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人有頭多少的點兒錢。於是也想本著一顆掙錢的初心到資本市場撈一把。但往往事與願違,最後做了賠本買賣:錢沒掙到,理財技巧也沒有學到,「學費」可沒有少交。
所以,一些經常淌水者就在想,哪怕得少一點,要是有一種產品,能夠保本,豈不是更好嗎?
可是目前,監管規定所有的資管產品都不能承諾保本,不能承諾保證收益。
所以當下要是還有人給你講有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那他不是個騙子也是保準沒有和你說實話了。
不過,我們普通個人投資者,投資做到保本,相對穩妥的方式,獲得較穩健的收益,還是有一些技巧可言的。那就是我要給大家說的投資過程中的資金分配小技巧。
第一,我們要搞清楚個人投資目的是什麼
把投資的目的設定為保值增值。這看上去簡單,但是根據理財規律,實際是有很多環節的。比如要讓資金保值很簡單,放在帳上不動它就是了。可以這樣做的結果是解決了財產的安全問題。保值目的都達不到,這是因為市場會出現通貨膨脹。而要想增值,就必須要進行投資,投資就是面臨風險,風險意味著本金的損失。
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換一種思路,「保值」和「增值」區別對待,就是把我們的資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資金用來實現「保值」目的,一部分資金用來實現「增值」目的。這樣的設想,如果能對資金中保值和增值部分進行合理分配,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我們是可以實現的。
第二,看一下保本投資策略
保本投資策略的基本原理如下:
將本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投資於固收類資產,也就是常見的債券型基金,其投資的額度為「使得到期收到的債券本金和利息等於期初的全部本金」;剩餘部分則可以投資於權益類資產,可以是股票也可以是股票型基金。
如果按照上面的思路進行投資,當投資到期,我們投資於債券型基金的本金和收益發揮了保本的功能,另一部分投資於股票型基金的部分,如果沒有變成0(收益率為-100%),就可以實現總體賺錢的目的。
我們可能通過一個直觀簡單的例子來理行理解。
如小李有100000元資金,將10萬元拆解成兩部分:95000元保本投資和5000元增值投資。
保本投資收益(假設投資收益為5.3%):
95000×(1+5.3%)=100035元。
增值投資收益:
即便收益率為-100%,本金還是可以保住的,如投資有正的收益,就是增值部分了。
採取這樣的投資策略,優點是穩妥,本金不會造成損失。
缺點是整體收益有限,過分在事前對風險進行了控制。
最後看三點注意事項
一是注意止損。不能有賭博的思維,投資必須保持理智。
二是適時調整,如盈利趨勢明顯,可以增加增值的投資。
三是,投資有風險,要有承擔最壞結果的思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