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竿野釣黃尾鯝,調漂就用這種方法,空槍少,中魚率飆升好幾倍!

2020-12-26 釣魚技巧

黃尾鯝是大型水域中常見的小體型魚類,不過掙扎有力度,垂釣棋類非常有樂趣。只有在水中好的水域中才有,味道甚是鮮美。黃尾鯝的釣法比較多,但是手竿垂釣最有樂趣。這是因為黃尾鯝成群進食,釣點用餌得當,經常會有成群的黃尾鯝進窩,可以享受連竿的快樂。越來越多的釣友對手竿釣黃尾鯝有共識,就是調漂要鈍,才會有較高的中魚率。

一、習性

為何釣鈍,跟黃尾鯝的習性有關。首先黃尾鯝是口下位的魚類,就是嘴巴朝下長,會貼近水底進食。此類口下位的魚種其實比較多,比如鯉魚,鯪魚,花骨魚,棒花等,都是這種嘴型的魚類。但是黃尾鯝的進食還非常有特點,就是「啃食」,黃尾鯝的嘴巴周圍有角質,可以啃食水底的青苔,正是這種進食特點,導致了調漂要鈍點才合適。

所謂靈鈍,我們通常是通過子線、餌料在水底的狀態來區分的。子線繃直為靈,子線鬆弛彎曲為鈍。試想一下,水底啃食的進食特點,遇上子線繃直,甚至是上餌懸浮的情況,餌料是很難被魚吃進去的,會有太多的「無用」觸碰,導致浮漂抖動,但是就是不中魚。再加上黃尾鯝的成群進食特點,頻繁空杆怕是很容易就把窩點廢了。也因為這種進食特點,在釣靈的時候錨魚多過正口。但是在臺釣出現之間傳統釣就一直垂釣黃尾鯝,多是正口,傳統釣的調漂特點就是鈍。所以隨著釣法的完善,對黃尾鯝習性的了解,釣鈍才慢慢成為共識。

二、調漂及垂釣要領

釣組的搭配首先要得當,雖然黃尾鯝掙扎力度較大,但是畢竟是小體型魚類。所以釣組不需要太粗,常規釣鯽魚的釣組就比較合適。主線1.2-1.5號,子線0.6-0.8號足以。需要注意的魚鉤的選擇,黃尾鯝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口裂小,通俗點說就是嘴巴張不大,再加上嘴上有角質,所以魚鉤要小而且鋒利。其次就是釣的比較鈍,最好使用短子線,彌補釣組的靈敏度,子線10釐米以內較為適宜。在子線鬆弛彎曲,甚至鉛墜躺底,可以保證餌料好吸入,漂相也會比較明顯。

調漂的話常規的調低釣高几乎都可以使用,釣目大於調目,子線就是鬆弛的狀態。隨著釣目的增加,會從子線鬆弛,到更加彎曲,甚至鉛墜躺底的狀態。這個就涉及到具體找口了,比如垂釣初期調平水釣1、2目,如果中魚率不高,上拉浮漂增加釣目,增加子線是鬆弛彎曲狀態,幫黃尾鯝調整出最為合適的進食狀態。黃尾鯝的啃食特點,吃到餌料會繼續貼地往前遊,這樣就會拉動鉛墜,漂相往往是小幅度頂漂,然後大幅度下頓,在下頓的時候提竿中魚率是最高的。

黃尾鯝比較耐高溫,是夏季相對好釣的魚類。南方釣友可能會發現黃尾鯝跟鯪魚有諸多類似的地方,口型、吃青苔藻類、貼地進食,兩種魚都是體型不大,掙扎力度非常大的魚類。所以釣鯪魚,調漂也可以鈍一些,餌料會更好被鯪魚吸入口。喜歡請關注給個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相關焦點

  • 夏季手竿釣黃尾鯝,關鍵技巧在於調漂,調漂方法得當,魚兒連竿上
    有句釣魚諺語,叫做麥子熟了,尾巴黃了,在江南的5、6月份,正是麥子灌漿成熟的季節,也到了一年中釣黃尾鯝的最佳季節。黃尾鯝是中小體型的魚類,在水質好的大型湖泊、水庫中才有分布,或許因為只生活在水質好的水域中,所以味道鮮美。
  • 手竿釣黃尾鯝的釣組搭配和調漂方法,能否連竿上魚,這兩點是關鍵
    釣黃尾鯝釣組的搭配比較重要,由於黃尾鯝進食主要在淺水硬底的區域,有啃食水底青苔的習性,所以深水中沒青苔,自然就難以釣到黃尾鯝。那魚鉤就不需要太長,4.5的魚竿釣1.5米左右水深就完全夠用了。主線1-1.2號就可以,子線0.6-0.8就可以,子線不宜粗,這是因為黃尾鯝的底層啃食特點,子線粗了入口性極差。
  • 調漂技巧:手竿釣黃尾鯝,不會調漂經常錨魚,會調漂連竿狂拉!
    黃尾鯝在水質好的水庫中分布比較多,雖然體型比較小,但是力氣很大,出釣起來別有樂趣。黃尾鯝也比較能夠忍受高溫的天氣,所以夏秋季節比較好釣。黃尾鯝的釣法較多,不過最有樂趣的還是手竿垂釣,原因就在於掙扎比較有力度,手感非常好。黃尾鯝的進食非常有特點,這也導致了調漂方法的不同,調漂方法不當就是釣不到,非常有意思。
  • 手竿釣黃尾鯝,不會釣的常錨魚,會釣的連竿狂拉,關鍵在於調漂!
    有釣友把黃尾鯝進食藻類的動作稱之為「刮」,黃尾鯝的口裂非常小,有較厚的角質,嘴巴上長下短,會在水底石頭上啃食生長的青苔。也正因為這種進食習慣,導致了調漂方法不當,很難釣到這種魚。相對於臺釣,傳統釣更容易釣獲黃尾鯝,原因就出在調漂上。所以從釣點、調漂和用餌幾個方面,根據黃尾鯝的習性來聊聊釣法。
  • 夏季野釣鯝魚的技巧
    談到鯝魚很多釣友都比較陌生,但黃尾想必很多釣友都知道吧,黃尾也是鯝魚的一種,鯝魚有很多種,那夏季到底如何釣鯝魚,作釣時要注意哪些技巧呢?野生鯝魚個體偏小,而且鯝魚的魚嘴不同於其它魚類,鯝魚的魚嘴尖而圓,覓食吃餌與鰱鱅類似,靠魚鰓濾食水中碎雜食物,釣友們在野釣鯝魚時,注意釣餌要儘量小,而且要有一定的霧化,這樣才能提高鯝魚的中鉤率。
  • 釣黃尾鯝魚用什麼餌料最好?餌料配方和調釣方法分享給大家!
    三、釣黃尾鯝魚用餌黃尾鯝魚雖然愛吃藻類,但其實什麼都吃,葷素均可,黃尾鯝魚平時吃的天然餌料以藻類和青苔為主,這些食物沒多大營養,所以黃尾鯝每天都需要大量進食,才能保證每日所需。打窩的話用豆餅、顆粒飼料都可以。
  • 這些魚的嘴巴「天包地」,調漂要用這幾種方法,中魚率可以翻幾倍
    調漂,要根據魚情,魚情包括的東西就多了。比如說魚口正常還是輕口或者滑口,對應的調漂方法肯定是有所區別的,有區別才是最中魚率的追求。不過不管怎麼調漂,都離不開對魚情的分析。今天聊點不一樣的,從魚的嘴巴「造型」,來聊聊浮漂應該怎麼調,希望能讓各位釣友眼前一亮。
  • 夏季手竿釣青魚,調漂可以試試這幾種方法,中魚率飆升好幾倍!
    青魚是淡水魚中體型巨大的品種,大小水域都有分布,但是自然水域中分布較少,所以釣青魚並非容易的事。聊聊臺釣青魚的調漂問題,釣不同的魚有不同的調漂方法,這是因為魚的體型、進食水層、進食特點不同,餌料、子線在水中的狀態會有較大差異。所以從青魚的進食特點,來聊聊釣青魚的調漂技巧。
  • 黃尾鯝魚釣法大揭秘
    黃尾鯝魚身長側扁,腹部銀白色,背鰭灰色,其他各鰭均淺黃色,尾鰭呈麥黃色。 黃尾鯝魚味鮮肉美,營養價值極高;加之它野性十足,中鉤後衝擊力大(一尾三兩重的黃尾鯝在水底的衝勁猶如一斤多的鯉魚),給人以極佳的手感與強烈的刺激,因此一直是廣大釣魚愛好者鍾情的對象魚之一。但垂釣黃尾鯝的難度較大,對技術的要求也較高。
  • 清明後黃尾狂口,技巧魚攻略分享,明顯提升漁獲
    不少釣魚人在清明後,都在籌備釣黃尾,只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愁,黃尾想要釣幾條可以(很多是掛的),但是想要釣爆護真的很難!釣黃尾小鉤細線是標配其實蓑笠哥一直推薦大家在野外線組配置稍微大一點,因為野釣大物很容易切線跑魚。
  • 初春季節,從調漂到開餌,教你釣黃尾魚,比釣鯽魚好釣十多倍!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初春垂釣黃尾魚,小編會從調漂開餌一步步地跟大家分享。黃尾魚學名為黃尾鯝,以及我們常見的鷹嘴魚,都屬於鯝類魚種,這類魚的一個非常打的特點就是嘴巴朝下,吃食也是傾斜45度來覓食,所以也就是我們垂釣這類魚的一個難點。
  • 一旦釣黃尾鯝有了這些訣竅,魚兒要開口攔都攔不住!
    在我釣過的所有魚裡面,我比較喜歡釣黃尾鯝,因為它的充勁大,手感十足,而且釣黃尾可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哦!那種滿足感……雖說黃尾鯝一般在0℃-38℃水溫下均能正常攝食、既適低溫又耐高溫,但它覓食慾望的強弱與季節、水溫變化密不可分。南方有一句口頭語----「麥子熟了,尾巴黃了」,就是指在三四五月份小麥成熟時,正是黃尾鯝為了產卵需要大量進食的時期。所以這個時節是一年中垂釣黃尾鯝的頭個黃金季節!
  • 手竿釣鯉魚的調漂要點,「空槍」太多,一定要試試這些調漂方法!
    釣鯉魚在浮漂的選用和調漂上非常有講究,原因是鯉魚是口下位的魚類,喜歡貼近進食。很多釣友使用常規的調漂方法野釣鯉魚,跑魚較多,所以結合鯉魚的習性,談談浮漂選擇和調漂的話題,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一、浮漂的選擇手竿釣鯉魚,在浮漂的選擇上是最不講究的,跟垂釣其他魚類對比,浮漂基本沒多少要求。
  • 水庫野釣黃尾魚,雨天誘釣幾十條鯽魚,還有一箱野生黃尾魚
    水庫野釣黃尾魚,雨天誘釣幾十條鯽魚,還有一箱野生黃尾魚。釣魚過程中,爬過很危險的坡,走過很多彎路,遇到各種突發狀況,只為回家後喝上鮮美白白的鯽魚湯,紅燒黃尾,配上愛喝的酒,春季雨天野釣雖然過程累點苦點,但是到最後野釣感受還是值得的。
  • 冬季手竿釣鯽魚,這些調漂方法簡單快速,漂相輕微提竿也能中魚
    冬季釣鯽魚,中魚率的高低跟調漂有極大關係,正確的調漂方法會讓鯽魚更輕鬆的就餌,雖然此時魚口輕,但是漂相輕微也能極高的中魚率,這個也是冬釣鯽魚的樂趣所在。哪些調漂方法較為適合冬季的魚情,這裡盤點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釣友。
  • 手竿浮釣鰱鱅,浮漂的選擇和調漂技巧,中魚率高低,這些是關鍵!
    手竿浮釣鰱鱅還是非常有樂趣的,鰱鱅體型大,掙扎有力度。所以專門聊聊手竿浮釣鰱鱅的浮漂選擇和調漂問題。一、釣鰱鱅的原理先說原理問題,然後才好聊關於調漂的問題。鰱鱅是濾食性魚類,淡水魚中應該只有這兩種魚是這種進食習慣。
  • 手竿傳統釣的幾大優勢,在自然水域野釣,把臺釣秒成「渣渣」!
    因為傳統釣源自野釣,所以在自然水域中傳統釣確實比較給力。現在玩臺釣的釣友越來越多,所以介紹下傳統釣的一些優勢,希望還是能有更多的釣友玩這種釣法。一、調漂簡單,中魚率高很多釣友吐槽臺釣的調漂太多講究,方法眾多,但是到了自然水域中調漂往往也就那麼幾招,還經常因為小魚鬧窩或者走水,調整成鉛墜躺底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正是傳統釣的調漂方法。甚至還有釣友最後還是回歸了傳統釣,因為傳統釣源自野釣,在自然水域中野釣,傳統釣還是比較給力一些。
  • 十分全面的釣黃尾鯝爆護攻略
    黃尾鯝魚身長側扁,腹部銀白色,背鰭灰色,其他各鰭均淺黃色,尾鰭呈麥黃色。由於黃尾鯝魚味鮮肉美,營養價值極高;加之它野性十足,中鉤後衝擊力大(一尾三兩重的黃尾鯝在水底的衝勁有如一斤多的鯉魚),給人以極佳的手感與強烈的刺激,因此一直是廣大釣魚愛好者鍾情的對象魚之一。但垂釣黃尾鯝的難度較大,對技術的要求也較高。
  • 夏季野釣,浮漂要怎麼調整?試試這種調漂方法,專門用來釣大魚!
    雖然夏季高溫,但是各類大魚是一年中最為活躍的季節。想要釣大魚,首先要注意天氣和釣點的選擇,比如下雨天、大雨後、颳風天等,能夠提升水中溶氧,降低水溫的天氣都是夏季釣魚的好天氣。在釣點的選擇上以魚道和魚窩為主,比如鏵尖、寬變窄此類魚道,陡坡、灣子此類魚窩。還要注意用餌,比如嫩玉米類餌料在夏季會經常使用。做好這些基本工作,還需要注意調漂。夏季野釣大魚,哪種調漂方法比較合適呢?
  • 調漂技巧:用蟲餌釣魚,調漂就用這幾種方法,提升你的上魚效率!
    其中很可能就是用餌的問題,這時候更換上蚯蚓,往往就能有改善。以夏季釣魚為例,嫩玉米和蚯蚓都是必備的餌料,當商品餌不給力的時候換上這兩種餌料,往往能夠有不錯的效果。傳統釣中使用秋季不存在調漂的問題,這是因為傳統釣中多是鉛墜躺底的釣法,餌料輕重無所謂,完全不影響垂釣。而臺釣是懸墜釣,餌料太輕,在調漂的方法上是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