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成為全國經濟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受其影響,上半年下遊木材需求「腰斬」,再加上木材加工企業中供給流動性嚴重不足,從目前數據及市場反饋來看,中國木材市場恢復仍需時間。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各行各業在疫情下的花式自救成為人們熱議話題。
在這一片熙熙攘攘中,我們也清楚地看到,優秀、厲害的企業在應對危機的時候,往往更能快人一步探尋到一些突破之路。中小型企業居多是中國木材行業底色,雖然眾多木材企業沒辦法像家居建材行業那般轟轟烈烈地搞自救,但擁有強大韌性的他們在面對市場危機時,也同樣能夠快速響應,找尋出最適合自己突圍之路。
市場總是留給那些既有信心,又有生存方法的企業。在每一輪危機中,信心,都是比方法更重要的無形力量。因為有了信心,才有尋找方法的精神基礎。失去了信心的企業,就想是丟掉了魂的企業,在困難面前,很難重生。
國內疫情正在向好到方向轉化,全國各大企業已經基本復工,木材行業應抓住「新基建」帶來的機遇,木材、鋼材、水泥是重要的建築材料,是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原材料,廣泛應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農村建設等,基建作為拉動木材需求的三大馬車之一不容忽視。當地鐵路、公路等基建設施的開工,無疑將利好重大木材、鋼材、水泥需求,帶動所屬區域木材、鋼材、水泥產能釋放。
據相關媒體報導,全國多個地方水泥廠的發貨率大幅增加。近期越來越多的水泥企業發貨率超過100%,部分地區等待裝運水泥的車輛排隊現象時有發生。據中國水泥網稱,包括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甘肅、福建等省的水泥價格上漲,全國水泥價格指數已從年前的下跌轉為企穩回升。
上述水泥銷售額的增長,反映了目前國內市場正在向好發展。木材行業趕快行動起來,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中國經濟有可能是全球最先恢復的經濟體。相比較於歐美的自由散漫型抗疫,東南亞抗疫成效顯著,可能是僅次於中國而快速恢復的經濟體。中國國內市場會在全球經濟中顯得更加重要,中國有可能從製造業第一大國,再擁有一個消費全球第一大國的身份。
在順利渡過疫情風波之後,中國經濟還有一段很長的上坡路要走,木材市場完全可以在新一輪發展高潮中,獲得自己應有的市場地位。從非典之後的網際網路快速發展,到今日的新冠疫情,市場變化在不斷推著木材企業們升級轉型。
疫情之下,危與機並存!那些沒能戰勝自己的,只能會讓你變得更加強大。願木材行業也能經此一 「疫」得以更加持續和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