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說: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發表議論,屬議論文,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如韓愈的《馬說》、周敦頤的《愛蓮說》。
2.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成為一種文體。一般用韻,形式短小、語言簡潔,內容多含頌揚、警誡之意,如劉禹錫的《陋室銘》。
3. 序:序是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贈序即臨別贈言,內容多是對所贈之人的讚許、推崇或勉勵之辭。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是寫給同鄉後學馬生的臨別贈言。
4. 書:即書信,又叫「尺牘」「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用於記事陳情或寫景。如諸葛亮的《誡子書》、陶弘景的《答謝中書書》、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等。
5. 表:古代向帝王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言辭恭敬、懇切。古代不同時期臣子寫給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為「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被分成四個小類,即章、奏、表、議。「表」主要表達臣子對帝王的忠誠和希望,「動之以情」是這種文體的基本特徵。諸葛亮的《出師表》即「表」中範例。
6. 記:古代的一種散文體裁。大多數是遊記,還有一種是普通的敘事性散文稱為「雜記」。如《桃花源記》《嶽陽樓記》《醉翁亭記》《核舟記》等。
7. 詩歌:起源於先秦,興盛於唐。按音律可分為兩類:一是古體詩——楚辭(《離騷》);二是近體詩(唐代形成的格律詩)——絕句(按字數分:五絕、七絕)、律詩(按字數分:五律、七律。四聯依次叫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頷聯、頸聯必須對仗)。
8. 詞:又稱「長短句」「詩餘」,句式長短不一,講究韻律,能自由表達思想感情,代表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詞牌名是詞調的名稱,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破陣子」是詞牌名,「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題目。詞按風格的不同分為豪放和婉約兩大流派,豪放派詞人主要有蘇軾、辛棄疾等;婉約派詞人主要有柳永、李清照等。
9. 曲:元代盛行的新文學形式,分為雜劇和散曲兩種形式。散曲又包括散套和小令,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一首小令。
10. 古典小說:萌芽於先秦(傳說、寓言)、兩漢(史傳文學),雛形於魏晉南北朝(志人、志怪小說),成熟於唐代(唐傳奇),繁榮於宋元(話本、演義),鼎盛於明清(章回體小說)。明清時期湧現了無數的經典之作並流傳於世,如「明代四大奇書」(《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等。後人按照成書順序將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明·吳承恩《西遊記》、清·曹雪芹《紅樓夢》,統稱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
中考語文:初中現代文閱讀考點梳理及答題要點總結之記敘文
中考語文:易錯字音匯總 每天十分鐘碎片化時間 十七天輕鬆搞定
中考語文:詩詞鑑賞中的情感把握方法與技巧 附教學實例
語文病句重難點突破:常見語序不當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
語文病句重難點突破:常見成分殘缺或贅餘病句類型及修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