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工欲利其事,必要查其器」。野釣也是這樣,要想釣到魚、釣大魚,必須要有一套得心應手的野釣釣具,最基本的釣具有:魚竿、魚線、魚鉤、浮漂、鉛墜。這五樣釣具,缺一樣都不行。其次,就是繞線輪、連接環、抄網、魚護、漁具盒等輔助工具。那麼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手竿。
手竿,主要用於野塘、河川、溪流釣,水庫、湖泊的近岸釣也多運用。選擇手竿的標準是:直、結實、有彈性、輕巧、便於攜帶。手竿中有一拿、兩拿至多拿的不同品種。也就是採用多節插接方式組合的,這主要是為了便於攜帶,其中又有軟梢、中硬梢和硬梢之別。用硬梢、或是軟梢、或是中硬梢,要因魚而異。如以釣鯽魚為主用軟梢較好,倘如技巧嫻熟,在沒有障礙物和水草少的水域,兩三千克的大魚也能釣到。如以釣大魚為主,則以硬梢為好,如取其中就是中硬梢了,兼前兩者而有之。使用什麼樣的竿還要根據各自的垂釣習慣,各有喜好,因人而異。例如,有的人喜釣鯽魚,用長竿短線在野塘垂釣,因要起魚出水快,又喜用硬梢。
手竿的長度,釣野塘、河川、溪流一般使用5.4~6.3米長的手竿為好。這樣長度的手竿,在水庫、湖泊釣近岸,同樣適用。現在,野釣者都喜歡用碳素竿,碳素竿具有彈性好、韌性強、重量輕、抗力負荷大、耐磨、耐腐蝕等特點。碳素竿是由聚丙烯腈纖維經高溫碳化後製成的極細的碳化纖維,製造工藝相當複雜,目前我國還不能大量生產。因此,漁具店出售的碳素竿多是從日本、韓國、德國等國進口的。
選購碳素竿最簡便的方法是:一看:想從上了漆的手竿表面看出碳素竿的優劣,確實不太容易,尤其是商品更注重外包裝的今天。拿到手竿後,旋開竿尾部的漏水蓋,即可看到竿底未上漆的部分是灰黑色澤,且質地細密無氣泡顆粒所造成的空隙,用手擦掉上面的灰粒應立現黑色。由於碳素纖維太細,無法縱橫交錯織成布,只能縱向排列用膠固定在襯布上,所以真正的碳素布只有經線而無緯線。因此,碳素竿底部的纖維走向應與竿身一致,這是識別真假碳素竿的重要標誌。另外,每節厚度層若不是漸次有序,都不是好手竿。
二聽主要是聽聲音,碳素竿因質地細密,用手指輕彈竿身會發出一種清脆的金屬聲,聲音沉悶則可能是偽劣產品。也可抽出手竿的一節,將較粗的底端輕輕垂直落地,也應發出清脆的響聲。
三測這是選購碳素竿的絕招。將萬用表撥到k字檔(電阻檔),兩個測試插頭同時搭在竿底部未上漆部位,如錶針左右擺動,則為碳素竿。
手竿釣魚,浮漂、鉛墜和魚鉤的組合是獲魚多少的關鍵。多年的實踐,這樣的組合相當理想:浮漂用雞、鴨或鵝的白毛梗(市場上出售的泡沫浮漂亦可)剪成3粒。每粒的間距為5~7釐米。鉛墜用粗保險絲,錘平、錘薄,剪成長方形,緊裹在魚線上。拴上魚鉤。鉛墜與魚鉤的間距以3~4釐米為好。放在水缸、水桶中試試。如果魚鉤上掛上魚餌,鉤背恰恰擱在泥土上,鉛墜懸著不落泥裡,3粒浮漂,1粒在水中、1粒在水錶、1粒平躺於水面。如使用立漂,浮漂立於水錶。如果浮漂的位置不對,只需減輕或加重鉛墜,浮漂的位置就對了。這樣的組合優點甚多:一是魚兒易發現釣餌;二是浮漂反應靈敏度極高;三是魚兒上鉤後,往往魚鉤鉤在魚嘴的上顎不易脫鉤。若鯽魚上鉤後,水中的1粒浮漂徐徐上冒,一提竿,十之八九能釣到卿魚。若鯉魚、草魚等上鉤後,浮漂慢慢下沉,一提竿便得魚。
有的釣者,餌鉤甩不出去,是什麼原因呢?這主要是拋投方法不對。手竿拋投的正確方法,是將餌鉤投到預定的釣點中去。拋投的動作正確與否,關係到釣魚的成敗,必須熟練地掌握動作要領,多投多練,才能做到準確性高,誤差小。所以操作要得法:一要竿線比例適當。一般手竿垂釣,釣線的長度或與竿齊、或略比竿長、或略比竿短,長短的幅度以30~40釐米為宜。線太長,不利於操作;線太短,影響上鉤率。二要握竿的姿勢正確,將食指伸直,指向竿尖,其餘四指緊握竿柄,以使釣竿穩定。三要拋投方法得當,做到準確無誤,使餌鉤落入釣點的有效範圍之內。四要動作輕,以免驚跑魚群。
手竿的拋投方法,一般有以下四種:
(一)蕩送法:垂釣者面對釣點直立,左腳後退半步,右手握竿柄,手臂端平。左手捏住墜上部釣線。先將竿向左前方略作傾斜狀,左手拉緊釣線,把魚竿拉成滿弓形,然後將竿向略偏右的前方快速上揚,左手同步鬆開釣線,使餌鉤在釣竿上揚的瞬間向正前方飛去,這時應及時將揚起的釣竿放平,並對準釣點,使竿、線、餌鉤二者成一直線,使餌鉤準確地落入釣點。此法適合於竿較短較輕、且正常天氣條件下採用。
(二)背送法:如果釣點較遠或逆風投送時,應採用背送法。要領:垂釣者面對釣點直立,雙腳叉開,與肩同寬,左手持釣組、伸平。用右手握竿舉過頭頂偏右方,竿梢後挑,對準正前方釣點,利用手腕的爆發力和竿的彈力,將釣線拋出,左手同步鬆開釣組(左手用力向身後右方拋甩餌鉤),隨即右手臂向前送,壓低竿身,使竿身貼近水面,繼而釣線飄然入水。
(三)雙手投送法如竿較長且重,用單手拋投困難,就得採用雙手投送法。垂釣者面對釣點直立,雙腳叉開與肩平齊,雙手握竿柄部(右手在前,左手在後,相距30釐米左右)。先將竿抬起,釣組悠向前方,再將竿向後撥,將釣組帶到身後,然後適當用力,向前揮竿,竿梢指向前方釣點,餌鉤被投出落入釣點之中。此法如同雙手甩長鞭,拋投距離遠,但須注意身後行人或障礙物。
(四)彈送法:彈送法是與蕩送法相類似的一種投鉤方法。區別在於前者靠「蕩送」出竿,適用於竿線較短的釣組而後者則是靠「彈送」出竿,適用於長竿長線的釣組。操作方法:釣者面對釣點,左腳向後退半步,右手握竿柄,左手拿住墜子和餌鉤,拉緊釣線使魚竿拉成滿弓狀,以形成最大的彈射力。然後鬆開墜子與餌鉤,將其彈射出去落入釣點之中。這種投鉤方法易於投準,左右方位偏差較小,前後距離遠近靠彈射力大小來控制,而且不受空間大小的限制。
那麼今天關於野釣的小知識就先分享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不要忘記點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