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冕冠軍隊失去了王牌球員後,原副手發揮卓越,冠軍隊常規賽也打得挺好——然後,在分區半決賽第七場,輸掉了。
今天的多倫多猛龍是如此——1994年的芝加哥公牛也是如此。
總有人試圖以「1994年的公牛失去了喬丹但常規賽只少輸了兩場所以差別不大」之類說事,那是因為沒經歷過那會兒。
現在回頭,感受一下萊納德對猛龍的影響,大概多少能明白,當日公牛球迷的感受了吧?
西亞卡姆當然不是皮彭,但他倆有一點相似:都不是頂尖的持球主攻。當球隊需要主攻時,就尷尬了。
猛龍依然打出了衛冕冠軍的尊嚴:
第六場強行加時拖出第七場,今天第四節一度落後8分卻追到最後一分鐘,替補虎虎生威,加索爾與阿努諾比的防守也努力,而且連續第二場,小球輪轉鎖住了肯巴·沃克。
但猛龍第四節,15投5中全隊16分。
——隨便說說:今天快船雖然輸給了掘金,但萊納德第四節7投3中13分。
另一邊,凱爾特人算是,有了自己的青春版萊納德+喬治?
傑森·塔圖姆今天29分12籃板7助攻,第七場,親手送走衛冕冠軍——在他22歲193天的時候。
杰倫·布朗21分。
這個系列賽,雙傑探花,前者場均25分10籃板5助攻,後者21分9籃板2助攻2搶斷1封蓋。
說他倆是東部青春版的萊納德與喬治……有點那意思了吧?
35個月前寫的:
杰倫·布朗和傑森·塔圖姆,雙傑探花郎。風格很不一樣。
布朗一身腱子肉,厚。塔圖姆長臂長腿,像仙鶴。
布朗打球愛朝對方懷裡鑽,塔圖姆運球時簡直不想跟人有接觸——雖然罰球數字體現不出這一點。
布朗防守端基本在低頭纏抱對手的下盤,塔圖姆防守端則總揚手考慮封對手的投籃。
布朗打球帶著憤怒,皮爾斯那種必須將對方肉體鑽開的憤怒;塔圖姆則打得很輕盈,他出手點和後仰投籃時的平衡動作都很像喬治,突破時總能用長腿拉出空間,在被犯規時像被打的風箏,還要飄搖一下子。
兩年半前寫的:
西蒙斯第三場只得1分後,塔圖姆發推特:「本可以考慮多得點兒分。」
今天賽後接受採訪,塔圖姆說:「系列賽前,除了我們自己和波士頓花園的球迷,沒人相信我們會贏。」
溫順低調的外表之下,他有一顆凱爾特人式的悶騷高傲心。那是戴夫·考文斯、伯德、皮爾斯們長期抱有的那種架勢:
「隨你們說好了,老子只是橫眉冷笑而已,然後證明給你們看」。
杰倫·布朗的橫勁兒則更外露點,但也大致是這種味道。
又兩年多過去了。
杰倫的命中率,是凱爾特人進攻的晴雨表:本季他命中率高過50%的比賽合計24場,凱爾特人只輸了3場。
今年季後賽更是,只要他命中率高過38%,球隊只輸過一場——就是被阿努諾比絕殺那一戰。
今天,杰倫17投10中。
籃球裡有個說法,3D球員。杰倫符合這描述,但又不大同。
他能防守,能投三分,但也能襲籃,能反擊。
今天他21分裡,10分是反擊;投進的10個球裡,8個吃了助攻。
但不意味著他只是等球。比如第三節一個底角中投,是他一個深切過來,接球,轉身飄投的。
第二節屬於他:凱爾特人被範弗裡特帶隊反超時,杰倫一個搶斷反擊開啟追殺,一個搶斷給斯瑪特上籃完成反超,投中全場唯一的三分球拉開4分,再無球走位和前場籃板鞏固分差。
杰倫的持球打不穩,但走位接球攻擊力極強。他命中率高,意味著凱爾特人的強弱側轉移打得開、反擊能推起來。
還不用提他無畏無懼的防守——畢竟是新秀年就去卯勒布朗的愣少年,單防和換防,他都沒問題——也就是時不常吃個掩護之類。
本來這個系列賽前,他和西亞卡姆堪稱東部最好的無球攻擊手。
這個系列賽下來,好像見高低了。
杰倫是在無球終結者的路上一路前行,傑森·塔圖姆的發展,卻是另一番了。
兩年前與勒布朗大戰東部決賽時,塔圖姆看去,有點科比,有點麥蒂,也有點皮爾斯——雖然我更願意總括說:像流川楓。
到本季,他其實越來越麥蒂了。
塔圖姆新秀年時,運球偏高,不算緊湊,不太敢襲筐,更多會撤步中投。大概因為雖然身高腿長,但手不夠大;剛出大學校園,只敢投定點三分。
本季,先是他的撤步強拔三分,已成東部一絕了——有點像當年麥蒂的強拔。
再是他的運球,幹練緊湊多了:敢頂著防守上了。
最後便是他的傳球:不說多超妙吧,但啟動擋拆時,能穩定地利用身高和視野,找弱側了。
這個系列賽,凱爾特人沒有海沃德,塔圖姆成了球隊第二助攻手:場均5助攻。
今天第一節,是他在持球找空切、推反擊。他的強投三分,他的拋射,讓凱爾特人領先。
妙在第四節,他的得分全都來自突破和罰球——反擊中,在三分弧頂一停,伊巴卡怕他投三分,貼了,塔圖姆直接突破左手上籃。
弧頂變向,西亞卡姆錯誤地賭博式搶斷,塔圖姆於是招牌的懷抱球跨步上籃——他的手有點小,上籃時保護動作會謹慎些。
但到底,他敢頂著上籃——而非撤步中投了。
塔圖姆的持球,杰倫的無球。
兩個人都足夠卓越的翼側防守——雖然塔圖姆有點怕小個子,杰倫有點吃掩護,但都夠好了。
東部青春版的萊納德+喬治?
肯巴這個系列賽後兩場不太穩:猛龍防守拼小球了,他會累一點。相比起來,首輪面對費城的大陣容,他舒服得多。但他今天第四節還是投中了關鍵球,帶起了一波反擊。
泰伊斯今天拼到6犯離場,但23分鐘裡幹擾投籃15次。
以後他可以回薩爾茨吉特吹了:沒錯,我一個206公分的德國人,把過去十年歐洲第一中鋒馬克·加索爾,扛得沒轍了!
但本場凱爾特人最大功臣——也許是本系列賽最大功臣——是馬庫斯·斯瑪特。
凱爾特人贏下第一場,斯瑪特全隊最高的21分,以及早早的三分球冷射鎖定勝局。
凱爾特人2比0那場,斯瑪特全隊第二高的19分,第四節一個神奇打四分完成反超,帶動氣勢逆轉。
凱爾特人贏下第五場,斯瑪特12分7籃板6助攻,全隊最高的+25。
今天:
搶斷上籃;追身三分,第二節被猛龍反超時搶斷反擊給塔圖姆一個空接,再自己,打板上籃外帶反擊上籃反超比分,助攻杰倫連續得分鞏固分差。
第四節,搶斷反擊促成肯巴的打三分,比賽最後一分鐘追上鮑威爾一記蓋帽解決凱爾特人的追殺——上一場最後時刻,他讓鮑威爾打了個2+1;今天最後時刻,他給了鮑威爾一個追帽,復仇成功。
還不用提他全場起碼兩次換防卡位,將西亞卡姆頂到身後,讓西亞卡姆無力搶籃板;自己頂著加索爾上籃,無視身高差距。
3搶斷1封蓋都珍貴之極,雖然只有1個防守籃板,但全隊最高的4次卡位成功。
以及,甚至被掏褲襠,都無法阻止他去追帽。
而賽後他第一件事,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大誇格蘭特·威廉士:
「真將軍!他不再是個新人了!!」
——威廉士7分鐘裡0分2籃板而已,但他幹擾6個投籃。斯瑪特是英雄識英雄:都是防守悍將,最容易注意到防守,注意到最後一分鐘,是威廉士的防守阻止了猛龍的追擊。
這也是史蒂文斯教練的膽量了:第七場生死戰,上個新人收尾。
當然,也得到了回報。
才華是重要的,但塔圖姆、威廉士、泰伊斯他們這樣的少年拼勁,才讓這支球隊顯得可愛。
幾句題外話:
凱爾特人進東部決賽了,杰倫成為現役第二個生涯前四年三進分區決賽的球員——另一個是萊納德。
類似的,塔圖姆三年生涯第二次東決。
換個說法是:塔圖姆和杰倫身邊沒有歐文時……都進東決了。
肯巴:嗯,真好。
今年東決的兩隊,常規賽一個第三,一個第五。
第三淘汰了衛冕冠軍,第五淘汰了MVP所在的球隊。
吉米·巴特勒和他的邁阿密隊友們,與這支凱爾特人頗有類似之處:都年輕,都硬,都全能(吉米、德拉季奇、斯瑪特、杰倫、塔圖姆都是能攻防兩三個位置的),阿德巴約和泰伊斯都算小號內線。
當然,還有克洛德和奧利尼克這號頑強的老熟人。
兩年前凱爾特人大戰費城時,我以為雙傑vs西蒙斯+恩比德會是東部的未來,但現在看……嗯。
離開了歐文反而比較成功的凱爾特人,離開了維金斯、唐斯、西蒙斯和恩比德反而比較成功的吉米·巴特勒,分別靠年輕與團隊擊敗衛冕冠軍與MVP。
平均年齡都在25歲左右的兩支堅韌青年隊。
到現在為止,安吉當初籤歐文與海沃德,可以確認不算成功運作了。
但靠選秀、培養與集體成長(期間許多次有機會換大腕但也沒拿去換),凱爾特人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塔圖姆22歲,杰倫23歲。他倆加上泰伊斯——即凱爾特人三個首發鋒線——今年年薪加起來也才1900萬。
當然有點偶然,但至少今年東部的意思是:
千錘百鍊出來、摔打磨礪過的少年團隊,還是不輸天賦與經驗的。
馬克·達米科說,昨天,杰倫對塔圖姆如此表達:
「與你一起打球,從你身上學習並成長,真是一種榮幸。」
互相扶持的成長,看著天賦綻放,算是這個利益橫飛的職業體育世界,最動人的所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