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張阿姨從美國坐飛機14個小時回國,回家後第二天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症狀,隨即到醫院檢查顯示張阿姨有肺動脈栓塞,原因是下肢靜脈血栓脫落後「遊走」到了肺動脈,造成栓塞。肺栓塞疾病兇險,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肺動脈栓塞這個疾病!
1、什麼是肺動脈血栓栓塞
肺動脈血栓栓塞是指靜脈血栓栓子脫落堵塞肺動脈或其分支引起的臨床症候群。血栓栓子通常來源於下肢和骨盆的深靜脈,通過循環到肺動脈引起栓塞。
2、哪些人群是肺栓塞易發人群?
血流淤滯,血液凝固性增高和靜脈內皮損傷是血栓形成的促進因素。
因此,創傷、長期臥床、靜脈曲張、靜脈插管、盆腔和髖部手術、肥胖、糖尿病、避孕藥或其他原因的凝血機制亢進等,容易誘發靜脈血栓形成。
3、張阿姨為什麼出現肺栓塞?
張阿姨長本身就有糖尿病、肥胖、下肢靜脈曲張,本身血液就處於高凝狀態,再加上在飛機上長時間久坐,容易使腿部血液流回心臟不暢凝固成為血栓。再加上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險。血管便像擁堵的公路一樣發生塞車,而血細胞就像車輛一樣聚集在一起,形成血塊,引發下肢深靜脈血栓,下飛機後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隨血流到達肺部時便會引起肺動脈血栓栓塞。
4、怎麼預防和避免肺栓塞發生?
1)積極控制血栓形成的高危疾病:積極治療靜脈曲張、肥胖、糖尿病、下肢靜脈血栓疾病,控制好體重、血糖,避免血栓形成的高風險。對於曾有靜脈血栓栓塞史的人群,如果出現腿疼、下肢無力、壓痛、皮膚發紺或雙下肢出現不對稱腫脹,建議定期接受檢查。
2)注意生活方式改變:久坐的人,建議每2-3小時站起來運動一下,有意識地活動下肢,做下蹲等動作,加快下肢血液流動;或者經常做做縫紉機踩踏的動作,用力勾起腳尖,放下,循環進行;長期臥床的人,可經常按摩下肢促進血液循環;長途旅行時,應多飲水,以稀釋血液黏稠度。平時,保持良好的習慣非常重要,戒菸,飲酒適量,規律作息。
3)出現疑似症狀立即就診:一旦出現單側小腿突發性腫脹現象或胸痛、胸悶、呼吸困難、暈厥等不適症狀,應立即至醫院就診。
急性肺動脈栓塞是嚴重的血管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肺部損傷的特點,因此日常中早準備、早預防,避免急性肺動脈血栓栓塞的發生。尤其是老年人,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減少急性肺動脈栓塞對身體的傷害。肺栓塞雖然兇猛,但還是可防可治的,讓我們一起動起來,別給「肺栓塞」可乘之機!
血液透析相關高血壓-透析患者必備知識
可降解支架來了,能代替金屬支架嗎
高血壓前期,您該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