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偏暖氛圍支撐下 棉花期貨震蕩上行

2020-12-23 金投網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國內延伸至國外的需求受到較大打擊,棉花價格行情一路下跌,直到3月底觸及歷史低點,隨後小幅回升,在12000元/噸附近長期震蕩。

國慶節期間,隨著外盤在颶風影響下不斷拉漲,節後跳空高開,最高上衝15300元/噸附近,隨後下遊訂單熱度下降,現貨市場價格回歸至14000-14500元/噸附近。

近期,受國內宏觀經濟不斷向好預期、海外貨幣刺激政策預期,整體市場偏暖的氛圍之下,棉花期貨獲得支撐,震蕩上行,存在長期向好基礎。

USDA12月報告中美國和全球產量及期末庫存大幅下降

USDA報告中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環比調減390萬包,原因是產量減少和消費量增加。全球棉花產量調減220萬包,原因是美棉產量大幅調減,同時印度和巴基斯坦產量減少了50萬包,而且其他國家也有小幅調減。全球消費量調增160萬包,為1.156億包,同比增長13%。印度消費量調增100萬包,中國調增50萬包,巴基斯坦和泰國也有相應調增。全球棉花進口量調增30萬包,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增加完全抵消了孟加拉國、泰國和印尼的減少。全球期末庫存預計為9750萬包,同比減少190萬包。

美國方面,美國棉花產量和期末庫存環比下降,出口量調增。美棉產量調減110萬包,主要原因是得州產量減少90萬包,美國國內消費量沒有變化,出口量調增40萬包,為1500萬包,原因是全球消費和美棉出口數據上升。美國期末庫存環比調減150萬包,為570萬包,庫存消費比為33%,同比下降8個百分點。

整體看,USDA在基於宏觀經濟復甦、消費回調的基礎上,上調了全球消費量,同時針對美國的惡劣天氣和低於同期的優良率,下調了美棉的產量,符合市場預期。

國內棉花產量基本穩定,國儲庫存低位運行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中國棉花平均單產130.2公斤/畝,同比增長6.9%;按監測系統調查實播面積4568.2萬畝測算,預計總產量595.0萬噸,同比增長1.8%。國內新年度棉花總產量預計593.15萬噸,同比增1.26萬噸。新疆方面,在全疆面積預期持平至略減2-3%的基礎上,北疆略有減產,南疆預期豐產,整體產量相對於去年519萬噸的產量基數,有增無減。由於新疆繼續實行18600元/噸目標價格補貼,新疆棉花種植意願穩定,若無重大天氣災害,我國棉花產量基本穩定在590-600萬噸水平。當然,每年4-5月份棉花種植季節,對天氣的炒作時有發生,投資者可以考慮適當把握。

國儲棉方面,自2014年拋儲以來,進程顯著,當初1300萬噸的庫存,目前估計國內棉花僅剩100萬噸左右的水平,考慮到國家在不斷通過進口美棉、巴西棉,對國儲庫存進行補充,預估目前國儲棉儲備維持300萬噸左右水平。由於國儲棉庫存量已經降至國家安全警戒線(450萬噸)以下,而且2020/21年度的收儲因內外價差過大而尚未啟動,因此低庫存水平的國儲將進入適當調節市場供應的常規階段,同時給予棉花價格低部支撐。

海外疫情嚴峻影響需求復甦節奏,疫苗研發進展仍需關注

海外疫情的控制難度超預期,導致秋冬到來之際,歐盟疫情二次爆發,美國感染人數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海外經濟復甦的步伐。經歷了2020年一年新冠疫情爆發影響需求的邏輯,市場對於海外疫情升溫的邊際影響在減弱,轉而對疫苗研發的關注。我們需要關注到,即使例如輝瑞等醫藥企業在疫苗研發上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是距離臨床和推廣仍需要一段時間。後期需要關注海外疫情的恢復節奏,海外經濟恢復進程影響海外需求復甦節奏,其中涉及海外紡織品需求復甦,我國紡服出口美國佔比達15.6%,歐盟佔比達17.3%,如果2021年海外紡服需求能夠逐步恢復,那麼對棉紡產業鏈價格的提升,是重要的支撐點。

美國大選基本確定,中美關係依舊複雜

經過11月上旬的選舉人投票後,拜登率先獲得270張選票,目前拜登將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已成定局。雖然即使拜登當選,中美關係也難以恢復從前,11月底的涉疆法案是否執行,拜登代表的民主黨是否能夠在新疆棉問題上態度緩和,需要密切關注。此外,拜登更傾向於財政刺激政策,長期來看有利於美國經濟的復甦,後期具體政策依然要具體分析。

RCEP協定籤訂,利多我國對日本的紡織品出口

RCEP協議的最大意義在於中日首次間接建立的自貿區關係,日韓也是首次。對於棉紡方面來看,協議是利多我國對日本的紡織品出口。2019年,日本排在美國、越南之後,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第三大出口國。去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對日本市場的出口額為16.59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出口額佔我國出口總量的6.1%。我國對日出口的主要紡織商品包括包裝用紡織品、非織造布、安全氣囊以及氈布/帳篷,這四大產品佔我國紡織業對日出口總額的64.7%。

在日本市場上,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佔有較大優勢,如紡織品及原料、鞋靴傘和箱包等輕工產品,這些產品在日本進口市場的佔有率均在60%左右。RCEP協議的籤訂在一定程度上再次穩定了我國是紡織大國的地位,後期若再面臨歐美對紡服的制裁,我國將有更多辦法整合產業鏈,來減小外界對我國紡服產業鏈的打擊。

總體來看,2020/21年度全球棉花整體或仍舊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況,不過美棉新年度出口大幅好轉,印度收儲,巴基斯坦仍需要進口彌補國內缺口,美棉長期存在利好性支撐。國內方面,當前市場棉下遊需求不及預期,紗線、坯布庫存下降,但產成品庫存累積,短期內棉花市場供大於求局面不改,但是拉長周期看,基於宏觀經濟不斷恢復、海外貨幣刺激政策預期以及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相對趨於平穩預期,棉花期貨價格具備長期向好的基礎。

溫馨提示:狂飆不已!鐵礦石期貨再次上演「瘋狂的石頭」,焦炭實現九輪提漲。市場瞬息萬變,投資需謹慎,操作策略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機構觀點】6大期貨公司棉花最新觀點匯總
    棉花進口利潤高位小幅回落。新疆棉收儲暫難啟動。近期鄭棉震蕩偏強,短期美棉維持強勢,且鄭棉下方成本支撐,總體或易漲難跌,但短期國內疫情憂慮可能限制上方空間。鄭棉05合約,維持震蕩偏多思路。方正中期期貨:看多棉花維持震蕩走勢,短期受到成本端支撐走勢偏強。
  • 支撐金價因素不明顯 黃金期貨震蕩待勢
    原標題:支撐金價因素不明顯 黃金期貨震蕩待勢   本周四,
  • 期貨|橡膠棉花領漲,苯乙烯領跌。五一節後以來,螺紋快速上漲
    同時市場持續擔憂疫情對原油需求的影響時間可能比預期更長;多數分析師認為至少一年內原油需求不會回歸到疫情前水平。 瀝青:原油期貨未能延續漲勢,對瀝青價格的拉動有限,山東、華東、東北地區瀝青價格小幅上漲。隨著假期原油價格的上漲,以及相對較小的庫存壓力支撐,煉廠仍有試探性推漲的舉動,市場短期利空有限,市場價格穩中小漲為主。
  • 做多情緒得以釋放 棉花期貨價格高位有所回調
    棉花期貨價格經歷了長達半年的「低迷」行情,市場預期和期盼價格能迎來一波上漲的時間已久,此次藉助下遊需求爆發使得市場前期聚集的做多情緒得以釋放,而宏觀環境仍存壓力,訂單驟增之後有所回落,且因後市的不確定性,市場對高訂單量的持續性存有疑慮,棉花價格高位回調。
  • 國內黃金市場實物震蕩下跌,多方強勢支撐
    實物主要表現高開後下行,主要走勢震蕩下跌盤中走勢,黃金9999、黃金100g、白銀延期等4種高開後下行,黃金9995低開後上行,i黃金9999低開整理,黃金單月延期、黃金雙月延期2種低開低走,m黃金延期低開衝高后下行,鉑金9995高開整理。
  • 生意社:本周錫市場震蕩後上行(5.25-5.29)
    二、行情走勢分析  期貨方面本周倫錫整體震蕩上行,但漲幅有限,25日受上周行情拖累,價格小幅走弱,截止周五本周漲幅0.98%,成交量584手,持倉量16931手,增加21滬期錫2007合約本周震蕩上行走勢,截止周五收盤於134420元/噸,漲3940元/噸,漲幅約3%。  國內現貨市場本周跟隨滬期錫走勢震蕩後上行,周初開盤受倫錫走低影響現貨市場小幅走軟,後滬錫價格上行帶動國內現貨市場小幅走高,但受限於下遊需求有限,市場整體交易較冷清,現貨市場價格跟漲幅度較小,周漲幅僅有0.38%。升貼水方面本周相對穩定,保持在3000-5000元/噸附近。
  • 需求端缺乏提升動力 棉花走勢不必悲觀
    近期棉花價格震蕩小幅回調,12月份棉花供應穩定有保證,消費在11月份轉差,棉花短期內有需求端缺乏提升的動力,但是長期在宏觀驅動下棉花期貨走勢不必悲觀。美農業部數據略偏空,目前北半球大部分棉花產區已經完成收穫或者正處於收穫期,棉花產量相對確定,預計未來一段時間棉花的產量變化不大,主要看下遊消費端是否會由於疫情等原因做出調整。美豆和美玉米均偏多,從比價關係看美豆和美玉米中期擠壓棉花種植面積概率不小,美棉後期仍有上行空間。
  • 漲勢如此凌厲 液化氣期貨背後有何故事
    瑞達期貨指出,全球單日新增病例數創紀錄引發需求擔憂,OPEC+自8月起或放寬產量限制,國際原油期價震蕩回落;亞洲液化石油氣市場上漲;華東液化氣市場穩中上漲,進口氣逐步推漲,部分主營煉廠調漲;華南市場價格穩中有跌,碼頭成交有所優惠,主營單位持穩,下遊觀望情緒漸濃,購銷氛圍轉弱;進口到船計劃較少,華南庫存壓力可控支撐現貨,現貨市場回升後趨于震蕩。
  • 南華期貨 | 期市早餐2021.01.04
    國債:關注價格波動 上周四國債期貨早盤高開低走,全天震蕩下行,明顯收跌。公開市場有 100 億逆回購到期,央行開展 900 億逆回購,當日淨投放 800 億元。隔夜質押回購利率上行近 50bp,其餘整體波動不大,目前流動性難言充裕,但在足量投放之下,資金壓力得到了較好對衝。
  • 獵鷹解期:12月14日期貨品種操作建議早評_期貨評論_期貨_中金在線
    棉花  ICE3月合約期棉走高,12月11日報收74美分/磅,周漲2.45美分,漲幅3.42%。得益於當周美國農業部公布12月供需報告,報告下調全球棉花產量、上調需求,20/2年度全球棉花庫存下降,其中美國棉花產量下調,庫存下降。美棉出口數據方面,出口數據較好,環比前一周前四周均值均大幅提升,說明需求給市場提振支撐棉價走升。由此,期棉庫存陸續下降。
  •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發布新年度棉花市場預警
    供給剛性與需求彈性之間的不可協調性成為新冠疫情背景下棉花市場的主要矛盾。從2020年2月到7月,國際機構將2019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庫存消費比由69%一路上調至98%,登上 30多年來的高峰。2019年12月,國家儲備棉輪入政策啟動,棉花供給減壓。中美貿易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取得進展。悲觀氛圍逐步淡出,人們對市場前景寄予希望。隨著棉價風險明顯釋放,資本借勢布局。鄭棉主力合約從2019年10月上旬至2020年1月中旬一路上揚,由12085元/噸上漲至14370元/噸,漲幅約18.9%。
  • 明道金:黃金窄幅震蕩上行受壓 1840下高空為主
    周一開盤高開低走,反彈弱勢,市場空頭依然是主力。只有價格跌破1824區域後才能正式打開向下的空間,目前還是區間震蕩之中,窄幅震蕩,時間越久其爆發動能就越強勁。早盤依託1840壓制下高空為主,損1846,目標目標1830-1825.
  • 上行有阻力 下行有支撐 鋼價陷入博弈階段_期市動態_期貨_中金在線
    淮鋼中旬政策雖穩,但現貨市場各方表現則弱於預期,市場稍早鋼貿報盤45#淮鋼價格5150元/噸,根據新一輪政策鋼貿拿貨成本在5140-5150元/噸,低於此價位鋼貿則虧損,而需求端持續不佳及期螺下行拖累下,市場不乏5100-5120元/噸低價,倒掛出貨成為主流。
  • 宏觀及股指期貨盤中點評報告:股指期貨偏強震蕩,上行稍...
    12月16日,股指期貨主力合約IF2012、IH2012和IC2012小幅高開;開盤後,IF2012偏強震蕩,IH2012小幅震蕩上行,小幅上漲;IC2012衝高遇阻回落,輕度偏弱震蕩,上行乏力;早盤股指期貨走勢基本符合盤前預期。
  • 南華期貨 | 期市早餐2020.11.03
    棉花:市場擔憂需求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價格周一跌至三周低點,受市場對美國大選結果以及全球新冠病例持續攀升之下棉花需求前景的擔憂拖累,但空頭回補帶動市場挽回部分跌幅。操作建議:油料市場兩品種延續短期震蕩整理走勢,豆粕市場受美豆聯動調整拖累表現偏弱,短期均線系統支撐作用岌岌可危;菜粕市場繼續圍繞短期均線運行區域震蕩反覆,短線表現相對偏強,目前,油料市場兩品種仍在探尋下檔支撐過程中,關注後市走勢力度演變,操作上,暫依託盤面技術位波段短線思路為主。中期謹慎的反彈思路不變。
  • 南華期貨 | 期市早餐2020.12.11
    國債:流動性形成支撐周四國債期貨早盤高開,全天窄幅震蕩收漲。公開市場有100億逆回購到期,央行開展 100 億逆回購,當日資金零投放零回籠。資金面變動不大,各期限利率波動基本在5bp以內,隔夜端下至1%以下,回歸「0時代」。本月以來央行公開市場投放的時點相對提前,這也造成了目前短端流動性充裕的情況。
  • 從2318漲到3900液化氣期貨經歷了什麼?
    瑞達期貨指出,全球單日新增病例數創紀錄引發需求擔憂,OPEC+自8月起或放寬產量限制,國際原油期價震蕩回落;亞洲液化石油氣市場上漲;華東液化氣市場穩中上漲,進口氣逐步推漲,部分主營煉廠調漲;華南市場價格穩中有跌,碼頭成交有所優惠,主營單位持穩,下遊觀望情緒漸濃,購銷氛圍轉弱;進口到船計劃較少,華南庫存壓力可控支撐現貨,現貨市場回升後趨于震蕩。
  • 2020-9-28 中宇資訊-期貨產品現貨市場分析
    現貨市場:今日國內聚丙烯市場價格偏強調整。石化出廠價格多數持穩,市場貨源成本支撐尚可;期貨高開上行,提振業者信心;商家多隨行小幅試探高報,下遊工廠多維持剛需補倉,觀望態度濃厚。短期看,石化庫存處於低位水平,供應壓力不大,且臨近十一小長假,下遊需求存一定備貨支撐,預計明日PP市場延續向好走勢。
  • 中宇資訊:期貨產品現貨市場分析
    成本支撐但需求不旺,市場缺乏上下突破動力,預計短期PTA行情偏弱震蕩,關注美伊問題發展情況。信息來源:中宇資訊  甲醇:港口隨盤跟漲,內地弱穩  中宇資訊(市場分析師:韓春)1月3日訊:鄭州商品交易所甲醇期貨主力合約上漲,尾盤收陽。
  • 巨豐早評:外圍市場漲跌不一 A股將震蕩上行
    巨豐觀點 周一,A股震蕩上行,盤面呈現普漲局面,滬指收復3400點,創業板漲逾3%。巨豐投顧認為目前跨年行情已經展開,宏觀經濟向好是股市最大的支撐,而流動性和市場情緒則對行情有所制約。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刺激A股相關主題走強。周一,晶片、農業、釀酒、煤炭、汽車等全線走強,滬指收復3400點,創業板指數逼近年內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