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值得收藏的文章。
選擇諮詢公司的第一原則便是能去Tier1就不去Tier2,能去最好的,就不去次好的。
目前,全球公認的諮詢公司等級梯隊是這樣的:
Tier1:McKinsey & Company;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Inc.;Bain & Company。也就是我們熟知的MBB。
Tier2:在這一梯隊中大家的共性答案不多,但一定包含了埃森哲、羅蘭貝格、四大的諮詢部門、IBM、科爾尼(A.T. Kearney)、奧緯(Oliver Wyman)、艾意凱( L.E.K. Consulting)
Tier3:這一梯隊的話,在國際和國內的認知還不太一樣,比如國際上把很多「精品店」,像專精某個領域的諮詢公司歸為這一梯隊。國內的話,就是一些本土諮詢公司了。
但因為衡量維護不同,即使是在第一、第二梯隊中,MBB也不盡然是「大滿貫選手」,比如從年收入來看,埃森哲就是比你麥肯錫強,強的還不是一點點。
所以下面就從不同的維度起底各家諮詢~
收入排行榜
衡量一個行業的頂級業務時,毫無疑問,收入就是王道,只是讓人驚喜的是,MBB這三大巨頭竟然集體拉胯,根據Consulting給出的官方排名,麥肯錫排名11、波士頓14、貝恩18……
更弔詭的是,宣稱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四大」到是「掛羊頭賣狗肉」,在諮詢公司收入排行榜中,竟然全都擠進了前十。
收入排名第一的是埃森哲,在2019年的收入達到了17,310,000,000美金。
這是一家創新性極強、創收能力極佳、十分喜歡折騰的諮詢公司。
簡單說幾個例子:它因為收入太高,所以半推半就的從安達信分了出來;它是全球第一家將高科技手段作為商業諮詢必備硬體要求的公司;現任IDG資本投資負責人的餘進,為了更好的把握整個社會的科技動向和前沿發展,放棄了麥肯錫合伙人身份,加入了埃森哲。(更多關於埃森哲有趣的歷史和動向,請點擊收入甩開麥肯錫,花銷大過BCG,埃森哲你是真的豪……)
順便再扎心一下麥肯錫,人家埃森哲可是世界500強哦~
收入排行榜第二的是凱捷諮詢,作為一家發源於法國的諮詢公司,可想而知凱捷的公司氛圍有多麼開放和熱情,一句話概括凱捷:全球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超過60%的公司都是凱捷的客戶。
聲望排行榜
要說諮詢公司裡誰最有名,那MBB可就揚眉吐氣了~
綜合17,000名諮詢顧問給各個諮詢公司打分,麥肯錫高居榜首,波士頓諮詢和貝恩諮詢緊隨其後。
這還評什麼分呀,試問哪一個商科學生不希望進入MBB呢?
但既然他們都是Tier1梯隊的,那有什麼差別呢?憑什麼麥肯錫排第一?
從規模上來看,麥肯錫當之無愧,在全球有超過9,000名諮詢顧問,也正因為員工較多,所以麥肯錫為之津津樂道的便是龐大的辦公網絡和多樣化的業務範圍,也就是說如果不知道找哪家諮詢公司為你服務,那麥肯錫絕對不會錯。
而且,相比波士頓諮詢和貝恩諮詢,麥肯錫在五大洲範圍內的本土化工作做得特別好,畢竟拿得起放得下才能爭取更多客戶嘛~
不過,MBB在個別國家的市場份額和規模還是有差別的,比如在德國,人家就喜歡波士頓諮詢,自然波士頓諮詢在德國的體量就大一點。
從業務上來看,MBB三家其實都可以算得上「大而全」,但即使這樣也有一些側重點,比如麥肯錫的招牌就是戰略、運作和組織運營,麥肯錫在中國也是因為中國平安一單「組織架構調整戰略」業務,一炮而紅;波士頓就更加擅長企業發展、創新和業務增長;貝恩諮詢就更有特點了,Bain & Company旗下本身就有Bain Capital,所以貝恩尤其擅長處理私募那些事兒。
至於公司文化嘛,麥肯錫作為老牌諮詢,公司內部的文化還是偏向傳統和保守的,組織也略顯等級化,波士頓和貝恩就相對扁平了。
薪酬的話,貝恩和波士頓可就要力壓麥肯錫了,尤其是貝恩諮詢,出手闊綽(不愧是玩兒資本的大佬~)以年薪117K和236K在所有諮詢公司中排行第三,至於第一的Putnam和第二的Ignyte因為在中國沒有分公司,咱們暫且不討論。
MBB,不論是薪酬福利還是文化氛圍,亦或是work-life balance 都能夠名列前茅,那這樣的話別的諮詢公司還有出路嗎?
有的,大型購物中心是好,但「精品店」也不差~
如果你特別想去某個領域,那麼下面這些諮詢公司一定要了解一下~
IT領域
最賺錢的諮詢公司,非IT領域莫屬。收入排行前五的公司中,有三家諮詢公司的特色是IT技術諮詢,而說到IT諮詢,就一定繞不開IBM了。
什麼?IBM?就是那家賣電腦的公司嗎?嗯……是。
IBM可不只是賣電腦,作為一家從打字機、稱重機起家,一路走向次時代遊戲晶片、超級計算機、原子刻蝕的公司,IBM是真正地集生產、技術、科研、銷售為一體的大型跨國公司。
自己成功之後,接下來的商業擴展就可以複製模式,走向「知識付費」的藍海了。IBM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諮詢服務部門——GBS(Global Business Services),僱員超過了60,000人。
與「諮詢就是賣PPT」這樣的一般認知不同,IBM諮詢最大的特點便是「不打嘴炮」——絕大多數的諮詢項目最後的落腳點多為可推廣、可複製、可重複利用的系統,比如我們最為熟悉的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EPR(網絡公關系統)、BI(行為識別系統)等。
現在,IBM已經是一家全領域覆蓋的諮詢公司了,服務的對象從科技領域的蘋果、思科到金融領域的中國銀行,從技術、管理到人才、戰略、安全。
可以這麼說,如果其他諮詢公司賣的是人才、服務、模式,那麼IBM永遠比他們多一個優勢:實打實的技術和產品。
當然,IT諮詢並不只是IBM的專利,埃森哲當初也是以IT諮詢見長,而且現在也一直以領先全行業的數位技術為人稱道。
人力諮詢
所謂人力諮詢,即負責公司一切與人有關的事務,包括但不限於管理、激勵、培養機制;健康、福利、保險經紀等方面。
人力諮詢有「三大」,分別是美世、怡安翰威特、韋萊韜悅。
這其中,美世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在整個人力諮詢市場中所佔的份額也是最大的。但與外界所認為的「HR頂流」人設不同,美世的招牌雖然是人力諮詢,其搖錢樹確是數據服務。
比如我需要知道我們公司在整個行業內的薪資競爭力水平,我們開出的條件對於求職者來說是不是足夠的誘惑,但與此同時是不是最優成本?這時候需要一系列的數據支撐和市場調研,而美世諮詢最賺錢的業務便是這一部分。
當然,除此以外,美世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是其保險經紀業務。
怡安翰威特可以說是他們四個裡規模最大、業務最綜合的一家人力諮詢了,但是這家公司近幾年的發展似乎希望做一個小而美的數據服務公司。
比如,2017年,怡安翰威特將其核心業務,人力資源運營外包和福利管理業務賣給了黑石基金。
2019年,怡安翰威特又向史賓沙(Spencer Stuart)出售了部分人才諮詢業務,涉及的範圍包括:文化、敬業度調研與數據,高管領導力與培訓、高管繼任計劃等。
這似乎讓外界認為怡安翰威特面臨著衰落,但事實確是:怡安翰威特在數位化時代所提供的大數據服務折服了許多公司,迄今為止,他們的行業報告依然是市場上最高質量的標準,而其中一些小眾領域,比如醫療、生物、奢侈品、旅遊酒店等更是以怡安翰威特的數據報告作為參考標準。
韋萊韜悅,用一個詞足以概括——「逼格」,為什麼?因為這家公司的優勢在於金融。
基本上可以說在基金和證券行業形成了數據壟斷。通過薪酬調研等數據的搜集,這家公司能夠從中獲得各家企業的組織架構、崗位設置、業績目標等非常多的信息。
所以,他們家在國內金融行業的薪酬績效項目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地產諮詢
在地產諮詢業內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五大行分別是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高力國際、第一太平戴維斯、仲量聯行。
世邦魏理仕自然不必多說,地產諮詢界的老大哥,全球知名的綜合性地產諮詢服務公司,也是第一批進入中國的國際公司,嗯……就是哪兒哪兒都厲害。
戴德梁行是這五大中最早進入內地,中國市場佔有率最大的地產諮詢公司,是中國首屈一指的物業投資代理,為其客戶提供從投資機會到可行性研究、從市場到定位、從規劃到實施等全方面諮詢服務。
北京CBD核心區和奧運村便是它的傑作。
仲量聯行則更加注重投資管理業務,其旗下的領盛投資管理是全球最具規模的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之一,管理資產總值超過470億美元。
近年來,仲量聯行更是能夠緊跟中國內地發展的步伐,布局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腳步越來越快,像哈爾濱、瀋陽等城市也有其分部。
高力國際,這可是被清華大學房產研究所最早蓋過章的國際公司,2007年在評選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物業品牌時,高力國際是唯一一個外資管理公司,可見其對於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洞察和把握是十分精準的~
第一太平戴維斯嘛,就屬於老牌的英資公司了,甚至本身都帶有一點英國紳士的不緊不慢,不著急擴張,但每一步都很穩,比如他們的物管和零售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極具知名度的。
而且現在,第一太平戴維斯也開始涉足金融領域,像什麼財務諮詢啦、風投啦都在做。
地產諮詢行業最好的也是最不好的一點就是:人員流動性過慢,大家似乎就在五大行裡兜圈子,從這家辭職,到那家去。
當然,諮詢界的「精品店」可不只有這些,比如還有:
在風險管理和組織轉型等項目上受認可程度極高的奧維……
甚至不誇張地說,每一家你能夠叫的出名字的諮詢公司,都值得一試。
你還有哪些想要詳細了解的諮詢公司呢?歡迎留言~
都會讓offer更近一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