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講究?

2020-12-27 關山聽風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講的是過去老人在一個家庭的院子住房安排問題,通過住房的安排,可看出兒孫對老人是否孝順。

東屋、南房,西屋和北屋是我國傳統的四合院,北屋是正屋,也就是說,這種院子以北屋為準,坐北朝南。這是我國房屋中比較最傳統最普遍的格局。

這裡還有一種情況,有一些民居院子,因受地形的限制,正屋的朝向並非都是坐北朝南向,而是根據地形來布局。比如說,一些地形複雜,選擇宅基地比較困難的山區就是如此,山區建房,只要符合過去人們所謂的「風水」,房屋就不一定要坐北朝南,實際上也是做不到的,因此,山區的屋房各種朝向都存在,不受坐北朝南這種傳統規則的限制。

山區的四合院,一般以正屋為基準,分左、右、前三個方向,也就是說相當於坐北朝南院子中的東、西、南三個方向。

那麼為什麼說,讓老人住在東(左)面和南(前)兩個方向的房屋,家中的兒郎是不孝兒郎?

要注意的是,這裡我使用的是「老人」,而不是「父母」,這裡是有區別的。比如說,如果一個四世同堂、或者三世同堂的家庭,用「父母」一詞就不太準確。比如四世同堂之家,第一世還健在,是父母,是祖父母,也是曾祖父母,第二世是兒郎,也是父母和祖父母,第三世是孫子,也是兒郎,也是父母。如果第二世或第三世住東房和南房,就判斷他們的兒子不孝,那是不準確的,因為他們的父母健在,他們自己就是兒郎,說他們不孝,就說不過去了。

這裡就關係到一個家庭在一個庭院居住時,傳統習俗上的主次之分和長幼有序的民俗問題。

按我國傳統民俗,在一個四合院內,以正屋為長,其次才是西屋(右),民間又稱西廂房(右),再次是東屋(左),民間又稱東廂房(左),最後南屋(前),民間稱為倒屋,有的地方則稱為對面屋,意思與正屋面對面。而正屋也在長幼之分,以西(右)面的房間為長,以東(左)面的房間次之。

如此以來,一家人怎麼安排住房,就一清二楚了。以四世同堂的家庭為例,第一世住正房西(右)面的房間,第二世的長子住正房東(左)面的房間,次子住西面(右)的廂房,第三代住東面(左)的廂房,第四代住南(前)面的房屋。

如果外人到這裡來看,這家人兒郎把家裡的老人安排在東面(左)的廂房和南(前)面的房屋,也就是說把老人移出了正屋,很明顯這與傳統的規矩是不相符合的,說明這個家庭的兒孫們不尊重長輩,在傳統的禮制看來,是一種僭越,是對老人的不敬,自然就是不孝。

這種規矩,我們從民間四合院的格局就可看得出來,正屋的屋頂是四合院中最高的建築,其他的廂房房頂絕對不能高出正屋的屋頂。也就是說,一個傳統的四合院,建築物之間就有很明晰的主次之分,一個家庭的住房自然也就按這種主次之分居住。

過去這種住房安排的傳統禮制,同樣也體現的家庭就餐時的座位安排上,同樣也有長幼之分,接來客人在安排座位上也一樣講究規矩。這裡面的道理是相通的。

至於舊時在一個四合院內,哪個朝向的房屋住著舒服,這一點不是問題的關鍵,冬天冷不冷,夏天熱不熱的問題,其實是房屋設施及格局方面的問題,並不能體現對老人孝還是不孝的問題。

現在農村的房屋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不同於過去傳統的四合院格局,一般是一棟樓房就包含原來四合院大部分內容。「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這句農村俗語已失去了原來的意義。但是,在農村,安排老人的住房依然有講究。比如說,不能安排老人住在頂層,一般讓老人住一樓,這主要是考慮出入方便。

相關焦點

  • 農村流傳一句話:「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到底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民間流傳的一種思想方式和生活狀態,人們會通過俗語的方式,將自己的生活經驗一代一代的傳給後人。民間俗語包羅萬象,包括人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居住習慣。農村流傳一句話「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就是告誡後人從居住習慣上,表達對老人的尊敬和愛戴。
  • 農村俗語「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農村俗語「樓上樓騎樓房,不敗也得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過去在農村,人們的經濟條件有限,一般都居住在土屋裡。這些年,農村的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的收入高了,也開始追尋更好的生活!因此,很多人也對房屋的建造更加的講究!
  • 農村俗語「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一直覺得,農村裡的老人是很有智慧的一群人,他們嘴裡經常會說一些咋聽覺得莫名其妙的話,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又無意間神奇地一一驗證了。前面已經給大家陸續分享了一些,今天說的這一句農村俗語叫做「寧丟家財萬貫,不舍房屋面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農村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其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廣大農村的影響深遠又全面,尤其是五零、四零以前的老輩人對其深信不疑。其實,這也不為怪,因為大部分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逐漸總結而成的經驗。在那個認識水平有限的年代裡,經驗是萬能的,它指導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因此,村裡人一般都會遵循老輩人傳承下來的各種經驗,比如農村建房。就以這句俗語「人住扛轎屋,災禍接連出」來說,主要講的是,村裡人在蓋房時需要遵循什麼、避開什麼。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建房朝向東,錢財一陣風」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建房朝向東,錢財一場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生活經驗,對人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特別是在農村裡,一些息息相關的事情自然離不開農村俗語。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關於生活的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們蓋房子是非常有講究的,由於蓋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老祖宗在建設房屋的時候,必經過一番的考量。而古時候一些仔細的人,在選擇房屋的住址時,也要經過「高人」指點才能破土動工。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老話在理
    在過去農村建房子,大多數人講究的就是怎麼省錢怎麼結實耐用,所以在設計上就沒有過多要求,但這並不代表農村的房屋建設是隨意的。農村人對於一些民俗還是非常遵守的,尤其這個建房子,子,農村人能建個房子幾乎會消耗所有的家財,大家設想下,花了這麼多辛苦的積蓄誰不願意建一個子孫後代都享福的房子呢,所以在建設房子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就像今天這句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俗語,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其中所蘊含的哪些道理。
  • 農村俗語「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分析,小編發現,農村的一些俗語大部分上都有一些告誡和鼓勵意味:告誡、警告我們什麼事不能做,鼓勵我們什麼事做了就可以交好運,交財運。感情色彩大於科學依據,因此,大家最好是可以帶著辯證的眼光去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話就是:「居在麻雀屋,棟梁輩輩出」。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南留下北留上,東留高西留低」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特別是俗語,作為傳統文化內容之一,更是民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黃口小孩都能隨口來上那麼兩句。而俗語之所以在民間流傳如此廣泛。是因為它的形成與流傳與農村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俗語雖「俗」,但卻包含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願望。因此在民間,俗語也被人們稱為「短小精悍」的百科全書。
  • 網絡流行語科普 帶病回鄉不孝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帶病回鄉不孝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0-02-13 16:1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帶病回鄉不孝兒郎,傳染爹娘喪盡天良什麼意思什麼梗?
  • 古人講「有西不配東,家中無老翁」,什麼意思?農村蓋房的講究
    只可以這樣說是因為,俗語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往往都是古代人的生活百態。如果大家能夠全心研究一下俗語的內涵,其實就可以發現與現實生活有很大關係。俗語「有西不配東,家中無老翁」,雖然看起來有一點晦澀難懂,家中有老人就一定要多留一個心眼,因為這兩句俗語與老人息息相關。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房子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農村,蓋房子的時候總要找人來看一看,其實只不過是求個心安罷了,因為每家的宅基地都是固定的,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決定把房子蓋成什麼樣。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抬轎房是什麼?
    說起農村俗語,只記得小時候應用最多的場景就是「莊稼收成預報」,每到各個節氣的時候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俗語被講出,它們的出現都會預示著明年莊稼的收成會怎樣,就像馬上要來臨的大雪節氣,在農村就有「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大雪不凍倒春寒」「今冬大雪一尺被,明年饅頭堆成山」說的都是大雪這天是否下雪對明年天氣的預報如何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農村才知道的講究
    古代民間習俗非常講究,雖然老一輩沒有多少文化,但老祖宗傳承下來的人生閱歷,卻一直豐富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很多民間俗語不僅具有獨特寓意,而且也蘊含了很多人生道理,至今都遵從這些傳統和習俗。「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其含義顯而易見,意思就是說,寧願將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借給他人當婚房。自古以來婚喪嫁娶之事,都屬於生活中的大事,所以老人們在這些事情上,都頗為講究。但有一些所謂的講究,卻是蘊含了一定人生哲理。
  • 「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其中有什麼講究?原來並非迷信
    我國的傳統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在廣大農村中廣為流傳的俗語、諺語、老話等,又更是古代勞動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感悟,人生的總結和智慧的結晶。因為住房是人類最根本的生活需求之一,從古到今人們都是十分重視的,容不得半點差錯。「樹夾屋堂夾房,不敗也得亡」,其中有什麼講究?原來並非迷信。
  • 農村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東高不算高,西高壓斷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建房興起,俗語「建房不建口袋房,財源進口無處藏」啥意思?
    隨著這幾年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大部分農村地區交通、通信、衛生等等基礎服務設施逐漸完善。然而人們也通過外出打工逐漸發家致富。這幾年我們農村地區也陸陸續續建起了一棟又一棟漂亮的新房。而在農村人們對於建房是比較有講究的,農村俗語「建房不建口袋房,財源進口無處藏」,這是什麼意思?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滴淚屋有何講究?
    前幾年中不少人搬到城市中的高樓大廈裡,也有一些人在農村老家自建漂亮的房子,在古時,家家戶戶都是低矮的房子,並不存在一棟樓裡住上十幾戶人家的情況,俗話說:「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啥意思?滴淚屋有何講究?
  •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有錢不住東南房,無錢不求娘家忙」啥意思?有何道理?在農村裡,有錢人和無錢人的區別還是挺大的,單看這一句:「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能說明一切。不僅如此,在農村裡由於習俗不同,人們的生活還是有講究的。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