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之文學常識:古代文體知識 匯總

2020-12-17 文史老師

1. 說: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發表議論,屬議論文,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如韓愈的《馬說》、周敦頤的《愛蓮說》。

2.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成為一種文體。一般用韻,形式短小、語言簡潔,內容多含頌揚、警誡之意,如劉禹錫的《陋室銘》。

3. 序:序是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贈序即臨別贈言,內容多是對所贈之人的讚許、推崇或勉勵之辭。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是寫給同鄉後學馬生的臨別贈言。

4. 書:即書信,又叫「尺牘」「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用於記事陳情或寫景。如諸葛亮的《誡子書》、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等。

5. 表:古代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言辭恭敬、懇切。古代不同時期臣子寫給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為「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被分成四個小類,即章、奏、表、議。「表」主要表達臣子對帝王的忠誠和希望,「動之以情」是這種文體的基本特徵。諸葛亮的《出師表》即「表」中範例。

6. 記:古代的一種散文體裁。大多數是遊記,還有一種是普通的敘事性散文稱為「雜記」。如《桃花源記》《嶽陽樓記》《醉翁亭記》《核舟記》等。

7. 詩歌:起源於先秦,興盛於唐。按音律可分為兩類:一是古體詩——楚辭(《離騷》);二是近體詩(唐代形成的格律詩)——絕句(按字數分:五絕、七絕)、律詩(按字數分:五律、七律。四聯依次叫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頷聯、頸聯必須對仗)。

8. 詞:又稱「長短句」「詩餘」,句式長短不一,講究韻律,能自由表達思想感情,代表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詞牌名是詞調的名稱,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破陣子」是詞牌名,「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題目。詞按風格的不同分為豪放和婉約兩大流派,豪放派詞人主要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詞人主要有柳永、李清照等。

9. 曲:元代盛行的新文學形式,分為雜劇和散曲兩種形式。散曲又包括散套和小令,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一首小令。

10. 古典小說:萌芽於先秦(傳說、寓言)、兩漢(史傳文學),雛形於魏晉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說),成熟於唐代(唐傳奇),繁榮於宋元(話本、演義),鼎盛於明清(章回體小說)。明清時期湧現了無數的經典之作並流傳於世,如「明代四大奇書」(《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等。後人按照成書順序將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明·吳承恩《西遊記》、清·曹雪芹《紅樓夢》,統稱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

中考語文:初中現代文閱讀考點梳理及答題要點總結之記敘文

中考語文:易錯字音匯總 每天十分鐘碎片化時間 十七天輕鬆搞定

中考語文:詩詞鑑賞中的情感把握方法與技巧 附教學實例

語文病句重難點突破:常見語序不當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

語文病句重難點突破:常見成分殘缺或贅餘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

相關焦點

  • 2020初中文學常識必考歸納:文體知識
    一、文體知識     文學體裁包括古代文體常識和現代文體常識兩點。     古代文體:古代文體大致上可以分為韻文、駢文、散文,包括史傳文。     韻文,即講究押韻的文體,包括詩、詞、賦、銘。散文,包括史傳文、議論文、雜記文、應用文等。駢文是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
  • 2021年高考衝刺:語文重點文學常識匯總,逢考必有,建議收藏!
    2021年高考衝刺:語文重點文學常識匯總,逢考必有,建議收藏!文學常識是語文必考的知識點,無論在小學還是初高中。小學初中文學常識都非常的基礎,主要是了解作者以及名著名言等等知識點。但是上了高中,文學常識難度提升很大, 需要積累記憶的知識有很多。特別是快要高考的同學,正是需要積累總結知識點的時候。文學常識這類知識點很少有人去總結好,因為知識面非常廣,很難抓住一些重點,導致考試丟分嚴重。其實在高中階段,文學常識主要就是要會歸納,不僅僅要去積累課本上知識,很多課外的知識點更要去記憶。
  • 高中語文重點文學常識最全匯總 常考的文學常識題大全
    高中語文重點文學常識最全匯總 常考的文學常識題大全很多人想知道高中語文有哪些文學常識知識,重點的文學常識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高中語文必背文學常識大全1、魯迅先生的作品主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以及《且介亭雜文》(或《墳》或《華蓋集》等)等雜文集。2、我國第一部編年史著作是《春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是《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最早的一部國別史是《國語》。
  • 高中語文:文學常識知識點錦集(含古代常識)分類整理,文理通用
    有同學問,語文不好怎麼辦?大家都知道,語文成績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升的,全靠平時積累。該背的要背,該理解的要理解,最易丟分的往往是高考語文必考的。文學常識也是高考必考的知識點之一,但文學常識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因為這部分的知識點很零碎,跨度也廣,同學們就極易丟分。
  • 中考語文衝刺130之安徽2020年語文中考試卷分析
    以前很多家長和同學認為語文只是一個片頭,在整個初中中考的角度中佔一個次要的地位。現在隨著國家對語文的越來越重視,尤其是教育部對於語文大綱的要求越來越高。語文試卷的長度以及深度包括對課外閱讀量的要求,也增加。所以對於語文的重視程度應該提高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 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語文知識:   ⑴史鐵生《秋天的懷念》、莫懷戚《散步》、《散文詩二首(泰戈爾《金色花》、冰心《荷葉·母親》)》、劉義慶《〈世說新語〉二則(詠雪、陳太丘與友期)》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散文詩、筆記體小說(或曰志人小說)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⑵詞義和語境   ⑶古代常見的敬辭與謙辭   文章語言的品味
  • 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語文知識:   ⑴朱自清《春》、老舍《濟南的冬天》、劉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詩歌四首(曹操《觀滄海》、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王灣《次北固山下》、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散文、近體詩、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⑵修辭方法:比喻、比擬   ⑶詞性:名詞   ⑷表現手法
  • 中考語文複習之20篇文言詩詞的主旨和文學常識
    文體知識: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發展成一種文體。     文體知識:記,古代一種文體,可以敘事、寫景、狀物,抒發作者的情懷抱負,闡述作者的某些觀點。     文體知識:賦,古代一種文體。
  • 佛山語文名師點評中考語文卷:考得更「活」了
    2020佛山中考首日於7月20日下午三點開始,首場考試科目為語文。今年語文試卷難度如何,重點考查學生哪些方面,作文應當如何寫才能得高分?珠江時報特邀佛山市兩所初中語文名師,對以上問題進行解答。同時,2020的考卷也在參考以往題型的同時做了大膽的調整,一是增加了主觀題的比重,將知識及其語言表達結合起來考查;二是增強名著閱讀的情節考察,加大從課內向課外遷移的力度;三是作文考察了書信的形式,增強了對學以致用、語文實踐能力的考察。
  • 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語文知識:   ⑴毛澤東《紀念白求恩》、讓·喬諾《植樹的牧羊人》、莫頓·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諸葛亮《誡子書》,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散文詩、筆記體小說(或曰志人小說)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⑵同義詞、反義詞   ⑶詞性:形容詞   ⑷圈點勾畫   ⑸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 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語文知識:   鄭振鐸《貓》、梁實秋《鳥》、康拉德·勞倫茲《動物笑談》、蒲松齡《狼》一般性文學常識(出處、作者);散文詩、筆記體小說(或曰志人小說)的一些必要的文體知識;   ⑵詞性:數詞和量詞、代詞   ⑶讀思結合、勾畫、摘錄、概括中心   重點詞語:   【貓】汙澀  綾  小侶  慫恿
  • 2020中考語文文學常識簡介:古文化常識
    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僕,謙稱自己是對方的僕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穀(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後輩;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 初中語文期末複習的四大要領
    初中語文的基本題型已經有了全面的認識了:基礎知識、默寫、閱讀、作文。所以相對來說期末考試的語文複習就比較明確了,常熟一對一輔導學思堂教育建議大家可以從考試題型4個方向總結複習,下面介紹語文複習的要點:   一、基礎知識   字、詞、句,即所謂的基礎知識,這一部分是最簡單的,分數也最容易拿,複習時把課本課後的字詞記熟,相關的文學常識也要掌握。這部分知識組成了試卷的前幾道題,基本屬於送分題。
  • 語文文學常識常考100題匯總(含答案)
    文學常識貴在積累,必須持之以恆。今天東隅語文為孩子們整理了小升初語文文學常識常考100題!不過孩子們還是要注意平時的積累哦。 第一部分:文學常識 1、成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是根據《三國演義》赤壁之戰(戰役)中的「周瑜定計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來的。
  • 武亦姝:小初高12年文學常識很少丟分,全靠吃透這份文學填空題!
    武亦姝:小初高12年文學常識很少丟分,全靠吃透這份文學填空題!文學常識是語文必考的知識點。文學常識課本上很少講到,主要是靠自己在課外的積累。其實把這類知識積累多了,不僅對自己知識面有提升,還對閱讀寫作有非常大的幫助。
  • 中考語文備考,初三學生提升考試成績,要夯實基礎,完善知識體系
    中考語文備考,初三學生提升考試成績,要夯實基礎,完善知識體系 面對中考語文,初三學生需要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抓現代文閱讀,提高古詩文的閱讀能力,注重書寫和表述,完善知識體系,不斷提高語文素養,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
  • 2018中考語文古代文化常識:古代地理常識
    但在古代文獻中它是一個多義性的詞組。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司馬光《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   【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後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今已成為中國的別稱。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必備文學常識大全
    下面是21世紀教育網小編從資料庫裡篩選出精品的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必備文學常識大全,歡迎大家進入小程序下載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必備文學常識大全(文字版)首先我們來梳理一下中國的朝代,幫助大家以後的學習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 2020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文學常識之中國古代的盛世
    2020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文學常識之中國古代的盛世 2020年甘肅省招警考試正處於備考狀態,為方便大家備考,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20甘肅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文學常識之中國古代的盛世
  • 高中語文:「經典」文學常識集錦!罕見好資料,為孩子收藏!
    高中語文:「經典」文學常識集錦!罕見好資料,為孩子收藏!上了高中之後,同學們學習的任務加重了很多,各個學科都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內容,知識難度也很高,想要把每個學科學上軌道,更多的掌握學習內容,非好的學習方法不可。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應該怎麼樣來學習高中語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