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出發前往烏幹達追蹤大猩猩時,我也是這樣想的。我的目的地是「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
Bwindi 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這個名字似乎不很吉利。我想要看到大猩猩,但如果這個國家公園真的像它的名字所說的那樣,「難以穿越」,那我就逗留在它外圍欣賞一下樹木和鳥類也不錯。
山地大猩猩是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的明星動物 本文圖均為Sophie Ibbotson 攝烏幹達的首都坎帕拉交通不便,就旅行而言也乏善可陳,人們一般只在此呆上一兩天,去伸向維多利亞湖上的一個半島上看看,或者去附近的國家植物園。
遊客們來烏幹達,主要都是衝著山地大猩猩。全世界如今只剩下800頭左右的山地大猩猩,它們大都居住在沿維龍加山脈分布的叢林中,這條山脈是東非的火山群,位於盧安達、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烏幹達接壤邊境。就是在此,美國的靈長類專家戴安·弗西在此展開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也多虧了她的研究,如今大猩猩的種群樹木不再是原地踏步,有了一些增長。
我本來在究竟去盧安達還是烏幹達之間猶豫不決,不過旅行社「專享非洲」的野生動物專家蘿拉最終說服我選擇了後者。在她的描述中,烏幹達的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簡直是烏幹達的伊甸園。它是一處聯合國遺產地,也是地球上最具有生物多樣性的地點之一。蘿拉進而說,在這個國家公園,我不僅能看到大猩猩,還能看到黑猩猩以及疣猴。
根據蘿拉的建議,我應該住在國家公園內,而不是住在它的外圍。這樣的話,我就只能住在「大猩猩保護區森林營地」,它是國家公園裡唯一供遊客下榻的地方。它隱藏在密林之間,草屋分散在樹叢和雲霧中,除非你在它的正上方,否則根本發現不了它。
營地的設施應有盡有要在烏幹達追蹤大猩猩並不容易,烏幹達野生動物管理局每天只發放很少的追蹤許可證,每一隊人數不得超過八人,來保證大猩猩不會被打擾。出售許可證同時也是當地政府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收入不僅用於大猩猩的保護和研究,其他動物和整個環境都會受益。
我的嚮導名叫Akiki,在當地語言裡是朋友的意思。他從小到大都在森林中度過,除了在坎帕拉上學的那幾年以外。我覺得他閉著眼睛,僅靠聽力和嗅覺就能辨明方位。雖說追蹤大猩猩是他的專長所在,也是我們旅行的目的,但他同時也熱愛這片森林裡所有的動植物。他覺得森林裡的一切都互相關聯,對彼此非常重要。如果這個生態系統中有一個種群消失了,無論它有多小,都會對其他動植物產生災害性的影響。
在林中也能看到東非的灰冠鶴在森林裡尋找大猩猩既需要體力也需要耐心。我們並不知道今天大猩猩會在哪裡出沒,而公園裡的路崎嶇又陡峭。我們走到精疲力竭,然而,隨著我們越來越深入森林,心裡的期待也越來越大。
突然之間,Akiki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將手指放在他的嘴唇上,示意我們安靜。
他笑咧了嘴,我意識到前面有什麼。我們慢慢地移動身體,好顯得沒什麼攻擊性,然後進入了一片林中空地。有一家大猩猩,大概有十幾隻之多,正坐在地上休息。其中幾隻在用它們修長靈活的手指互相撓痒痒,從對方身體裡摘出蟲子或是葉子碎片。其他大猩猩正大嚼著又熟又甜的果子,果汁從它們的嘴邊流下。
大猩猩棲息在林間我一時不知該怎麼辦才好。這些動物讓我肅然起敬。從一開始,它們看上去就像是長著長毛的人類,而它們的行為舉止和互相之間明顯的親密關係也和人幾乎一模一樣。我的追蹤大猩猩許可證讓我可以有一個小時的時間,坐在那裡,觀察它們。實際上眼前的一切讓人迷醉,我呆上一天也不會厭倦。不過,很快我就意識到我只是森林中的客人,可不該濫用了主人的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