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成年人眼中,小嬰兒的很多動作,行為都讓人感到困惑不已。直到出了一部BBC的紀錄片《嬰兒的秘密生活》才讓我打開了嬰兒世界的大門,才知道原來小嬰兒並非我們所想的那麼簡單。
1,小嬰兒其實都是遊泳高手
為什麼現在有那麼多的嬰兒遊泳館呢?因為小嬰兒遊泳的能力真的很強,小嬰兒在出生之前一直呆在媽媽的子宮裡,所以對水的環境非常適應。
當他們淹沒在水中的時候,他們就會本能地停止用鼻子呼吸,並且,嬰兒的喉結位置比較高,所以很難會溺水;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把遊泳作為小寶寶運動的一種方式。
2,嬰兒的聽力能力要比視力更強
其實在寶寶的世界裡,看到的東西多是模糊,混亂的,因為他們的大腦還不具備整合事物的能力,除非是距離他們面部20cm左右,才能看得清。
不過,他們的聽力能力就要強很多了,他們剛一出生,就會有完全成型的內耳,所以在聲音方面他們會分辨的很清楚,可以很快就能辨識出媽媽和許多他們熟悉的聲音。
3,嬰兒的手腳抓力很強
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受,當把手指放在小嬰兒的掌心的時候,他們會緊抓著你的手不放。這是他們在通過握住成年人的手來尋找安全感,也算是一種從我們祖先那裡繼承過來的條件反射。
4,嬰兒的爬行能力是天生的
剛出生的小嬰兒膝蓋骨還沒有發育出來,骨骼也比較柔軟,所以沒有站立與行走的能力。
但是,爸媽也沒有在小嬰兒面前示範過爬行,小嬰兒也沒有機會去模仿,因此他們能夠學會爬行那都是自己探索出來的。
一般,九個月左右的寶寶就開始掌握了各種不同的爬行姿勢了。
5,嬰兒時期的語言學習能力比任何一個時期都強
研究表明,6個月嬰兒可以分辨出世界上150多種語言,但是成人只能分辨出46種,所以嬰兒學習語言的能力是很強的。
他們學習的過程主要是模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先模仿對方的口型,然後形成自己的口型,僅僅一個單詞就要調動70多塊肌肉,因此,當我們看到寶寶在牙牙學語時,就是在模仿大人的說話了。
6,笑是嬰兒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
嬰兒表達感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哭,另一種就是笑了。
微笑是人天生就具備的表情,是不需要學習的。一個嬰兒一天能夠笑300多次。
7,嬰兒更喜歡吃甜食
別看嬰兒小,只有大人的十分之一,但是每天需要攝入的卡路裡卻有我們大人的三分之一。並且,寶寶早期很愛吃甜食,因為這些東西有更加豐富的能量。並且,特別討厭吃苦味的食物。
很多嬰兒都不喜歡植物,可能這也是很多孩子長大後不愛吃綠色蔬菜的一個原因了吧。
8,即使在睡夢中,嬰兒的大腦也很活躍
剛出生的小嬰兒,睡眠時間都特別長,大概每天可能會達到16個小時左右,但是和並不妨礙他們大腦的運轉。
研究表明,嬰兒做的夢是成人的近兩倍。這也說明,嬰兒睡覺的時間雖然長,但是,他們不會睡得太沉。甚至他們會聽見周圍人說的話,還會獲得到周圍人的情緒。
9,嬰兒長大的速度是很快的
嬰兒時期和青少年時期都是人身體成長的高峰期,小嬰兒們比成年人要多出70多塊骨頭。並且,兩歲的時候,他們就會長到剛出生時身高的一半。體重在一年之內就會達到原來的三倍。
不過,當過了這個時期,身高體重的成長的速度會慢下來,趨於平穩。
10,嬰兒更喜歡色彩鮮豔的玩具
嬰兒的視覺並沒有聽覺那麼好,眼部肌肉發育也沒那麼好,因此他們更喜歡色彩相對明亮的玩具,因為具有高對比度的物體會讓他們做出更好的反應。
為了讓寶寶日後能夠辨別更多的色差,也建議家長買玩具時儘量挑選顏色。鮮豔的。
11,嬰兒的不同哭聲代表他們的不同需求
當寶媽久了,我們就能知道,原來小寶寶的哭聲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哭聲,代表他們有不同的需求,我們可以根據哭聲來判斷寶寶是想睡覺還是餓了或者是想要抱抱。
以上就是小嬰兒的部分「超能力」啦!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寶媽們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寶寶,更好地去照顧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