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爆發的新冠疫情間接性給畜牧養殖帶來了巨大損失,導致今年豬,牛,羊肉價格再次大幅度上升,肉類是每個家庭不可或缺的食材,僅豬肉為例,我國一天至少要消耗14萬噸!實際全年消耗5800萬噸豬肉,且需進口400萬噸才堪堪滿足需求。
因此,大力發展畜牧養殖非常重要,我國主要畜牧品種豬牛羊基本是雜食性的,在養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牧草,飼料成本不斷增長,且全吃飼料不利於牲畜健康生 長,牧草增加了牲畜的採食量,且起到調味作用。
現在很多北方畜牧養殖都種植多年生黑麥草,主要是黑麥草適口性好,纖維含量高,且鮮嫩多汁,是多數品種牲口最喜歡吃的牧草之一,且,多年生黑麥草一次種植好幾年都不用再次播種,省時省力,收割產量高。下面我們詳細介紹多年生黑麥草的特點:
多年生黑麥草概述
多年生黑麥草別名宿根黑麥草,英國黑麥草,原產南歐,北非及亞洲西南部,在1677年首先在英國作為牧草栽培。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後進行了大面積栽培,至今已經廣泛應用於大江南北。
多年生黑麥草經濟價值
多年生黑麥草莖葉茂盛,幼嫩多汁,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是各種家畜喜事的上等飼草。
多年生黑麥草花前收割可調製成優質乾草,也可以青飼或則直接放牧,一般每畝鮮草產量3-4噸,若水肥條件優良可高達5-8噸。
多年生黑麥草植物學特徵
多年生黑麥草根系淺而發達,主要分布於15CM的土層中,放牧或頻繁收割更能促進根系發育,容易絮結成稠密草皮。多年生黑麥草莖直立,株高30-100CM,分櫱程度因土壤,水肥條件,品種及密植程度決定,為數十到百餘不等。現已經培育性能高產的四倍體品種。
多年生黑麥草生物學特徵
多年生黑麥草喜溫涼溼潤氣候,耐寒;但耐熱,耐旱,耐貧瘠及耐酸鹼能力都相對較差,適合於夏季溫度不超過35度,冬季溫度不超過零下15度範圍,年降水量500mm-1500mm地區種植。多年生黑麥草生長快,成熟早,在冬季嚴寒乾旱地區一般不能自然越冬。
多年生黑麥草栽培技術
多年生黑麥草一般9月中下旬播種,冬前植株高達20CM以上,冬季不枯黃,次年3月中旬草叢高達50CM,4月下旬至5月初開花,6月種籽成熟。
播種多年生黑麥草不必深耕,但要求種床細碎和水肥充足。播前精耕細作,保持土壤墒情,施足底肥。播種用量:2KG-4KG/畝;以行播和撒播為主,覆土為2CM左右。可與紅三葉,白三葉混播。在條件適宜情況下,多年生黑麥草1周出齊苗,苗期中耕除草遠較一般牧草少。
多年生黑麥草分櫱能力強,而且生長速度快,每次收割後應追肥氮肥,並結合灌溉,以促進生長。
如果您在種植或者是管理上有疑問可以聯繫我們,或者下方留言交流,關注種子幫,獲得更多種植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