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伊始,足球比賽當中的激烈行為一度使得這項運動變得失控。
當時已經不止一次有比賽演變成近乎你死我活的打鬥,那些受傷送進醫院的人為此感到憤慨不已。
1962年在智利舉行的世界盃就是這一切進入白熱化的時期。
「聖地牙哥之戰」
在蘇聯與南斯拉夫之間進行的揭幕戰當中,出現了多次衝撞,甚至有人骨折。
在西德對義大利的比賽當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捷克斯洛伐克對西班牙的比賽,出現了一名守門員頭部被踢中,導致昏迷了幾分鐘;阿根廷對陣保加利亞的比賽,則有多名球員嚴重受傷。
情況已經糟糕至極,而後更是有了智利和義大利的對陣,一場歷史上稱為「聖地牙哥之戰」的比賽。
暴力一發不可收拾。球員互相之間踢打、拳擊,甚至連警察都走進場地介入。
智利以2-0贏得了比賽,但是裁判受到了猛烈的批評。
那一場比賽的黑衣判官是英國裁判肯尼思·阿斯頓(Kenneth George Aston)。回想當時的情形時,他這樣說:「我根本不是在當足球比賽的裁判,更像是一場軍事演習當中的判官。」
阿斯頓在1963年退出了裁判工作,後在1966年成為國際足聯(FIFA)裁判委員會的一員(他還曾在1970至1972年擔任該委員會主席)。
1966年世界盃阿根廷對英格蘭的比賽,德國裁判克萊特雷恩不得不由警員護送離場。
該場比賽的德國裁判魯多夫·克萊特雷恩(Rudolf Kreitlein)在第36分鐘將阿根廷的隊長安東尼奧·拉廷(Antonio Rattín)罰下場,之後他不得不由警員護送離場。
克萊特雷恩當時給了英格蘭隊一個任意球,拉廷上前抗議,克萊特雷恩要求他下場。
克萊特雷恩說:「拉廷當時那張臉已經足夠讓我明白他在說什麼。」
問題是,這名裁判不會說西班牙語,而拉廷也不會說德語或者英語。
拉廷拒絕離場,聲稱自己不明白裁判在說什麼。
比賽因此中斷了超過10分鐘,直到一名翻譯走到溫布利球場的草坪上,向拉廷解釋了情況,而此時阿根廷人陷入了暴怒。
肯尼思·阿斯頓當時負責管理所有的裁判工作,他用盡了自己所有的談判技巧,讓阿根廷隊長冷靜下來,避免了比賽中止。
但是到這個時候,英國人已經清楚知道,必須要設定一套規則,來阻止球場上的暴力,並且懲罰嚴重犯規的人。
最終,是交通燈幫助他找到了答案。
球場上的暴力行為深深地影響了他,於是到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到來的時候,他終於及時找到了應對這一問題的方法。
「我開著車在肯辛頓大街上走著,交通燈亮起了紅色。我想:『黃燈,你就要注意;紅燈,停,你不能再走。』」
就是在那一刻,肯尼思·喬治·阿斯頓第一次想到在足球比賽當中使用紅黃牌。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是紅黃牌第一次在世界盃賽上使用。
肯尼恩·阿斯頓在2001年10月23日去世,終年86歲,他對足球的熱情始終不減。
他曾經說過:「比賽應該是22名演員參與的戲劇,而裁判就是舞臺的導演。」
「它沒有劇本,沒有預設情節,你也不知道結果,但是它的目的是要帶來快樂。」
阿斯頓在1970-1972年間是FIFA裁判委員會主席,這是他當時與BBC工作人員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