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下的遊戲玩家來說,什麼「次世代」、「3A」等遊戲名詞早就耳熟能詳了。往往一款遊戲被標註上這樣的標籤,基本上就意味著是大投入大製作,所登錄的平臺基本上不是主機就是PC。但是隨著手遊市場的發展,龐大的手遊玩家群體讓各大遊戲公司開始轉變心思,當然這裡主要說的是國內遊戲公司。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至今國內還沒有什麼PC和主機的大作,多是與外國遊戲公司籤約合作。不過在手遊領域國內遊戲公司還是可圈可點的,不論是《陰陽師》還是《崩壞3》都有十分契合移動端平臺的特點,並且在玩法上也都有著獨特的亮點,一度成為過現象級手遊。但是距離PC和主機的「次世代」、「3A」等標籤還是有距離的。
然而《原神》的上線好像將手遊與端遊之間界限模糊了許多,因為《原神》就是一款帶著3A標籤的手遊。而且不僅僅是一款《原神》,隨後很多打著3A標籤的端遊移植版手遊開始出現,但是帶上標籤就真的跟端遊一樣了嗎?今天我們就以《原神》為例,從攻略的角度分析3A手遊時代我們該怎麼玩。
在初入《原神》的時候你確實會感覺到這是一款與之前很多手遊大不相同的遊戲,無論是從畫質、人物建模還是遊戲細節來說,《原神》確實超過了以往的很多手遊。如果不是手機屏幕上顯示出的幾個虛擬按鍵,我一定不會認為這是一款手遊。《原神》主打宣傳這是一款開放性探索遊戲,其本質就是RPG遊戲,對於RPG遊戲來說任務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原神》新手攻略的第一要點「前期的任務線」,玩家在前期的任務線中可以獲得十分珍貴的「原石」,這是用來抽取角色和道具的必備材料。主線任務獲得量更多,支線任務和其他任務相對較少。不過在這裡建議玩家不要一股腦地悶頭做任務,因為從老玩家的體驗反饋來看,《原神》的新手期和「長草期」的區分實在太過明顯。
有很多《原神》的新手攻略都講讓玩家在新手期去參考網上的寶箱地圖、風神瞳地圖等等,這直接縮短了玩家新手期,並且極大地破壞了玩家的遊戲體驗。因為《原神》畢竟是一款手遊,遊戲內容在手遊領域是相當豐富的,但是不能用端遊的玩法來體驗。對於《原神》來說新手期是玩家對這款遊戲產生好感的關鍵期,因為本身這款遊戲的核心玩法就是探索開放型世界。
結果探索變成了按圖索驥,那麼開放性世界所帶來的的樂趣就大大地降低。並且在《原神》的遊戲機制中本來就設有卡等級,就是為了將玩家引導入探索類玩法當中去。所以《原神》的長草期還是相當漫長的,目前就有不少玩家都已經進入了長草期,加上《原神》近期並沒有太多的更新遊戲內容,只是開放了新的卡池,所以不少玩家都開始產生疲倦感。
所以在此建議新入坑的玩家,在查詢相關攻略的時候避開地圖標記類的,對於新手玩家來說在推進任務線的時候必然會跑圖,跑圖就是開放型世界不可或缺的遊戲環節。《原神》的核心玩法就是探索,所以不僅做任務可以獲得大量的原石,在探索過程中也可以獲得相當數量的原石。
例如當玩家發現還未解鎖的副本洞穴的時候,以及在野外開寶箱的時候都會獲得原石。而之所以會有玩家直接按圖索驥,關鍵就在於《原神》本質上還是手遊,從抽卡機制上就不難看出。相對比之下,即便是在PC或者主機遊戲中也有所謂的開包抽卡,那也並非是遊戲的主要內容,並不會影響玩家的遊戲進度和體驗。更多影響遊戲體驗的道具獲得多是在遊戲的核心玩法中,例如副本活動等等。
不過《原神》遊戲中也是有副本的,但是手遊抽卡的具有唯一性,那就是角色和高品質裝備。所以玩家的注意力很難長久地放在副本上,更多的是將副本當作日常任務。不得不說手遊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後期無趣,當然很多遊戲都有這個問題,只不過手遊的後期說實話來得更快。
在《原神》上線才一個月的時間,我身邊的很多《原神》玩家就已經步入了只做拿原石的日常任務,攢原石就為了等下一個卡池。雖然《原神》的戰鬥機制中有不同的屬性相結合,但是嘗試不同的組合就需要更多的角色,所以「原石」的獲取就變成了重中之重,反而是《原神》本身的遊戲性少有人在意,更不要說米哈遊雄心勃勃想要打造的「米哈遊宇宙」了。
這其實也是為什麼《原神》熱度很高但是評分卻不高的原因,因為很多玩家並不只是單純的手遊玩家,他們早就在PC和端遊上體驗過開放性世界遊戲了,那些遊戲的細節內容更加豐富,可互動性更強,之所以來體驗《原神》就是因為抽卡機制的反饋令人很爽,而且角色建模也確實好看。
這其實就是《原神》想要打破的手遊與端遊的主要區別,不過這是設備先天的不同,移動端本就是利用用戶碎片化的時間,但你反而想要在深度遊戲體驗上與端遊一較高下,那就是自不量力的表現。雖然《原神》在之前宣傳中表示,這款遊戲就是為了讓沒有主機和PC的玩家體驗到3A遊戲的感覺,但是顯然《原神》並沒有讓我感覺到3A遊戲應有的品質,雖然《原神》在手遊領域中已經很優秀。所有從玩家的角度來說《原神》值得體驗,但是切記不要太依賴攻略,不然你會很快的進入長草期,然後就會吐槽這遊戲好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