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句話有點言重了,但確實在理,別人怎麼對待自己,自己就應該用同樣的方式對他。世上的很多人其實都是這樣的,對自己好的人,自己會善待他,對自己冷漠的人自己也不會與之過多交往。人與人的交往是建立在對人性的了解基礎之上的,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對自己,自己也就用不同的方式回待不同的人,所以當你發現我對你與對其它人不一樣時,不要在意,我只是在用你對待我的方式對待你而已。
人是有判斷力的高級動物,作為我們自己肯定內心知道對於哪一類人用什麼樣的方式,什麼樣的情境表現什麼樣的行為。人在待人方面一定是多面性的,可能在這群人面前表現得比較熱情友善,在另一群人面前就不那麼外向健談了,可能對這些人很親近和善,對那些人就冷漠疏遠,這些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態度方式其實是雙向的,不可能一個人對於毫無交集的陌生人一開始就是冷漠或是熱情,一定是在交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對方的友善親切或者冷漠自私才影響了自己對他的方式,也就是他怎樣對我,我就怎樣對他。
這時可能很多人要反駁我了,身邊也有「性格很好」的人,從來不會區別對待人,對誰都是熱情友善、笑臉相迎的,不會與別人產生矛盾過節,也有人是「冰塊面癱」,對誰都是愛搭不理、不親近、「自帶冷酷氣質」,不會主動對別人熱情示好,前者我們現在一般稱作「端水大師」「中央空調」,也就是不得罪任何一個人,很平均地顧及到每一個人,沒有任何區別對待,後者也是如此,但是這一定不是絕對的,只要是有正常意識思維的人他一定能判別別人對待自己的不同之處。
我之前也有朋友給我的感覺是「中央空調」「端水大師」,剛開始接觸時就覺得他性格好好,待人很溫和很友善,後面接觸久了發現他對身邊的每個人都一樣好,不管是同性朋友還是異性朋友,雖然和同性朋友之間也會偶爾開開小玩笑,但是對於異性朋友真的超級nice,你和他相處絕對感受不到不公平待遇,但是我相信他肯定在自己的思維裡能區分對待別人不同的方式,可能我了解的他身邊的朋友都是非常友善親近的吧。
我也經常和我閨蜜說「我在不同的人面前是不一樣的狀態,如果是和關係特別好的朋友在一起的話,我就會很輕鬆地放飛自己,廢話超級多,說是個沙雕也不為過,但是如果和不太熟的人相處我就會很安靜,不會主動說很多話,也不會特別外放自己,所以可能很多人平時見到我都是冷漠不說話、很難接近相處的樣子,但是我是個慢熱的人,相處久了關係更熟的時候我可能就不是冷冷的樣子了。」其實也是受到別人的對待方式的影響,如果你熱情對待我,主動和我打招呼聊天,我肯定不會敵對你,但是如果你對我冷淡,我也不主動與你交談的話,那就這樣吧。
很多人可能天生性格就是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做了讓別人難過傷心的事之後依然親近他,可別人不一定這麼心大與你和好如初,別人開始疏遠他對他冷漠起來,他還不知道怎麼回事,永遠不會反思別人對待自己的態度方式與自己對待別人的方式有什麼聯繫,只會一直在意別人為何這樣對自己。
不管是「端水大師」還是一般普通人,用不同的方式對不同的人都是既定的原則。如果你身邊突然有人對自己好,一定是自己在某個時刻幫助了他,如果有人突然敵對自己,一定是自己傷害到他了。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都別太在意,不過是我正在用你對待我的方式對待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