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故事設定在2019年

2021-01-12 Tomorrow劇場

《銀翼殺手》作為一部經典科幻電影,在很多方面都獨樹一幟,雖然以「偵探追兇」為主題,但是影片敘事的點並不是圍繞這個主題,而是嘗試藉助主角對複製人身份的發問與自身的審思,有人說這是一部哲理電影,畢竟主角與複製人在人類社會的生存境遇與自身價值的思考,提出了相當宏大的哲學議題。

巧的是電影拍攝於1982年,電影中的年代是2019年,故事發生在2019年11月。

雖然現在這個時間並沒有《銀翼殺手》中那些飛車漫天、霓虹絢麗的世界,但是這部電影也反應了那個年代的人對於2019年的幻想和希望。

1982年誕生的《銀翼殺手》,可以說是開創了賽博朋克這一科幻片類型。

「賽博朋克」這個概念起源於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它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賽博朋克小說主要指的是,以未來社會為背景,構建一個現代化國度,圍繞網絡犯罪、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的矛盾等等內容展開的故事題材。

賽博科幻的時間點被設定在近未來,由此而產生了一種熟悉感,是一種文明接近的感覺,繼而引發觀眾共鳴,而賽博科幻所表現的技術,主要分為兩類:生物技術和數位化技術。

作為一部賽博朋克作品,影片中布滿了寒冷的氛圍,不論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還是在高樓下穿行的平民,無一不充斥著荒謬感和虛無感,這種「高科幻,低生活」的直觀描繪,也暗示了電影的整體格調。自20世紀80年代起,眾多科幻電影上映,人們通過這些科幻電影,看到了一個個未來都市奇觀,並在此基礎上試圖對人與現代科技關係進行探討。

《銀翼殺手》中男主是一位偵探,被指派了一樁複製人殺人案,對於他來說,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調查這樣的事件了,另一邊,城市中肆意殺人的則是泰瑞爾公司研發的複製人,他們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從外太空的飛船叛逃來到地球。

電影始終圍繞謀殺案和複製人行蹤進行敘述,但並不局限於這種貓抓老鼠的傳統敘事方法,而是嘗試通過一系列的問答、象徵與借喻表達一種基於傳統樸素邏輯敘事之外的,更為形而上的內容,就是對人的定義和對生命的理解。

《銀翼殺手2049》(2017)接上了《銀翼殺手》(1982)的人性思考,兩部《銀翼殺手》跨越35年,討論的都是關於人性的思考,比起2017年的續作,更多人喜歡1982年的舊作,科幻片是否偉大,要看它是否經得起以十年為單位的時間考驗。

導演雷德利用邪典式的極致美學風格,打造了一個科幻質感滿滿卻又略顯陳舊的未來世界,讓人既熟悉又陌生,如今在2019年重看這部電影,除了被它的開創性美學風格和超越時代的科學哲思所震撼,更會被電影中表達的人類情感所觸動。

男主戴克是個專門獵殺複製人的銀翼殺手,在遇到瑞秋之前,他不會對複製人產生愧疚感,因為他覺得複製人並不是人,所以殺死他們就像是捏死一隻蟲子,可是當戴克和瑞秋相遇後,兩人之間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雖然瑞秋也是複製人,但是她擁有人類的記憶和情感,所以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複製人。

面對一個如此真實的「複製人」戴克也沒有辦法扣動扳機。

不過《銀翼殺手》系列電影對於複製人的測試方法並不連貫,七型以前需要通過提問,觀測被測試者的情緒反應(呼吸、臉色、心率、瞳孔),同時還要藉助儀器做出判斷,戴克在對瑞秋測試時,竟然問了一百多個問題,這就說明儀器一直沒有測定出來。

其實老警員戴克的身份一直是個謎,直到2002年,在第一部《銀翼殺手》上映20年之後,在影迷的反覆追問下,導演才承認,戴克的確是複製人,滿足了觀眾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在第二部《銀翼殺手》中,戴克非常肯定地說,他關於瑞秋的一切美好記憶都是真實的,這也說明人與複製人之間的邊界很模糊。

這種人與複製人之間的反差,揭露了科技悲涼的一面,其實這種幻想在《黑客帝國》中也有展現,可以說《黑客帝國》是離我們最近的新時代《銀翼殺手》,可以把裡面的人類看作是《銀翼殺手》裡的複製人,而追殺人類的特工就是銀翼殺手。

《黑客帝國》三部曲對《銀翼殺手》的人物關係對置,進一步演繹了未來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從對抗走向平衡的狀態,《銀翼殺手》開啟了未來世界的科幻大門,而《黑客帝國》走的更加深遠。

愛因斯坦曾經說到:「科學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怎樣用它,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災難,全部取決於人類自己,而不是取決於工具。刀子在人類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來殺人。」

雖然2019年11月我們並沒有見到如《銀翼殺手》電影中描繪的未來世界,但是我們也開創了自己的科幻世界,也在努力向人類想像的那個世界靠近,比如「複製人」這個技術已經進入實用領域,很多人都聽說過複製動物/克隆。

中國也有相應的領域,就在前段時間,北京首批6隻警用克隆犬投入使用。

其實未來還有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事物,科幻電影只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參考,科學文明是人類創造和利用來改造世界的工具,人類在前進,科學文明也在前進,或許《銀翼殺手》1982年版的結尾已經向我們展示了未來:同為複製人的戴克和瑞秋一起開著車去鄉下遊玩。

看來科技文明的前途還是一片光明啊。

「我曾見過人類無法想像的美,我曾見太空戰艦在獵戶星座旁熊熊燃燒,注視萬丈光芒在天國之門的黑暗裡閃耀,而所有過往都將消失於時間,如同淚水消失在雨中……」

文原創,圖網絡

相關焦點

  • 經典科幻《銀翼殺手:黑蓮花》 預計於2021年推出
    Adult Swim放出了兩張《銀翼殺手:黑蓮花》處於製作期的動畫圖片,並且還公布了《銀翼殺手:黑蓮花》預計於2021年推出的消息。動畫《銀翼殺手:黑蓮花》將分為13集,每集30分鐘,本作會基於《銀翼殺手2049》製作。動畫將由Adult Swim與Alcon Entertainment聯合推出。
  • 從《銀翼殺手2019》到《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是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動作科幻電影,哈裡森·福特、肖恩·楊、魯特格爾·哈爾等主演,1982年6月在美國上映。本片以2019年的洛杉磯為故事背景,描寫一群與人類具有完全相同智能和感覺的複製人,冒險騎劫太空船回到地球,想在其機械能量即將耗盡之前尋求長存的方法。洛杉磯銀翼殺手警察派遣精英戴克追蹤消滅這些複製人,不料戴克卻在行動時碰見美如天仙的女複製人,並且跟她墜入情網。
  • 《銀翼殺手2049》今年最佳科幻電影,人造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銀翼殺手2049》,人稱上世紀科幻神作的《銀翼殺手2019》的正統續作,由新版丹尼斯·維倫紐瓦導演,此人作為導演的功力也是十分了得,曾經執導過《降臨》《焦土之城》等大作。銀翼殺手2019,在一代的劇情裡,複製人剛剛出現,為了防止諸多問題,第一代的複製人壽命統統設定成4年,他們被植入虛假的記憶與童年,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複製人,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對於人類來說,他們只是沒有靈魂的空殼,唯命是從的機器而已。
  • 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探究視覺系科幻電影的靈魂
    1982年,一部科幻電影上映,在之後的幾十年中都獲得了認可,時隔35年,它的續集講述了前作三十年後的有關於複製人的故事……35年前,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問世,成功將觀眾帶入未來,它一直被稱為電影史上最佳、最重要的動作片之一,其影響深遠已經開始滲透到電影、電視、
  • 科幻電影的經典神話:《銀翼殺手》
    公元2019年的天使之城–洛衫磯,會像是1910年代義大利未來派(Futurism)的創作中,高速動態下閃爍流動的光線及不斷變化的色彩?還是呈現出完全超出人類想像的未知面貌?《銀翼殺手》(Bladerunner,1982)以後現代科幻小說家PhilipK.Dick《機器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 《銀翼殺手2049》:科幻的唯美
    你不需要了解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原作《銀翼殺手》,也不必是一個科幻迷,作為續集的《銀翼殺手2049》(下文簡稱《2049》)自成體系,展現出特殊的美學。前作《銀翼殺手》之所以有開創意義,引領科幻和黑色電影幾十年,主要是五個方面的貢獻:1.逆潮流而動,率先勾勒出一個末世和頹廢的未來世界,透骨的悲觀氣息;2.在當時一片探索遙遠未來和過於未知的科幻電影背景中(例如《異形》和《星戰》),以地球,乃至某個特定城市為背景,現實意義和觀眾體驗都異乎尋常;
  • 《銀翼殺手2049》今年最具鏡頭美感的科幻電影
    《銀翼殺手2049》擁有幾乎無可挑剔的鏡頭美感和燈光效果,刨除科幻片的因素以外來看這部電影絕對能稱得上教科書級別的燈光和鏡頭,甚至不誇張的的說每個關鍵幀截取下來足可以當稱桌面背景,出色的燈光運用冷暖搭配的色調都都能讓《銀翼殺手2049》成為科幻電影中視覺裡程碑。
  • 《銀翼殺手2049》是一部非常「稱職」的續集電影
    《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講述的是在未來人類和複製人共同生存的2049年,連鎖九型的複製人K(瑞恩·高斯林飾)為洛杉磯警察局的銀翼殺手,在一次追查舊型號的複製人的過程中,意外在泥土中挖出一個神秘的箱子,他打開後發現是「大停電」之前更舊型號的連鎖六型的遺骸。
  • 銀翼殺手 - 世界影史經典電影解析
    帶你從小白變身電影達人我喜歡科幻電影,今天,我們就來聊世界電影史上最偉大的科幻電影系列 - 《銀翼殺手》。無論是1982年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銀翼殺手》、還是2017年丹尼斯維倫紐瓦重拾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這個系列在世界電影史上都具有非常高的史學和藝術價值,它開創了科幻電影的新流派-
  • 「銀翼殺手」發生的時間來了,我們離複製人還有多遠?
    37年前上映的《銀翼殺手》開篇標註了一個時間:2019年11月——現實中的紀元終於和電影中的近未來重合。其實「銀翼殺手」發生的時間,經歷過多次更迭——1967年,科幻大師菲利普·迪克寫下原著《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時,想像的是1992年的世界;1980年,小說在美國再版,出版社覺得書中技術並沒有很快實現的可能,為了自圓其說,把時間改成了2021年;1982年,《銀翼殺手》改編的電影上映,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把時間線稍往前撥,於是就有了片頭經典的November,2019。
  • 「銀翼殺手」「高達」科幻設計大師去世
    時光網訊曾為《銀翼殺手》《電子世界爭霸戰》《異形2》等電影,創作過概念設計圖的未來主義科幻設計大師賽得·米德,美國時間昨日在加州帕薩迪納因淋巴瘤逝世,享年86歲。幾個月前,他剛剛宣布要退休,結束自己60年的設計生涯,在進入電影領域之前,米德在汽車、鋼鐵與電子工業領域亦有造詣。除了上面提到的三部電影,米德還為《星際旅行:無限太空》《時空特警》《火星任務》《極樂空間》《明日世界》都諸多影片設計創作過概念藝術圖,甚至還為1999年的日本動畫片《機動戰士高達Turn-A》設計過高達。
  • 時隔三十多年,科幻片鼻祖《銀翼殺手》被重啟了
    喜歡科幻片的影迷一定刷過《銀翼殺手》。這部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映的動作科幻電影,是那個年代最優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劃時代的意義在於:它具有強烈的反思精神和人文精神,全片塑造的逼真炫酷的未來世界讓觀眾大呼過癮。
  • 還記得《銀翼殺手》裡烏煙瘴氣的2019嗎?
    2019年,一群與人類具有完全相同智能和感覺的複製人,冒險劫太空船回到地球,想在其機械能量即將耗盡之前尋求長存的方法。洛杉磯銀翼殺手警察派遣精英戴克追蹤消滅這些複製人,不料戴克與美如天仙的女複製人墜入情網。1982年的動作科幻片《銀翼殺手》將劇情設定在了2019年,還好,一切都沒有成真。
  • 科幻電影類:銀翼殺手
    而銀翼殺手就是去執行這場任務的政府特勤隊……一天,幾名複製人潛入泰勒公司,男主和其中一名複製人產生了感情,男主漸漸明白,自己與複製人,與人類之間的關係絕非是主僕之間的關係。解讀:《銀翼殺手》的出現,並沒有在當時被大眾所接受,人們不理解這樣一種流派的電影為何存在。
  • 從《銀翼殺手》到《銀翼殺手2049》 35年間給養多少賽博朋克?
    1982年6月,《銀翼殺手》上映,這部如今被譽為第一科幻電影的「神作」,當年的北美票房止步於2600萬美元。直到雷德利·斯科特推出導演剪輯版,才開始獲得美譽。35年之後,該片的續作《銀翼殺手2049》終於在2017年10月上映。片中的時間線也過去了30年,社會發生劇變。
  • 銀翼殺手2049電影豆瓣8.5分 但為什麼叫好不叫座
    《銀翼殺手》是近十年來最優秀的科幻電影應該沒有人有異議吧!  但神作之名,顯然也讓這部作品與普通觀眾之間形成了隔閡。這是一部有門檻的科幻電影,它不像好萊塢科幻大片——節奏偏慢、故事晦澀、充滿複雜的隱喻和哲學的探討。
  • 銀翼殺手2049 (2017)163分鐘 - 懸疑/科幻/驚悚
    一年內連續兩部難度頗高的科幻電影,足以讓維倫紐瓦從準主力一躍成為新一代的科幻電影之王,讓甚至有著成為庫布裡克接班人的非常潛力。藍色是一種暖色調,當愛欲充滿阿黛爾的生活。然而在《銀翼殺手2049》裡,夜的灰藍,樹和雪地的蒼白,街巷霓虹燈之外的幽暗……世間所有的顏色,無一例外地死氣沉沉,頹靡而絕望。末日的橘色。那是落日的顏色,沙漠覆蓋的顏色,塵土被上帝遺棄而日漸消瘦的顏色。要理解這部《銀翼殺手2049》我們就需要知道每次觀眾的耐心被挑戰的橋段,為什麼華萊士公司的女機器人露芙會有兩次流淚?為什麼哈裡森福特扮演的裡克會和K在歌舞廳有如此漫長的打鬥?
  • 我們只不過是個人,是我們自己而已——《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2049》,人稱上世紀科幻神作的《銀翼殺手2019》的正統續作,由新版丹尼斯·維倫紐瓦導演,此人作為導演的功力也是十分了得,曾經執導過《降臨》《焦土之城》等大作。銀翼殺手系列,最為經典的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的2019,以及近期上映的2049,還有其他網絡發布的3部短片,分別是由渡邊信一郎執導的2022:黑暗浩劫,以及路克史考特執導的兩部2036:複製人時代,2048:無處可逃,銀翼殺手是一個虛構的未來世界,但同時也是一個荒涼的世界。地球慢慢地走向終結,糧食和農作物都不能生產。
  • 《異形》+《普羅米修斯》+《銀翼殺手》,這部科幻新作高能不斷
    如果說要選一個導演來代表整個好萊塢電影,那他就應該就是雷德利·斯科特了,這位現年已經83歲的英國大導演,在從業的幾十年間,為好萊塢貢獻了一部又一部不同類型的經典,甚至可以這麼說,好萊塢幾個最重要的電影類型中的最經典的作品,都是由他拍出來的,科幻片中的《銀翼殺手》,怪物片中的《異形》,古裝戰爭中的
  • 不容錯過的五十部經典電影——銀翼殺手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經典影視作品是《銀翼殺手》。《銀翼殺手》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西方文化沒落,東方文明(尤其伴隨日本科技發展)興起的,不為觀眾所熟悉的,非主流的未來環境。這樣非主流的背景設置首先就顛覆了觀眾觀影的習慣,就像是硬將他們從舒服靠背椅裡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