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從釣底改為釣浮,還是從釣浮改為釣底,其決定的因素,很少能夠受釣魚人主觀的想法所挾持,更多的是要遵循魚情的客觀條件。也只有當魚情表現出適合釣底或者釣浮的信號時,才能夠果斷的選擇相應釣法。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何應對從釣浮改為釣底所產生的變化。
如何從釣浮改為釣底?
需要改為釣底的信號有哪些?
從釣浮改為釣底,多是受魚情的不支持,而被動的改為釣底。在改變的過程中,更有相應的細節要注意。
從釣浮改為釣底的方法
問:「從釣浮改為釣底時,最先要做的是什麼?」答:「其實釣浮和釣底最大且顯眼的變化,就是水線長短的變化,自然從釣浮改為釣底,那就需要上推浮漂使水線與水深相匹配。」問:「只是簡單的上推浮漂就可以完成釣浮和釣底之間的切換嗎?」答:「當然不是,找底是釣浮改為釣底必不可少的一個操作。同時,找底的操作可以使鉤餌在水底的狀態符合魚情的要求。」問:「找底是垂釣中比較麻煩的操作,有什麼快速找底的小竅門嗎?」答:「一般在垂釣前的快速找底,就是掛橡皮泥找底。如果是垂釣中浮釣改底釣的找底,最好是垂釣前就找好底,然後用最上面的太空豆做個標記,當出現需要釣底的魚情信號時,直接將浮漂推至已做好標記的位置就可以了。」
概述:釣浮和釣底的差別,在於水線長度的不同。但垂釣中底浮之間的變化,卻沒有這麼簡單,從浮釣改為底釣時,還需要進行找底的操作。
需要改為釣底的信號
問:「釣浮時出現那種垂釣現象就需要改為釣底了?」答:「當在浮釣的過程中,出現了頻頻的空杆且浮漂信號出現遲緩時,這就是需要改為釣底的關鍵信號。」問:「還有什麼情況下需要改為釣底?」答:「通過觀察他人的上魚情況,如果他人釣底的上魚速度和個體,都要比釣浮的要快且大時,就可以迅速的決定釣底,這也是最直觀,最有效的關鍵信號。」問:「如何提前預知需要採用釣底的方法?」答:「在有些特定的垂釣魚種中,如果沒有上浮吃餌的習慣,或者是本身就屬於底棲魚種時,那就可以提前預知。」
概述:從釣浮改為釣底的關鍵信號有三種,其中包括空杆的出現,釣底效率快和垂釣底棲魚種。
為什麼出現空杆時要改為釣底?
該怎樣應對這樣的魚情變化?
當出現空杆時需要改為釣底的原因,不是因為空杆而決定的,而是因為空杆的形成原因,已經不能支撐浮釣的進行。
出現空杆時改為釣底的原因
問:「形成空杆的原因是什麼?」答:「形成空杆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釣手自身的失誤,另一種是魚種開始向下移動。」問:「怎樣的空杆出現,才能夠決定改為釣底?」答:「相比較兩種空杆的原因,前者多是由於釣手自身的失誤,但是魚情依然允許釣浮時,就不需要改為釣底。而後者的魚種開始向下移動時,就需要果斷的決定改為釣浮。」問:「改為釣底的本質原因是什麼?」答:「無論是那種空杆,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垂釣的漁獲,自然想要漁獲不受到影響,那就要主動的跟隨魚情變化,採取對應的方法,避免漁獲受到相應的影響。」
概述:由魚情變化而影響的空杆,代表著魚種開始了向下移動的跡象,自然想要保證所釣漁獲,那就要順應魚情變化,果斷從釣浮改為釣底。
應對空杆出現的解決方法
問:「當出現空杆時該如何解決?」答:「其實,在浮釣中出現空杆現象,第一個想到的不應該是釣底,而是考慮是否是因為窩量的不足,導致魚量不足而出現魚層下移。如果是這樣的情況,簡單的補兩桿窩那就可以應對。但是,如果不是因為窩量不足所引起的,那就要考慮改為釣底了。」問:「當決定改為釣底時,需要做哪些技術上的調整?」答:「從浮釣改為釣底期間,會有一定的過渡現象,會頻繁出現接口的情況,如果這時主動揚杆刺魚,同樣會造成空杆。所以當決定改為釣浮時,其技術上的調整就是要進行適當的放口,等鉤餌到底之後再去抓哪些命中率比較高的浮漂信號。」問:「餌料需要作出哪些改變?」答:「浮釣的餌料往往是較為蓬鬆的,其附鉤性往往達不到釣底的要求。自然在改為釣底時,還需要適當的增加餌料的附鉤性才可以。」
概述:浮釣出現空杆時,首要做的就是補窩,當依靠補窩無法改善魚情時,那就要果斷的改為釣底,並調整揚杆刺魚的時機和餌料的狀態。
釣底效率快的原因是什麼?
釣底效率快時該怎樣做?
釣底效率快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只有了解了釣底效率快的真正原因之後,才可以決定是否可以釣底。
釣底效率快的原因
問:「什麼樣的底釣情況才能稱之為效率快?」答:「快慢的形容來自相互的對比,當垂釣中釣底與釣浮相對比後,發現釣底可以在一分鐘內釣獲三條魚,而浮釣只能釣獲兩尾魚時,那麼就可以表述為釣底的效率要快一點。」問:「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答:「水底是魚類在水域中較為依靠的生活環境,當沒有明顯的搶食慾望且魚量不多時,除了鰱鱅這種特殊魚種外,大部分的魚還是喜歡待在水底活動的,自然當浮釣的魚情不夠快時,釣底的效率就會提升。」問:「釣浮的鉤餌行程距離會比釣底要短,為什麼反而會出現釣底效率快的情況?」答:「出現這種情況的關鍵,還是在於空杆問題的產生,當空杆產生時那就是無效的做釣時間,垂釣效率自然會下降。但這時如果底釣的命中率較高時,自然就會克服鉤餌行程距離長的這個劣勢。」
概述:垂釣效率的快慢,來自不同釣法的對比,當釣底效率快時,多是因為所釣魚種搶食慾望的降低和魚量的不足。
應對釣底效率快時的方法
問:「該如何面對釣底效率快的這個信號?」答:「切記不可盲目的去跟隨別人的垂釣效率,當發現別人釣底的效率比自己釣浮的效率快時,還要觀察是否是大邊,是否是氧泵,是否是優秀釣位,這樣的釣位因素。也只有排除了釣位因素後,才能決定是否改為釣底。」問:「改為釣底後該怎麼做?」答:「因為發現別人釣底效率快而改為釣底,那就要再去觀察別人的用餌,揚杆時機,選用的底釣方法和所用釣具這幾個方面,並且複製他人的垂釣模式。避免學別人只學一半,只改變了釣法沒有改變釣況,這種尷尬情形的出現。」問:「釣具釣法是容易通過觀察來改變的,而餌料的改變需要哪些技巧?」答:「適合某種魚情的餌料並不是唯一性的,只要能夠保證所用餌料的狀態,味型和主料與他人沒有太大差別那就是可以的。」
概述:應對釣底效率快,想要從浮釣改為底釣時,切莫不可片面的認為,只把浮漂上推這麼簡單,還要排除釣位因素和學習他人的垂釣模式,才可以有助於自己漁獲的提升。
需要底釣的魚種有哪些?
怎樣去垂釣底棲魚種?
基本需要底釣才能釣獲的魚種,很少會通過浮釣的方式所釣獲,其垂釣的方式也較為單一。
釣底才能釣獲的魚種
問:「判斷某個魚種適合底釣的依據是什麼?」答:「判斷某個魚種是否只能通過釣底釣獲的依據有兩點,一點是這種魚類是否屬於底棲魚類,另外一點是這種魚類的嘴型,是否屬於天包地的嘴型或者滿足嘴下位的體型特徵。」問:「常見的需要底釣的魚種有哪些?」答:「比較容易接觸的魚種,那就是廣泛存在的鯉魚了。除此之外,還有鯝魚,鯰魚,鱘魚。」
概述:是否屬於底棲魚類和嘴部特徵,是決定是否只能通過釣底釣獲的依據,其中常見的魚種有鯉魚,鯝魚,鯰魚和鱘魚。
垂釣底棲魚種的方法
問:「不同的底棲魚種會有著哪些不同的釣法?」答:「根據底棲魚種不同的嘴部特徵,會分為正常釣底和雙鉤躺底釣底,這兩種釣底方式。」問:「這兩種不同釣法分別對應那種底棲魚種?」答:「正常釣底適合底棲且不是嘴下位的魚種,比如鯉魚和鯰魚。而雙鉤躺底釣底的這個方法,則適合底棲且嘴下位的魚種,比如鱘魚和鯝魚。」問:「該如何實現這兩釣底方式?」答:「正常釣底只需要採取正常的調釣方式就可以滿足,而雙鉤躺底則需要不帶鉤調漂,然後帶鉤找底時,找到既定調目這樣去垂釣。」
概述:雖都屬於底棲魚種,但是受不同嘴型的影響,會有著相應的垂釣方法,且調釣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最後的全文總結
釣魚人在自然的面前是渺小的,甚至在所面臨的垂釣魚情面前,同樣也是渺小且無奈的。只能採取適當且合理的垂釣方式,去順應魚情來釣獲目標魚,就比如文中所提到的,三種需要改為底釣的魚情信號。總結來說,當釣魚人逆向而為時,往往不如順勢而為的漁獲理想。
我是書嶽釣魚,一位熱愛垂釣,喜愛分享,有點二但卻真實的釣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