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季軍賽在10月7日迎來第一場硬仗,對陣雙方是上海上港與北京國安。在與江蘇蘇寧的兩回合半決賽較量中,上港與對手均是獲得完美開局後還多打一人,結果都是不利方頑強扳平了比分,最終2-2的總比分將雙方送入加時賽;原本想多打一人的上港會以摧枯拉朽的姿態結束懸念,沒曾想羅競在107分鐘完成絕殺,最終少打一人的蘇寧完美逆襲挺進決賽。而國安則遺憾的倒在了與廣州恆大的次回合互砍之中(總比分1-3),如若首回合的門柱君沒那麼搶眼,御林軍也不至於最後孤注一擲。雙方近7次交鋒,北京國安遭遇7連敗,這其中包括小組賽中被對手的完成雙殺,御林軍堪稱上海上港最佳提款機。
雙方近況:上港的浩克效應,國安的防盾隱憂!
上港這個賽季的成功之處就在於球隊機會創造力的提升,相較上季有了場均2次射門的提升(目前15次)。不過糟糕的是,球隊的進球轉化率退步明顯。作為上賽季進球轉化率最高的球隊,上港這個賽季的機會把握率已經從16%跌至12.4%,是B組機握率第三低的球隊,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胡爾克與奧斯卡的戰術價值。作為球隊進攻參與度最高的球員,這個賽季被卸下防守任務的奧斯卡送出了5球8助攻、以及場均最高的3.6次關鍵傳球和15.4%的進球轉化率,堪稱是球隊進攻的永動機。所以為啥上輪在奧斯卡離場之後,上港的進攻創造力幾乎戛然而止,我想大家都看得比我清楚。而胡爾克這個賽季雖然有6粒進球,但作為隊內開火權最高的球員,他的進球轉化率依然是外援中最低的14.2%;當然,相較上賽季的11.8%而言,胡爾克這個賽季的機握率的確有了客觀提升。不過他的關鍵傳球已經從上季的場均1.8跌至目前的0.7次,永遠都是戰天鬥地的個人英雄主義,與隊友幾無互動,效果如何大家細品。而在防守端,上港糟糕的退防速率始終是一道無法逾越的業障。艾哈也好,買提江也罷,甚至穆伊又如何,都無法從實質上解決腰無力的頑疾。楊世元空有覆蓋、防守屬性不足,也達不到蔡慧康沉入防線的戰術效果。
國安這個賽季的創造力有了場均3次射門的下降(目前13.8),不過人家的進球轉化率提升迅猛,從上季的12%暴漲至目前的18.6%,球隊的機會把握率明顯提升,這也是御林軍小組賽進球最多的底氣所在。雖然兩回合4-3淘汰山東魯能的比賽頗受爭議,但客觀講,雙方的射門比是38(國安)-16(魯能),彼此的機會創造力差距是肉眼可見的。當然,想要擊敗對手僅僅靠進攻顯然是不現實的。在山東魯能非常有限的射門次數下,御林軍依然丟了3粒失球,可見國安的防守質量的確是問題不少的。從球隊的失球轉化率來看,國安這個賽季的抗擊打能力已經從上季的8.3%退步到了11.2%,熱內西奧對於防守端的調校效果並不好。當然,後場人員配置與球員心態也是一個有待突破的瓶頸,這也客觀增加了教練團隊的捏合難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半決賽與廣州恆大的首回合較量中,國安的機會不可謂不多(22-16次射門),可惜一到硬仗就發怵的老毛病又犯了,自己的幾個門柱顯然打擊了球隊不小的士氣,最終在次回合的一頓互砍操作中,國安最終敗下陣來。
賽事前瞻: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點穴大法!
正如賽季初在《中超巡禮》系列文章中預測的那樣,胡爾克、顏駿凌、王燊超、蔡慧康、呂文君、楊世元、李聖龍、林創益和張衛等多人爆發式邁入合同年,都會在未來的某個節點成為極具風險的不穩定因素。在如此暗流湧動的大環境下,佩雷拉依然堅決選擇信賴浩克、打壓洛佩斯、雪藏蔡慧康,那也就別怪球隊每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了。作為上賽季中超唯一盈利的球隊,上港的財務報表值得很多俱樂部「深思」。而陳主席的老東家這個賽季一共得到了6粒點球進帳,是BIG5中最多的,也難怪坊間的質疑聲不斷,別忘了此役對手可是中超本賽季「被」點穴最多的球隊(7粒點失球)。其實北京國安這個賽季的防盾表現真的糟糕,金玟哉的心不在焉,于大寶續約陷入僵局,于洋難堪大任,楊帆水土不服,李可低於預期,好不容易搞來一個舒尼奇,結果看來又將成為備胎一枚。我就納悶了,御林軍的高層運作團隊是幹嘛吃的,不解決問題也就算了,每到關鍵時刻就跳出來給自己人挖坑,這種刷存在感方式真的很「特別」。綜上所述,上港的隱患來自於更衣室的凝聚力,有時候人心如果散了,那隊伍就真的不好帶了,更不說奧副經理此役還可能因傷缺席;而國安的問題則更多的源於高層管理的混亂,至於球隊的戰鬥力,基本還是沒啥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