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的主要裝備之一,手竿的選擇以及使用方法

2021-01-19 娛眾相差

常言道:「工欲利其事,必要查其器」。野釣也是這樣,要想釣到魚、釣大魚,必須要有一套得心應手的野釣釣具,最基本的釣具有:魚竿、魚線、魚鉤、浮漂、鉛墜。這五樣釣具,缺一樣都不行。其次,就是繞線輪、連接環、抄網、魚護、漁具盒等輔助工具。那麼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手竿。

手竿,主要用於野塘、河川、溪流釣,水庫、湖泊的近岸釣也多運用。選擇手竿的標準是:直、結實、有彈性、輕巧、便於攜帶。手竿中有一拿、兩拿至多拿的不同品種。也就是採用多節插接方式組合的,這主要是為了便於攜帶,其中又有軟梢、中硬梢和硬梢之別。用硬梢、或是軟梢、或是中硬梢,要因魚而異。如以釣鯽魚為主用軟梢較好,倘如技巧嫻熟,在沒有障礙物和水草少的水域,兩三千克的大魚也能釣到。如以釣大魚為主,則以硬梢為好,如取其中就是中硬梢了,兼前兩者而有之。使用什麼樣的竿還要根據各自的垂釣習慣,各有喜好,因人而異。例如,有的人喜釣鯽魚,用長竿短線在野塘垂釣,因要起魚出水快,又喜用硬梢。

手竿的長度,釣野塘、河川、溪流一般使用5.4~6.3米長的手竿為好。這樣長度的手竿,在水庫、湖泊釣近岸,同樣適用。現在,野釣者都喜歡用碳素竿,碳素竿具有彈性好、韌性強、重量輕、抗力負荷大、耐磨、耐腐蝕等特點。碳素竿是由聚丙烯腈纖維經高溫碳化後製成的極細的碳化纖維,製造工藝相當複雜,目前我國還不能大量生產。因此,漁具店出售的碳素竿多是從日本、韓國、德國等國進口的。

選購碳素竿最簡便的方法是:一看:想從上了漆的手竿表面看出碳素竿的優劣,確實不太容易,尤其是商品更注重外包裝的今天。拿到手竿後,旋開竿尾部的漏水蓋,即可看到竿底未上漆的部分是灰黑色澤,且質地細密無氣泡顆粒所造成的空隙,用手擦掉上面的灰粒應立現黑色。由於碳素纖維太細,無法縱橫交錯織成布,只能縱向排列用膠固定在襯布上,所以真正的碳素布只有經線而無緯線。因此,碳素竿底部的纖維走向應與竿身一致,這是識別真假碳素竿的重要標誌。另外,每節厚度層若不是漸次有序,都不是好手竿。

二聽主要是聽聲音,碳素竿因質地細密,用手指輕彈竿身會發出一種清脆的金屬聲,聲音沉悶則可能是偽劣產品。也可抽出手竿的一節,將較粗的底端輕輕垂直落地,也應發出清脆的響聲。

三測這是選購碳素竿的絕招。將萬用表撥到k字檔(電阻檔),兩個測試插頭同時搭在竿底部未上漆部位,如錶針左右擺動,則為碳素竿。

手竿釣魚,浮漂、鉛墜和魚鉤的組合是獲魚多少的關鍵。多年的實踐,這樣的組合相當理想:浮漂用雞、鴨或鵝的白毛梗(市場上出售的泡沫浮漂亦可)剪成3粒。每粒的間距為5~7釐米。鉛墜用粗保險絲,錘平、錘薄,剪成長方形,緊裹在魚線上。拴上魚鉤。鉛墜與魚鉤的間距以3~4釐米為好。放在水缸、水桶中試試。如果魚鉤上掛上魚餌,鉤背恰恰擱在泥土上,鉛墜懸著不落泥裡,3粒浮漂,1粒在水中、1粒在水錶、1粒平躺於水面。如使用立漂,浮漂立於水錶。如果浮漂的位置不對,只需減輕或加重鉛墜,浮漂的位置就對了。這樣的組合優點甚多:一是魚兒易發現釣餌;二是浮漂反應靈敏度極高;三是魚兒上鉤後,往往魚鉤鉤在魚嘴的上顎不易脫鉤。若鯽魚上鉤後,水中的1粒浮漂徐徐上冒,一提竿,十之八九能釣到卿魚。若鯉魚、草魚等上鉤後,浮漂慢慢下沉,一提竿便得魚。

有的釣者,餌鉤甩不出去,是什麼原因呢?這主要是拋投方法不對。手竿拋投的正確方法,是將餌鉤投到預定的釣點中去。拋投的動作正確與否,關係到釣魚的成敗,必須熟練地掌握動作要領,多投多練,才能做到準確性高,誤差小。所以操作要得法:一要竿線比例適當。一般手竿垂釣,釣線的長度或與竿齊、或略比竿長、或略比竿短,長短的幅度以30~40釐米為宜。線太長,不利於操作;線太短,影響上鉤率。二要握竿的姿勢正確,將食指伸直,指向竿尖,其餘四指緊握竿柄,以使釣竿穩定。三要拋投方法得當,做到準確無誤,使餌鉤落入釣點的有效範圍之內。四要動作輕,以免驚跑魚群。

手竿的拋投方法,一般有以下四種:

(一)蕩送法:垂釣者面對釣點直立,左腳後退半步,右手握竿柄,手臂端平。左手捏住墜上部釣線。先將竿向左前方略作傾斜狀,左手拉緊釣線,把魚竿拉成滿弓形,然後將竿向略偏右的前方快速上揚,左手同步鬆開釣線,使餌鉤在釣竿上揚的瞬間向正前方飛去,這時應及時將揚起的釣竿放平,並對準釣點,使竿、線、餌鉤二者成一直線,使餌鉤準確地落入釣點。此法適合於竿較短較輕、且正常天氣條件下採用。

(二)背送法:如果釣點較遠或逆風投送時,應採用背送法。要領:垂釣者面對釣點直立,雙腳叉開,與肩同寬,左手持釣組、伸平。用右手握竿舉過頭頂偏右方,竿梢後挑,對準正前方釣點,利用手腕的爆發力和竿的彈力,將釣線拋出,左手同步鬆開釣組(左手用力向身後右方拋甩餌鉤),隨即右手臂向前送,壓低竿身,使竿身貼近水面,繼而釣線飄然入水。

(三)雙手投送法如竿較長且重,用單手拋投困難,就得採用雙手投送法。垂釣者面對釣點直立,雙腳叉開與肩平齊,雙手握竿柄部(右手在前,左手在後,相距30釐米左右)。先將竿抬起,釣組悠向前方,再將竿向後撥,將釣組帶到身後,然後適當用力,向前揮竿,竿梢指向前方釣點,餌鉤被投出落入釣點之中。此法如同雙手甩長鞭,拋投距離遠,但須注意身後行人或障礙物。

(四)彈送法:彈送法是與蕩送法相類似的一種投鉤方法。區別在於前者靠「蕩送」出竿,適用於竿線較短的釣組而後者則是靠「彈送」出竿,適用於長竿長線的釣組。操作方法:釣者面對釣點,左腳向後退半步,右手握竿柄,左手拿住墜子和餌鉤,拉緊釣線使魚竿拉成滿弓狀,以形成最大的彈射力。然後鬆開墜子與餌鉤,將其彈射出去落入釣點之中。這種投鉤方法易於投準,左右方位偏差較小,前後距離遠近靠彈射力大小來控制,而且不受空間大小的限制。

那麼今天關於野釣的小知識就先分享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不要忘記點個讚哦~

相關焦點

  • 【釣魚技巧】野釣如何選擇手竿
    作為一個多年野釣的釣魚人我用過不少的魚竿,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我野釣選擇魚竿的一些經驗,以供大家參考。一、根據垂釣水域來選擇竿長手竿有不同的長度,最常見的最常用的有3.6米,4.5米,5.4米,6.3米。我個人認為野釣的水域複雜,長竿對於垂釣水域的限制比較少,野釣一般情況用竿至少4.5米,最實用的是5.4米,6.3米不太適合打頻率。
  • 野釣必殺裝備:手海兩用竿的釣組搭配,野釣用這一套裝備就夠了!
    傳統釣裝備簡單實用,但是玩起來比較辛苦,臺釣裝備多,但是擺好攤以後玩起來愜意,但是收攤的時候異常不爽,要洗洗刷刷,還要曬乾裝包。隨著釣魚的日子越來越長,裝備也是越來越多。魚竿從短到長,從軟到硬,從鯽魚竿到綜合竿、鯉魚竿,根據不同釣場、魚種選擇不同的裝備。
  • 野釣鯽魚,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手竿
    很多喜歡釣鯽魚的釣友,剛開始學釣魚的時候,總是糾結用多長的魚竿,用軟竿還是硬竿,那麼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手竿呢,下面我們先來普及的手竿的相關知識。手竿是指不帶繞線輪的單竿,主要用於近距離垂鈞,一般在岸邊十米左右。
  • 冬季手竿野釣要10選,助你釣大魚
    一、選釣小水域 冬季在大水域手竿釣魚,猶如大海撈針,垂釣往往不盡人意,釣獲甚微,甚至空手而歸。如選擇小河小溪、村鎮養殖混養的前村屋後小塘、小池、小坑等水域為釣場,那釣獲就大不一樣,甚至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和驚喜,釣趣也濃厚。因為這種釣場水面窄小,小水域顯得比大水域暖和。
  • 野釣環境複雜,幾種手竿技法,多學幾招總能用得上
    手竿釣法是釣魚人最常見的釣魚方法,最早出現的手竿釣法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時期,《詩經.竹竿》記載道:「籊籊竹竿,以釣於淇。」意思是用細長的竹竿在淇水邊釣魚。手竿垂釣手竿是手臂的延長,可以準確、輕鬆將鉤餌送到離河岸4到5米遠的地方,甚至還可以送到更遠水域,揚竿有力,跑魚率低。手竿釣魚的特點是,線的一端系死於竿梢尖端,主要用於垂釣淡水魚,釣取中小型魚類。
  • 野釣中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樣的魚竿
    昨天有網友留言諮詢在野釣中我們應該選擇怎麼樣的魚竿,它的長度、調性等等。今天行者野釣營就和您一起聊聊野釣中魚竿的選擇。在這裡我們只聊手竿。在野釣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比如水情,水是活水,水位的深淺落差比較大等。
  • 野釣應該如何選擇浮漂,什麼樣的浮漂適合野釣使用?
    浮漂是垂釣重要的裝備,垂釣者全靠浮漂來感知水下的一切,可以說是垂釣者的眼睛。現在浮漂的種類有很多,在分類標準上就有很多種,比如浮漂的材質、浮漂的外形、等等都可以作為分類的標準。那釣友們英愛如何選擇一款適合的浮漂呢?接下來就以野釣浮漂來說明一下如何選擇浮漂。
  • 冬季野釣選擇、餌料選擇、裝備選擇、出釣時間選擇
    冬季野釣裝備選擇冬季野釣的裝備比較簡單,只要記住冬季魚兒活性極低,吃餌時非常費勁的。所以最主要的就是要讓魚兒吃餌吃得省力。這樣就要求冬季的裝備以細小為宗旨,特別是線組和魚鉤,一定要細和小。冬季不用擔心中魚後魚兒掙扎切線的問題,冬季的魚兒中鉤幾乎不怎麼掙扎。
  • 手竿傳統釣的幾大優勢,在自然水域野釣,把臺釣秒成「渣渣」!
    一、調漂簡單,中魚率高很多釣友吐槽臺釣的調漂太多講究,方法眾多,但是到了自然水域中調漂往往也就那麼幾招,還經常因為小魚鬧窩或者走水,調整成鉛墜躺底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正是傳統釣的調漂方法。甚至還有釣友最後還是回歸了傳統釣,因為傳統釣源自野釣,在自然水域中野釣,傳統釣還是比較給力一些。
  • 適合大風流水的幾種手竿釣法,野釣環境複雜,多學幾招總能用得上
    野釣環境複雜,遇上颳風、流水是常有的事。而且夏季氣溫高,要釣北風天,選擇下風口,風大釣側風,風小釣逆風。或者選擇活水釣點,這裡溶氧更充足,水溫更涼爽。颳風、流水對夏季垂釣有好處,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說流水走漂,風大也勢必會走漂,而且對拋竿的精準度有比較大的影響。
  • 野釣魚鉤該如何選擇?按照這種方法選擇,跑魚概率會降低一大半!
    很多喜歡野釣的釣友在選擇魚鉤上總是困惑,面對這麼多種類的魚鉤,到底該怎麼選擇呢?怎麼選擇才能不會跑魚,大小兼釣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野釣,到底該怎麼選擇。首先,看你野釣的資源。如果你那裡的資源好,釣大板鯽或者鯉魚,那麼就不要用袖鉤了,用伊豆或者伊勢尼才是最好的選擇。我一般都會選擇伊勢尼,不容易跑魚。1號2號的伊勢尼可以釣一兩斤的鯉魚都沒有問題,或者釣大板鯽都是妥妥的。如果主釣大鯉魚,草魚,那麼根據你那裡具體的魚體的大小,伊勢尼是最佳選擇。選擇5號,或者6號,7號甚至更大,都沒有問題。
  • 夏季手竿釣鰱鱅,關鍵是子線的選擇,科學搭配子線,漁獲翻幾倍!
    有很多釣友說,手竿釣鰱鱅,只要方法得當,鰱鱅絕對是最好釣的大魚,而且沒有之一。鰱鱅嘴饞,進食量大,進窩後只要窩點有食物,仍磚頭下去鰱鱅都未必離窩。只所以說鰱鱅好釣,跟不離窩有關係,不過主要還是釣法的問題,不得法門的釣不到,了解法門的連竿上。
  • 手竿、海竿各有妙計,春季釣黑魚技巧分享
    陽春3月,春暖花開,在水底泥巴裡藏伏一冬的黑魚開始活動,如果各位釣友能把握時機並掌握一定方法,一定能取得很好的釣黑戰績。 手竿法 1.釣竿。最好使用5.4米的硬調碳素手竿一支。因為春天黑魚多在有水草的地方曬陽,而水草又集中在近岸,所以5.4米的手竿足夠用,過長反而不好。
  • 手竿釣鯉魚5大秘訣,就用這些常用方法,大鯉魚連竿上!
    越是難釣,反而越是需要注重方法,分享一點手竿釣鯉魚的技術要點,希望能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一、釣點不同的魚類對於喜歡的位置是稍有差別的,鯉魚是魚類中出了名的膽小謹慎,比較喜歡安靜的環境,所以選擇釣點或者在垂釣過程中都需要注意安靜。鯉魚喜歡弱光環境,所以夏季下雨天,陰天,雨後漲水水質渾濁,這幾種情況鯉魚會相對好釣一些。
  • 手竿釣鯉魚的調漂要點,「空槍」太多,一定要試試這些調漂方法!
    很多釣友使用常規的調漂方法野釣鯉魚,跑魚較多,所以結合鯉魚的習性,談談浮漂選擇和調漂的話題,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一、浮漂的選擇手竿釣鯉魚,在浮漂的選擇上是最不講究的,跟垂釣其他魚類對比,浮漂基本沒多少要求。這是因為鯉魚進食動作較為兇猛,在漂相上以黑漂甚至斜漂居多,漂相異常清晰。鯉魚漂相的特點,跟鯉魚的進食特點有關。
  • 夏季黑魚多且好釣,手竿以及傳統釣攻略分享,看到就跑不掉
    黑魚可以說是在夏天最為好釣的魚類之一,它分布廣泛、適應能力強、育兒式繁殖模式能讓它的家族快速佔領水域。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黑魚真的很好釣!只要你看到它了,可以說十有八九能釣到。釣黑魚隨著路亞的普及,不少城市周邊的釣友釣黑魚都用上了雷強的方法。不可否認的是:雷強確實可以釣到黑魚,而且過程很刺激!但是比起手竿和傳統釣釣黑魚的漁獲來說雷強真的只是一個弟弟。
  • 磯竿滑漂釣法解析:這幾大競爭力,讓這種釣法成為野釣第一釣法!
    手竿釣大魚雖然有樂趣,但是魚竿短了釣不到大魚,魚竿長了操作起來異常困難,而且在遛魚上也沒多大優勢。拋竿串鉤,或者拋竿爆炸鉤,雖然更容易釣到大魚,但是很多釣友覺得沒啥意思,因為看不到浮漂,體會不到跟魚鬥智鬥勇的樂趣。先要釣大魚更簡單靠譜,又要有樂趣,那估計要使用磯竿滑漂釣法了。磯竿遠投,搭配滑漂釣組,在野釣中有巨大優勢,甚至可以說是野釣中的第一釣法,原因主要有這些。
  • 野釣如何選擇浮漂?可選通用浮漂,但最好根據釣況靈活選擇
    關於野釣浮漂的選用話題這些年在釣魚人社交媒體討論得比較多,大家的意見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甚至是意見相左者頗多。蓑笠哥對於野釣如何選漂的經驗說到前面:其實野釣浮漂要求不是很高,選擇對了能更準確的抓口提升漁獲!
  • 野釣技巧:傳統子母墜單鉤釣法,這可是野釣中的狠招數!
    傳統手竿釣法中多以單鉤為主,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一線到底。現在臺釣在釣大魚的時候也很多釣友喜歡使用單鉤通線,單鉤通線最大的好處在於線結少,拉力損失少,可以用較小的線組釣較大的魚。這就不會出現釣組細了斷線,粗了沒口的尷尬情況。
  • 關於垂釣手竿的一些基本知識(新手必讀)
    昨天給大家普及了一下各種魚竿的材質以及種類,今天呢,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講關於各種手竿的一些基本知識。垂釣老手建議繞過此章。常用的手竿長度:2.7米,3.6米,4.5米,5.4米,6.3米,7.2米,8.1米,9米,10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