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一篇題為《父母愛情》細思極恐的人物江昌義:千萬不要以貌取人!
文中我對江昌義的行為定義為心機惡毒的奸佞之人,結果在評論區我看到了一個高贊的評論:
這篇文章裡最高贊的兩條評論,基本上是一個觀點:
正如該條評論下面網友回復所言,江昌義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並沒有錯,但不能以傷害他人作為他改變人生的跳板。
江昌義是農民不錯,他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物資相對匱乏的時代,他想出人投地必須憑藉外力,
否則很難實現人生的逆襲。
江德福作為江昌義的叔父按常理來說幫江昌義一把也是應該的,但是,江昌義突然出現在江德福家裡,卻是以江德福兒子的身份出現的。
而江昌義是很清楚他與江德福的真實關係的,他這樣做,是為了增加江德福幫他的可能性,身為司令的江德福為了顧及家族顏面和自己的面子,並沒有揭穿江昌義,而是將所有的事情一肩膀扛了下來,冒著安傑和他離婚的風險,表面上認了江昌義,並安排他當了海軍。
江昌義為自己掙前程沒有錯,去找江德福也沒有錯,他錯就錯在不該冒充江德福的兒子。
簡單一句話,如果他進了江德福安傑的家叫江德福叔,不管這裡面有什麼過節也都能理解,
但江昌義叫的卻是爸,這一聲爸,可能會毀掉江德福的家庭,這就足以說明江昌義險惡的心機。
而且他是提前經過周密考慮才有這樣的作法的。
如果這樣的做法都能被稱作是勵志,那麼心機險惡就是一個值得推崇和效仿的詞。
但是令我倍感刷新三觀的是,這兩條高贊的評論,卻認為江昌義此舉無錯,而且大有讚賞之意。
我沒有攻擊這兩位網友之意,只是覺得,我們的價值觀什麼時候發生了如此大的改變?
似乎為了前程和利益不擇手段反倒成為一種謀略和智慧!
如果江昌義的價值觀值得推崇和效仿,那麼將刷新我們的道德觀。
人的行為規則將以利己主義作為判定標準,道德標準將被降低至法律的臨界點,
人與人之間,變成了純粹的利益關係,這個世界,會更加的冰冷。
江昌義自己很努力是值得尊敬和推崇的,但以冒允江德福兒子為換取自己遠大前程的籌碼,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想賭一把,而他為自己設的這場賭局,
是以犧牲安傑和江德福的家庭為賭注的。
好在江德福對安傑的婚後的付出換取了安傑的原諒,倆人並未因為此事感情破裂,
否則江昌義就是一個十足的罪人。
這樣的人,如何能贏得人們的正面評價?又如何值得人們去原諒?
他如果不去冒充江德福的兒子,直接以侄子的身份出現,
或者直接去找他姑德華,江德福也會幫他,但他偏偏選擇了一種最險惡的方式去實現他的目的。
不同的人價值觀一定會存在著差異,令我感到奇怪的是,
利己主義使這麼多人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約束。
我堅持我的觀點,也許不合時宜,但我依然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