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16.9萬戶居民 北京302個村汙水不再「曬太陽」

2020-12-17 身邊24小時

「一水護田將綠繞」,是很多人心中美麗鄉村畫卷不可或缺的一筆。但在不少村莊,農村汙水收集處理不足、「靠蒸發」「曬太陽」的問題卻讓這幅畫卷的「顏值」跌了幾分。日前,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北京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支持建設的首批11個農村汙水治理項目專項建設任務已全部下達,共涉及延慶區、房山區、昌平區等10個區86個鎮302個村,將惠及16.9萬戶居民。

首批11個農村汙水治理項目分別為:豐臺區河西地區農村汙水治理工程;大興區44個村村內汙水收集管線建設項目;2019年通州區美麗鄉村建設生活汙水治理管線工程;北京市房山區長陽鎮農村治汙工程;懷柔水庫一二級保護區內村莊汙水外引工程;平谷區2019年農村汙水治理工程;順義區農村汙水治理工程2020年度建設項目;密雲區高嶺鎮放馬峪村等15個村美麗鄉村汙水配套管網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房山區農村汙水治理工程(一期重點村截汙治汙);昌平區2019年農村汙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項目、延慶區美麗鄉村汙水收集處理一期骨幹管網工程。

記者了解到,首批11個項目共計鋪設汙水收集骨幹管線1360.47千米,新建檢查井75168座、提升泵站143座。全部建成使用後,將新增汙水收集能力7.7萬噸/日。這11個項目所涉302個村莊的農村汙水治理工程,將本著「一村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則進行設計實施,

農村汙水不再「放任自流」,有哪些好處?首先,便是讓汙水變清水,切實提升農村汙水的收集處理率,減少對區域地下水、地表水的汙染,同時有效解決農村汙水無序排放問題對水環境的汙染,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其次,結合本市美麗鄉村行動計劃系列政策措施,還將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滿足農村居民對居住環境質量的美好期待,同時以環境「紅利」推動農村民俗旅遊等產業發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近年來,北京市深入落實國家關於加強水環境治理的部署要求,持續推進城鄉水環境治理。2013年以來,北京市連續實施兩個三年行動方案,新建完成再生水廠68座,升級改造汙水處理廠26座,建設規模超前十年總和。全市汙水處理能力提升了70%,新建改造汙水管線增長54%,基本解決了城鎮地區汙水處理能力不足問題,汙泥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置。2019年,北京市城鄉水環境治理的第三個三年行動方案——《北京市進一步加快推進城鄉水環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動方案(2019年7月-2022年6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提到要「利用3年時間,解決900個左右村莊的汙水治理問題」,同時明確「對農村地區汙水收集管線和再生水利用管線骨幹管網建設資金,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按不同比例給予支持」。

為積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北京市發改委按照《方案》要求,將900個左右村莊的汙水治理任務按年度分為3批,壓茬推進。其中,第一批建設任務共安排了前文所述的11個項目,涉及302個村,目前已全部下達專項建設任務。

「農村汙水治理,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切實關係著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提升審批效率,切實幫助更多農村解決汙水「靠蒸發」的現狀,完成2022年底「全市農村地區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達到55%以上」的目標,立足農村實際下放了審批權限,採取各區發改委立項審批,北京市發改委下達專項建設任務、批覆決算的形式,優化項目審批流程。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惠及16.9萬戶村民!北京啟動新一輪農村汙水治理
    11月20日,北京市發改委對外發布,北京新一輪「城鄉水環境治理工作三年行動」中首批11個農村汙水治理項目的專項建設任務已全部下達,將獲得北京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支持建設,共涉及延慶區、房山區、昌平區等10個區86個鎮302個村,建成後將惠及16.9萬戶居民。
  • 953萬平米,10.8萬戶!太原老舊小區改造「暖」了居民心
    這僅僅是太原市老舊小區改造惠及無數居民的一個縮影。2020年太原市2000年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約3600個,總戶數約65.5萬戶。近年來,結合建築節能改造、文明城市創建、「三供一業」移交等工作,已完成單項改造或部分改造老舊小區2000餘個,戶數36.7萬戶。
  • 江西曬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績單」:2192個小區59.8萬戶居民受益
    12月18日,記者從省住建廳了解到,2019-2020年,江西省納入中央財政補助支持計劃的城鎮老舊小區共2192個,涉及居民59.8萬戶,戶數總量居全國第五位。至「十四五」期末,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將惠及居民近700萬人。
  • 安徽省城鎮化水平達55.81%,390多萬居民「出棚進樓」
    個,惠及110萬戶小區居民。、縣備用水源,完成長江、淮河、巢湖、新安江流域城鎮汙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全省累計2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城市建成區231個黑臭水體年內將基本消除。「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改造農村危房47萬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3.9萬戶。面對今年特大洪澇災害,全力推進災後倒塌房屋重建和損毀房屋修繕,累計鑑定62040戶進水農房,經鑑定為危房的1.07萬戶的重建修繕工作已於11月底前全部完成,確保了受災群眾入冬前全部入住安全居所。
  • 環境整治好 鄉鎮美起來——湖南省株洲市淥口區率先實現鄉鎮汙水...
    打包給企業,區財政兜底2009年,王家洲村,株洲縣(今淥口區)首座汙水處理廠投入使用。這座建在鄉村卻服務於城區的汙水處理廠,投資達7000萬元,日均處理量達2萬噸。當年,株洲縣開始設立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專項資金。到2018年,淥口區8個鄉鎮裡,南洲、淦田、朱亭、古嶽峰四鎮汙水處理廠建好,財政投入破億元。
  • 南京社保新政減負130多億元 惠及近16萬戶參保單位
    南京市人社局、財政局、稅務局3月9日聯合發布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實施辦法。該實施辦法共惠及南京近16萬戶參保單位,預計減免社會保險費超過130億元。    南京分單位、分險種、分期限實施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主要包括免、減、緩三類。一是免。
  • 全省今年計劃改造894個老舊小區 全部開工
    原標題:全省今年計劃 改造894個老舊小區 全部開工 計劃明年底完工 惠及35.8萬戶居民改造前改造後瀋陽皇姑區一老舊小區改造前後對比圖(本報資料圖片)12月16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啟動改造的老舊小區今年年底將全部完工,而2020年計劃改造894個小區,目前全部開工,計劃明年底完工。
  • 2019年天津652個村22.31萬戶居民告別「冬儲煤」
    實施「煤改電」配套電網改造工程,2019年天津新建「煤改電」配套電網基建工程51項,新增線路長度955.46千米,新增變壓器容量815萬千伏安,將「煤改電」地區家庭供電容量由2千伏安提高到7千伏安,讓652個村22.31萬戶居民告別了「冬儲煤」,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國網天津電力實施了困難地區供電設施提升工程。
  • 未來五年,荊州城區將改造老舊小區302個,涉及居民3萬多戶
    2020年荊州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共有24個小區納入其中按照規劃2021年至2025年荊州區將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302個涉及居民3萬多戶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居民生活質量、居住環境將得以提升位於荊東路的設計院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居民小區,由於年久失修,小區路面破損嚴重,各種電線雜亂無章,小區居住環境較差。
  • 29個舊街坊、180萬平方米,嶽陽街道2.4萬戶居民搬進「新家」
    如今,腳手架拆除後,這些老舊小區華麗「變身」,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4萬戶居民住上「新家」,老舊小區重現魅力。快跟著小松一起去看看吧!煥然一新的整體面貌、齊全的配套設施,讓居民們又方便又安心。桃園坊新建了14盞嶄新路燈、安裝了智能道閘、樓道智能防盜門,還增加了36個停車位、實現了雨汙水分流、維修了地下管道、鋪設了瀝青路面等。
  • 未來五年,荊州區將改造老舊小區302個
    未來五年,荊州區將改造老舊小區302個 2021-01-16 1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電網用電負荷破冬季歷史紀錄,「煤改電」用戶達130萬戶
    記者從國網北京電力獲悉,今年12月13日以來,北京地區低溫寒冷持續,電網負荷持續攀升,並先後於14日、15日兩次突破電網負荷冬季歷史紀錄,再創新高。今年,本市新建設、新投運5萬戶深山區「煤改電」用戶,國網北京電力大力推廣無人機自主巡檢等創新科技,全力保障百姓供暖用電和電網安全平穩運行。
  • 舊區改造,金山石化地區3.8萬戶居民將告別「跳閘」生活
    在石化地區,2000年(含)以前建造的居民住宅約3.8萬戶,主要為售後公房、公房和少量商品房,由上海石化的電廠「暫供電」,未納入國家電網,被一些居民戲稱為「電力孤島」。今年,在市、區、石化街道各方攜手努力下,昔日「電力孤島」終於迎來了全面改造。
  • 順義將免費為居民更換智能遠傳水氣表
    智能遠傳表將實現手機APP交費;預計到明年年底該工程將惠及全區23萬用戶新京報訊 (記者沙雪良)順義區在全市率先實現水、氣、熱「一站式」報裝,辦理時限壓縮至5-14個工作日,優於全市15個工作日的標準。
  • 廣東:出口退稅率調整惠及1.2萬戶企業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廣東積極響應,前期大力爭取的陶瓷衛浴潔具、新型塑料、五金刀剪、建築配件、汽車配件等的出口退稅率由10%提高到13%,鮮活肉類產品的農副產品(豬、雞、牛)出口退稅率由6%提高到9%,均實現徵稅率與退稅率一致。
  • 我縣3年修路453公裡惠及161個村
    嶽陽縣融媒體中心12月16日訊(通訊員 陳勇平 賀祖民)2017年底,湖南啟動了全省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設。我縣在省市投入獎補資金基礎上,3年共配套專項資金8264.28萬元用於項目建設。「十三五」時期,我縣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設裡程453.42公裡,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總裡程528.16公裡,惠及161個村,其中46個貧困村近16萬群眾順著水泥路踏上了「致富路」,民生實事工程施工進度居全市前列。
  • 「十四五」青島計劃改造1512個老舊小區,涉及居民53萬戶
    構築高品質都市空間格局,打造宜居幸福之城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滕軍紅表示:「『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圍繞『產業空間拓展、土地集約利用、城市功能完善、市民方便宜居四個目標一個過程完成』的要求,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發起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將13個領域、39個責任單位、23個企業商協會系統整合,堅持規劃引領,構築高品質都市空間格局,聚焦『宜居宜業幸福之城、多元融合魅力之城
  • 山西沁水農商銀行持續推動普惠金融惠及萬戶千家
    原創 山西畫報 太行頭條以擔當壓實責任 用韌勁狠抓落實山西陵川縣農信社服務「六穩」「六保」實打實今年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後,山西陵川縣農村信用聯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作用,認真落實落細「六穩」「六保」工作部署,堅持為實體經濟活血脈,為小微企業暢循環,為縣域經濟復甦、為城鄉居民創業就業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 「撤村設居」 漳州薌城區4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統一掛牌
    閩南網6月24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實習生 陳婧怡 通訊員 劉欽賜 鄭文典)今日,薌城區謝溪頭等4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統一掛牌,此次「撤村設居」工作,共涉及2.6餘萬戶村民。薌城區於5月25日完成「撤村設居」工作,芝山、石亭鎮和西橋、南坑、通北街道辦事處涉及42個村委會,原村民委員會自治組織職能由新設立的社區居民委員會行使,原村民委員會成員自然過渡為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
  • 北京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地點大全(304個)
    2018年9月1日起,北京市公安局正式啟動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工作。為最大限度地方便港澳臺居民申領居住證,市公安局在全市16個區相關戶籍派出所設置了304個受理點。  》》9月1日起北京304個受理點可申領港澳臺居民居住證  北京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地點大全東城分局派出所諮詢電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