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香港中華書局在香港不間斷經營90週年重要時刻。一路走來,我們始終秉承「弘揚中華文化,普及民智教育」的創局宗旨,為讀者出版好書,為讀者銷售好書。於我們而言,這是90年愉快的文化時光。2017年臨近尾聲。感謝各位讀者在這段時間與我們同行!你們的支持,正是我們推出好書的最大動力。
小編我呢,最近在翻閱和整理最近一年的資料及照片,收拾書桌和心情,準備期待新年來臨。當然,公眾號也順便改了一下版面,希望您能喜歡。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屬於我們的這些重要時刻與您的小日子。
涵蓋55種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主要由海外專研精深的學者導讀、賞析及點評的「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隨著《商君書》及《夢溪筆談》的面世,歷時五年,五十冊終於全數出齊。為提供更便捷的閱讀體驗,我們更抽出各經典的導論,結集成一套四冊的《經典之門: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導讀》,讓大家能感受經典永恆不衰的魅力。在書展期間,更有不少中學生及年青人購買這個系列的書種,讓小編和同事們深感欣慰。
《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
在年底,我們又陸續推出由著名學者饒宗頤、葉嘉瑩擔任顧問,北京大學、南京大學等十多所高校學者撰寫的二十四冊《中國文化二十四品》叢書,從二十四個面向,深入剖析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
另外,《重刊〈新安縣志〉》、《董仲舒:儒家遺產與〈春秋繁露〉》、《中國文化的當下精神》、《細講中國歷史叢書》等一批中國文史讀物紛紛與讀者見面。
我們的出版繼續保持「重學術、重原創、重本土」的精神,務求將各個範疇的優質圖書獻給不同的讀者。《聞一多和自己的歌》、《當代中國外交簡史 1949-2014》、《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中華新字典》(第7版)、《小學生古詩遊》、《香港起飛》、《漫遊八十年代——聽廣東歌的好日子》等受到讀者歡迎。
呂大樂教授憑《香港模式──從現在式到過去式》,榮獲2017年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圖書獎 (中文類別),向國際展示了頂級水平的亞洲研究。此書更成為該圖書獎唯一一本、亦是首本獲獎的中文書籍。《香港地區報──18區文藝地圖》憑創意的演繹以及獨特的裝幀,獲得了第二十九屆香港印製大獎的優秀出版大獎(最佳出版意念)。《亦狂亦俠亦溫文──金庸的光影片段》,成為第十八屆摩根大通悅讀計劃唯一一本獲推薦的中文書。《中華新詞典》(第4版)、《饒宗頤教授書畫研究》《手繪香港地》等榮獲首屆香港出版雙年獎。
同時,在不少具代表性的傳統出版獎項中,我們亦屢有斬獲。《霞哥傳奇:跨洋電影與女性先鋒》及《虎地貓》雙雙榮獲第十屆香港書獎,後者更同時獲得2017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非小說類);第十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則由《飲食調情》及《劉以鬯與香港摩登:文學‧電影‧紀錄片》,分別奪得散文組推薦獎及文學評論組推薦獎。第四屆香港金閱獎的最佳文史哲書及最佳醫療健康書,則分別由《消失物誌》及《別再恐懼自己的恐懼──25個恐懼的治療與自療》獲得。
另一邊廂,我們的出版物也受到不少學生及教育界人士的青睞。在第十四屆十本好讀(中學組)中,我們就有三本書在當中佔一席位,分別是《圖解政治哲學》(公眾最愛書籍)、《長椅的兩頭》(教師推薦好讀)及《陳校長帶你見球星》(教師推薦好讀)。《砌出童年時》則獲得第十四屆小學生書叢榜十本好書獎。
除了文化活動,我們亦致力在門市提供優質的零售服務及優美的書店環境,讓讀者享受閱讀樂趣。適逢今年是香港中華書局90周年,我們在每個月選出若干特選日子,向當天生日的讀者贈送90港元現金券,希望將我們的喜悅與一直支持我們的讀者分享。中華書局香港機場的金、木、水、火土五家書店,為世界頂尖的機場,塗抹上了濃厚的書香與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除了門市的常態服務,我們亦積極把握更多機會,將合適的書本送到讀者手上。在社區層面,我們今年就在荃灣及將軍澳分別舉辦了「閱讀盛典.相約在中華」書展活動,同時舉辦講座,為商場帶來閱讀盛宴。而在學校層面,我們的同事亦積極在全港各校舉辦書展,方便學生及家長們購得優質教材及參考書。另外,我們亦照顧到訪港及出境旅客的閱讀需求,五間機場分店都致力為讀者搜羅各式好書。
我們同樣重視讀者的閱讀及文化體驗,並爭取每個跟讀者交流的機會。今年,我們舉辦了約40場文化活動,透過學術座談會、書店講座、名家對談、導賞團、簽書會,以及書展等場合,讓讀者以多元化的方式吸收文化新知、與作者交流請益,以及發掘與書本互動的不同方式。看到讀者們投入其中,熱情地提問,以及能跟欣賞的作者見面,就不期然覺得感受到大家對書本以及文化的熱情了!
融合與創新——「香港經驗」學術研討會
蘇萬興廣州南國書香節「香港粵語文化與內地粵語的變遷」講座
《香港地區報——18區文藝地圖》大埔區導賞團
學校書展
我們在機場致力為讀者搜羅各式好書
微信名:香港中華書局
微信ID:hkchunghwa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