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到底是將現金握在手裡還是拿去買房,一直都是一個十分困擾的問題。畢竟,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我國的房地產行業經歷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買房也就成為了不少人投資的首選。
在這段「紅利期」裡,不少人「因房致富」,靠著投入房地產,賺得是盆滿缽滿。但是今年以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漸穩定,房價也開始逐漸朝著平穩的方向發展。
而這也使得不少人開始猶豫起來,到底是買房還是留現金呢?有人認為趁著現在房價平穩趕緊買房,不然以後漲價了就更買不起了。有的人則認為未來房價可能會跌,如果現在買房的話可能會「高位接盤」,這樣的話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人們面臨這樣的糾結也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大家的錢都是辛辛苦苦掙來的,要是真的是因為「高位接盤」而損失了十幾萬,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顯然是不太能接受的。
那麼,現實到底是什麼樣的呢?讓我們仔細來分析一下。
首先,就是現在房價趨於穩定,投資收益大不如前了。隨著「房住不炒」觀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國家的各種宏觀調控政策的出臺,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我國的房價應該很難出現像從前的那種「大跨步」的漲價了。
而這樣一來,那些利用「高槓桿」買房的人,無疑會承受巨大的資金壓力。畢竟房屋的增值回報在抵消掉「高槓桿」之後,可能會所剩無幾,同時他們還要承受資金被「套牢」所帶來的風險。因此,這樣看來,似乎是手裡有充足的現金流比買上一套房要好上不少。
當然,我們分析的這種情況前提是手上已經有一套房產了,而不是針對剛需人群。
其次,就是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面臨轉型。在過去,房地產作為我國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可以說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隨著我國慢慢轉型,網際網路經濟和各種新產業的興起,無疑會對房地產行業造成一定的衝擊。
最後,就是國家現在針對房產交易的要求和限制變高。不少城市規定,房屋必須在獲得產權的3~5年之後才能夠進行交易。這樣一來,無疑是給這些多套房的人,增加了房產「套現」的難度。畢竟這些價值幾百萬的房子只有能賣出去,才能叫財富,賣不出去的話就只是紙面上的了。
一位銀行行長就曾透露,在未來,手握現金才是「硬道理」。畢竟在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手裡的現金能夠更好地去處理,抵禦風險的能力相對來說也會強一點。
像今年的公共衛生事件,不少人正因為手裡有了現金才能順利度過,而那些手握房產將現金全部「押進去」的人,過得就沒有那麼舒服了。因此,在未來遇到「苦日子」的時候,顯然手握現金能夠帶給我們更多的信心。
可能有人會覺得,手裡有房的話如果遇到緊急情況,直接將房子賣掉不就好了?到時候不僅能拿到現金,還能大賺一筆。但是很顯然,這只是理想狀況,畢竟房子不是想賣立馬就能賣出去的。同時,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急需用錢的你是否能將房子買出一個「好價格」,也是值得考量的。
所以,對於我們這樣的普通人來說,可能手握現金更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對此,你怎麼看呢?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