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生於瀟湘之浦,長在大湖之南,豐沛中的「渴」望,是湖南人必須正視的客觀現實,節水是根本出路。作為市場經濟中最根本的節點,企業消耗了大量的水資源,自然也承擔著節水減排的社會責任。從「要我節水」到「我要節水」,對以「成本—利潤」為導向的企業,無異於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我們喜見,越來越多的湖南企業,正將節水行動落實到企業的每一個生產經營環節,用水、管水、節水,為湖南高質量發展貢獻「點滴」力量。
相關新聞:
堅守「三條紅線」: 讓節水,成為企業的自覺和文化
湖南啤酒和飲料企業:「飲料瓶」裡挖效率 用好每一滴水
百年鉛都水口山:十八般武藝齊上陣 把握節水「風口」
紅網時刻記者 童妙 通訊員 陸成 長沙報導
2019年,湘鋼實現中水回用量3561萬立方米,水循環利用率達97%。
近年來,漣鋼持續大力開展減排限量能源管理和技改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大力整治現場「跑冒滴漏」現象,切實提高用水效率。
衡鋼汙水處理系統,使回用水水質維持在優良等級,既可以用於各分廠循環生產,還能用於綠地澆水養護和水池觀賞魚類養殖。
在華菱湘鋼,車間外建起公園般的水池,池裡還遊著錦鯉。這並非是企業的面子工程,而是節水增效的成果體現。華菱湘鋼動力廠工業車間主任宋勇指著花園水池說,這其實是淨化後循環利用的廢水池,錦鯉就是檢測水質的「節水官」。
鋼鐵企業是用水大戶,用水量和廢水產生量在工業企業中都佔有較大比例。近年來,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大鋼廠都開始精打細算、各出妙招,改進節水技術、打造節水工程、創新節水管理,新水取水量逐年降低、水循環利用率不斷提高,爭當水效領跑者。
湘鋼:廢水處理後可養錦鯉
噸鋼取水僅2.14噸
華菱湘鋼位於湘江東畔,和人們腦海中傳統的鋼鐵企業不同的是,這裡猶如一座公園,花草樹木環繞整個鋼城,耳邊不時傳來陣陣鳥語。在宋勇的帶領下,走過一段石板路,記者看到了一個被柳樹環繞的水池,一條條錦鯉在水中盡情嬉戲。
「這個水池是我們檢測汙水處理質量的金標準。池子裡的水都是經過處理後的工業廢水,錦鯉很難伺候,要是水質不好,活不下來的。」宋勇介紹,工業廢水先經粗、細格柵處理,再通過一級提升泵提升至調節池,再通過二級提升泵提升至高效澄清池,最後經V型濾池讓中水達到可以循環利用的品質。「這水能養活錦鯉,就算排到湘江去,也不用擔心汙染。」
作為南方重要的精品鋼材生產基地,早在2008年和2011年,湘鋼就先後建設完成了工農閘和煉鐵口中水回用工程。2019年,實現中水回用量3561萬立方米,水循環利用率達97%。
與國內外同類企業相比,湘鋼在節水方面的突出做法不止於此:2010年,公司在焦化廠建設了幹熄焦餘熱發電系統,利用焦炭幹法熄焦的熱量發電,項目投入運行後,每年可節水 200萬立方米 ;2012年至2015 年,先後完成了高爐除塵系統的溼法改幹法改造,實現了所有高爐除塵系統的幹法改造,公司年節約用水80萬立方米 ;2015年,完成了寬厚板和五米板的加熱爐汽化冷卻改造,年節約用水158 立方米;2015 年、2016年、2018年,先後完成了煉鋼廠3座轉爐的除塵幹法改造,成為湖南省首家,全國前列的在煉鋼系統除塵中採用半乾法除塵改造的鋼鐵企業,改造完成後,公司年節約用水 299萬立方米。
為更好地提升水效,湘鋼建立了以常務副總經理為領導,能源環保部為主管部室,各二級廠實際負責的三家領導體系。能源環保部設有主管部長,主管給排水工程師,各二級廠設有主管廠長,主管能源管理工程師的節水管理網絡,推進節水、節能降耗工作。
同時,完善企業節水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節水管理崗位責任制,健全企業節水管理機構和人員,明確節水管理主要領導職責、管理部門、人員和崗位職責,先後制定了《能源管線管理辦法》《能源管理程序》《能源購銷及轉供管理辦法》《工業水處理系統運行管理制度》《廠容綠化管理程序》《能源環保部管理職責》等,做到職責明晰,人盡其責。
「2019年,我們噸鋼取水量是2.14噸。而2008年,我們生產一噸鋼需要13噸水。」湘鋼相關負責人介紹。
漣鋼:「金點子」帶動全員創效
水循環利用率達98.9%
「車間黨支部經過評選,本月創效實實在在最多的同志是水處理班班長黃燦輝,她提出並實施的『加強化驗,減少鍋爐排汙和補水』項目,每天減少脫鹽水消耗100噸左右,創效800元左右,特獎勵200元作為鼓勵,希望其他同志積極參與創新創效活動,為生產經營貢獻力量。」
「譁——」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黃燦輝高興地從車間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張桂清手中接過獎勵,連聲說道:「我還要繼續努力,向大家學習!」
這是5月11日華菱漣鋼能源總廠發電二車間黨員大會上的一幕,也是公司強化水務管理,多舉措降低水資源消耗,落實降本增效的一個方面。
今年,漣鋼在增產增效、提質增效、降本增效、管理增效等方面全面開展以「逐級向上、力爭一流」為主題的「金點子」合理化建議,通過全力降本增效,加快轉型升級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創效活動,增強職工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公司組織對「金點子」進行評審和獎勵。黃燦輝就是「金點子」獎勵的獲得者。
事實上,近年來,漣鋼持續大力開展減排限量能源管理和技改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做活水文章,加強水資源管理,大力整治現場「跑冒滴漏」現象,切實提高用水效率。
優化日常管理,減少水資源浪費。該公司從日常生產入手,降低水消耗。通過加強循環水池補水和濃水排放水池的調整以及關掉備用設備的冷卻水,每小時節約15噸水左右,每天節約新水200元左右;通過加強水平衡測試,控制化學水裝置制水比耗等方法,達到改善水質的目的,減少排汙量。
認真組織節水優化項目改造,強化水資源合理利用。發電車間4#汽機抽真空系統採用的是水環式真空泵,在高溫季節真空泵循環冷卻水溫度最高達到35℃左右,導致機組真空下降,負荷降低。針對這一問題,確立了「4#汽機真空泵冷卻水改造」項目開展攻關。實施改造後,在高、低溫季節可實現真空泵溴化鋰冷卻水與循環冷卻水的自由切換。優化後, 4#汽機在高溫季節時,真空可提高0.5KPa以上, 負荷可提升200kW/h以上,同時減少循環水冷卻水排放,實現節能環保雙「豐收」。
開展技術攻關,優化方案降低用水量。針對以前將水處理濃水排放掉造成浪費的現象,進行水管改造,將濃水回收至發電三期,替代清水用作循環水補水,這樣每小時可節約100噸清水,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加強脫鹽水系統洩漏點查找和處理,將內漏的閥門更換為可靠的閥門,杜絕任何形式的「跑冒滴漏」,發現一處整改一處,消除漏點,減少損耗,同時實現連續排汙動態調整,並將鍋爐定排由以前的每班一次,改成了每周一次,節約脫鹽水消耗40噸/小時,每月可創效23萬元。通過多項技術攻關,真正達到聚沙成塔的效果,促進節水工作再上新臺階。
目前,漣鋼生產用水的循環利用率達到98.9%,噸鋼新水取水量較去年同步下降18%。
衡鋼:水管「走」到地面上
水處理系統實現閉路循環
4月28日,華菱衡鋼煉鐵分廠能源介質管理員王成強喜滋滋算了一筆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煉鐵分廠4月噸鐵新水消耗再創新低,已降至0.95 立方米/tFe。
自2009年投產以來,煉鐵分廠地下水管管網因運行日久逐漸腐蝕,特別是今年出現管道漏水現象,1-2月分廠新水單耗高達1.2 立方米 /tFe。4月,分廠在符合改造條件的區域「大動幹戈」,將高爐、燒結、噴煤多個區域部分回用水管網管道改為明管,做到讓水管「走」到地面上,如有滲漏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同時,分廠安排專人每天巡查管網線路,發現路面有漏水現象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處理。4月以來,共處理水管漏水5處,嚴控「跑冒滴漏」,降低新水消耗。
據了解,為節約水資源,近年來,衡鋼充分利用最新節水技術,在各生產分廠生產系統都建立了完善的水處理系統,實現閉路循環。在軋管區和煉鋼區分別建設了處理能力288萬噸/年、432萬噸/年兩座汙水集中處理廠,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實現廢水零排放。
以能源分廠為例,該分廠採取多種措施優化汙水處理系統,2019年8月回用水產量達41.8萬噸,創下近5年新高的好成績。為在達到環保要求的同時提供優質的回用水供應,能源分廠從水質、運行、處理量、設備等多個方面完善、優化汙水處理系統,及時發現和排查設備隱患,確保環保設施長周期穩順運行,回用水水質維持在優良等級,既可以用於各分廠循環生產,還能用於綠地澆水養護和水池觀賞魚類養殖。
衡鋼持續加強水資源利用管理,專門成立了以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為組長,公司管水的主任工程師、能源分廠廠長及總調度長為副組長,各分廠主管設備的副廠長、分廠的技術組長和能源專乾等為成員的節水降耗領導小組。以生產管理中心作為管理常設機構,全面負責公司內水資源管理的組織、監督、檢查和協調等工作,制定公司內部節水綱要及用水考核指標,明確用水單位的職責,實行責、權、利捆綁制度,推行用水動態日報制度,每周出具用水及水損分析,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引導員工強化節水意識。2019年噸管新水消耗較2015年降低了3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