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三顧茅廬」打開話匣子丨惠水縣好花紅鎮三聯村...

2020-12-23 天眼新聞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我來到黔南自治州惠水縣好花紅鎮三聯村駐村工作已有兩年多。我叫付雪,作為一名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員,看到自己包保的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心裡美滋滋的。 我包保的建檔立卡戶中,有一戶情況比較特別,他叫楊興明,是特困供養戶,由此我們之間就有了「三顧茅廬」的扶貧經歷。

2018年初次去走訪楊興明時,站在他不到30平方、透風漏雨的老舊房前,我出乎意料地吃了閉門羹。任我怎麼敲門,喊破嗓子,房裡的楊興明無動於衷。如果不是鄰居告訴我他在家,語言和聽力都正常,我都懷疑是遇上了殘困戶,第一次走訪的不順利讓我心生鬱悶,感慨遇上了難啃的骨頭。晚上回家,我苦思冥想:怎麼樣才能讓他給我開門呢?一旁的愛人說道:「禮多人不怪,明天帶點零食水果去。」

第二天,我趕了個大早,拎著大包小包像走親戚似的去到楊興明家。這次他家恰好門是打開的,楊興明正在吃早餐,雖然他沒喊我進門,可我還是厚著臉皮自己進去找了張板凳坐下,放下水果零食,主動開口拉家常,問長短。沒料到的是,面對我的主動示好和問候,楊興明依然一言不發,就像沒看見我一樣,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我強壓住心中的怒氣,反覆安慰自己:「沒事兒,有進步,今天至少見著人了。」

第三天,我帶著越挫越勇的態度,繼續入戶,也不管他是否答應,是否聽見,絮絮叨叨跟他說了一個多小時,給他講了黨的扶貧政策和我來的目的。他終於給了我回應:「你是這麼久以來第一次不嫌棄我,跟我說這麼多話的人!」我一愣,驚得說不出話,原來老人是這麼渴望關心和陪伴。

和楊興明建立了聯繫後,我經常去他家,像走親戚一樣,有時候還帶著愛人一起去陪他吃飯、拉家常。2018年底,我幫助他申請了老舊房整治,自己掏錢給他換了新床、新被、新衣櫃,不僅幫他家換了新顏,還讓他家多了歡樂和笑聲。上個月入戶走訪時,他對我說:「小付,你家小劉有半個月沒有來了,有點掛記他。」聽到這話,我當時心裡突然就暖了,不僅是我把他當作了親戚,他也把我看成了家人。

扶貧工作的過程中,我感受到有一群人或許內心所需與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們需要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資助和給予,更需要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真誠,多一些溝通。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作者 付雪

編輯劉娟利

見習編輯潘曉飛

編審楊儀 楊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不畏艱辛 砥礪前行丨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駐村...
    我叫楊紅芬,是貴州黔南惠水縣好花紅鎮扶貧工作站的一名工作人員,同時也是惠水縣好花紅鎮百鳥河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7年8月,因工作需要,有幸能成為鎮扶貧站其中一員並負責指導三都片區的業務工作。細細數來,從最初的包村工作轉戰到扶貧站,已不知不覺走過3個年頭,這其中的酸、甜、苦、辣,可謂百感交集。  回想剛剛到扶貧站的時候,從一名包村幹部到一名業務指導員,業務不熟悉的我是一頭霧水,如何指導片區八個村做到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精準,貧困戶申報有哪些程序,教育、醫療、住房、搬遷都有哪些政策,問題接踵而至。
  • 「我的扶貧故事」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灑在故土|惠水縣好花紅鎮崇學村...
    我叫張躍,是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好花紅鎮崇學村駐村幹部。2015年我參加事業單位招考進入了鄉鎮扶貧站,有幸參與了脫貧攻堅戰這一場輸不起的戰役,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灑在貧瘠的故土。張躍走訪群眾猶記得,那村裡基本上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景象。
  • ...過上好日子丨惠水縣好花紅鎮清水村駐村工作隊員蒙小玉
    我叫蒙小玉,是黔南州惠水縣好花紅鎮清水村駐村工作隊的一員。我在基層工作已有5年了,最刻骨銘心的還是2017年在清水開展扶貧工作的時光。清水村是我駐的第一個村,也是我的第二個家。  初到清水村時,我對村子的第一印象就是貧窮。
  • 「我的扶貧故事」老朱伯的「一指禪」 扶貧路上不當旁觀者丨惠水縣...
    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落下,這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激蕩著人們奮力打好扶貧攻堅仗的熱情,同樣也點燃漣江街道廣大幹部關注貧困群眾、情系貧困山村的激情。我是朱發榮,2018年4月,在惠水縣脫貧攻堅盡銳出戰,全面決勝小康的關鍵時刻,年過五十的我來到了當時陌生的雙坪村,成為了一名駐村工作隊員。
  • 「我的扶貧故事」情系斷杉,緣起脫貧|惠水縣斷杉鎮黨委書記羅國華
    我叫羅國華,一名共產黨員,現在是惠水縣斷杉鎮黨委書記,也是一名普通的基層扶貧幹部。2015年9月,正值金秋,我正式就任斷杉鎮黨委書記,本應沉浸在秋收喜悅中的我,卻多了一絲憂愁,滿腦子想的都是斷杉鎮的扶貧重擔。
  • 「我的扶貧故事」在新時代新使命中揚帆起航丨惠水縣崗度鎮黨委副...
    我叫帥錫超,2018年11月在惠水縣崗度鎮任職紀委書記,2019年11月轉崗為鎮黨委副書記。同時,也是崗度鎮柏慄村的一名攻堅隊員。2018年11月7日,我深刻記得這一天是立冬,也是我基層扶貧工作的起航點,懷揣著對基層一線的「凌雲壯志」,我來到了崗度。  有人說:「紀委的監督監察作用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到底是扮演什麼樣的一種角色?又該如何扮演好這個角色?」作為紀委書記的我頓時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中......
  • 產業扶貧築富路 南沙打造精準扶貧新模式
    11月中旬,深入至南沙對口幫扶的貴州省惠水縣、龍裡縣、貴定縣、畢節市金海湖新區,以及梅州市蕉嶺縣、平遠縣六地,與基層工作的駐村第一書記、貧困戶等人物深入溝通,記錄下六地在脫貧攻堅收官戰中的真實故事以及產業扶貧最新成果。
  • 擬命名表彰黔南州文明單位、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校園、文明...
    〈黔南州精神文明創建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黔南委辦字〔2018〕54號)要求,為深入推進我州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充分展示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成果,州精神文明辦認真組織各縣(市)、州直各單位(部門)積極踴躍開展爭創、申報工作。
  • 布依族民歌《好花紅》的來龍去脈
    1956年11月,惠水縣舉辦了第一屆工農業餘文藝匯演,毛家苑的布依姑娘秦躍珍、王琴惠兩位歌手便演唱了這首歌曲,前來觀摩演出的省內專家又以《好花紅》的音樂素材進行二度創作,使《好花紅》又進一步走上舞臺
  • 我的扶貧故事 | 幸福像花兒一樣紅
    如果有人問我,這一生中最無悔的事情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搬出大山!如果有人問我,搬遷後大家的生活怎麼樣?我會用一首歌名來告訴大家:《好花紅》! 我叫羅應和,現擔任惠水縣明田街道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2015年,我還生活在惠水縣擺金鎮鬥底村巖腳組,那裡是貴州貧困程度最深的石漠化地區,不通水、不通路、不通電。在老家趕個鄉場買點油鹽,要翻山越嶺步行幾十裡山路,家裡也沒有田土,只能在石頭縫裡面種苞谷,生活很困難。沒有想到會有搬遷的好機會,讓我從偏遠的大山搬進了環境優美的社區,開始了新的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洋芋香 扶貧幹部心裡甜丨惠水縣濛江街道上龍村駐...
    我叫毛華智,是貴州黔南州惠水縣濛江街道上龍村駐村工作隊隊長。老羅高興地說著他家的變化今年九月的一天,我聯繫幫扶的苗族群眾老羅又送來了一袋玉米地裡套種的洋芋,怎麼推辭也不行,老羅用帶著民族口音的話說:你們平時不也送了許多吃的用的給我嗎?你們不要的話是 「幹(看)不起人!」無奈之下,只好收下。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結對幫扶裡的「小確幸」丨惠水縣明田...
    我叫潘泱,是黔南自治州惠水縣明田街道的幫扶幹部。一年後,小芬高考,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被貴州民族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錄取。剛進大學的那段時間,她非常忙,軍訓、適應新環境等等都在考驗著之前沒有出過縣城的她。
  • 「我的脫貧故事」為自己的夢想奮鬥丨惠水縣漣江街道幸福社區居民...
    我叫唐文,是貴州黔南惠水縣漣江街道幸福社區的一位移民,2018年,我們一家響應易地扶貧搬遷的號召,一家7口搬到了幸福社區。我們老家在惠水縣斷杉鎮定理村,那個時候,我老公在外面打工,我在家要照顧老人孩子,還要做家裡的農活,感覺整個人每天都像陀螺一樣,而且我們家房子就一小間,一家人都住在裡面。  2018年的時候,聽到政府有這種搬遷的事情,上門來跟我們說的時候,我們一家都同意搬遷,搬來這個新社區,以前想都不敢想,會有這麼好的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脫貧攻堅 使命在肩|惠水縣擺金鎮上田村駐村第一...
    我叫王泰明,按照組織安排,於2018年5月從惠水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派駐擺金鎮上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踏上脫貧攻堅之路。積極協助貴州惠水縣漣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佔地170畝谷田蛋雞養殖場。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上田村已全面完成自來水、居民供電入戶,2018年11月,打通了上田村「道路腸梗阻」的最後一公裡,基本實現「寨寨、戶戶通水泥路」目標,全面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
  • 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你的愛》分享會在葉辛好花紅...
    12月12日,由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貴州師範學院、天下貴州人俱樂部主辦,惠水縣文聯、葉辛好花紅書院承辦的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集《你的愛》分享會在葉辛好花紅書院舉行。
  • 馬關輝脫貧攻堅專輯《你的愛》分享會在黔南惠水葉辛好花紅書院舉行
    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放歌漣江12月12日,由貴州省音樂家協會、貴州師範學院、天下貴州人俱樂部主辦,惠水縣文聯、葉辛好花紅書院承辦的男高音歌唱家馬關輝脫貧攻堅歌曲專輯分享會在惠水葉辛好花紅書院舉行,我省知名音樂人黃承志、凌飛、丁傑等與馬關輝分享新專輯的喜悅
  • 「我的扶貧故事」沒有「阿拉丁神燈」的第一千零一夜丨惠水縣崗度...
    這不是神話故事,這跟「阿拉丁神燈」沒有「半毛錢」關係。這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夜晚,卻是我駐村的第一千零一夜……【第一夜】我叫樊龍江,是惠水縣崗度鎮龍塘村脫貧攻堅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也沒有了嫋嫋炊煙的田園牧歌,而是那一廂廂低矮破舊、搖搖欲墜的危舊房,還有那擁擠狹窄的村委辦公房、汙水橫流的串戶土路、無處不在的白色垃圾……各種似乎與時代「脫軌」的落後景象紛紛湧入腦海,我才發現我對農村、對貧困知之甚少。我心想這村可怎麼駐下去呀?這脫貧攻堅戰該如何去打呢?帶著這樣的不安與彷徨,我久久無法入眠......
  • 「我的扶貧故事」「傻」老庚不傻|惠水縣斷杉鎮青山村幫扶幹部汪軍
    很久沒有見著我的傻老庚了,不知道他最近過得如何,趁著周末的空隙,我坐上了開往斷杉的客車……   我叫汪軍,我的傻老庚名叫時老坤,47歲了,光棍一個,家住惠水縣斷杉鎮青山村翁招組,是我的結對幫扶戶那時候,家裡窮、又生了個傻兒子,不堪重負的母親選擇了離家出走,從此,我的傻老庚便與父親相依為命,靠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艱難度日。時老坤被村裡聘為保潔員打掃衛生2016年2月,惠水縣林業局開始掛幫青山村並組織「走訪」,那是我與我的傻老庚第一次見面。
  • 「我的扶貧故事」「小郭,最甜的橘子我給你留著」丨劍河縣南加鎮...
    我叫郭宇,2017年11月在劍河縣南加鎮黨委政府的安排下,我來到了南加鎮城西社區南孟村,擔任駐村幹部,開啟了我的駐村幫扶工作。對於南孟村架獨山自然寨來說,由於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在這個「養老寨」上居住的,大多是6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他們捨不得離開這個住了一輩子的地方,捨不得腳下肥沃的田土。
  • 惠水縣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歌王爭霸賽報名中
    近日,記者從惠水縣民族山歌協會獲悉,主題為「好花正紅·暢遊端午」的惠水縣2020年布依族民歌「好花紅」調歌王爭霸賽活動從6月12日開始報名,報名時間持續到6月22日。比賽將於6月24日至6月25日(農曆五月初四、初五)在惠水縣好花紅廣場(漣江國際酒店旁)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