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個朋友想養金魚,跟小編聊起來。小編給他介紹了金魚的品種,讓他決定要養的品種,結果他選了國壽。
小編之前一直是不喜歡蘭壽這種金魚的,對於日本的琉金,我也不是很喜歡。蘭壽的梳子背仿佛是個佝僂著腰的老頭,琉金的拱背好像受了輻射,超出了我的審美觀,感覺有些畸形。
日本蘭壽所講究的balance,養出的金魚缺乏夢幻感,蘭壽從上到下的俯視,給人的視覺衝擊力並不強。日本蘭壽講究方形的體型,也許和日本藝伎包裹地嚴嚴實實的體態有些相似,但是與中國傳統的仕女的審美標準相去甚遠,接受不了。蘭壽在日本的流行,只是日本缺少豐富的金魚品種,而蘭壽又是一種比較好飼養的金魚罷了。
蘭壽傳入中國之後,中國人根據自己的審美觀,對於蘭壽做了改造,使蘭壽看起來更加圓潤、富態。日本蘭壽俯視時,體型要呈長方形,這種形狀對中國人來說並不討巧。而且俯視的話,蘭壽的頭茸遮蔽眼睛,沒有目光的交流,金魚的形象就物化了,讓人有距離感。國壽的改造符合了中國人審美觀點中的「圓」「富」「憨厚」「強壯」。中國人欣賞金魚的標準不是一定的,但是有以下幾個方向:追求放鬆、飄逸、仙氣、天真、質樸、憨厚、長壽、威武、富貴等等,這些傳統文化時時刻刻地影響著我們。
最初的草金是紅色的,不僅僅是因為紅色的金魚在綠色的池水中相映成趣的視覺美感,更紅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喜慶的顏色。到了現代社會,傳統文化的限制越來越少,像是白金蝴蝶這樣白色的魚也有好多人喜歡了。但是這種白色不是喪白色,而是閃閃發光的雪銀色,沒有脫離對於財富的指向性。
最普通的龍睛,是因為龍睛的眼像龍一樣凸出,因為中國古代是崇拜龍的,尤其是在京城,龍睛金魚更是十分流行。之所以龍睛這樣普遍,除了龍睛好看、好養、價廉之外,還有一種自己生活在真龍天子腳下的自豪感在其中吧。
珍珠鱗,是因為珍珠渾圓,遍體珍珠,給人一種圓滿富貴的聯想,其次是珍珠遊動起來憨態可掬。
虎頭金魚,是因為頭頂肉茸呈現一個王字,這個也是寓意著王權富貴。
鵝頭紅金魚,渾身通體雪白,反襯著頭頂的肉茸鮮紅奪目,清朝的時候,一品二品大員的頂子是紅的,迎合了達官貴人追求加官進爵的心理。
蛋鳳金魚,脊背圓潤,後面的鳳尾搖曳飄逸,既有仙姿,給人一種出世超脫的聯想,又迎合龍鳳呈祥,有在世富貴的徵兆,格外讓人喜歡。
望天和水泡的眼睛朝上,有望主朝拜的意思。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寵物吸引主人的地方,很大一部分就在眼睛上。在給金魚投食的時候,可以看到望天晃動著三環套月的小眼睛,鼓遊鼓遊地遊上來,張著小嘴取食,其中別有一番樂趣。
中國人對於花團錦簇也是很有執念,希望富貴長春,因為鮮花開的時間很短,為了留住春天,自古以來,就用絲絹等物製成花球,來裝飾喜慶場合。而絨球金魚就是符合這種心理的。清朝末年有一種金魚叫紫袍紅絨球,身上的鱗片是紫色的,頭上頂著硃砂紅的絨球,身穿紫袍已經是高官厚祿了,又佩戴紅絨球,更是錦上添花,風光無限。還有一種紅頂紫羅袍,意思相近。
獅頭金魚,因為頭茸發達,像是看門的石獅子的頭,加上尾鰭大張,背鰭上揚,腹鰭下拖,威武異常。這顯示了一種對威武雄壯的喜好。像是泰獅就是如此,除了它華麗的尾巴,也要求它頭部的表情是威武莊嚴的。
壽星金魚,因為頭茸發達,像是壽星佬一樣,顯示了中國人對於長壽的期望。不過近代的壽星金魚,似乎開始偏離長壽的理念,而是往可愛上發展了,這是壽星金魚在水族箱中飼養,人們開始側觀金魚引發的新需求,不但是體型、體色的要求,還開始注重金魚的表情,希望它更加擬人化。
後來進來的蘭壽,琉金,開始也反映這種對於福祿壽禧的期望。福建最早引進改造蘭壽,還起名叫過「福壽」,琉金也追求一種元寶形狀的體型,名字諧音「留金」,附會上可以守住財富的寓意。
當代的養魚人中,對於金魚的文化需求又發生了變化,當然,財富權貴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人們對於招財的需求是孜孜不倦的。發生變化的是,年輕人喜歡金魚有一個新的特點。追求金魚的萌萌噠。像是蘭壽和壽星,年輕人並不在意它們的長壽寓意,而是發頭金魚的臉圓鼓鼓的,想一個小孩的臉,對於可愛型的金魚需求漸漸增多。
開頭提到的朋友選擇國壽。他對於金魚的選擇沒有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很直接的反映自己的需求。他覺得蘭壽的臉很可愛,肚子鼓鼓的,像個胖胖的小孩子。他沒有時間照顧貓狗這樣的寵物,但是又希望有活的動物可以互動,有的時候要出門幾天去旅遊(金魚一個禮拜不餵也不會死的),沒法照顧活的動物。國壽就符合了他的需求,這是金魚作為陪伴寵物的一個重要的作用。
你不必帶金魚出去遛彎,你不必擔心金魚叫聲擾民,不必擔心金魚會咬傷其他人,不用給它注射疫苗,不必擔心它得抑鬱症,餵食的話也極省事,你出去旅行一個周不餵食也不會死,冬天溫度低,一冬不餵也不會死。這是一個孤獨的時代,還好,我們可以有金魚陪伴。
原創不易,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