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贏了多少場,如果你不是最後贏的那個人,你就是一個失敗者。--《網:阿加西自傳》
當阿加西再一次在大滿貫中敗於桑普拉斯的拍下,他痛苦至極;所有的安慰都是蒼白的,尤其是那句「雖敗猶榮」。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戰爭中將軍的成功是用別人的鮮血成就,網球每一站比賽的勝利都是球員的死裡逃生。一個球員,每年需要對著發球機器揮拍百萬次,才能僥倖生活在聚光燈下。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多少人為了一個積分在黑暗中默默獨行,也許這輩子他們都沒有機會擁有排名。網球這項運動有多殘酷,以至於讓阿加西說出「我恨網球」。
不知道何時,大賽落幕後,開始流行「雖敗猶榮」的謊言。球員用盡了每一滴汗水,每一分努力,終於走到最後,然後輸了,這樣的結果,對於球員多麼慘烈。那一刻,前面六場所有的喜悅瞬間被悲傷吞沒,哪有什麼榮光?每一場比賽都是生與死的較量。如果球員上場拿的不是球拍,而是一把利劍,輸了,就意味著死亡;即使用再華麗的辭藻,粉飾的也不過是一座墳墓,誰願意接受這樣的稱讚:「看,他給自己鑄就墳墓多麼華麗」。
「雖敗猶榮」多麼荒唐,它給球員築起的堡壘,既阻擋不了這次比賽帶來的悲傷,也不能給下場比賽帶來任何力量。網球失利給球員留下的創傷,就像在心口剜了一刀,每次回憶都會血流不止,即使以後取得再多的勝利,也填不了心口的這個黑洞。如果同一項賽事,在決賽連續敗於同一人,心口的黑洞就會形成一個叫「恐懼」的漩渦,失敗者即使從失利的地獄爬出來,再次與那個人隔網相對,也會向恐懼投降。
他可能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甚至認為失敗才是他的宿命。最可怕的是只要球員還沒有退役,這種失敗可能還會無限循環,如墜無間地獄,永無解脫之可能。這樣一種痛苦怎麼能被謳歌?除非痛苦不是自己的,而是別人的。
慣看秋月春風固然灑脫,誰都可以看淡輸贏 ,唯獨以網球為食,以網球為水,以網球為床的球員不行。下次,別再用「雖敗猶榮」的這種精神勝利法粉飾太平。在球場上,勝利,是球員唯一的正義。(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十二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