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開啟亞太區域農業合作新篇章

2020-12-2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RCEP開啟亞太區域農業合作新篇章

  8年「長跑」終「撞線」。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共15國,歷經8年談判磋商,於11月15日正式籤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人口約佔世界30%、GDP約為世界30%、區域內貿易額約佔全球貿易額30%——全球體量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宣告誕生。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世界經濟嚴重衰退、貿易爭端不斷加劇的背景下,RCEP的籤署衝破了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藩籬,響亮地發出了自由貿易、合作共贏的強音,讓人們在陰霾中看到重振世界經濟的曙光,增添了應對風險挑戰的底氣和信心。

  作為一個現代、全面、互惠的大型區域自貿協定,RCEP將促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融合,開啟區域經濟一體化新篇章。值得特別關注的是,RCEP成員多為農產品生產大國或貿易大國,農業問題一直是RCEP談判過程中的焦點之一。RCEP的籤署將對中國農業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又將對促進區域及全球領域農業合作發揮哪些作用?近日,記者就有關問題請農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農業貿易促進中心有關專家進行了解讀。

  1.RCEP為何談判8年之久?

  RCEP談判涉及成員眾多,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對開放的承受能力和利益訴求各異,達成一致的困難較大。RCEP成員國縱貫南北半球兩大洲,其中有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有新加坡、韓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有中國、越南等發展中國家,還有寮國、柬埔寨、緬甸等最不發達國家。按2012年談判啟動當年的數據看,RCEP成員中日本的GDP是寮國的600多倍。由於經濟發展階段差別較大,各成員間現行政策、開放能力和利益訴求顯著不同。例如,在貨物貿易領域,經濟高度發達且農業極具競爭力的澳大利亞、紐西蘭曾主張所有成員100%取消關稅,而這顯然是成員中的發展中國家及最不發達國家無力承受的。

  經反覆磋商,各成員相互妥協,逐漸彌合分歧,不斷相向而行。從2012年到2020年,歷經8年、共計31輪「馬拉松」式談判,RCEP終得正果,這其中離不開牽頭方東協對談判的引領、推動和協調作用,離不開作為東亞經濟增長主要引擎的中國發揮的「促談、促合、促成」作用,離不開各國間既有經貿合作關係及雙邊自貿協定的支撐作用,更離不開各方對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理念的認同。正如李克強總理指出的,RCEP的籤署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

  2.RCEP在涉農開放領域取得哪些突破?

  RCEP達成前,東協10國與其他5個成員國之間均分別籤有「10+1」自貿協定,5個非東協成員之間除中日、日韓之外也兩兩籤有自貿協定。RCEP的達成進一步提升了區域內農業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的市場開放水平,在貿易便利化、規則一體化方面也取得重大突破,為生產要素在區域內自由便捷流動創造了條件。

  RCEP的核心在於「自由貿易」,而自由貿易的核心在於「消除關稅壁壘」。根據RCEP規則,成員國在貨物貿易方面採用雙邊兩兩齣價的方式進行關稅減讓,協定生效後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農業作為各國開放的敏感領域,也在RCEP下實現了新突破。中日之間首次達成農產品關稅減讓安排;中韓之間、中國與東協之間在若干農產品上作出超出現有雙邊自貿協定的開放承諾。總體看,中國對其他成員的農產品自由化水平普遍在92%左右,東協成員中的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普遍在91%-93%,緬甸和寮國在60%左右;澳新在96%-99%,日韓在60%左右。

  在服務貿易領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7個成員採用負面清單方式承諾,我國等其餘8個成員採用正面清單承諾,並將於協定生效後6年內轉為負面清單,15方的開放程度全部高於原有「10+1」自貿協定。在涉農服務業領域,與中國-東協自貿協定相比,馬來西亞新增了獸醫服務開放,允許外資以合資公司形式提供獸醫服務,外資佔比不超過51%;印度尼西亞開放了與農林牧漁業相關的服務業,僅在園藝、禽類養殖等領域保留了限制。

  投資方面各方均採用負面清單方式,「非禁即入」。RCEP是我籤署的除《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之外的第一個投資負面清單,也是東協國家中除《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成員外籤署的第一個投資負面清單,實現了投資開放的歷史性跨越。東協國家普遍大幅壓縮涉農投資領域的限制措施,如泰國取消禁止外資進入大米種植、牲畜飼養、蔗糖加工等領域的規定;越南取消對外資從事水產品加工、植物油加工和乳品加工需使用本國原材料的限制;印度尼西亞將椰子肉加工、醃魚燻魚等水產品加工從禁止外商進入清單移除,改為允許外商合資。

  貿易便利化和規則一體化領域實現新突破。RCEP達成前各成員之間雙邊自貿協定的規則標準均不相同,各項標準相互交織,紛繁複雜,使得企業利用協定的難度較大,被學者形象地稱為「義大利麵條碗」效應,「剪不斷、理還亂」。RCEP將多個自貿協定的規則標準進行整合,尤其是通過確立「區域累積」的原產地規則,顯著降低企業貿易成本,促進生產資料和要素向最有效率的地方自由流動,整個區域內產業鏈和價值鏈得以提升優化。同時,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等領域引入了更加高效透明的規則,整體水平超過了世貿組織《貿易便利化協定》和《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例如,協定要求對快運貨物、易腐貨物等爭取實現貨物抵達後6小時通關,這將極大促進農產品跨境物流和電商發展,推動果蔬和肉、蛋、奶製品等生鮮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

  3.RCEP給中國農業企業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RCEP成員國是我國開展農業貿易投資合作的重要夥伴。東協是我國最大農產品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也是我國農業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日韓是我國重要農產品出口市場,在我國出口市場中分列第二位和第五位;澳新則是我國農產品主要進口來源,在我國進口來源中分別居第四和第五位。2019年,RCEP成員佔我國農產品貿易額的比重達34.4%,佔我國農業對外投資存量的比重超過40%。

  開放帶來壓力,競爭激發進步。RCEP的籤署對我國農業企業既是挑戰,更是機遇。RCEP成員在農業產業鏈上的互補性強,澳新是牛羊肉、乳品等重要農產品出口國,處於農產品原料商地位;日韓既是農產品消費大市場,也是高端、特色農產品加工製造強國;中國、東協人口眾多,農業體量大,農產品進出兩旺,是全球極具活力和潛力的農產品消費大市場。我國農業企業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RCEP創造的統一大市場和更加開放、高效、透明的投資政策環境,擴大向RCEP成員的農產品出口和農業投資,積極在區域內優化資源配置和產業鏈布局,另一方面要抓緊打造內功、提質增效,提升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當前,RCEP正在等待各成員國批准生效,可利用協定生效前的這段時間全面了解RCEP相關優惠政策,做好區域市場調研,利用行業展會、論壇等平臺做好產品宣傳推廣,為利用協定開拓國際市場做好準備。

  4。在RCEP框架下與日本建立自貿關係有什麼特殊意義?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RCEP籤署之前,與我國籤署自貿協定的國家中,經濟規模最大的是韓國,GDP約為1.6萬億美元。RCEP籤署後,我國對外籤署的自貿協定達到19個,自貿夥伴達到26個,尤其是通過RCEP,我國與GDP約為5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建立了自貿關係,這也是我國首次與世界前十的經濟體籤署自貿協定,從體量上是一個巨大突破,顯著提升了我國自由貿易區網絡的「含金量」。

  日本長期穩居我國最大農產品出口國地位,但由於中日兩國尚未啟動雙邊自貿談判,中日韓自貿區還在談判進程中,中日兩國在自貿關係方面一直處於空白狀態。通過RCEP框架下的磋商,兩國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日本是典型的對農業實行高保護的國家,在其籤署的自貿協定項下農業開放水平普遍較低。經過談判,日方承諾對63.3%的農產品給予我國零關稅待遇。其中,維持WTO項下零關稅和協定生效立即降零的農產品稅目佔比為32.3%,協定生效後經11年-16年降零的農產品稅目佔30.7%,經21年降零的農產品稅目佔0.2%。從具體產品看,我國對日本具出口優勢和潛力的大部分水產品、果蔬、堅果、花卉、加工食品和酒類等均將享受零關稅優惠。同時,我國也承諾對日本86.6%的農產品逐步取消關稅,日本的水產品、加工食品、特色酒類等將享受零關稅待遇。同時,通過RCEP項下互相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將有助於我國與東協國家逐漸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實現輸日農產品零關稅,對於擴大我國對日農產品出口具有積極作用。預計未來日本在我國農產品出口市場中的地位將更加突出。

  更值得期待的是,有了RCEP的示範效應,中日韓自貿區將有望加快推進,未來形成一個比RCEP標準更高的自貿區,在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更好地發揮引領作用。

  5。如何看待RCEP給予最不發達國家特殊和差別待遇?

  為促進本地區的包容均衡發展,協定還給予最不發達國家特殊和差別待遇,照顧了最不發達國家的實際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關稅減讓方面允許最不發達國家少減、慢減。例如,我國與多數東協成員農產品互相免稅水平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互利對等開放,但考慮到寮國、緬甸等最不發達成員經濟發展階段和開放能力,允許其農產品開放水平遠低於我國。二是專門設置了中小企業和經濟技術合作章節,旨在推動各方在協定框架下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向最不發達國家締約方提供能力建設和技術援助,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各方共享RCEP成果。三是為最不發達國家提供過渡期安排和更加有利的條件以推進協議的實施。例如,在實行更靈活的原產地聲明方式、履行通關便利化承諾等方面,允許最不發達國家享有更長的過渡期。這些舉措照顧了最不發達成員關切,回應了其希望更好融入區域價值鏈、提升經濟發展水平的迫切訴求。

  6。在新發展格局下,農業領域如何用好RCEP?

  RCEP為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機制性合作平臺,將促進國內產業更充分地參與市場競爭,提升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從農業來看,有利於以擴大開放帶動國內改革創新,鞏固我國在區域農業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培育參與國際農業競爭合作新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用好RCEP紅利,應多方發力,多措並舉:一是促進向RCEP成員特別是周邊市場的農產品出口。對標RCEP標準規則,培育一批產業優勢明顯、公共服務完善、帶動效應突出的農產品出口高質量發展基地,做大做強果蔬、水產品、茶葉、花卉、加工食品等優勢特色產品出口。二是積極穩妥推進農業「走出去」。用好RCEP投資開放措施,引導市場主體赴東協等區域開展相關領域農業投資,整合和聯通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形成安全穩定、協同高效、互利共贏的區域農業供應體系。三是創新發展農業服務貿易。充分利用東協等成員農業服務市場擴大準入的機遇,發揮國內在農業投入品、農業機械、農業技術等方面的集成優勢,帶動要素和產能「走出去」,助力國內農業增值增效。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

相關焦點

  • 劉晨陽:「後2020」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大有可為
    在「茂物目標」引領下,亞太區域經濟合作從設想走向全面實踐,並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使亞太地區成為近30年來世界範圍內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的地區。「茂物目標」今年到期, 制定2020年後的合作願景凸顯了APEC適應經濟環境變化與區域合作新形勢的多重目的與需要。
  • RCEP開創亞太合作新契機
    原標題:RCEP開創亞太合作新契機參考消息網11月17日報導境外媒體稱,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有很多重要意義:它表明中國是全球化和多邊合作的捍衛者;表明各國能夠克服政治爭端,制定貿易規則;RCEP標誌著全球權力轉移又邁進了一步,亞太地區的貿易增長還將繼續加速。
  •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與拼多多戰略籤約,開啟豫滬農業合作新篇章
    碩果纍纍的金秋時節,黃浦江畔掀開「豫見上海」的新篇章。10月12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聯合上線「豫農優品館」,打造集合河南農業全產業鏈消費品的線上平臺,共同推動河南特色農產品上線,探索河南省「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發展模式。
  • 亞太財險與安誠財險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財富網訊 10月21日,在亞太財險董事長臧煒及安誠財險董事長周平的共同見證下,亞太財險與安誠財險在重慶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亞太財險副總裁潘國波與安誠財險副總裁雷勵代表雙方籤署總對總戰略合作協議。臧煒董事長向安誠財險介紹了亞太財險的發展歷史和近年經營情況,並表示,此次合作是財險行業同業間的深度合作,在業內具有示範性意義。雙方將在創新險企合作、謀求融合發展以及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保障等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努力推動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共同構建長期穩固、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進一步彰顯保險公司的社會價值。
  • 中國和東協貿易逆勢上揚 開啟合作共贏新篇章
    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新華社南寧11月29日電 題:中國和東協貿易逆勢上揚 開啟合作共贏新篇章新華社記者盧羨婷、徐海濤儘管世界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但中國和東協貿易依舊逆勢上揚,今年前三季度實現了雙方互為最大貿易夥伴的歷史性突破。
  • 構建亞太信息通信多邊市場,激發區域數字經濟產業活力 ——RCEP...
    從RCEP電子商務章節來看,一是整合區域市場發展方向,促進必要限度的數據流動和產業合作,在RCEP文本中,各國針對數據和設施的自由化做出兩項義務性承諾——公共政策目標之外,不得阻止商業行為目的的數據跨境流動,不得將設施的本地化作為市場準入條件;同時對公共政策目標措施進行了限定——不得構成歧視或變相貿易限制,其中,我國和東協(整體)首次在國際談判中採納該條款,明確了各方在安全基礎上,共建亞太數字合作圈的總體願景和目標
  • RCEP開啟全球新視界
    圖為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及周邊建築蘇浩 蘇安超歷時8年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正式籤署。這是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為複雜、最具發展潛力的一項自貿協定,由此,東亞區域合作進程邁入一個新階段,為亞太乃至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rcep指的是什麼意思?rcep的影響力有多大?
    當地時間11月15日上午11時45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2020年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的組織下正式籤署。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由東協10國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6個國家參加,該談判從2012年11月正式啟動,歷時8年,其中印度因「有重要問題尚未得到解決」而暫時沒有加入協定。
  • 唐國強:以亞太自貿區消除區域合作碎片化之弊丨瞭望APEC
    ■啟動亞太自貿區價值何在?    在APEC北京會議周開始之際,《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了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唐國強。    「中國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是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PECC)的中國委員會。
  • 聯播+|亞太合作未來的路怎麼走?習近平給出中國答案
    亞太經合組織如何開啟2020年後合作願景,走好亞太合作未來的路備受關注。「今年,亞太經合組織的一項重要任務是開啟2020年後的合作願景,我們達成了共建亞太共同體的目標。」11月20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從RCEP到CPTPP,中國將在區域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11月13日召開的「海南自由貿易港與東南亞區域合作國際論壇」上,筆者在會上聽到很多內外發言嘉賓都提到希望建立東南亞自由貿易區,RCEP顯然是人心所向。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認為,從開放政策、地理位置、文化淵源、發展前景看,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也非常看好。
  • 瀾湄夢 農業情——中國與湄公河國家農業合作走向縱深
    瀾湄流域六個國家一衣帶水,人文相通,農業及農業合作一直受到各國政府高度重視。2016年3月,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在中國召開,農業與減貧被確定為瀾湄合作的五大優先合作領域之一,開啟了瀾湄國家農業合作新篇章。3年多來,瀾湄六國農業部門加強戰略對接,合作機制更完善,科技交流更活躍,經貿合作成效顯著,為流域各國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海評面:RCEP是逗號,亞太自貿區才是終極目標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訂,宣告了全球最大自貿區的誕生。從總人口、GDP、出口總額等任何一個指標看,RCEP都佔到全球約30%份額。11月18日,南開大學亞太經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在海外網舉辦的金臺沙龍「多邊舞臺的中國聲音」上表示,RCEP不僅對成員國意義重大,對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整體格局乃至全球貿易體制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劉晨陽分析,與歐盟、北美等地區相比,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安排起步較晚,前期多以雙邊自貿協定為主。
  • 中國—東協農業職業教育聯盟成立 助推區域農業合作
    中新社南寧12月13日電 (記者 黃令妍)「農業在包括越南在內的部分東協國家仍是重要經濟基礎,這些國家對受過正規農業職業教育的高素質人才需求迫切。中國—東協農業職業教育聯盟可推動雙方以相互提供助學金等形式開展辦學交流,助推區域農業產業合作。」
  • 開啟「市校合作」新篇章!濟南市與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1日訊 今天上午,濟南市與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戰略合作籤約活動舉行。山東工藝美術學院作為全國31所獨立設置的藝術院校中唯一的設計藝術大學,辦學理念先進、專業特色鮮明、師資力量雄厚,在支持省會發展、深化市校合作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此次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市校合作的新篇章。
  • RCEP開啟全球新視界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歷時8年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正式籤署。這是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成員結構最為複雜、最具發展潛力的一項自貿協定,由此,東亞區域合作進程邁入一個新階段,為亞太乃至全球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南財快評:從RCEP到CPTPP,中國將在區域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11月13日召開的「海南自由貿易港與東南亞區域合作國際論壇「上,筆者在會上聽到很多內外發言嘉賓都提到希望建立東南亞自由貿易區,RCEP顯然是人心所向。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家認為,從開放政策、地理位置、文化淵源、發展前景看,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也非常看好。
  • 中山市與華南農業大學籤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
    本報訊  11月25日,中山市人民政府、華南農業大學在廣州籤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科技創新合作協議,開啟市校戰略合作、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徐少華,副省長李紅軍、省科技廳廳長龔國平、市委書記賴澤華、華南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斌偉、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潘江出席籤約儀式,市長危偉漢、華南農業大學校長劉雅紅代表雙方籤約。
  • 亞太農業「亞太超精1號」喜獲豐收
    10月13日,由江西省宜春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雷雪芳研究員、宜春學院呂愛清教授、宜春市袁州區農村農業局高素麗正高級農藝師組成的專家組,對亞太中商控股集團旗下的「亞太超精1號」超級水稻在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白良鎮的種植情況進行測產。經過專家組現場考察實測,「亞太超精1號」超級水稻中稻畝產鮮谷940公斤(折合畝產幹谷832公斤),示範工作取得極大成功。
  • 湖南工業大學開啟與澳門高校合作交流的新篇章
    籤署合作備忘錄。紅網時刻株洲12月16日訊(通訊員 彭利元)12月9日至12日,應澳門高等教育局的邀請,湖南工業大學校長劉揚隨同湖南省政協科教代表團一行共20人訪問了澳門高等教育局、經濟局等政府機關,以及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澳門旅遊學院、聖若瑟大學、鏡湖護理學院等六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