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粵語的發源地在哪裡嗎?

2021-01-13 LynAne

粵語(Cantonese),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一種聲調語言。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古漢語特徵。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可以完全使用漢字(粵語字)表達,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漢語。粵語在香港、澳門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紐西蘭的第二大語言。

在全球使用粵語人數甚多,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

粵語的起源分別有源自北方中原的雅語與源自楚國的楚語等說法。粵語形成於漢代的廣信,即今天的封開和梧州部分地區。因為封開縣曾是嶺南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之要地,也是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廣府文化發祥地,被譽為廣府首府。更表現為:1、封開是兩漢時期嶺南儒家經學中心。儒家經學的載體雅言首先在這裡傳播,演變為粵語。2、封開南片粵語完整保存了雅言的基本特點和百越語言的某些因素,見證了粵語的形成過程。3、封開是最早的粵語中心,粵語從這裡沿江傳播到肇慶和廣州,形成以西關音為正宗的廣州話。(註:該觀點引用自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羅康寧所撰寫的《封開是粵語的起源地》一文)。

粵語在中國華南的廣東粵中、粵北和粵西南地區、香港、澳門、廣西東南部以及海外華人社區如馬來西亞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亞雪梨、墨爾本、聖誕島,美國紐約、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等處廣泛流行。

相關焦點

  • 最不像廣西的城市,說粵語、吃粵菜,認同廣東,知道是哪裡嗎?
    在廣西有這樣一座城市,說粵語、吃粵菜,認同廣東,被網友稱為最不廣西的城市,你知道是哪裡嗎?這座城市就是梧州,廣西下轄地級市,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有「綠城水都」、「百年商埠」、「世界人工寶石之都」之美稱。
  • 粵語到底起源於哪裡?為什麼粵不是廣西?粵語發源地是廣西!
    粵語到底起源哪裡?很多誤認為是廣東,其實真實的粵語發源是廣西梧州。粵語廣受大家喜愛,特別是經典的粵語歌曲廣為流傳。那麼粵語到底起源於什麼地方呢?在網絡各大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很多網友爭論粵語起源兩廣(廣西和廣東)的哪個地方,其實這個也不必爭論。歷史是最好的見證!也是最公道的!認真客觀的說:粵語起源於廣信(現今的廣西梧州蒼梧縣),也統稱為「白話」。
  • 為什麼說粵語跟廣西有關係,粵語的發源地來自哪裡,粵語祖宗是誰啊?
    對於不懂粵語的人來說,粵語如同唱歌,音調太多很難懂。但其實,粵語的起源很高大上,來自於上古「雅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古代朝堂之上,官員們來自各個地方,大家講起話來有沒有語言障礙?答案很明確,很有障礙。不過古人也不傻,既然大家雞同鴨講,規定一種官方語言不就行了嗎?
  • 廣西說粵語「最正宗」的城市,跟廣州話幾乎一樣,你知道在哪嗎
    粵語是廣東的通用方言,一般人叫做白話,流行於廣東、港澳地區以及廣西桂東南一帶,不過,粵語在不同地區說得就不一樣,語音上有很大差別,一般公認最正宗的粵語是在廣州以及港澳一帶,別的地方說得不是特別正宗,有個別地方例外。
  • 廣西說粵語「最地道」城市,廣州人都「分不清」,你知道是哪裡嗎
    廣西說粵語「最地道」城市,廣州人都「分不清」,你知道是哪裡嗎白話是粵語的俗稱,住在廣東地區兩和廣東人民宣布廣東,清朝以前,廣東、廣西和粵東、粵西指「白話文(廣東)的廣東省和廣西,公然(廣東)的地區——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澳門居民和海外華僑的兩個公開
  •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是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是哪裡
    奧林匹克運動會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每四年舉辦一次,每一次的舉辦地點都是不同的,有來自全世界的運動選手,那麼,大家知道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是哪裡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是古希臘。
  • 你知道這些粵語都是英文單詞來的嗎?
    粵語是廣東包括香港澳門的一大特色方言,在南方說粵語的人的數量也不可小視。而由於歷史原因,香港的英語普及程度較高,粵語裡面廣泛使用英語外來詞的情況可能比起廣東地區為普遍。但是同學們說了那麼多年粵語,或者來廣東聽了那麼久粵語,都知道有哪些詞其實是英文單詞音譯過來的嗎?
  • 粵語日,十大經典粵語臺詞,你知道什麼意思嗎?丨日籤
    7月25,粵語日。為了弘揚粵語文化,廣府人在2014年發起倡議,將每年7月25日定為「粵語日」。粵語不僅僅是溝通工具,也是粵人身份的認同,是粵人歷史文化的傳承。提倡者希望每一個中國人知道,中華文化是中國各地各族語言文化的多元集合體,中華大地上每一種語言文化都值得珍視。
  • 你知不知道,粵語一共有多少個聲調?
    你知不知道,粵語一共有多少個聲調?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你知道粵語一共有幾個聲調嗎
  • 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它的發源地是那裡,作為中國人你知道嗎
    我國有著悠久的飲茶史甚至在明清時期還是掙外國人錢的主要商品之一,問現在的人,你知道茶嗎,誰都會說西湖的龍井茶、閩南鐵觀音 、武夷巖茶、黃山毛峰等等。 但是要問你茶的發源地在那裡你知道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
    中國最難懂的六大方言,第一名被稱作「鬼話」,你知道是哪裡嗎?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第二名,廣東話廣東話也就是粵語,其實粵語是一種聽著非常讓人舒服的一種方言,很多人對粵語基本上都是通過一些武俠片才了解的,粵語與普通話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書面上書寫出來很多都認不出來。粵語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很多古漢字,如果文言文功底比較紮實的人對於粵語可以聽懂的,反過來,粵語好的人通常古漢語也會比較好。
  • 貴州最「辣」的小鎮,遵義蝦子羊肉粉的發源地,你知道是哪裡嗎?
    遵義還有一個更「牛」的小鎮,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小鎮,這個小鎮是全國有名的辣椒集散中心,不僅如此,它還是中華名優小吃――遵義蝦子羊肉粉的發源地,這個小鎮就是遵義市東郊的蝦子鎮。羊肉粉裡並沒有蝦子,蝦子只是地名,許多人常常誤解,小編(外地人)第一次吃蝦子羊肉粉的時候,也以為羊肉粉裡有蝦子,詢問老闆後,才知道是怎麼回事。蝦子羊肉粉的配料很豐富,碗一般比較大,湯也比較多,吃起來十分鮮香,特別是在比較寒冷的冬天,一碗熱騰騰的蝦子羊肉粉,讓人寒意頓失,十分舒服。
  • 俄羅斯西伯利亞,冷空氣的發源地,你知道它有多冷嗎?
    俄羅斯西伯利亞,冷空氣的發源地,你知道它有多冷嗎?在地球上,最適宜人類生活的地方有非常的多。這些地方普遍都是溫度比較溫暖,氣候宜人,比如雲南的昆明,常年氣溫都是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鮮花一年四季都是不敗的,所以被人們稱為春城。
  • 你知道「lo娘」和「lo傘」用粵語怎麼說嗎?答案很有意思
    相信大多數朋友都知道粵語,粵語簡單說就是廣東話,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地方語言,也是咱們國內比較有名,影響力也很大的一種語言,非常有特色,小編也非常喜歡。那麼問題來了,「lo娘」用粵語是怎麼發音的呢?來過廣州的朋友應該都有體會,這裡的人們日常交流也是用粵語,餐館飯店的服務員也往往會下意識地先用粵語來招呼你。那麼在這裡生活的本地lo娘想必也是用粵語來進行日常交流,她們會怎樣稱呼洛麗塔世界裡的種種呢?
  • 你真的知道嗎?
    其實是粵語裡面的「冇知」,意思是「不知道」。給大家介紹一下粵語,是一種屬漢藏語系漢語族的聲調語言。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語言,且認定為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五種語言之一,僅次於中國的官方語言普通話。
  • 何為粵語?你所了解的粵語指粵語的全部嗎?
    說到廣東,有人可能會想起粵語,很多經典的香港電影和粵語歌曲從小也是耳熟目染。粵語這個說法其實太過籠統,這是為何?"粵"字大家都知道是廣東省的簡稱,引申過來,粵語就是廣東話。眾所周知,一個地區的方言是沒有完全統一化和標準化的,甚至在有些地區一個縣就是一種方言,兩縣之間都很難交流。
  • 這些粵語日常用語 你學會了嗎
    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學習粵語就是為了能夠出去和廣東人交流,雖然普通話是國語,但是在粵語地區特別是港澳地區的交流還是以粵語和英語為主。所以如果你是在粵語地區發展,那麼還是很有必要學會粵語的。無論是粵語的九音六調還是粵語俗語俚語,已經各種不同於母語的語法等等,其實學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如果日常生活粵語可以交流無障礙,那麼前面學不學似乎也無所謂。下面就來介紹生活中能用到的粵語日常用語。1.請入嚟坐。這個朋友來家裡做客就能用到了,表示「請進來做吧」。2.唔識拘架。不用拘謹,大家玩得開心就行。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現在走在大街上,聽不見粵語了。在廣州,無論走到哪裡,普通話出現的頻率比粵語還要多。每次在地鐵上聽見幾個小孩子的對話。說著一口純正的普通話。可是當他們身邊的大人突然冒出幾句粵語之後,我才明白過來。現在說粵語逐漸在減少,尤其是00後、10後新一代。粵語是什麼?是方言嗎?
  • 你真的聽懂這些粵語梗了嗎?
    所以「小你老母飛刀」就是粵語的標準粗口「屌你老母」。包括以後說的「小喇叭」其實也是愛國名將袁崇煥口頭禪「屌那媽」的諧音。粵語電影中所有單字「妖、小、超」都是這個粗口的諧音。吃完返歸「鋤」老婆:鋤,意思就是國語的「幹」,至於是一聲還是四聲,我不說大家也應該知道了吧。
  • 此廣西城市是粵語發源地,不少市民自認廣東人
    讀書的時候,班裡轉來一位外地的學生,雖然同是廣西人,但她的口音與我們差異甚大,而且能說一口流利的粵語,家人有著喝早茶的習慣,我的這位同學來自梧州,在梧州的街上有幾家金銀珠寶首飾鋪,因此我對於梧州的印象,除了龜苓膏外,就是粵文化濃鬱的富裕地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