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海報)
策劃丨CBR傳播人
編輯丨Nobita
16位歌者走上了第三十屆校園十佳歌手總決賽的舞臺,在他們的歌聲裡,點綴每一個音符的情感都提煉自他們經歷的故事。
今晚,音樂讓我們相遇在舞臺上下。你或許覺得一首歌的時間太短,以至於不能把所有的情感點燃。那麼,這是一份校園十佳歌手圖鑑,裡面記錄著16位歌者在音樂世界的追求、迷茫和反抗。
讓我們翻開音樂的封面,讀一讀他們的故事。
「音樂是自我提高的升華過程」
▲陳執在實驗劇場外等待彩排(攝:陳思逸)
姓名:陳執
班級:體育學院17級運動訓練1班
演唱曲目:《空城》、《不染》
「最後一年了,這次決定參加,是不想讓自己的大學生活留下遺憾。」
陳執在大一和大三都獲得了體育學院「十佳」的冠軍。今年,他下定決心,要在大三這一年踏上「校十佳」的舞臺。
與平時的流行曲風不同,他這次選擇了兩首風格相差很大的古風歌曲,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也將是他師大歲月裡難忘的一次經歷。
陳執從小便與音樂為伴,他的外婆是他的「音樂引路人」。外婆常常會在家裡聽任賢齊和周華健的CD,還會經常唱民歌給陳執聽。漸漸地,陳執發現了自己喜歡上了唱歌。在音樂的道路上,他不斷嘗試新的風格,從此,音樂成為他形影不離的「摯友」。
上了大學的陳執把自己的音樂觸角伸向了直播平臺,每天的直播時間正是他最好的練歌機會,寢室就是他的練歌房。他是一個盡心盡力的主播,在直播期間大多按照粉絲的要求唱歌,而且都會儘可能地唱完,每次都唱到嗓子幾乎嘶啞才停下來。對於他來說,唱歌的疲倦帶來的卻是心靈上的徹底放鬆。
陳執對音樂有自己的見解,他說,目前的音樂充斥著浮躁之風,很多音樂都是為了聽而去聽,很少人是去真正了解音樂本身的價值。正因為如此,陳執堅持著自己的初心,要用自己走心的演唱去打動聽眾的心,通過音樂傳達出自己的故事。對於這次「十佳」比賽亦是如此,「我唱歌,更多的是想證明自己、提高自己」,陳執如是說道。
記者:鄒燕平 陸旭 陳思逸
「挑戰成功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林雨琦在彩排現場(攝:張一諾)
姓名:林雨琦
班級:化學化工學院18級化學1班
演唱曲目:《天下無雙》、《天耀中華》
距高考只有一個半月的時候,周杰倫的演唱會開到了林雨琦的家鄉——珠海。兩天後有一場重要的模擬考試,那天的晚自習照常,同學們都在緊鑼密鼓地複習,林雨琦卻正和爸爸媽媽一起趕往演唱會現場。
沒有門票的她從室友那裡得知後臺旁邊有一個小角落,可以望見周杰倫,她用「蹦躂」二字來形容那天的小雀躍,「有父母在身邊,陪著我追周杰倫,這是最大的幸福了吧」。
「對音樂保有長久熱愛是媽媽帶給我的。」小時候,媽媽無論多忙都要監督林雨琦每天練一個小時鋼琴。到了高中,緊張的學習讓林雨琦有了厭學情緒,媽媽就把她和鋼琴一起關在書房裡。書房裡的鋼琴,是那些壞情緒的宣洩口。
神鵰俠侶的主題曲《天下無雙》是林雨琦今晚要唱的第一首歌。雖然是結合聲樂老師建議和自己音色做出的選擇,但這首歌對她來說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挑一首有爆發力的歌會讓我覺得很有挑戰性,但同時也會讓我覺得很開心,挑戰成功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記者:張一諾 鍾科苑 肖愉穎 聶秀雲 王夢源
「寫歌像寫日記一樣自然」
▲採訪過程中用吉他自彈自唱《莊園主》片段的張元譯(攝:林星施玥)
姓名:張元譯
班級:計算機信息工程學院19級物聯網工程班
演唱曲目:《莊園主》(原創)、《無力重逢》(原創)
《莊園主》是張元譯高二時與自己組建的「Tarot王道」樂隊成員一起寫的曲子。
在他的家鄉廣東中山,雖然玩音樂的人很多,但也遠遠不到每個人都能接受的程度。「在學校和生活上會有一些格格不入,所以是以孤獨的心情去寫的這首歌。」與此同時,家人的反對、資金的缺乏也成了他音樂道路上的桎梏。
在學習大學知識的同時,張元譯也沒有放棄歌曲創作,因為這已經是「像寫日記一樣自然的事情了」。這次的十佳歌手舞臺正是他的一個途徑,組建新樂隊的想法將從這裡開始漸有稜角。
4歲學鋼琴時就種下的音樂種子,已然成長為了他的伊甸園,而他是自己的莊園主。「音樂對我來說有一種歸宿感、依賴感,是我的必備品。」被隊友笑稱為「演奏時氣場強勢,下琴後就是廢柴」的他,曾為了合群而看動漫、打遊戲,如今卻也遇見了一幫會誇他「唱的比原唱還好聽」的室友。
對父母的反對完全釋然的張元譯,笑著,卻堅定:「我覺得我遲早還是會回到音樂那裡去的。」一如《莊園主》的歌詞,有傷感,更倔強。
記者:黃妨 劉春澤 林星施玥
「音樂是我最熱愛的事情」
▲去年參加校十佳的王玉潔 (受訪者供圖)
姓名:王玉潔
班級:財政金融學院18級金融學1班
演唱曲目:《失戀無罪》、《山風一樣自由》
「我把今年的十佳當作最後一場去唱,因為大三了就不一定有時間準備了。所以我並沒有過多期待名次,而是想要盡全力把歌唱好,不留遺憾。」
18級財政金融學院的王玉潔,出生於貴州省最大的民族自治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我是彝族人,彝族是愛喝酒、愛唱歌的民族。」每年火把節,夜幕降臨,大家圍著篝火唱歌跳舞。彝族年時,親朋友好友歡聚在一起,敬酒之際,一端起酒杯,就開始唱歌。
在王玉潔的成長中,總伴隨著父親渾厚的歌喉。父親對她音樂方面影響最大,她的記憶中,父親總是唱著彝族樂隊的歌。
家庭氛圍和民族氛圍為王玉潔營造了良好的音樂環境,每當大家圍坐一團時,老一輩都會鼓勵年輕一輩唱歌,「她們總會說,來一首,給我們展示一下。」
▲王玉潔和指導學長在探討更好的演唱方法 (攝:李怡萱)
小學至初中,王玉潔斷斷續續學了些鋼琴和聲樂。每次表哥放假回家,她就會跑去二伯家,表哥彈吉他,她唱歌,沉浸在音樂的美妙中。
「音樂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自信「,中學時總有同學說要給她做經紀人,每次聚會都會說「女神,來一個!
大一時,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勵下,她參加「院十佳「,獲得了冠軍。「其實一開始我沒覺得自己能得第一,但是後來在比賽現場,發現其實自己唱的還不錯,得了第一名我真的很高興很激動。」
對於自己未來的音樂路,王玉潔說:「如果有一個很好的機會,我還是想做音樂,因為它是我最熱愛的事情。」
記者:梅雨瀟 左琪 李怡萱
「重要的是唱自己喜歡的歌」
▲徐源正在排練此次決賽的曲目《無地自容》(攝:解薈暄)
姓名:徐源
班級:國際教育學院18級國教商務英語(國際會計方向)1班
演唱曲目:《無地自容》、《We Will Rock You》
在去年「校十佳」決賽舞臺上,一曲終了,徐源向觀眾席扔出一束玫瑰,「可惜扔得太近,沒人接住。」
參加十佳歌手以來,徐源一心想的就是能進決賽唱自己喜歡的歌,這次她為「校十佳「總決賽準備的歌曲是黑豹樂隊的《無地自容》。
徐源受搖滾音樂的影響比較大,她高中最喜歡的樂隊是My Chemical Romance,對她產生重大影響的歌曲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也來自於這個樂隊。那個時候的她常常陷入困惑、自我懷疑,而My Chemical Romance在她情緒崩潰的時候給了她前進的動力,讓她產生了「自我救贖」之感。
「音樂是『麻痺』人的東西。」當她走在路上,頭腦就會止不住地漫遊,會想很多紛紛擾擾的事,但是當她插上耳機的時候,她會立即沉浸在音樂裡,煩惱的事也就一掃而空了,所以說音樂也成為了她前進的動力。
「我對決賽的預期非常差。」徐源直言說,她以前唱的主要是英文歌,但這次因為選曲受限,選擇了一首中文歌。英文歌和中文歌的唱法很不同,英文歌有很多連讀,吐字會比較粘,中文搖滾就需要一個一個清晰地吐字。不過,比賽的結果對她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唱自己喜歡的歌」。
記者:葉婧 彭心悅 解薈萱
「緊張總會有的」
▲風雨球場上放聲歌唱的溫雅婷(攝:王瑤霞)
姓名:溫雅婷
班級:新聞與傳播學院19級新聞傳播學類2班
演唱曲目:《心臟》、《總有一天》
國旗護衛隊,「瑤湖之聲」合唱團,這兩個風格迥異的組織,讓溫雅婷每一天都感到很充實。
和潮流炫酷的流行音樂不同,溫雅婷選擇的參賽曲目,是音樂劇《金沙》裡面的《總有一天》和《碟》裡面的《心臟》。
「我媽唱歌特別好聽,我可能是遺傳了她吧!」雅婷說,自己從小在合唱團,小學、初中、高中一直都在,初中還加了市裡的合唱團,平時還會經常和媽媽一起哼歌,一應一答感覺十分開心,因此對音樂有著特別的熱愛。
而喜歡上音樂劇,是因為一檔節目,《聲入人心》,喜歡上了音樂劇, 「我尤其喜歡裡面的鄭雲龍,如果在江西省內能有演出,我一定會去現場看!」
溫雅婷有個習慣,唱歌的時候,會閉上雙眼。在參加「院十佳」的時候,她沒有看到上來送花的同學,大家都在下面笑。這成了室友和溫雅婷開玩笑的一個「梗」。
在來到學校之前,她就已經了解過校園十佳歌手比賽,「在校園十佳歌手開始報名的時候,毫不猶豫就參加了。」
但進入決賽的道路並沒有一帆風順。初賽的時候,因為唱歌前沒有開嗓,狀態不佳的溫雅婷沒能進入複賽。後來,經過合唱團選拔才獲得進入複賽的機會,「只選四個人,知道被選上的時候,我感到很驚喜。」
「緊張總是會有的」,大概是因為加入了國護隊,溫雅婷更加樂觀自信,「希望能夠進入十佳,但是如果沒有,也不覺得遺憾,盡力就好。」
記者:楊晨 王瑤霞 林珂屹
「我還是當初那個唱歌的孩子」
▲去年校十佳歌手比賽,李承昊以一曲《微光》,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績(受訪者供圖)
姓名:李承昊
班級:外國語學院17級英語3班
演唱曲目:《我》、《流浪記》
來自外國語學院的李承昊,今年已經大三了。談到音樂時,他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起來。
「最開始接觸音樂是在高中,通過全民K歌翻唱一些歌曲。我的好友聽了以後總誇我唱的好聽,在他們的鼓勵下,我在音樂方面就自信起來了。」
第一次站上舞臺,是大一的院十佳歌手比賽。初次上臺的他,竟意外地獲得了第二名。他很緊張,「一開始感覺全身只有頭能動,四肢發麻。」
作為比賽,他也想要拿冠軍。但於他而言更重要的是,用歌聲傳達自己的情感。「有的選手會為了比賽效果去選那種很燃很炸的歌,但我不會,就像這次比賽,我選的是張國榮的《我》,我覺得只要把那種情緒唱出來,我就算成功了。」
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偶像華晨宇的影響,他很喜歡華晨宇的那句話:「你在臺上表演,就算你音跑了,破音了,甚至把自己唱哭了,但是情緒到了,那就是一場成功的表演。」
去年院十佳的時候,他唱著最拿手的歌曲《流浪記》,唱到高音時,一瞬間鼻涕眼淚就一起流了下來。因為當時在舞臺上,他就直接轉過了身,沒有辦法再唱下去了。雖然最後的成績並不理想,但他依然覺得那次唱得很爽、很滿足。
通過十佳歌手以及才子俏佳人比賽,李承昊收穫了許多友情和幫助。「從去年準備校十佳到現在,有很多人陪我一起練過歌。我們有一個秘密基地,每天練到10點半,然後搶著門禁回去。」
朋友甚至陌生人的誇獎,給了他向前的動力,讓他一次次突破自己,在困難時未曾放棄。
對於李承昊來說,音樂一直都是他的初心。以樂會友,不負相遇。
記者:駱文琳 王澤華 聶宇晨
「一直一直唱,直到唱對為止」
▲陳宏被邀請作為國教學院十佳歌手比賽的評委(攝:張杉杉)
姓名:陳宏
班級:軟體學院17級軟體工程(商務軟體應用與開發方向)1
演唱曲目:《勿忘心安》、《我們的明天》
他的朋友說:「陳宏笑起來很乾淨,有一種特別的少年感」。
七號晚上,陳宏再次受邀,擔任國際教育學院十佳歌手決賽的評委。作為第三次參加十佳歌手比賽的「老學長」,他成為了許多學院的評委,具有演唱者和審評者的雙重身份。
「我去年參加了《中國好聲音》,是江西賽區的十強,拿了一個優秀獎。我經常參加比賽,所以有很多人認識我,可能覺得我資歷還比較老吧。」
從評委席走出來,他的語氣不再像評審時般嚴肅,卻被朋友們戲言為「交際花」的活潑。每年都會參加這個比賽,不過我對外宣稱,這次之後我再也不會參加十佳了!雖然想奪冠,但其他選手都好厲害,現在的學弟學妹真的太強了!我有那個心思,但壓力也很大。」
他對待唱歌的執著和喜愛遠超常人。「就是魚離不開水那樣的感覺。我每天必唱歌,不唱我就會很難受」。
「藝術團有很多的設備,我大二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在那裡練歌,一練就是一個下午。我也可以一個人在KTV唱通宵。」
去年他參加了一個比賽,朋友一直說他有一個音唱得不對。他就一下午反覆唱那一個音,一直唱一直唱。每次要學一首歌,他能聽三四天,一千多遍。他說:「傻瓜有傻辦法嘛。」
然而,夢想的開始,並不那麼美好。「我初一的時候參加學校的校十佳比賽,那真的是我最糗的一次,完全跑調,不會唱歌。被別人轟下臺,說我唱的很難聽。」
給他最大力量走下去的,是張杰。「08年汶川大地震,我跟著姐姐看新聞哭了。那時正好聽到了張杰的歌聲,有一種特別鼓舞人的力量。後來他進入了事業的低谷期,但他挺了過去。我想,我為什麼不行呢?」
「星星」是張杰的粉絲名,作為「星星大軍」的一員,陳宏從撿星星到變成一顆星星。他一直都在奔跑,就像每一次評審時認真的側臉,每一次演出放射的生命力,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自己的光芒。
記者:遊嘉敏 孫木子 張杉杉
「『有鳳來儀』,我只屬於我自己 」
▲晚上七點,於鳳儀在大學生活動中心報告廳獨自練習比賽曲目 (攝:史易龍)
姓名:於鳳儀
班級: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18級文化產業管理班
演唱曲目:《我只屬於我自己》、《大地飛歌》
對於18級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於鳳儀來說,今年是她第二次參加校十佳歌手比賽。去年的校十佳歌手比賽中,她是全場第一。
大多數人心裡都有個疑問:第一名還來繼續參賽?
可她的心裡,有著獨一無二的答案。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於鳳儀是寶塚歌劇團的忠實粉絲。唱歌劇的她,在選手中獨樹一幟。
在去年的校十佳決賽中,她憑藉著演唱結合的歌劇選段《Prestige》,驚豔四座。今年的她,依然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寶塚歌劇選段,想將茜茜公主為了追求自由而結束生命,自我鬥爭的內心戲用自己的歌聲與表演,展現給觀眾。
「我並不是為了名次而來,只是單純地想唱。正好在報名前段時間發現了一個特別喜歡的歌劇,就想把它唱給大家聽。」
談及是否還能保持去年第一名的成績,她沒有過多想法。她這次更想做的是,唱好自己想唱的歌。
寶塚歌劇團來自日本,唱詞自然也是日語。為了將自己喜歡的歌劇唱出來,她特地找來文學院的朋友,幫她將原有的日文唱段,全部用中文填詞。
這讓歌曲的難度係數飆升,「這是我二十年來唱過的最難的一首歌」,歌詞的變動無疑讓她練習所花的時間成本也大大增加。
「有可能會翻車,但我心甘情願,樂在其中。」
但這次讓於鳳儀感到最大壓力的,不是表演的難度或最近犯的牙髓炎,而是來自於身邊親人朋友的加油聲。她怕辜負期望,就連人氣投票時,她都沒讓自己父母幫忙投票。
生活中的於鳳儀不光是個性格直爽、開朗的北京女孩,多才多藝的她在學習上也一直名列前茅。而曾經作為金帆合唱團成員的她,也有過國外演出的經歷。
也許是北京人與生俱來的幽默感,她總能給身邊的朋友帶來快樂,相處起來總讓人感覺到愉快。
「有鳳來儀」的她只是想將自己最喜歡的音樂唱給大家聽,那作為觀眾的我們,不妨靜靜地欣賞,拭目以待。
記者: 史易龍 範嘉瑩 施語宸
「喜歡的事就要好好做」
▲11月7日,國教十佳現場,作為評委和演出嘉賓的尹雅清(攝:徐天瓊)
姓名:尹雅清
班級:商學院17級工商管理1班
演唱曲目:《倒數》、《晚婚》
10歲的尹雅清站在超市門口搭建的簡易舞臺上,圍著舞臺的人掌聲雷動。她看到了自己的校長也在臺下為自己鼓掌。
那本來是媽媽被邀請的商演,但媽媽說:「我可唱不好,你去。」「好!」於是10歲的尹雅清代母出徵。
那是一個有些悶熱的夏日傍晚,尹雅清聽了爸爸的話「就穿的簡單點」,一身灰色的T恤和牛仔短褲就上了臺,她要唱《傳奇》,她的小手攥著衣服的一角,心裡有些打鼓,卻一句詞也沒唱錯。
這是她第一次演出的經歷,也是第一次,她產生了「這種比賽我還想去」 的想法。
「音樂方面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爸爸,他也很喜歡唱歌。」尹雅清說。每次爸爸參加唱歌比賽,總是會帶上固定嘉賓——年紀小小的尹雅清。話筒、舞臺、雷動的掌聲都吸引著尹雅清,於是在還不懂夢想為何的年紀,「也想像爸爸一樣站在舞臺上唱歌」成為她小小的夢想。
▲尹雅清和爸爸(受訪者供圖)
後來,她參加各類歌唱比賽,從初中校園的文藝匯演到中國好聲音,小時候的願望在心裡生根發芽,長成樹,樹成舟,帶著尹雅清在唱歌的航線上遠行。
「唱歌的道路上沒有什麼阻礙呀。」尹雅清大大咧咧的笑著,在其它的父母都認為學習是第一要務時,尹雅清的父母卻告訴她:「如果是你喜歡的事情,就要好好去做。」所以10歲的尹雅清「最大的事」可以是唱《傳奇》。每天放學,書包往沙發上一扔,大喊著:「爸爸,我要唱歌!」就要去拿爸爸的音箱和話筒。
從小唱到大的尹雅清在大學期間從院十佳唱進校十佳;被其他學院十佳比賽邀請當評委和演出嘉賓;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了「東土」組合;出現在各大活動演出的場合。「明年可能要考研,怕沒有那個精力再參加十佳了。」她輕微癟了癟嘴。
她說,音樂是她枯燥生活中的閃光點,是生活這杯水裡的泡騰片,是懸在心上的月亮。
記者:徐天瓊 陳思逸
「如果將音樂當成事業,我可能不會那麼喜歡」
▲郝談談(左)與伴舞在商討演出細節(攝: 陳思逸)
姓名:郝談談
班級:新聞與傳播學院18級廣播電視編導班
演唱曲目:《Time to say goodbye》、《映山紅》
「特別想進第二輪。」郝談談嘆了口氣,語氣中帶著無奈。她的二輪選曲原本是《菩薩蠻》,為此她還特地請了國舞團的學妹來伴舞。學妹已經練好了驚鴻舞,郝談談卻接到了換節目的通知,只好將選曲換成了《映山紅》。
「學妹兩首歌的舞都學了,不能讓人家的辛苦白費。」 突如其來的變化打亂了她的節奏,但是對於比賽,天性樂觀的郝談談還是很有信心。
與大多數喜歡音樂的人相比,郝談談有一些特別。她平時幾乎不聽歌,歌單的內容也都是和專業所需相關。她說:「不聽歌和喜歡唱歌並不矛盾。」當聽到喜歡的歌時,她就會和朋友互相交流分享,約著一起練歌。
作為藝考生的郝談談當初並沒有選擇音樂專業,「如果將音樂當成事業的話,我可能就不會那麼喜歡了。」 對她來說,音樂就是疲憊生活中的調味劑。生活有時候很苦很累,音樂就像一顆糖,能讓她輕鬆,讓樂觀的她能夠始終以微笑面對生活。
記者:鄒燕平 陸旭 陳思逸
「要對觀眾負責」
▲李典在太行山崖邊寫生(受訪者供圖)
姓名:李典
班級:美術學院18級產品設計班
演唱曲目:《一剪梅》、《一萬次悲傷》
喜歡遊戲、畫畫、攝影、騎車兜風,喜歡看電影,更喜歡把對電影的解讀代入生活。從小就喜歡唱歌,會吉他和箱鼓,經常和琴行的朋友們一塊擺點、一塊練歌。因為唱歌,李典收穫了朋友的支持,得到了陌生人的青睞,更充實了自己的生活。「感覺生活變得更有趣了」。
對於音樂,李典把它看作是生命裡「如影隨形」的存在。「我幹啥都喜歡唱,開心也唱,不開心也唱。一天嘴裡呲哩哇啦地叨個不停。沒有一天不唱歌,沒有一個小時不唱歌。」
正是持著這份熱愛,他奪得了今年美院十佳的冠軍和進入「校十佳」決賽的資格。李典說,自己對比賽的名次並不是很在意,只是想,一定要把這麼長時間以來準備的兩首歌全部展現出來,「要對觀眾負責」,不留遺憾。
當得知了李典參加歌唱比賽的消息,李典的父母也顯得比較開明,只是告誡他,比賽完了就好好學習,不要因為副業耽誤了主業。李典也袒露,以後如果遇到這樣的機會,可能還會把大家聚在一起。
未來,他也許還是會選擇和美術相關的職業,但是對於音樂,他也會一直堅持下去。
記者:柯玉華 俞露 何振婷
「是朋友們的鼓勵」
▲張夢琪(攝:梁嘉雨)
姓名:張夢琪
班級:外語學院18級日語3班
演唱曲目:《泡沫》、《刺蝟》
黃昏將至,外國語學院2019年度的「紅五月」活動已經接近尾聲了,18級日語三班的攤位前,有人提出要唱歌,興奮頭上的張夢琪接過了話筒,這一唱,一發不可收拾。幾首過後,活動結束,張夢琪意猶未盡,問「我可以拿著話筒再唱兩小時嗎?」
音樂其實早就成為了張夢琪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學三年級時,張韶涵的一首《隱形的翅膀》讓她愛上了音樂,上學路上都要蹦跳著唱這首歌;高三學習壓力大的時候,張夢琪每周都要抽來一個下午,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唱歌,唱完就感到一身輕鬆。
一直以來,張夢琪都知道自己唱歌還行,但她也只是覺得自己比其他人稍微會唱歌一點。今年的校十佳臨近時,有個朋友問她,你唱歌那麼好聽,不去試一下嗎?
抱著試一下的想法,從來沒有音樂學習經歷的張夢琪「意外」殺進了決賽。
「是朋友們的鼓勵」,張夢琪認為是朋友們對她的鼓勵和肯定讓她走到了這一步。複賽的時候,張夢琪覺得對手都太強,「學校這麼多人,我像一個小白一樣」,肯定晉級不了。室友不停地鼓勵,「你可以的,可以的」。
這次十佳的決賽,張夢琪準備唱鄧紫棋的《泡沫》。一方面是因為鄧紫棋是她非常喜愛的歌手,早在《我是歌手》前,張夢琪就開始關注她,對《泡沫》這首歌早已經十分熟悉;另一方面,張夢琪看準了這首歌高音上的難度,認為這樣的歌,拿來參加比賽比較合適。
儘管張夢琪早就能夠完成這首歌,但她還是堅持每天練習,「為了把它唱得完美」。開始時,她的高音部分並不是很完美,總有種「在破音邊緣試探」的感覺,有時在寢室練習,室友會和她開句玩笑,「鬼掐喉嚨啦」。
「就像已傷的心,不勝折磨」這句中的「折磨」涉及到的真假音的轉換這樣的細節,她不斷練習,希望能唱得完美。每次練習,往往一唱就是兩個小時以上,唱到嗓子不舒服才會停下來。
張夢琪對自己目前在十佳的表現感到滿意,對於即將到來的決賽,張夢琪坦言自己一直都很「佛系」,「享受過程,結果不重要。」
記者:梁嘉雨 李悅
「每當我落入低谷,都有你陪伴守護」
▲陳亞茹在校園裡練琴(攝:何綺慧)
姓名:陳亞茹
班級:心理學院18級心理學班
演唱曲目:《Supermarket Flowers》、《父親寫的散文詩》
「When Ifell down you'd be there holding me up」
「Spreadyour wings as you go」
「Andwhen God takes you back we'll say Hallelujah」
這是18級心理學院陳亞茹為校十佳歌手決賽準備的曲目之一,Ed Sheeran的《Supermaket Flowers》。
「每當我落入低谷,都有你陪伴守護。」陳亞茹第一次聽這首歌時,就被歌詞打動了。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她,看著歌詞,忍不住想起跟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其實也沒有發生很嚴重的事,但一想起來就會覺得揪心」。
一路走到決賽,陳亞茹的家人和朋友給了她很大鼓勵。複賽時,是她第一次在舞臺上彈吉他,緊張得滿手冒汗,「只希望不要丟人」,根本沒想到能進決賽。當她得知晉級時,第一反應竟然是害怕。陳亞茹的家人和朋友知道她不自信,便經常給她發一些鼓勵的話,積極地在朋友圈為她拉票。陳亞茹慢慢放下心裡的恐懼,不管別人覺得難聽還是好聽,她說,「現在單純的只想把歌唱好。」
除了唱歌,陳亞茹還喜歡打辯論,相較於唱歌時不自信的她,在辯論場上卻可以與對手唇槍舌劍,她自嘲道:「好像有點衝突。」但對她來說,參加校十佳和打辯論賽是相似的,這個過程能讓她接觸到比自己更熱愛音樂或辯論的人,堅定了她繼續努力的信心。陳亞茹告訴記者,也許是因為不自信,她缺少競爭心理,能在比賽中收穫友誼仿佛更重要。
決賽前夕,為了確保音準和節奏,陳亞茹每天只要有空就抱著吉他練習,在吉他教室、在風雨球場、在沒人的地方……她的大腦好像都被這件事佔據了。幻想決賽的場景,陳亞茹想到的不是自己在舞臺上唱歌,而是結束後,大家笑著聚在一起拍照留念。
在她看來,能把自己喜歡的歌唱給別人聽,能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能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樂友,遇見這麼多美好,已經「非常幸運」了。
記者:郭夢宇 何綺慧 鄺嘉寶
「反正我不怕別人的眼光」
▲王子瀟提到自己在讀幼兒園時就擔任當時學校合唱團的領唱(攝:張杉杉)
姓名:王子瀟
班級:音樂學院18級表演(戲劇影視)班
演唱曲目:《天路》、《赤伶》
去年校十佳歌手大賽,出現了一位「師大韓紅」,今年她也來了。
「我還記得當時想進流行樂團,在迎新群裡我唱了一段青藏高原的主歌,一個16級學聲樂的副團長跟我說『我記住你了,面試的時候你必須給我唱這首歌』,結果人家面試的時候真的聽出我的聲音來了。大家就都知道我唱了這首歌,就叫我『師大韓紅』。」
王子瀟對音樂可以說是「涉獵廣泛」,她拍拍桌子笑著說:「大家都以為我就是韓紅鐵粉,可說唱我也聽呢!」
「小時候就因為唱歌我在全幼兒園出名了,唱的是《茉莉花》。小學的時候我又領唱,六一兒童節的時候,唱『小呀嘛小二郎』,然後我是裡邊唯一拿著話筒的,其他人都給我伴舞。」因為小時候就根植了這份喜歡和嚮往,王子瀟至今的夢想仍是做一個唱跳的愛豆,也總戲謔自己想做女團C位的痴心。
然而最後沒有走唱歌這條路,她將原因歸咎於自身性格,「我這性格坐不住啊」,她也總說自己是一個勝負欲很強的人,去年的她作為新生,參加的時候非常看重名次,今年在決定會更注重舞臺表現勝於拿第一之外,她還是很想贏的。她握緊拳頭敲敲桌子,「我好想拿冠軍啊,因為我去年是亞軍嘛!」
「但是大家包括學弟學妹都越來越強了。」所以相較於去年,她對這一次的比賽更為重視,準備也更加充分。在選曲上,她做足了功課,問了流行樂團的團長、專業的聲樂老師和教聲樂的小舅媽。
儘管身在流行樂團,王子瀟還是說自己不如其他人「流行」,這也是她不選流行歌曲的原因之一,選擇第二首歌卻是因為「不管能不能贏,以前沒試過這種風格,就想嘗試一下」。
說話做事風風火火的她在唱歌的時候無畏又灑脫。「練歌就一個人練唄,路上也能唱,哪都能唱,反正我不怕別人的眼光,我就有點『不要臉』。比如說我在走路唱歌,別人看我,我想那看就看唄。」
被問到明年是否還會再來參賽的時候,她幾乎是秒答:「來!肯定來!這必須得來!」
記者:張杉杉 林嘯天 詹天星
「和音樂一起走到光明裡去」
▲唐寧和男朋友一起觀看國教十佳(攝:徐天瓊)
姓名:唐寧
班級:美術學院16級環境設計班
演唱曲目:《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易燃易爆炸》
唐寧化著棕色系的眼影,腮紅橫掃在眼下,鼻頭還用畫出一個棕色的倒三角,加上她圓圓大大閃著光亮的眼睛,活像一隻小鹿。
「小鹿」卻眨著大眼睛說,她患過重度抑鬱症:「重度抑鬱的時候,也是音樂陪著我。」
那時候情緒不佳,唐寧每天都聽些藍調之類的音樂,這些被稱為「怨曲」的音樂和她的壞情緒相互拉扯,把唐寧包裹在低鬱陰沉的繭裡,看不到光亮,也無力逃出。事實上每一個旁聽者都會覺得這些音樂其實助長了壞情緒,讓那些憂鬱悲傷的潮水一點點沒過唐寧。但她卻說:「我更願意用『陪伴』二字」。
音樂中低低的調子所傳遞出來的情緒,似乎告訴著唐寧「有我懂你」,無邊的黑夜雖然看不到一絲光亮,但總感覺有了同行者。於是她和音樂一起下沉,只有音樂陪她,一起下沉。
「後來在家治療,開著音樂,喝點東西,在窗邊一坐就是一下午。那時人生中最平靜的時候,也是最嚮往死亡的時候。」
也是那個時候,她的學長鄒博,也是16年美院十佳的冠軍,來開導她。作為一個同樣曾被抑鬱症纏身,自殺未遂的人,鄒博告訴唐寧:「沒有什麼是比活著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他對我影響很深,算是他幫我走出來。」,不止在抑鬱症上,在音樂道路上,鄒博也是一直鼓勵唐寧的人,鄒博絕不會說:「音樂嘛,玩玩就行了,馬上都要畢業了。」他會說:「要堅持下去。」
▲唐寧在彩排現場(攝:張杉杉)
她也的確堅持了很久,大一時就參加十佳、不間斷在小酒吧駐唱,因為音樂她認識越來越多的朋友,原本「孤僻」的唐寧,在朋友面前是「大大咧咧」的,從原來上臺會緊張,到現在「久經沙場」,音樂陪伴著她一路走來,走到光明裡去。
現在的唐寧眨著大大的,帶著笑有些彎彎的眼睛告訴我們,她決賽的第一首歌《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是要「唱給喜歡的人聽」的。音樂陪伴她的陰暗歲月會被包裹進琥珀珍藏,往後的時光會被包裹著暖黃色的光。
記者:徐天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