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為何不叫巴比倫

2020-12-23 上遊新聞

世上曾有一座不朽之城,他的名字叫做巴比倫。

荷馬史詩裡,有他的名字。說在幼發拉底河畔,隆起了巴比倫的城牆,這城牆的厚度,足以讓一輛四匹馬拉的戰車從容轉身。一座大橋,跨過川流不息的河水,將巴比倫的老城和新城連成一片。而因為城實在太大,足足有一百座銅門,所以荷馬便送他一個綽號,叫做「百門之都」。

而在猶太人的《聖經舊約》裡,同樣有他的存在。最初,巴比倫是這一塊兩河之地最為肥沃的所在,越來越多的人定居在這裡,最終他們甚至決心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這便是巴別塔。他們用磚和河泥作為材料,將塔一層一層往上壘,直至聳入雲霄。以至於耶和華從天國往下一望,頓時又驚又怒!他想不到的是,人間的子民,居然能建起這樣的巨塔,倘若不管不顧,日後他們還有什麼事辦不成呢?

於是耶和華便下到人群之間,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他們就停工不造那城,而這城便有了巴別之名——即變亂之城。

當然,這僅僅是希臘人和猶太人的說法,巴比倫人自己的解釋,則是「神之門」的意思。直到今天,我們仍能看到這座古城的門,四米多高,兩米多寬。門的上半部分是拱形的構造,門洞的兩邊,則雕飾著雄獅、公牛等代表勇猛的琉璃磚圖案。

不同的稱呼,其實源於不同的歷史記憶。公元前586年,即中國的春秋時期,新巴比倫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國,將以色列的聖城耶路撒冷拆為一片廢墟,神廟更乾脆付之一炬,近萬猶太人連同他們的國王,統統被尼布甲尼撒二世滅掉猶太國,「巴比倫之囚」由此成名——恐怕正是這樣的亡國之恨,讓猶太人在舊約裡將此處憤怒地稱為變亂之城。

而當希臘人抵達此處之際,這裡已經衰敗下來,千百年的風雨剝蝕與無休止的戰亂,令這座古城幾乎湮沒不聞,但城門卻完好如初——打敗了波斯帝國的亞歷山大,再次將這裡展現為世界的中心——巴比倫,成了亞歷山大帝國的首都。

這很可能,是因為希羅多德的緣故。這位遠在亞歷山大之前的古希臘歷史學家,曾在他的著作裡詳細描述巴比倫的通天塔,他說,通天塔建在許多層巨大的高臺上,這些高臺共有8層,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臺上建有神廟。牆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階梯,可以繞塔而上,直達塔頂;塔梯的中腰設有座位,可供歇息。

圖-航拍巴格達

希羅多德的描述是否可信呢?他曾描述,通天塔的塔基邊長和塔高都是九十米,而到了19世紀,考古學家的測量和推算,塔基塔高九十六米,相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正是因為通天塔的存在,亞歷山大很可能久已仰慕此地,他曾遠遠地目睹這座很可能是那個時代亞歐大陸最高的建築,因而對這座歷史名城,實在十足地嚮往。

但很可惜,就是在亞歷山大之後,巴比倫便在史冊上湮沒無聞。當亞歷山大帝國一分為三,統治美索不達米亞的塞琉古王國,便把都城遷到了塞琉西亞。

圖-巴格達機場

所以,當羅馬人來到此處之際,他們說:塞琉西亞,擁有六十萬人口,由三百名議員組成的議會治理,是此時的世界級大都會,只有羅馬、亞歷山大和安條克可以與其相提並論。

請注意:塞琉西亞,就在巴格達東南25處。而巴比倫,則在巴格達以南約85公裡處。

當然,塞琉西亞的榮華更為短暫,在隨後羅馬人與安息人的爭奪中,被羅馬的將軍阿維狄烏斯·卡西烏斯摧毀。而後,因為底格裡斯河的改道,被剩餘不多的居民徹底放棄。

也就是在這個新波斯人,即安息(波斯第二王朝)、薩珊(波斯第三王朝)的年代,巴格達作為一個地名,開始出現在史冊之上。

圖-巴格達

最初,這個地名被翻譯為報達或八哈塔,而若是意譯,則是「神賜之地」,但無論哪種譯法,都是波斯語。

另一種說法,則一直上溯到漢謨拉比法典,說當時巴格達,便已經以「神賜之地」的名字出現。

但事實上,巴格達的繁榮,唯有阿拉伯人知道。大約在唐明皇的年代,黑衣大食的哈裡發曼蘇爾,親自勘察地點,最終選中了這裡,並花了四年時間,終於在此建成一座「和平之城」——意譯則是馬迪納·薩拉姆,從此成為阿拉伯帝國的首都。

和東方的四方塊城市布局不同,巴格達被設計為一座圓形城市,以皇城為圓心,城牆構成3個同心圓,依次是皇城、內城和外城。三道城牆之上,各設有四道城門,大街從城市的中心如車輪輻條一般伸向城門。皇宮、官邸、清真寺,就在其間。

這樣的一座帝國之城,到了阿拉伯帝國史上最有名的賢君哈倫·拉希德之際,更是大幅度擴建,除了上述皇宮清真寺,如學校、圖書館、天文臺、客棧、驛館、市場、浴室及市政交通設施,統統一個不缺地出現在地圖之上,店鋪林立,商賈雲集,來自遙遠東方的絲綢、瓷器,居然也以專賣店的形式在這裡出現。

更不用說,這裡還有被稱為學術大聚集的阿拉伯國立研究機構——智慧館,包括希臘、波斯、印度的古典著作,都在這裡集中,然後整理、翻譯,以阿拉伯文的形式出現在世人面前。而在此基礎之上,便出現了一批著名的大學,譬如11世紀的尼採米亞大學和13世紀的穆斯坦綏裡耶大學。

應該說,古代巴格達的沒落,發生在蒙古西徵那個年代,由於蒙古人的粗暴,毫不憐香惜玉,以至於建築古蹟被摧毀,經典文物被投入河水,甚至誇張到墨水將底格裡斯河染黑。而且,相似事件在帖木兒的時代,又發生了一次。

這樣講吧,在15世紀之後,曾經作為古代世界經濟和文化中心的巴格達,再也不復存在了。而曾經的文明古國巴比倫,更是成為了阿拉伯人不願提起的名詞。

事實上,也確實和當下的居民完全沒有聯繫,現在的伊拉克人,七成是阿拉伯人,三成是庫德人、亞塞拜然人、亞美尼亞人和亞述人,他們都不是古巴比倫人的後裔。就連伊拉克這個國名,也是阿拉伯語「血管」之意,即指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及其匯合成的阿拉伯河連成的水網,布局形如人體的血管。

圖-古巴比倫風情

所以,當下的巴格達人,其實更願意你跟他講《一千零一夜》,而不是什麼《漢謨拉比法典》和「通天塔」。

來源:新華號 地圖帝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恐怖襲擊為何如此頻繁?|軍情觀察
    荔枝軍事:今日軍情觀察(11月12日)    今天的軍情觀察,我們將一起關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恐怖襲擊為何如此頻繁?】【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支持者要求美軍撤離,美軍真的會走嗎?最近一段時間,伊拉克境內極端組織活動猖獗,甚至恐怖襲擊活動已經逐漸從偏遠地區向首都巴格達靠近了,這是為什麼?
  • 巴比倫與伊拉克是什麼關係?
    從地理位置上說,古代巴比倫王國確實在今天伊拉克境內,也就是被稱為「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所謂「兩河」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兩條河流並行流淌,最終匯合成阿拉伯河並流入波斯灣。與巴比倫王國不同,亞述帝國選擇將自己的都城建立在伊拉克北部的尼尼微,而關於空中花園的地址究竟在巴比倫城還是尼尼微至今眾說紛紜。公元前612年,古巴比倫境內的迦勒底人擊敗亞述並建立新的王國,為了同先前的古巴比倫王國相區分,後世稱之為「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在國王尼布甲尼撒在位時期國力強盛,在他的統治下巴比倫城被建設成一座如同堡壘的城市。
  • 時隔十年中國國航飛機首飛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應伊拉克共和國政府的邀請,國務委員司馬義.艾買提今天上午乘中國民航飛機離開北京前往巴格達對伊拉克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  陪同訪問的有中國外交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衛生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中國紅十字會的負責人。隨機還攜帶了一批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生兩起爆炸 致7人受傷
    新華社巴格達2月8日電(記者白平)伊拉克首都巴格達8日晚發生兩起爆炸,造成7人受傷。伊內政部消息人士告訴新華社記者,第一起爆炸發生在巴格達市東部,造成4人受傷,附近建築和車輛受損;第二起爆炸發生在該市北部,造成3人受傷。
  •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一刻,我為祖國感到驕傲,我特別想入黨」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這一刻,我為祖國感到驕傲,我特別想入黨」 2020-10-08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巴林的國家航空公司海灣航空暫停從巴格達(伊拉克首都)、納賈夫...
    2020-01-04 00:30:12來源:FX168 巴林的國家航空公司海灣航空暫停從巴格達(伊拉克首都)、納賈夫(伊拉克城市)出發或以這兩個城市為目的地的航班。
  • 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綠區」附近遭1枚火箭彈襲擊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快訊】據阿拉伯國有電視臺報導,一枚火箭彈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綠區」附近。而伊拉克軍方一天之前剛證實,有兩枚火箭彈襲擊了該區域。目前尚無任何組織或個人宣稱對襲擊事件負責。「綠區」位於巴格達市中心,是伊拉克政府機構以及美國和英國駐伊大使館所在地。(海外網 魏雪巍)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 伊拉克譴責美國襲擊巴格達機場
    新華社巴格達1月3日電(記者白平)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3日譴責美國襲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並殺害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和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稱這是對伊拉克主權的侵犯。
  • 蘇萊曼尼為何現身巴格達機場 伊拉克總理說出實情
    他當時為何出現在巴格達機場?赴伊拉克又是所為何事?伊拉克總理邁赫迪1月5日在議會特別會議上透露了實情。邁赫迪表示關係緊張的沙特和伊朗此前正就緩和矛盾展開對話,伊拉克則承擔中間人的角色。邁赫迪透露,蘇萊曼尼本次赴伊拉克就是專程傳達伊朗給沙特的回信。邁赫迪當天原定與蘇萊曼尼舉行會談。誰知剛到巴格達機場,蘇萊曼尼就遭美軍「暗殺」。
  • 《一千零一夜的故鄉》–巴格達
    曼蘇爾建城後的每任哈裡發都定都於此,並不斷擴建,巴格達逐漸向底格裡斯河東岸發展,成為當時中東廣大地區最重要的文化與貿易中心。當時巴格達的城市人口超過100萬,同中國唐朝的京城長安(今西安)、拜佔廷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一起被譽為當時世界「三大名城」。
  • 伊拉克庫民黨巴格達總部遭示威者縱火
    新華社巴格達10月17日電(記者張淼)伊拉克庫德自治區(庫區)兩大執政黨之一的庫德斯坦民主黨(庫民黨)位於伊首都巴格達的總部17日遭示威者闖入並縱火。庫區領導人當天發表聲明予以強烈譴責。 據報導,庫民黨政治局委員、伊拉克前外長霍希亞爾·茲巴裡日前要求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撤出巴格達「綠區」。
  • ...外媒: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綠區」遭火箭彈襲擊;英國至越南航班現...
    與此同時,據不完全統計,9月以來,已有7家白酒企業官方宣布對旗下產品進行提價,包括五糧液、洋河、國窖、水井坊、郎酒等品牌。5丨外媒: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綠區」遭遇火箭彈襲擊據環球網援引沙特Al-arabiya電視臺消息說,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綠區」遭遇火箭彈襲擊。「綠區」位於巴格達市中心,是伊拉克政府機構以及美國和英國駐伊拉克大使館所在地。
  • 伊拉克巴格達「綠區」遭數枚火箭彈襲擊
    新華社巴格達12月20日電(記者張淼)伊拉克軍方20日說,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市中心「綠區」當晚遭數枚火箭彈襲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啟動防空系統對火箭彈實施了攔截。伊拉克聯合行動指揮部發表聲明說,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20日晚從巴格達東南部區域向「綠區」發射數枚「喀秋莎」火箭彈,擊中「綠區」內部分建築和車輛,但未造成人員傷亡。伊拉克內政部一名官員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美國大使館的防空系統當晚攔截並摧毀4枚火箭彈,另有一枚火箭彈擊中「綠區」內一處軍事設施。
  • 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遭襲,已致至少8人死亡
    來源:經濟日報據外電3日報導,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遭襲,至少8人死亡。【相關報導】外媒:美國聲稱在巴格達發動「與伊朗有關的」襲擊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證實,疑與伊朗有關的巴格達機場襲擊系美國所為。當地時間3日凌晨,三枚火箭彈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爆炸造成至少8人死亡,12名伊拉克軍人受傷。
  • 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再遭襲擊,爆炸聲響徹巴格達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1日報導,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綠區」所在的美國大使館,再次遭到火箭彈襲擊。一名伊拉克安全部隊官員向媒體透露,就在本周三,也就是6月10日當天,美國駐伊拉克巴格達的大使館再次遭到武裝分子的火箭彈襲擊。當時,巨大的爆炸聲,響徹了整個巴格達市。
  • 伊拉克首都氣溫超45攝氏度 民眾街頭「淋浴」消暑
    本文轉自【人民視覺】;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當地時間2020年8月8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氣溫超過45攝氏度,人們在路邊噴頭淋水消暑。
  • 現場視頻丨伊拉克巴格達綠區遭到火箭彈襲擊
    (原標題:現場視頻丨伊拉克巴格達綠區遭到火箭彈襲擊) 當地時間12
  • 伊拉克巴格達遭到不明來源槍擊
    當地時間7月4日下午,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北部的阿拉維地區遭到不明來源槍擊,至少發射了三輪子彈,每一輪槍聲持續了3秒左右。從社交媒體發布的一些圖片來看,附近一些民用車輛被擊穿外殼,傷亡情況目前未知。但伊拉克安全部門尚未發布官方聲明對此事進行確認。
  • 伊拉克巴格達近郊遭極端組織襲擊 已致11死4傷
    當地時間11月8日夜間,據伊拉克安全部門確認,在首都巴格達近郊的拉德瓦尼亞地區發生恐怖襲擊,一個極端組織小隊向一處哨塔投擲手雷發動突襲,隨後雙方發生激烈的持續交火。截至目前,至少已造成11人死亡,4人受傷,死者中包括5名當地部落武裝成員和6名平民。
  • 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遭美軍空襲 伊朗軍官在襲擊中身亡 (1/4)
    伊拉克巴格達機場遭美軍空襲,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遭到3枚飛彈襲擊,兩部車輛被炸毀,致數人死亡。伊拉克人民動員組織領導人阿布·馬赫迪·穆罕迪斯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領導人卡西姆·蘇萊曼尼在空襲中身亡。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表示,川普指揮了美軍對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兩處與伊朗有關目標發動的空襲。圖為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遭到飛彈襲擊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