最新的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就從觸屏手機開始,揭示了不少讓人驚訝的結論。這支由世界頂級兒童專家組成的團隊,在紀錄片裡的研究對象,是0-2歲的嬰幼兒。這些寶寶的殺傷力,也堪稱今年催婚最佳,給了單身狗致命一擊。
  • 嬰兒遊泳能促進寶寶大腦、運動能力發育?
    那麼,我換一個詞語——嬰兒遊泳,你是不是就覺得特別熟悉了。這幾年,在月子中心、早教場所、各大商場、母嬰店、甚至有些婦幼醫院裡,你都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嬰兒遊泳的商家和機構。我嶽母也曾經在帶著我家小糰子出去玩的時候,被嬰兒遊泳機構的商家忽悠進去辦了一張卡,也不便宜,遊十次泳就要 999 塊錢,這比我和糰子媽常去的遊泳館都要貴得多。
  • BBC高分紀錄片帶你揭秘寶寶眼中的奇妙世界
    如果父母或主要帶養人能夠了解寶寶在0-3歲的成長發育特點,就可以減少養育過程中的磕絆和阻礙,營造更有利於寶寶成長的環境。 小編為大家推薦一部BBC嬰幼兒紀錄片《寶寶的美妙世界》,幫助寶爸寶媽們解讀「嬰語」,一起探索寶寶們的異想世界。影片共3集,今天小編挑選了其中一些有趣的實驗和結果,與各位寶爸寶媽們分享。
  • 想知道2歲前的寶寶想什麼,紀錄片《北鼻異想世界》可以看看
    《北鼻異想世界》在寶寶兩歲前會發生哪些不可思議的變化?紀錄片中,在兒科專家古蒂·辛格博士的帶領下,一個由世界頂級兒童發展專家組成的團隊,在一個專門的嬰兒實驗室裡,他們探索了嬰兒的各種行為,包括發脾氣、大笑、共鳴和學習。
  • 1~18個月嬰兒,應該「解鎖」哪些大動作?各月齡寶寶快來對照
    1~18個月嬰兒,應該「解鎖」哪些大動作? 1~2個月寶寶逐漸嘗試抬頭動作。 9~10個月寶寶開始嘗試扶站和扶走。 一開始寶寶會扶著物體站立一段時間,在家人的逗引下,會有向前邁步的舉動,在扶站熟練後,逐漸可以扶著物體邁出三步以上。 11~12個月寶寶行走能力進一步增強。
  •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新生兒自帶10個"秘密屬性",新手爸媽若是不知,會耽誤嬰兒護理 秘密屬性1:新生兒的胃, 秘密屬性3:新生兒並沒有眼淚 家長:"你瞅瞅,這小子哭了這麼久,一滴眼淚都沒有,這才剛出生,就懂得假哭了!" 其實,真不是新生兒假哭,而是寶寶的淚腺要到3個月左右才能夠長出來,到時候才會有眼淚。
  • 14個月萌娃語言能力超強,在家這樣教0-3歲寶寶語言能力突飛猛進
    14個月萌娃會說60多個詞語了,語言能力超強,在家這樣教寶寶語言能力「突飛猛進」。教0-4歲寶寶學說話一定要分階段掌握技巧。每個孩子發育不同,說話早晚也不同,說話要的孩子不一定更聰明,但說話早代表孩子語言能力發育好,會影響行為動作,也會增強孩子表達的自信心。
  • 《可愛的嬰兒寶寶》病關索-協助拍攝
    可愛的嬰兒寶寶【第1幅圖】此作品由廣西攝影愛好者朱先生在著名的安徽地區拍攝可愛的嬰兒寶寶【第2幅圖】此作品由舟山攝影愛好者邱先生在著名的海南地區拍攝可愛的嬰兒寶寶【第3幅圖】此作品由長沙攝影愛好者梁先生在著名的廣安地區拍攝
  • 3個月寶寶趴睡身亡, 嬰兒究竟需要怎樣的睡姿?
    悲劇的發生,令人惋惜心痛,同時也引發了對於是否應倡導對嬰兒進行獨立睡眠訓練的討論。這些聲稱「科學」的育兒訓練真的科學嗎?嬰兒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睡姿?什麼階段的寶寶需要訓練獨立睡眠?如何才能防止嬰兒睡眠窒息?科技日報記者就此向業內相關專家求證。
  • 嬰兒為啥都那麼可愛?秘密就在「4頭身」,身材比例蘊含大秘密
    要說賣萌,誰都比不過寶寶,雖然他們哭的時候令人煩躁,可當他們情緒平和或者對你笑的時候,仿佛心都要融化了。 嬰兒寶寶為什麼這麼可愛呢?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中的緣由,其實這是有跡可循的,秘密在「4頭身」,也就是說寶寶的身體長度是4個頭的大小。
  • 新生寶寶的9個「秘密」,醫生懶得告訴你,但家長一定要知道
    糖媽的表妹倩穎上個月剛生了寶寶,作為新手媽媽的她每天都要頭疼一番,尤其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她簡直是一個頭三個大。起初她還會特別心疼的哄寶寶,但她很快發現了寶寶是「乾打雷不下雨」,這讓她感覺很震驚,難道寶寶這麼小就學會了「假哭」?
  • 6個月的寶寶認知能力怎麼樣?5個小訓練,讓寶寶智力提升
    6個月大的寶寶,能覺察正在玩的玩具被別人拿走,並會以哭表示反抗;而在4個月之前嬰兒從不覺察消失了什麼;5個月後,可能聽到或追隨失落之物轉頭尋找;只有到了6個月才真正覺察別人拿走自己的東西,而且反抗強烈,這是認知智力上的一大進步。
  • BBC拍了部杜甫的紀錄片,「甘道夫」念的英文詩,翻譯的是杜甫的哪一...
    紀錄片目前豆瓣評分7.6,作為中國觀眾,大家都對杜甫的生平有一定了解,不過紀錄片提供了另一種解讀視角,是陌生又新奇的。事實上,這部紀錄片的標題就出自史學家洪業於1952年在哈佛大學撰寫並出版的英文專著《Tufu:china’s greatest poet》,本片的主持人、腳本撰寫人是曼徹斯特大學公共歷史教授、中英了解協會主席麥可·伍德,從文案上看,他可絕對是個杜甫的「迷弟」了。
  • 寶寶怎麼又哭了,嬰兒11種哭聲代表的含義詳解
    作者:寶寶知道 企鵝是我寶寶太小,還不會說話,哭是他表達自己的一種獨特方式,那你知道寶寶的各種哭聲都代表什麼意思嗎?【1.飢餓】寶寶常在餵奶後2~3小時啼哭,哭聲較短,聲音不高不低,長短均勻,平坦而富有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