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屆世界盃不行的 都是被偏愛才有恃無恐

2021-02-20 孔二老師

隨著法國擊敗克羅埃西亞捧起大力神杯,四年一次的狂歡結束了,不少人都有一種感覺,世界盃看的越來越不過癮了,能讓人有記憶的比賽幾乎是鳳毛麟角。比賽充斥著防守反擊和定位球得分,有想法、欣賞價值高的傳切和配合越來越少了,世界盃的觀賞價值,比起這個品牌本身,似乎在不斷下降。

以講究傳控著稱的西班牙隊,只贏下了一場比賽;向來激情似火的阿根廷,面對對手的鐵桶陣無計可施;法國淘汰賽幾乎每場控球率都低於對手,卻依靠數名進攻球員的天賦拿到了勝利,甚至出現了決賽上半場1次射門換回2球這樣的「超高效率」。我們不難看出世界盃比賽的特性:打防守反擊的隊伍吃香,定位球得分佔比高,傳控型的球隊難以有所突破。

 

這種現象其實並不奇怪,世界盃雖然有他獨特的魅力,但是俱樂部比賽才是足球世界的主流,在俱樂部比賽夾縫中生存的世界盃,必然會陷入到這樣的困局中。

 

今年3月,歐洲俱樂部協會曾提出希望減少比賽,增加球員們的恢復時間。協會主席阿涅利表示,一周踢2-3場比賽不利於球員的身體健康,以格裡茲曼為例,去年他總共出場了63場比賽,放到20年前,這個數字會少得多。

 

歐冠賽事的發展,是球員們在俱樂部承擔更多重擔的原因之一,95年之前,歐冠只有16支球隊,現在有32支球隊參加正賽,比賽數直線上升。由於歐冠代表現今俱樂部足球的最高水準,梅西、C羅、格裡茲曼等巨星們也都會在比賽中竭盡全力,這種消耗必然影響了他們參加國家隊比賽,畢竟球員不是鐵人。

一名球員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俱樂部效力,他與隊友的默契更好,球隊的戰術也會百花齊放。梅西本賽季在俱樂部所向披靡,一共打進44球,但是到了世界盃上完全被盯死,面對對方的鐵桶陣,與聯賽和歐冠時判若兩人。這正說明好球員也需要合適的平臺才能發揮,在相對生疏的國家隊,我們看不到最好的梅西,這也是受到客觀條件制約。

聯賽進行完之後,大部分國家隊只能得到1個月左右的備戰時間,球員們本身已經很疲勞,如果再演練執行起來很難的戰術,訓練時消耗會更大,不宜於球員備戰世界盃。在這種背景下,很多球隊選擇了簡單實用的戰術,前場安排有天賦的球員打反擊,後面堅決堵住球門。

 

定位球是最容易演練的戰術,你很難在短期內培養出一支行雲流水的球隊,卻能夠通過定位球做些文章。本屆杯賽共打進169球,其中72個是定位球破門,佔了總進球的42%。英國名宿萊因克爾在解說時曾半開玩笑地說,「這是一屆定位球世界盃。」

此外,世界盃是國家隊比賽的最高榮譽,這意味著其不僅是足球比賽,還有更多的象徵意義。國家隊比賽的附加價值,讓球員們變得有些縮手縮腳,不再去表演,不再去發揮想像力,而是想著如何用最經濟的方式贏球。

 

世界盃是四年一次的狂歡,所以它才令人觸動,但回到日常生活中,戰術多樣、長情陪伴球迷的,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歐洲五大聯賽、歐冠、以及中超聯賽。

 

絕大多數球迷的足球啟蒙,都是從五大聯賽和中超開始的,90年代央視開始轉播意甲、德甲以來,很多人成了AC米蘭,拜仁等隊的忠實球迷,即使現在工作再忙,也要關注一下自己的主隊。英超、西甲的球迷相對年輕,活躍程度很高,每天「我團」、「我薩」這些暱稱叫著,在網上刷論壇、看信息。擁有著大量球迷基數的俱樂部聯賽,一直是足球世界的主流部分。

根據國外體育調查公司的數據,光是曼聯在全球就擁有3.5億球迷,巴薩和皇馬也分別擁有2.7和1.7億,僅是這三支球隊,就佔了世界人口的1/10。俱樂部球迷的忠誠度均非常高,基本上認定一支球隊,就會一直支持下去,這幾年隨著國內網絡直播發達,越來越多的比賽可以在電腦上直接觀看,加上世界盃增加的新球迷,各大俱樂部的粉絲依然會繼續增長,達到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西甲、英超、德甲、意甲等賽事會相繼恢復,在世界盃上失意的球星,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裡,又會重新開始大殺四方。代表俱樂部最高水平的歐冠賽事,下賽季將會把時間調整為晚上7點,中國球迷可以提前1個多小時看到歐冠,這無疑是重大利好。

 

中超已經重新拉開戰幕,雖然有調節費的重壓,各隊引援還是毫不含糊。恆大迎回了保利尼奧,魯能也引進了年輕的巴甲金靴戈德斯,蘇寧籤下了國米的義大利國腳埃德爾。補強的恆大,與上半程表現出色的第一梯隊上港、國安、魯能、蘇寧之間,必然還會有一陣血雨腥風。

頂級足球聯賽的忠實擁躉數量龐大,針對上述賽事版權的爭奪一直十分激烈。最近幾年,PP體育接連收割了各大聯賽版權,同時擁有歐洲五大聯賽、歐冠、中超、亞足聯旗下賽事等頂級足球賽事,球迷終於不用奔波在不同平臺去尋找賽事直播資源。如今球迷只要擁有一個PP體育會員ID,就可以在PC端、移動端和OTT端同時收看比賽。這降低了看球的門檻,即使不那麼熟悉網際網路的人,也可以輕鬆使用手機或者電腦支持自己喜歡的球隊。

 

PP體育上每年的賽事直播已超過8000場,同時擁有5000萬體育用戶數,有這樣的用戶基礎,PP體育的賽事版權和觀賽體驗,也在逐年變得更加豐富。作為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體育平臺,PP體育以世界領先水準對旗下擁有版權的各項賽事進行直播和報導,在前後方投入專業的採編、記者和直播團隊,保證用戶在第一時間觸達世界級的足球賽事,同時,PP體育還整合平臺多方資源,不斷推出豐富的原創節目內容,滿足用戶多元化的觀賽需求。

每屆世界盃後,都有「這屆世界盃不好看」的言論,其實並不是真的嫌棄世界盃,都是球迷被頂級聯賽偏愛後的有恃無恐。當人們遠離了世界盃的喧囂後,被世界盃吸引的新球迷自然的跟隨知名球星、老球迷找到自己的俱樂部主隊,這也是新球迷進階的必經之路。擁有所有頂級足球賽事版權的PP體育,也成為球迷理所當然的選擇,成為真正足球愛好者的伊甸園。

-End-

 「行業」活出自己的特點 那便是經典

 「話題」作為「殉職媽媽」 你過得好嗎?

 「社會」窮的看不起病?這可能是應該的

相關焦點

  •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不,你錯了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不,你錯了前段時間看到一姑娘發的動態,姑娘表示「女生要的不僅僅是愛,還有偏愛」於是有人回她「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在山海的理解裡,未曾充分明白珍惜二字的人才會恃寵而驕,而這樣的人最後毋庸置疑都是以失去為結果的,疼她愛她的人都離開了。
  • 愛真的需要平衡,因為被偏愛的人果真都有恃無恐
    終於冷凍終於有始無終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果真,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無論是在親情裡,還是在友情裡,亦或是在愛情裡,被偏愛的那一個,總是會肆無忌憚的消耗愛他的人對他的愛。而且最為可悲的一件事情就是,被偏愛的那一個,覺得這樣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本來就應該如此!為什麼一個妹妹會對一個姐姐蠻橫無禮?姐姐有什麼她就吵著要什麼?姐姐管她她還覺得姐姐是在耍老大威風?姐姐給她東西她會說這是姐姐不要的才給她?卻不敢在老師面前,老闆面前,外人面前撒潑耍賴?只會「窩裡橫」?因為她被姐姐偏愛著。
  •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你喜歡她,每天都不停的翻看她的朋友圈動態,會經常絞盡腦汁的找話題跟她聊天,會記得她每個月不舒服的幾天,會給她買各種禮物,可是啊,她對你總是那麼冷淡,甚至有時候會不理你,你每次晚上睡覺前決定以後再也不理她了,第二天都沒忍不住給她發早安。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是什麼意思?
    陳奕迅的《紅玫瑰》這首歌有一句歌詞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句歌詞是什麼意思?  陳奕迅的《紅玫瑰》這首歌有一句歌詞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句歌詞是什麼意思?  這首歌是臺灣填詞人李焯雄,根據張愛玲的小說《白玫瑰與紅玫瑰》所填。
  •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真的好嗎?結局反轉的總是出人意料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兩句描寫感情的歌詞真的很經典。得不到的感情會讓我們永遠惦記,而在一段感情中因為被偏愛就有恃無恐,這真的好嗎?感情裡面那些被偏愛的女人真的讓人羨慕。被愛是一種令人愉悅的感受,那些偏愛他們的男人們,全心全意的去寵愛她們,而她們似乎什麼都不用做,沒有什麼付出就可以得到男人的愛。愛來得太輕易,被愛變成一種習慣,真的會讓人變得有恃無恐。有恃無恐一般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不滿足,不珍惜,甚至還會去傷害那個一直為你付出的人。而另一種表現就是太過依賴,安於現狀,覺得現在有人可以依靠,沒有後顧無憂,也無需遠慮。被偏愛就有恃無恐,真的好嗎?
  • 女人,請不要做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的那種人
    太主動的,可能會不被珍惜,被動的那一方是被偏愛的,有恃無恐。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的意思是:在愛情裡得到更多愛的那個人,往往並不珍惜。對愛情滿不在乎,認為有所依仗而對一切都無所畏懼。張愛玲的小說《白玫瑰與紅玫瑰》中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 被偏愛的才會有恃無恐
    最近有一首歌很多人喜歡叫《囂張》,很熱評的一句話「我也有自己的傲氣,因為對方是你,才遷就這份囂張。」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和我一樣的人,我特別喜歡看評論,因為感覺很多的熱評中的故事很有觸感,有時候有些事就像感同身受一樣。
  • 有恃無恐是底氣,不要因為被偏愛而變得恃寵而驕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陳奕迅(紅玫瑰) 兩個人在一起,被愛的一方總歸幸福多一點,我們也容易因為被偏愛然後得意忘形。 我看到有人說,有恃無恐的意思是:"因為有所依仗而毫不害怕,毫無顧忌。
  •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為什麼有些男人不珍惜愛情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陳奕迅的《紅玫瑰》仿佛就在說,得到愛情,但卻又不珍惜愛情的男人。人有時候真是一個矛盾體,在得不到愛情的時候,在哪苦苦追尋,當得到愛情的時候卻又不珍惜她。為什麼有些男人不珍惜愛情?或許小編的解釋能幫助到你。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
    導語:陳奕迅有一首很經典扣人心弦的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那個總是有恃無恐?這一句歌詞說出了無數人的心聲,也側面突出了人性的弱點。在面對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東西,大多數人往往表現的都不太會懂得去珍惜,尤其是在人類感情面前。
  •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這是他遇到的兩段感情,其實我個人認為在這兩段感情裡面他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相愛從來沒有是單向的偏愛,愛是雙向的奔赴,就像陳奕迅了歌詞裡面唱的一樣,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 被活埋母親選擇原諒兒子:被偏愛的人,都有恃無恐
    有人將此稱為母愛,或者父愛,但我更認為,這更是一種溺愛。多數時候,它不僅幫不到對方絲毫,還會成為其更加肆無忌憚的助力。在這位母親身上,即使遭到了來自兒子的如此行為,在離世之前,她不僅沒有一刻不為兒子擔心,甚至因為害怕兒子受到責罰,還當眾表示了對兒子的原諒。在離去的前一刻,她為兒子做了這最後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 被偏愛的總有恃無恐
    這下,長沙又一騎絕塵的走在了前面,除了房住不炒之外,最火教育概念也被拘在了框架內。但是,該買房的還得買房,有多少持幣待購的終於可以買套自己買得起也想買的房。婚房是剛需,離婚率的增長促成的單身房也是剛需,成長的小青年獨立生活小公寓還是剛需房。不同地域不同周邊推出不同產品,精準出擊,不要再想著一網打盡了,因為長沙炒住房的目前是比較慘的。長沙目前商鋪其實是窪地。
  • 是不是被愛的人都是有恃無恐?
    大多數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不是應該,因為偏愛,感情已失衡。感情裡,總有一方付出的多些。一方付出的少些。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往往越少。付出越少的人,得到的往往越多。感情的事就是這麼奇怪。因為愛他,你看到的都是他的優點,忽略他的壞毛病。都說愛一個人包括他的優點,也包容他的缺點。這就是所謂愛屋及烏。
  • 「男人都是大豬蹄子!」「果然,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01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婚姻裡,被偏愛的那一方總是在享受愛人付出的同時,卻又不滿意生活。不難發現,在自私的人群裡,越對一個人好,那個人越不知足。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毫無收斂的索要付出只會讓感情失衡,沒有誰能在婚姻裡一直享受對方的付出。
  • 動漫·情侶頭像: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動漫·情侶頭像: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 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試駕兩廂手波思域!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感謝永遠有歌,能將心境道破,即便是兩廂思域引進國內這事,都能被陳奕迅用最俗套的詞,將大多數人心中最深的惻隱煽動:不知那些曾經騷動著「引進必買」的少年,又有多少還在以價格為盾負隅頑抗……又或者辯解道,兩廂思域的引進真的談得上「偏愛」嗎?
  • 對你越好就越不珍惜,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
    被愛的人總是那麼的有恃無恐,但是有的時候對你好的人,你就是不珍惜。這或許就是,得到的不知道珍惜,但是得不到就是最好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有的時候不知道人心怎麼了,總是感覺現在的人真的好貪婪,總是感覺得不到才是最好的。
  • 紀梵希與奧黛麗·赫本,被偏愛的永遠都有恃無恐
    那天中午這位女明星家中一切都很平靜,抬棺的是她的兒子西恩和盧卡後面是她的丈夫以及紀梵希先生。紀梵希說,這仍然讓人無法接受,當場的記者問,你的心仍舊和她在一起嗎?他回答說是的,我們仍然在一起。2018年3月10日,法國著名服裝設計師貝爾·德·紀梵希於3月10日去世,享年91歲。
  • 朋友圈超火的句子,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李焯雄舊愛的誓言像極了一個巴掌,每當你記起一句就挨一個耳光——李宗盛 《給自己的歌》我們都對了還是錯了,我們都愛了但是忘了,走的時候,你是哭了還是怎麼的,我只是疼了但還是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