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勒布朗可以在三秒區以外反覆命中跳投時,對手的心理防線也就基本崩潰了。2018年季後賽東決G6第四節,勒布朗在左側45°三分線對著塔圖姆連續投進了兩記三分,而這兩個進球相似到,如果不看記分牌,你還以為在看《西遊記後傳》,果然NBA是錄播的,TM把一個鏡頭給你放好幾遍。
如果你還記得那輪系列賽,應該知道那一輪有多個時刻,讓人感覺騎士就要輸掉了,0-2落後和天王山敗北,在各種歷史數據統計上,都明確的表明落後的一方局面很不利,但在勒布朗投進那兩記三分球之後,凱爾特人的優勢蕩然無存,騎士從不利的境況下把系列賽帶入了搶七,騎士三軍用命,而詹姆斯本人看起來根本無法防守。
這樣的詹姆斯,在那一年總決賽G1之後,沉寂了兩年多。上個賽季,詹姆斯也砍下過51分,今年靠傳球帶動球隊,另有一種強大,36歲的他還是維持在了MVP級別的水準,但要跟詹18對比,仿佛還是被歲月封印了部分力量。
直到這一場的第四節,詹姆斯最後用連續的跳投送走了掘金,你才能徹底確認,他依然是那個能帶來毀滅與絕望的全力詹。
要如何評價再一次走到總決賽的湖人和詹姆斯呢?
我們在評價圍繞巨星建隊時,往往會談到「建隊成本」這個話題——什麼是建隊成本?指的是,根據核心球星的特點搭配角色球員的類型,以及尋找這類角色球員的難度。過去我們對圍繞詹姆斯建隊,大體會有一個構架上的共識:
他尤其需要配置大量射手,搭檔一個射手型的內線很合適,特別是球隊能擺出詹姆斯打四號位,五號位提上拉開空間時,詹姆斯的威力會被最大化。
這件事在詹姆斯過往的職業生涯裡被反覆證明,於是在詹姆斯來到湖人的第一個賽季,魔術師為他找來史蒂芬森、隆多、麥基,再配上湖人那幾位當時外線沒譜的年輕人時,業界普遍感到震驚,湖人在建隊思路上不但逆潮流,也逆詹姆斯,因為看起來更有前途的框架應該是:
進攻,詹姆斯+空間;
防守,鋒線無限換防。
湖人似乎應該把錢和注意力放在那些優質3D身上,才對得起老詹最後幾年的巔峰。
18-19賽季,湖人完全失敗,詹姆斯在西部的第一個創業年以未能進入季後賽告終。雖然這個結果很大程度要歸因於湖人那一季綿延不斷的傷病,但客觀的說,在完全健康時,那一季的湖人達成的上限也不夠高。
這也是為什麼,2019年夏天,人們看著湖人的球員名單開始糾結:
詹姆斯+濃眉哥,棒,當今聯盟沒有比他們倆更牛逼的雙人組;
以及,臥槽,如果一支球隊最牛逼的射手是波普格林,這支球隊真的適合由詹姆斯來駕馭嗎?
接下來就是一堆不利於湖人的消息:
洛杉磯另一支球隊組建了配角更華麗的航空母艦;
球隊裡看來第三有天賦的考辛斯賽季報銷;
濃眉哥不想打中鋒——這是濃眉過去幾年證明更有效率的位置——而湖人早已放棄了跟詹眉球風最配的大洛佩斯。依然MY BOY?這有點無情;
密爾沃基雄鹿延續了上個賽季的火熱狀態,而他們的球風是那樣克制湖人;
濃眉逐漸轉型成了終結打法的內線,內外兼修的屬性迷之丟失,跳投不再能殺死對手,也不是合格的空間點;
丹尼格林更接近破產版本而不是爆發版本;
湖人不斷證明他們無法為詹姆斯提供合適的空間環境,點名用不出來;
湖人在關鍵球階段進攻乏力;
不談詹姆斯最愛的極致空間陣容,湖人甚至沒有看起來超強的唯一陣容;
以及,複賽之後,湖人全體丟失投籃準星,動不動場上就有「五個拖空間」的球員。
這些事情放在一塊看,如果不告訴你2020年8月19日之後的事情——那時他們剛剛輸給擁有無敵版利指導的開拓者——你應該會為詹姆斯首次西部季後賽之旅捏一把汗。
但另一個事實是,湖人在19-20賽季的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西部第一,並且穩的不能再穩,而詹姆斯交出的也實實在在是MVP票選第二的表現,這些都是不需要爭辯的事情。
一支有著當季雙一陣球星,拿下西部第一的球隊,在季後賽順風順水的挺進總決賽,難道不是理所應當,難道不是合情合理?
我仔細想一下,一直以來,我們對湖人的擔心,似乎是因為:
我們好像習慣了詹姆斯靠「朕或禮炮團」的贏球方式,以及,如果詹姆斯不捶爆對手拖著球隊走,就總覺得哪裡出了問題。
這支湖人不是靠詹姆斯習慣的模式贏球,這點在漫長常規賽的大部分時間裡早已得到了證明,只不過人們一直懷疑,這樣的邏輯到了季後賽是否還適用?
湖人既現代又傳統,他們現代是因為濃眉顯然是現代派中鋒的最高配置版,而詹姆斯——儘管他是個老妖怪——也是個現代派打法,他所擅長的東西,最適合驅動這個時代的小球。
而他們傳統的,是他們既不完全把濃眉放在最適合發揮他小球中鋒優勢的五號位,也不給詹姆斯配備小球時代最需要的空間,而是重拾了湖人這支球隊的光榮傳統。
什麼是湖人的光榮傳統?
高大的中鋒;
高大的組織者;
showtime般的快攻能力。
這是最光榮的那支湖人擁有的東西。
如今這支湖人繼承了這些,這體現在:
湖人擁有最牛逼的快攻閃擊,可以瘋狂的懲罰對手的失誤、打鐵以及進球後的得意時刻;
湖人擁有全聯盟最炸的攻筐數據,在沒有空間的支持下,也沒有妨礙他們強行幹爆對手的籃筐;
勒布朗詹姆斯——季後賽的某些時段還要加上隆多——用穿針引線把湖人濃眉之外其實並不華麗的進攻武器整合起來,真正讓你體會到什麼叫靠傳球開發進攻。
這些是湖人本賽季一直展示出的東西,大家都清楚,但也不禁有一種疑問——這樣夠了嗎?80年代的湖人拿到今天,就能統治聯盟了嗎?
現代籃球跟那時候相比,發展變化了起碼兩輪啊!
那麼,你有多久沒有看到詹姆斯身居一支防守強隊了?
在邁阿密熱火的防守破產後,讓人覺得詹姆斯的球隊必須要靠防守贏得比賽,只是2015年季後賽的某些時刻,但如果不是傷病,那一季的騎士也不至於打如此便秘的籃球。
這一季的季後賽,詹姆斯場均35分鐘——這輩子季後賽沒這麼輕鬆過,於是詹姆斯貢獻了頗為奇特的演出:
在與掘金的G5之前,你大概已經在懷疑,詹姆斯是不是真的老了,在時間負荷不高的情況下,他到了關鍵時刻也有些力不從心,直到他這一場跳投準星回暖,你才發現人品守恆定律大概能解釋所有問題;
但另一方面,詹姆斯成為了這支防守強隊的關鍵一環,他很適合上線夾擊的策略,依然可以接管對方核心後衛——我還一度懷疑他現在的體能和橫移到了關鍵球階段能否接管穆雷,事實證明,不但能,而且成為了系列賽的關鍵點——能二次換防約基奇,也能作為協防護筐手不斷支援籃下。
對,這也不是一個你認知中的詹姆斯——起碼不是最近幾年認知中的——他沒有了18詹那種接管最後一節全部主攻,穩定點名打爆一切後場的霸道威猛,但也不再接受叉腰肌的調笑,他的球隊在防守端更加可靠,再結合詹姆斯精準的長傳和濃眉無解的天賦,他們擊潰對手的方式變得更加迅捷直接。
湖人反潮流,詹姆斯在開倒車,但不妨礙他們的強,只是風格不同罷了。
也許我們是該重新審視一下這支湖人和詹姆斯了——這支球隊圍繞詹眉成功建隊了嗎?
如果詹眉身邊擺一個能拉開空間的大洛,一個真正的控衛,一個真正致命的射手,再配一個小球時段能放入拼圖的能量型側翼,大結局會提前到來,因為在他們組隊那一刻,大家就該覺得沒懸念了。
客觀的說,現在這支湖人不是完全按詹眉特點搭配陣容的:
他們找來隆多看起來是為了濃眉,但在濃眉到來前,隆多就在這了,而隆多上個賽季打得很一般,他跟詹姆斯之間球風不夠搭。所以隆多來到這支球隊恐怕不是因為他是完美兼容的拼圖,而是因為湖人管理層認為他是個好球員;
霍華德是類似的道理。湖人拯救了他的職業生涯,霍華德自己也爭氣,他改變了球風,並且還能在相應的局勢下來回切換——需要他上去10分鐘,他玩命,於是犯規爆炸。而G4G5沃格爾把他放進首發,他就能讓自己長時間留在場上,這是個本事。霍華德顯然也不是按詹眉球風去配的,湖管選擇他,還是因為他可能會是個不錯的球員;
卡魯索呢?他是湖人挖掘出的驚喜,他既不能持球,投籃也不準,但他是詹姆斯身邊很出色的近衛軍,他好用,但不是因為兼容性;
庫茲馬跟詹眉球風的兼容性一直只是存在於理論中,他有用,但也經常是副作用;
馬基夫-莫裡斯除了疑似空間型內線屬性,別的價值一無所有;
MY BOY就是撐一下時間,用他跟史蒂文斯用坎特差不多的道理——偷一波,不行我就拿下來,即使麥基是首發;
丹尼格林還是個好球員吶,但這一季沒有打出他球隊第三薪資的身價;
波普大概是湖人隊裡與詹眉球風最搭的配角,季後賽版本的他夠準,防守也算可靠,沃格爾也用全隊第三多的出場時間官方認證了,波普可能是這支球隊的第三球星——尼瑪,波普竟然是湖人第三球星?
不管他是不是,這支球隊前兩號球星與第三號球星的檔次落差就是這麼大。
但我不是在這裡說——啊,湖人配角好爛,詹眉太牛逼,這都帶的動——不是這樣的,實際比賽感官也不是這樣的,這裡的關鍵就是,湖人不是一支我們最近幾年希望看到的那種球隊:
我們希望一支球隊擁有他們久經考驗的王牌五人組,拿出來就能回應一切——湖人沒有,他們詹眉之外的拼圖用誰,全看沃格爾當天的判斷;
我們希望一支球隊的輪換都是精兵強將,沒有明顯弱點,而湖人不是這樣,他們的輪轉都有明顯的弱點,有些弱點還會疊加。
結果呢?
結果你發現,湖人的玩法在另一種頻段上——OK,我們只有兩個大球星是沒問題的,我們接受,當那些不夠完美的配角把弱點帶到場上時,就讓我們的大球星去克服吧,這包括:
詹眉靠著無與倫比的天賦,在重重阻隔之下,還是能頂著人強行攻筐,並反覆得手;
濃眉從第二場季後賽開始,強行中投幾乎不失準,在嚴防之下頻頻無視環境提供硬解,並成為了可靠的空間點,而詹姆斯也終於迎來了跳投回暖。
在主將承下了配角的弱點後,他們就能享受配角帶來的好處了,這包括:
隆指導智慧的上球和偶爾爆發的搶斷本能;
卡魯索那機智的搶斷,勁爆的反擊扣籃,以及聰明的空切;
庫茲馬跑動後面對協防依然能放進的終結手段;
霍華德巨無霸的籃下卡位,用籃板和扣籃完成體型懲罰;
鐵林在不準的夜晚,依然有可靠的封蓋和偷得的籃板;
馬基夫季後賽送出43.6%的三分球;
以及,MY BOY靈光乍現的長臂天勾。
湖人的比賽,不是一盤5V5的LOL或者王者,更像是一款叫做《西遊釋厄傳》的街機老遊戲,詹姆斯是孫悟空,濃眉哥是白龍馬,他們的配角就是照妖鏡、金剛咒、寶葫蘆、釋厄劍這些法寶。白龍馬一路突木樁清兵,孫悟空撿法寶,遇到小BOSS,兩人輪著連必殺就行了,遇到大BOSS,上去丟個法寶再打,比方說,遇到金角大王-約基奇,孫悟空就掏出了寶葫蘆-霍華德,然後問了一句:
「對面那個,咱們這輪打幾場啊?」
「約G7!」
「收!」
「靠......」
這大概就是這支湖人一路過關的樣子吧。
這是跟現代籃球不一樣,跟傳統籃球也不一樣的特殊球隊,當然,我們看到的,也是一個風格跟過去不那麼一致的詹姆斯,或許我們不該用確定的思維考慮如何圍繞詹姆斯建隊——也許天賦夠了就行了,至於風格,他比我們想得更百搭吧。
濃眉哥西決G2命中絕殺後喊出了科比。在湖人來到現在這個位置之前,人們最擔憂的,或許就是「科比」式的能力——湖人有跳投硬解嗎?如果遇上雄鹿這樣風格的球隊——當然,現在不可能了——湖人靠什麼打護筐呢?他們關鍵球乏力的進攻不會是偶然啊......
濃眉在今年的季後賽證明了這項絕技有人繼承,而勒布朗緊隨其後,用類似的方式(別看腿型),把湖人送入了總決賽——時隔十年,曼巴式的進球依然沒有離開湖人。
或許,這就是最後一塊拼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