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賽策略》作者Dara O』Kearney近日在pokerstrategy.com分享了一篇關於線下馬腳的文章,他認為認知偏見會影響我們在線下撲克中識別肢體馬腳的能力,而這種影響具體是怎麼樣的,以下為文章全文:
△《衛星賽策略》作者Dara O』Kearney
我是玩線上撲克起家的,當我開始轉戰線下撲克的時候,因為意識到自己對肢體馬腳這方面信息的整個領域都缺乏專業知識,所以我會跟一位自稱是這方面行家的線下職牌梳理我在線下打過的一些牌局。
以下是我最初跟他討論這方面內容的一次對話:
「我用A4s開局,BTN位3-bet,他有籌碼優勢,所以我認為他3-bet的範圍很鬆,於是我選了全下。」
「然後?」
「然後他立馬棄牌了。」
「你之前有從中察覺到什麼肢體馬腳嗎?」
「他下注時扔籌碼進底池的動作很誇張,但我不確定該作何解讀...」
「這就是馬腳!典型的強即是弱!因為他的牌力弱,所以他才努力表現出一副很強的樣子。相比你們線上玩家經常關注的什麼籌碼量啊之類的信息,肢體馬腳在線下撲克比那些信息要重要得多。」
然後,下面是我們關於這個內容的最後一次討論:
「你怎麼被淘汰的?」
「河牌我中了兩對,之前見他在河牌面對阻隔式下注時做過全下,所以我下了一個小注。」
「然後?」
「他全下了,他在河牌中了後門順,我完全沒想過他拿的是順子,因為他翻牌其實是用垃圾牌下注,轉牌變成聽牌後他卻選擇過牌。」
「你之前有從中察覺到什麼肢體馬腳嗎?」
「扔籌碼進底池的動作很誇張。」
「這就是馬腳!典型的牌力馬腳!他故意套路你,想讓你選跟注!這種情況一般表示他拿了堅果牌!相比你們線上玩家經常關注的什麼後門聽牌啊贏率啊之類的信息,肢體馬腳在線下撲克比那些信息要重要得多。」
相同的馬腳(動作誇張地扔籌碼入池)卻被解讀出兩種完全不同的信息,從結果來看,兩種解讀似乎都是正確的,但就是從那一刻開始我才意識到,這位行家跟其他許多聲稱自己很會讀牌的線下玩家一樣,他們其實沒有自己吹噓的那麼厲害,他們之所以有這種行為不過是人腦所受的基本認知偏見所導致的。
緊張和興奮可以是同一種表現
△這個動作透露的牌力是弱是強?或許兩者皆有
說了那麼多,目的不是為了「證明」線下馬腳論純屬胡說,只是想要提醒大家:馬腳所透露的信息並非單一絕對的,同一種馬腳所代表的信息甚至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兩種意義,所以當我們獲得一種馬腳時,重點是如何辨別其中的關聯,比方說看到某位對手喜歡在下注時做出揮擲籌碼的動作,除非你從過去的交手中得出確切的結論,很肯定他的這一舉動跟牌力強或牌力弱有關聯,不然你識別到的這個所謂馬腳就是一種無用的信息。
有些人因為緊張,所以詐唬的時候會發抖,可另一些人卻只有在拿到大牌時因為興奮而發抖,據研究表明,緊張和興奮令我們身體做出的反應其實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很容易混淆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將這種反應解讀成相反的信息。
另一些玩家在詐唬的時候,為了起到震懾對手的作用,他們會選擇死盯著對手來看,可另一些玩家卻會在拿到堅果牌時,為了引誘你跟注而盯著你看;同理可用在下注量這個馬腳上,有些不太會打的玩家在拿到強牌時喜歡通過下小注來引誘你跟注,在拿到爛牌時下大注來逼你棄牌,可另一些玩家卻做著相反的事情,在不確定是否能贏下底池時,為了不浪費太多籌碼,他們詐唬時喜歡下小注,但在用大牌打價值時因為想要贏到更多籌碼,所以他們往往會下很大的注。
這就是為什麼優秀的牌手會努力不讓自己的策略被一眼看穿,然後會練就一種大家經常聽到的「平衡打法」,就拿下注量來說,當使用同一種下注量時,他們有時是用詐唬牌去下注,有時卻用價值牌這麼做。
線下撲克樣本量太小
即便你認為自己已經找出了一種馬腳(肢體或下注量)和對手牌力之間的關聯,在使用這個信息時還是要謹慎些,因為我們在線下撲克中所獲得的樣本量是在太小,所以不要因為看到某個對手連著兩三次在拿著弱牌時做出同一種表現後,就斷定他之後再有這種表現時,代表的就是他拿了弱牌。事實上,一些經驗老道的玩家常常會套路對手,他們會故意做出一些舉動讓對手相信這是他們的一個馬腳,然後利用這個煙霧彈來從對手身上謀利。
有一次打比賽,在第一休息碰上了David Lappin(愛爾蘭職牌),他說自己發現老派玩家GeorgeMcKeever身上的一個下注量馬腳,他認為McKeever在拿弱牌或詐唬時總愛下小注,但拿強牌時會下大注,這是老派玩家身上很常見的一種做法,只是我聽到David這麼說時,對這個結論有些存疑,畢竟像McKeever這樣有經驗且成績那麼好的玩家,他不可能這麼容易被看透。
果不其然,當第二次休息時,我找上David問他打得怎麼樣,他說:
「輸了一個大底池給McKeever。」
「怎麼輸的?」
「翻前他open了一個小注,我感覺他的牌力不強,於是在大盲位跟注,翻牌我什麼都沒中,但McKeever再次下了小注,於是我決定採取漂浮打法,轉牌河牌他還是下得很小,因為感覺他沒什麼牌,於是我在河牌過牌之後加了一個大注。」
「然後?」
「他全下了。」
「所以說你之前得出的那個下注量馬腳,其實並沒你想的那麼可靠吧。」
「是的,McKeever在收下底池的時候,因為看到我有些愣,他狡黠地衝我笑了笑說:『小子,你是不是信了我那個下注量的馬腳?』」
最後,附贈拿著強牌&弱牌時常見的10種表現:
一)強牌對應表現
雙手顫抖(這很難裝)
不停說話
雙唇放鬆
大大的笑容
眼神停在翻牌的時間較長,隨後飛速偷瞄對手一眼
突然對牌局變得更專心起來
突然靠回椅背,下注或跟注時動作更放鬆
慢慢將籌碼放入底池中,或是用一種小心翼翼地方式放入
不耐煩,由此可見他們很希望下注
眼睛大睜,眨眼頻率變少
雖說很多專家建議你盯著對手的眼睛看,但也別忘了留意他們的雙手,一般來說,一隻顫抖的手往往意味著手的主人拿了強牌,當然啦,這個主人如果平時就是個手抖的人,那情況就另說了。
二)弱牌對應表現
屏住呼吸,身體一動不動
說話聲音更高,語速更慢或說話時顯得不自然
動作很大地往底池推入籌碼
死盯著你看(上面提過,強其實是弱)
翻牌後有意識地查看底牌
對自己底牌的照看很隨意
嘟嘴或舔嘴唇
很明顯地用嘴呼吸
有意識地遮住自己的嘴巴
眨眼速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