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在生活中和另一個人建立了多麼好的關係,對你的生活來說,並沒有一段關係是長久的牢靠,因為任何關係都是需要付出的,沒有人會一直的甘願付出,兩個人對於感情的投入可以不對等,但是必須要都有所押注。
若是有人一貫的在生活中保持高傲,認為自己是優秀的,別人對自己的好應該是「理所當然」的,那麼這樣的心態不但會讓你失去別人的熱情,而且會讓你無法在自己的生活中建立任何一段可以長久維持的關係狀態。
必須要在生活中對關係有所維護,這種維護就是對於感情的一些投入。當我們對於感情放任自流的時候,那麼感情往往就會走到一個比較消極的方向,而只有我們不把感情的存續當成是「理所當然」,願意花費精力和時間去維護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避免感情的無疾而終。
85歲的老者從自己一生的經驗出發,來告訴後人,如果你是將好的關係視為「理所當然」的人,那麼你就會看到感情死在「理所當然」上面。
做人,一定要對於別人的困難,盡力地做到能幫則幫。因為你所做的行為,最後都會反饋到你的生活中。生活中有一些這樣的人,他們對於別人的幫助是盡情地笑納,可一旦當要他們能夠幫助別人的時候,他們卻是一毛不拔,這種人便是缺失付出的心。
一個人不懂得付出是很可怕的,因為只有自私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夠對於別人的幫助視若無睹,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生活中有很多自私的人,這些人他們的心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對於任何人都是兩眼冒光,他們急於想從別人的身上吸取到一些骨血出來,於是這樣的人,不論感情,也不講道義,就是十足的「理所當然」心態。
這樣的「理所當然」,在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很多人對於「理所當然」的態度,都不會太過縱容,自己的善良如果全部為了「理所當然」的人做著付出,那是難以接受的。畢竟在這些人的心裡,從來不會被感化,他們面對別人的付出,就好像是牛虻遇到了不甩尾的老牛一樣,只是在心裡做著竊喜,然後使勁的吸血,希圖他們因為別人的善良而有良心上的發現,這無疑就是異想天開。
因此對於「理所當然」的態度,就不能夠太過善良,面對他們的無理要求,一定要能夠在最開始就果斷拒絕,只有讓他們明白生活中的原則,我們才能夠做到對於關係的維護。
對於感情關係的投入是人際交往的根本,付出並不為了獲得別人的稱讚,而是我們尊重別人的本心。我們不會去索取一些回報,但是也不希望對方絲毫沒有付出的心,這不但關於利益的得失,這是一個人的品行所系。我們常說,交朋友要交講義氣的,什麼叫做講義氣?一個就是能夠主動地幫助別人,再一個則是對於別人的幫助能夠記在心裡。
誰也不願意做愚蠢的東郭先生,自己滿懷好意,卻是救助了一匹白眼狼,畢竟任何對於別人的幫助,都是基於損失自己利益的前提,不論這個利益是金錢還是時間,或者是資源。因此對於那些不懂付出的人,我們不但是不必和他們進行交往,也是不敢和他們進行交往,一個人沒有付出之心,那麼他就一定沒有良善之心,和這樣的人進行交往,豈不是自己引狼入室。
所以對於一些不懂得付出的人,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和他們走得過於親密,不但對於我們的生活是一個大的隱患,而且還要隨時為對方的品行擔一些多餘的風險,這樣的風險讓我們的生活會處於劣勢的狀態,可謂是出力不討好,只有適當的遠離這類的「理所當然」,才能夠讓我們在關係的維護上學到大智慧。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要經常的深思自己的交往方式,要能夠從自己的生活中去考慮,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關係的維護對於一個人的生活來說,可以稱之為是重中之重,因此我們必然要學會盡力的去付出,能夠拋棄掉「理所當然」的念頭,只有對於老者的勸誡,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才能夠擁有很多長久穩定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