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CBA出了點熱鬧,原本被宣布下放到CBDL(CBA發展聯盟)的山西隊新秀張寧突然就出現在了CBA的賽場上,這一點讓人始料未及。
張寧是今年CBA的八號秀,也是人們口中的「水貨新秀」,在今年CBA第一階段的比賽中,出場8次,沒有一場比賽是首發,場均3.5分1.9籃板0.5助攻,此外還有1.5次失誤和1.8次犯規,爛的一批,所以在CBA第二階段會被下放到發展聯盟。
但是因為山西隊這場比賽缺少鋒線,所以就臨時把張寧又給徵召回來了。這一徵召,就出大事兒了,張寧知恥而後勇,竟然打出了生涯最佳的一場比賽。
全場比賽,張寧出戰17分鐘,9投4中,三分球4投2中,拿到12分1籃板1搶斷,而且在第四節,他單節砍下了10分,生涯首次得分上雙。
但同時,張寧最後時刻的一個失誤,斷送了球隊反超的希望,對於球處理還是不成熟的缺點,是這賽季張寧的老毛病了,賽後主教練也表示張寧雖然很努力,但是光靠勇氣是不夠的,得有謀略才行,需要找到球場上的節奏。
張寧也知道自己的毛病,直接在微博上檢討了自己,憑藉這場的表現和如今的這種態度,應該就不用被下放到發展聯盟了,但這只是暫時,如果接下去張寧還毛毛躁躁沒有進步的話,發展聯盟還是隨時在等著他的。
不過也不怪張寧,他這種「有勇無謀」的賽場球風在大學時期就已經養成了,而且不可能說改變就改變。
那麼張寧接下來究竟能不能繼續留在球隊,又能不能打上首發,而在之後又能有什麼樣的發展前景呢?
張寧,1997年出生,身高190cm,體重85kg,司職得分後衛,三屆CUBA總冠軍,CUBA東北賽區MVP,2020年CBA選秀大會第8順位。
但就算到了如今,在大家眼裡,他更大的身份依然還不是一個合格的CBA球員,而是是一個「網紅」。
大家認識張寧,基本都是源於一檔綜藝節目《這!就是灌籃》,在這個節目上張寧carry全場,用極其硬朗的球風徵服了觀眾和導師。
巨大的流量朝著張寧湧來,他開始做直播,開始帶貨,活躍在各大社交平臺和短視頻媒體裡,這也讓大家對於他的印象停留在了網紅這個基礎上,認為他就是一個戲子,他的水平也就只能娛樂大眾。
他在CUBA屬於頂尖的那一撮後衛,在北京大學男籃隊,和去年的狀元王少傑、今年的CBA榜眼祝銘震被稱為「北大三少」,三人一起帶領北大男籃奪下CUBA三連冠,張寧的表現一直都很不錯。
當然,可能是因為長得比較著急的原因,張寧一直被人質疑是改了年齡的,雖然這種情況在中國是有的,但今年張寧能被CBA球隊選中培養,那就可以間接證明他的潛力和實力是絕對有的。
他的球迷也拿這個說梗,說張寧是最強70後,面對這種虎狼之詞,張寧直接自嘲,說張伯倫是俺的青春,心態極好。
心態好,一直都是張寧的一大優勢。
其實剛上北大那會兒,張寧除了一身腱子肉,就一個糙男,啥高超技術也沒有,只會突破進去靠著肌肉棒子得分,在北大的定位就是用來得分的第六人,但張寧心態好,肯學習,每天都努力訓練打磨技術,結果還真給他練出來了。
其實中國的籃球人才,能被選上的基本先天素質都不差,拉開差距的都是後天努力,平時喜歡偷懶的人肯定會被逐漸拉開差距。
張寧屬於苦練一族,訓練非常刻苦。
之前也說了,張寧在《這就是灌籃》火了以後,經常發一些自己的動態和粉絲互動,但其中大多數都是訓練視頻,他的生活軌跡也逐漸曝光——幾乎每一天都會訓練,就算不摸籃球也會做體能訓練,積極的和我們吃飯一樣。
不知道大多數人有沒有減肥和夜跑的經歷,在沒有開始之前我總覺得我可以,但是等到真正開始上路,才發現堅持下來真的很難。
能持之以恆的堅持,在我看來,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一件事之一,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心態,普通人根本做不到,這也正是為什麼各大俱樂部訓練營出來的球員的平均能力一般都會比CUBA出生的大學生要來的高的根本原因,俱樂部會強制訓練,大學真的大多靠自覺了。
而且張寧這個還和減肥不一樣,減肥是你知道堅持下去肯定有用,但張寧不知道自己做出的努力究竟能不能讓他闖出一條路來。但就算如此,他也在每天一點一滴的提高自己,這一點,就足以秒殺和他同時段的很多球員了。
張寧的第二大優勢,就是拼。
張寧在綜藝裡有一次眉骨受傷流血,但是依然選擇繼續打。其實這不是什麼劇本,張寧的打法註定了他在場上會和隊友有大量的身體接觸,受傷流血什麼的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自己都不當一回事兒了。
2018年,全國(U21)青年籃球錦標賽/CUBA四強對抗賽的揭幕戰在浙江舟山打,揭幕戰就是北大打當時的青年隊霸主浙江廣廈青年隊,當時我在場邊觀賽,比賽中張寧在一次碰撞中傷到了眉骨,瞬間血流不止。
但張寧只是讓場邊的醫生處理了一下傷口,就又纏著繃帶上了。
你說痛不痛?肯定痛啊,但球隊落後,張寧一刻也坐不住,還是馬上就上了,雖然那場比賽北大被廣廈青年隊給虐了,但這份拼勁和心氣真的是很硬的。
北大能拿三連冠,和這種精神很有關係,贏球文化這種東西是真的存在的,一支球隊的風格定了就不會走歪,心理強大也會讓人變得很強大,北大一個隊都挺硬的,北大出來的球員自然不可能軟。
雖然張寧的天賦並不是頂尖的,但是有了這兩項優點,他就註定水不了。
可能之後打的失常了,會有人鋪天蓋地的罵,可能之後會因為戰術安排問題好幾場上不了場,但心理素質過關的張寧絕對不會崩潰,不會自暴自棄,他在場上會做好自己的角色,去拼搶每一個球,這樣的球員教練是絕對喜歡的。
所以說,單論幾場比賽是判斷不了張寧究竟會如何的,更何況相比於他在大學的前隊友祝銘震來說,他確實有點慘。
祝銘震其實實力不怎麼比張寧強多少,但是被球隊全力培養,不僅僅場場首發,場均上場時間甚至超過了30分鐘,這就連一些混在CBA裡好多年的老油條都沒這種待遇,有意思的是還有外國友人把祝銘震錯認為外援的。
張寧在山西隊就屬於那種沒人疼沒人愛的水平了,也沒有很多的時間在場上鍛鍊,但是張寧絕對不會是水貨,可能這樣下來他成長的速度會比較慢,但一步一個腳印踩下去的路,打下的基礎都很紮實。
就如這次一樣,在被下放到CBA發展聯盟後他也依然去做了日常訓練,在被召回後非但毫無受影響,更是逆向爆發了一波,沒有基礎是爆發不了的,沒有心理素質技術也發揮不出來,所以這樣的張寧,還是有點看頭的。
對他再多點耐心吧,他不僅僅是個網紅,也是一個實打實的CBA球員。我相信總有一天,張寧會打出一個雖然並不怎麼耀眼,但讓自己無愧的生涯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