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市教育局發文公布第四批寧波市中小學「智慧校園」評估結果,經過學校自評、縣(市、區)初評、委託浙江省教育評估院組織專家組進行評審,共有48所學校獲評寧波市中小學「智慧校園」。為什麼這些學校能被評為「智慧校園」?又有哪些亮點和特色呢?
信息技術惠及特殊學生
今年,寧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成功獲評「智慧校園」。據悉,早在2014年,該校就開始探索信息技術進特教的有效路徑,2019年專門投入160萬元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幾年來學校創建了多個創新實驗室、創客教室、多感官刺激室、特教科學探索中心、園林綠化教室等。
寧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教師團隊也積極探索「智慧課堂」,聽障教育和培智教育的教師們紛紛運用信息技術授課,如運用電子白板製作課件,創設師生交互環境,通過學生參與、遊戲等多種形式的交互,使學生在快樂體驗學習;利用互動課堂和學生端平板,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並通過後臺統計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實施有效教學;開展《翻轉課堂在聾校職高數學教學應用的研究》課題研討,制定了課前、課中、課後三段多維度的教學模式等;目前學校運用「智慧課堂」的教學年級段已涵蓋聽障教育全年級段和培智職高段,涉及語文、數學、心理、美術等學科。
藉助大數據打造班級網絡平臺
慈谿第三實驗小學自2010年起以班級網絡平臺建設為突破口,組建開發小組建設、完善「班級平臺」。經過幾年來建設,平臺已經涵蓋班級通知、學校通告、學生列表、「龍虎」排行、電子檔案、每日作業、作業調查、教師留言本等,操作簡便、交互性強,已經成為學校管理、學生成長記錄、家校互動的有效載體。
班級網絡平臺自動採集教師、學生、家長的數據記錄,通過對已積累的教育大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各班教學存在的優點和問題,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各個班級更好地開展工作與教學。學校還利用平臺的數據為每個學生建立過程評價電子檔案,對學生在校的各種表現進行綜合性評價,不僅有利於家長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還為孩子升學後,初中學校了解學生在小學中的表現提供了方便。
同時,班級網絡平臺也搭建起了家校溝通的橋梁。平臺中的留言板回復系統、作業公開檢查系統、學生日常學習習慣批評表揚系統、全面化學年(學期)評價體系,讓教師隨時可以記錄學生的情況,並把學生的表現反饋給家長和其他教師;家長則可以通過平臺獲取學校信息,了解孩子在校表現,及時和任課教師進行溝通,進一步增進了家校聯繫,得到了家長們的充分肯定與廣泛好評。
釘釘平臺應用成為常態
寧波市行知實驗小學(通途小學)借鑑「最多跑一次」改革,依託釘釘辦公系統,推進智能管理和家校共育。
「以前保安巡查、記錄採用手工登記,有安全隱患問題打電話給分管行政,由分管行政判斷事情的緊急程度決定是否上報,時間上和操作上有時往往容易脫節。學校通過釘釘搭建安全巡查、監控巡檢的應用,安保人員通過釘釘手機端填寫提交,自動抄送給分管行政和分管校長,安保人員到崗巡查結果,一目了然,反查有依有據。」據寧波市行知實驗小學信息中心主任介紹,利用釘釘移動辦公平臺,推進了學校智能化辦公,提高了工作效率。
寧波市行知實驗小學不斷加強探索和實踐,利用釘釘審批功能,搭建了總務報修、文印申請、監控調閱申請、物品採購、教師請假等應用,加快了學校數位化移動辦公的步伐。
現在,學校教師調課也通過釘釘進行,讓教師不再為找不到調課老師而煩惱。「以前調課需要到處問相關班級的老師是否是空課,調課有時就要花上一個上午的時間,現在使用釘釘的調代課功能,不但課表一目了然,提出調課申請後系統還會自動幫你找出同班級和同學科空課的老師,班級課表也會動態更新。」教師們已經深切體會到釘釘帶來的便利,系統還會在上這節互換課的前一天和當天早上進行提醒,以防調整後的課被忘記。
以釘釘辦公系統為載體,行知實驗小學的學校辦公、教學管理、家校溝通等方式已經越來越智能化、高效化,實現用網際網路技術服務於教育教學管理。
據了解,寧波市自2016年啟動中小學「智慧校園」評選工作以來,4年共評出187所「智慧校園」,並多次組織專家組對獲評學校進行「回頭看」,檢查學校信息化持續推進應用情況,確保「智慧校園」創建成效。今年將高標準開展最後一批「智慧校園」評選工作,實現到2020年全市200所左右的中小學校達到「智慧校園」建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