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郵遞員的「最後一班崗」

2021-01-12 瀟湘晨報

符蓮香騎著摩託車行駛在泥濘的山路上。

在給高峰村一戶人家送包裹時,符蓮香被螞蟥咬了。

符蓮香在和村民聊天,這些年他們早就彼此熟悉。

一位阿姐在符蓮香面前試穿剛郵寄到的新衣服。

符蓮香的老公為她盛湯。她每天下午5點30分開始整理包裹,對派件信息進行分類,往往忙到很晚才能吃飯。

符蓮香騎著摩託車行駛在曲折的山路上,這條路她已經來來回回走了很多遍。

「以前去高峰村走的都是泥土路,路面坑坑窪窪,晴天塵土飛揚,雨天寸步難行,平均每個月都要換一次輪胎。現在大多都是水泥路,路況已經改善了很多。」符蓮香笑著說。

12月25日,吃過早飯,符蓮香整理好她的郵包,騎上摩託車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她負責投遞白沙黎族自治縣南開鄉高峰、南開等五個村委會的信件、報刊、包裹。

南開鄉是白沙最偏遠的鄉鎮,距縣城有20公裡的崎嶇山路。而南開鄉最遠、最偏僻的高峰村委會,則是符蓮香的第一個投遞點,來回騎車至少要花4個小時,距離近100公裡。

不過,往高峰村委會投遞的日子臨近尾聲了。根據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相關總體規劃,我省啟動對位於核心區內高峰村等村莊的生態搬遷。目前,高峰村村民陸續搬到縣城,住上寬敞的樓房,但哪怕村裡還剩下一人,還有一個包裹,符蓮香依然會奔波在這條鄉間小路上,站好最後一班崗。

一個人,5個村委會,51歲的鄉村郵遞員符蓮香騎著這輛摩託車,在白沙南開鄉崎嶇的山路上往返奔波了10年,將快遞包裹送到鄉間村落的「最後一公裡」。

上坡、下坡、再上坡……由於當天大霧加上小雨,儘管符蓮香對這條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但為了將郵包完好無損地送到村民手中,她騎得比平時更加小心。

看見符蓮香騎車載著郵包進村,村民們隔老遠就招呼她來喝水。「時間長了,村裡的人像親戚一樣。」符蓮香回憶道,「以前背著包裹走山路,經常被螞蟥咬。最難忘的是自己親手把大學錄取通知書送到學生手上,這不僅是孩子的幸福,更是我們鄉裡的光榮,而這份幸福是我送達的。」

在同一條山路上往返了無數遍,郵遞工作雖然重複枯燥,但對符蓮香來說,無論是送報紙還是送包裹,或者是大學錄取通知書,只要村民收到的是開心,她就覺得滿足,這樣的「平凡之路」需要她。(記者 袁琛)

【來源:海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最後一班崗,也是退休最好的禮物」
    「最後一班崗,也是退休最好的禮物」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03-12     來源:攀枝花日報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 泉州監獄:站好最後一班崗的老民警
    泉州監獄:站好最後一班崗的老民警 2020-08-28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普專欄|徐亞明:恪盡職守站好最後一班崗
    點 擊 藍 字徐亞明:恪盡職守站好最後一班崗「我們這個普查成果是一個普查辦的全體人員一起工作所得的,他們比我們更辛苦。」縣統計局總統計師徐亞明一直在強調,現在樅陽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成果」是普查辦所有成員的辛勞所得。
  • 【警察故事】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警察故事】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0-12-22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馳援日記|高元妹:和武漢一起,站好最後一班崗
    央廣網廣州3月23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白恬)「這幾天,馳援湖北的醫療隊陸續「回家」了,看到同行們凱旋而歸的身影,我內心雖然想家,但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工作仍在繼續,還有未完成的使命,站好最後一班崗,相信和家人團聚的那天很快到來。」
  • 老警陳穎: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老警陳穎:堅守崗位38年,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0-12-21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年第一天 老趙站好最後一班崗後脫下警服正式退休
    而同樣在這一天,他圓滿的完成了從警40多年來的最後一班崗,脫下警服,正式退休。站好最後一班崗2020年12月31日,趙敏如往常一樣,早上6點30分就來到單位,對著鏡子嚴謹地穿好警服、整齊佩戴上裝備,凝望著帽子上的警徽,眼神中透露出對這份工作深深的熱愛。7點整,趙敏準時站到了渝中區上清寺轉盤的高峰崗位上。
  • 我要站好退休前的最後一班崗
    她說:「抗擊疫情,我要站好最後一班崗,這是我作為社區工作人員的責任。」韓穎在社區擔任計生專幹一職,雖然年長,但是社區所有表格製作和運用全部掌握,有時候比年輕人還操作熟練,疫情工作表格最為繁瑣複雜,熬夜3天身體已然疲倦,看電腦數字表格小,時常眼睛花,但她不顧身體情況,放棄輪流休息時間一直守在電腦旁等待。「在崗一分鐘,盡責六十秒」,這是即將退休的韓穎常掛在嘴邊的話。
  • 偉偉道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最後一班崗
    這應該是川普政府對德國(包括法國)的最後一擊。如果默克爾出手夠快,她也許會聯合法國,在川普下臺前還以顏色。從2005年11月開始,默克爾三度連任、擔任德國總理16年之久。此前她已經反覆表態不再尋求連任,因此本屆任期是她的最後一班崗。這最後一班崗,並不輕鬆。默克爾離任前需要處理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重塑德美關係、歐美關係。
  • 40多年無悔護城 重慶老趙跨年前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1年1月1日,既是新年第一天,也是重慶市渝中區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上清寺大隊民警趙敏60歲的生日,而就在跨年前一天,他圓滿完成從警40多年來的最後一班崗,脫下警服,正式退休。激動、不舍、惆悵……多種複雜情緒在趙敏心中交織。直到現在,他依然選擇繼續開啟清晨5點半的起床鬧鐘。
  • 【守初心 擔使命】楊常青:堅守初心 站好最後一班崗
    1月15日,是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駐甘洛工作小組組長,甘洛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楊常青在甘洛任職的最後一天,這一天,他帶著對甘洛人民的厚愛,帶著對聯繫點的牽掛,堅守最後一班崗,深入蓼坪鄉開展慰問走訪活動,為困難群眾、優扶對象、退役軍人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帶去黨和政府的溫暖和關懷。
  • 同為國乒隊長,一個努力站好最後一班崗,另一個撂挑子當甩手掌柜
    十月一日正在向我們大踏步走來,盼望超長假期就要到了,而一場桌球的饕餮盛宴就要激情上演,想想都令球迷心醉,但也不免有點遺憾,同為國乒隊長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一個是努力站好最後一班崗,而另一個卻撂挑子當起了甩手掌柜。
  • 「站好最後一班崗!」來到武漢46天,江西醫生每日與死神較量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全部來源ICU,就是重症監護室,常常被稱作生命的最後一道堡壘。慎終如初 站好最後一班崗在上個月,江西的重症團隊還順利實施了武漢市第五醫院的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ecmo 治療。通俗地說,就是ecmo這個設備替代了患者的肺臟,成為「人工肺」,給患者供氧,從而使他的肺得以休養。現在,這名患者也恢復得很好。
  • 中國女排顏妮:克服傷病 站好最後一班崗
    今天為您播出由記者李嵬製作的第二集《中國女排顏妮:克服傷病 站好最後一班崗》「現在奧運會已經定下來是推到明年了,也不能說因為我希望怎麼樣它就會改變。但是對於明年來說,我還是希望自己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我會義不容辭,全力以赴去為隊伍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夠站好最後一班崗。」看到顏妮無奈的笑,聽到她的回答,多少讓人有些覺得不太好接受。
  • 重慶公交車司機說:「站好最後一班崗,再來說退休的事情」
    原本,在這一次的疫情防控中,他可以選擇在家休息,但他卻說,「站好最後一班崗,再來說我退休的事情。」他,就是交通開發投資集團重慶公交兩江公交公司人和分公司152路公交車的駕駛員——塗健。他說,他能夠安心上崗最大的動力來源於家人的理解。
  • 吳金貴表態會站好最後一班崗 安排年輕人出場樂呵呵圍觀訓練
    不僅在成績上,我們也會認真完成賽區要求的紀律規定,站好最後一班崗,打好最後一場比賽。」發布會結束後,球隊進行了對媒體開放15分鐘的訓練課。訓練開始前,大伙兒圍成一圈高呼「青島」,彼此加油打氣。跟上一堂訓練課類似,吳金貴一臉笑意旁觀球隊搶圈訓練。正如他在發布會上所言,「將會站好最後一班崗」。PP體育記者鄭曉蔚 大連報導
  • 40多年無悔護城 民警老趙跨年前站好「最後一班崗」
    2021年1月1日,既是新年第一天,也是渝中區交巡警支隊上清寺大隊民警趙敏60歲的生日,而就在跨年前一天,他圓滿的完成了從警40多年來的最後一班崗,脫下警服,正式退休。激動、不舍、惆悵……多種複雜情緒在趙敏心中交織,而直到現在,他依然選擇繼續開啟清晨5點半的起床鬧鐘。
  • 重症醫生賈佳:「雖不能第一個上前線,但會站好最後一班崗」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武漢3月20日電(記者李偉、包昱涵)每當提起沒能第一批加入遼寧省支援湖北醫療隊,賈佳就有些激動,「所以我一定會站好最後一班崗。」雖然不能達成第一個衝上前線的夙願,但我一定會站好最後一班崗。」
  • 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正式休艙,武昌城管站好最後一班崗
    這一天,武昌城管40餘名環衛工人站好最後一班服務崗,做好艙內外保潔工作。當天參加艙內保潔的環衛工人有20餘人,負責艙內外環境保潔和基礎消殺工作。負責醫療廢棄物處理清運10人,對醫廢垃圾均按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另外10名負責45座移動公廁保潔、清掏及消殺的廁管員。大家分工協作,有條不紊的工作著。後續,將由專業消殺隊伍對洪山體育館方艙醫院進行全面消殺。
  • 平凡的崗位 一生的承諾 記老鐵道兵彭有庚的最後一班崗
    彭有庚望著緩緩降下的軍旗,最後一次穿著身上的軍裝,敬了個軍禮。作為一名鐵道兵,他明白這是一次從軍人到工人的蛻變,即便摘掉了紅帽徽和紅領章,他也將永遠奮鬥在中國鐵路建設的第一線。作為一名老鐵道兵,三十九年如一日,彭有庚把自己的人生刻進了遍布中國大地的鐵路網線裡。從業至今,他參與建設了襄渝二線、廈深線、成渝線等多個國家鐵路建設的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