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哥哥張國榮「一躍」成謎的真相,讓人嘆息

2020-12-16 非言數字情感

文/小衛

編輯/非言

【01】

《阿飛正傳》是讓張國榮獲得真正影帝稱號的電影!

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我聽別人說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有人說,這部電影像極了張國榮的一生。2003年4月1日,他也像這隻飛累了的無腳小鳥一樣,在中環文華東方酒店24樓飛身躍下,他實在太累,飛不動了,選擇了落地,終年46歲。

其實這種鳥還有一個名字:極樂鳥,願哥哥在去往極樂世界中,快樂的生活,不會再有病痛的折磨。

屈指算來,他竟然離開我們十七年了!

是什麼原因,讓他一躍成謎呢?

1956年9月12日,一個叫張發宗的小男孩出生在香港一個富裕的家庭,張國榮是他出道後改的名字。父親張活海是有名的裁縫,當時被稱為「裁縫之王」,馬龍.白蘭度和加裡格蘭特這樣的大明星,都曾經請他做過衣服。

母親潘玉華,一共生了10個孩子,其中有三個不幸夭折,張國榮是最小的那個,被人稱為「十仔」。更巧的是,張國榮與去世的九哥是同一天生日,被戲稱是九哥轉世再生。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富裕人家的小兒子,應該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但張國榮的實際情況是:雖然兄弟姐妹眾多,但和哥哥姐姐年齡差很大,幾乎沒怎麼一起玩耍。父母都忙著做生意,也沒時間管孩子,他和兄弟姐妹們從小是外婆和保姆一起帶大。

他的父親又是一個花花公子,不僅娶了兩房太太,而且還風流韻事不斷。婚姻的不幸,讓他媽媽也忽略了一直祈求母愛的小兒子。雖然張國榮一直把母親稱為「生命中的摯愛」,但實際上母子關係非常生疏。

張國榮的姐姐曾經說過:弟弟是個極度渴望被寵愛的人,但在有生之年,這份渴望一直沒有得到滿足。

真是應了那句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張國榮13歲的時候,被母親安排去英國讀書,離開了沒有溫暖的家。他按照父親的願望,在英國的利茲大學讀紡織專業,因為他父親希望他學成歸來,繼承自己的事業。

多年以後,在回憶他離開的時候,他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去英國的時候,感覺是快點讓我離開這裡,我根本不想留在香港。也許是童年受到的影響,我一點傷感都沒有,一點留戀都沒有。

但在他大一的時候,他父親因為飲酒過度中風,並發了病危通知書,張國榮不得不回到香港。還好後來父親轉危為安,但他的學業就此中斷,再也沒回英國。

回到香港,他可能與父母分開的時間太長了,發現根本不能在一起生活。於是,他從家裡搬了出來,為了謀生,他做過律師助理、賣球鞋、賣牛仔褲等雜工。

業餘時間,他和朋友一起組建樂隊,自娛自樂,他發現,自己做音樂的時候最快樂。

【02】

1977年,20歲的張國榮報名參加了香港麗的電視臺亞洲歌唱大賽,憑藉英文歌曲《美國派》獲得第二名。

這次歌唱比賽改變了張國榮的一生,獲獎之後,他和麗的電視臺籤了五年合約,成了綜合節目主持人。從此,正式進入娛樂圈。

當時獲獎,還是莫文蔚上臺給他送的花。她稱自己是張國榮的第一個粉絲,她說:「第一次見他的時候,是參加麗的電視臺歌唱比賽,當時我媽媽是那家電視臺的高層,每逢大型節目,要有小朋友上臺獻花,便有我的份。當時哥哥出場唱歌,一身白衣白褲,好靚仔。他唱一首英文歌,很有型,很精彩。」

哥哥這個叫法,據說有兩個出處:一種說法是,在《倩女幽魂》裡邊,女鬼小倩把書生寧採臣喚作哥哥;另一種說法和林青霞有關,在拍攝《白髮魔女傳》的時候,張國榮見到上好妝的林青霞,就笑著說:姐姐你好美啊!林青霞立刻回了一句:哥哥你好帥哦!從此以後,林青霞成了姐姐,張國榮就順理成章成了哥哥。

這個叫法,是他成名之後的叫法,他在沒有成名之前,圈裡人習慣叫他榮少。

1981年,張國榮在電演《失業生》裡扮演榮少。說到這部電影,不得不說他的兩個搭檔,陳百強和鍾保羅。這三個人當年都是英俊瀟灑的少年才俊,又因為共同出演過兩部比較有影響影片,一度被稱為「三劍俠」,和「中環三太子」。

但世事難料,1989年,貴為香港金牌主持人的鐘保羅,年僅30歲離奇墜樓身亡。1993年,35歲的陳百強,昏迷17個月後,不幸逝世在瑪麗醫院。但沒想到,10年之後,瑪麗醫院也成了張國榮最後一站,三個人的命運是如此的相似,真是天妒英才!

不由得想起一句話: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1983年,張國榮遇到了一生的好友兼經紀人陳淑芬,聽從她的建議,推出唱片《風繼續吹》,這張唱片給他帶來轉機。

1984年,憑《monica》暫露頭角,為了這一天,他已經整整奮鬥了八年。這首歌是他歌手生涯的分水領,第二年,又憑藉《不羈的風》獲得了勁歌金曲獎殊榮。

1985年,他在紅館連開10場個人演唱會,場場爆滿。

1986年,繼續紅館連開12場個人演唱會,場場爆滿。

同年,和周潤發一起主演電影《英雄本色》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1987年,出演《倩女幽魂》,他飾演的寧採臣至今無人超越。

1988年,出演《胭脂扣》被提名香港金像獎影帝。

但出名之後,麻煩也接踵而來。當時早早出道的譚詠麟已經是一線巨星,而張國榮因《風繼續吹》、《Monica》兩首歌迅速爆紅,引起譚粉的不滿。1984年,開始了長達五年的「譚張爭霸」,他們的巔峰對決,貫穿了整個80年代中後期。

張國榮曾經收到對方粉絲寄來的冥紙、冥樓,新買的車也被劃傷。

只要他們兩人同時出現的場面,必定是掌聲與噓聲齊飛。

1987年,兩家的粉絲上演了一出全武行。

1987年,在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張國榮一曲《有誰共鳴》還沒唱完,臺下的歌迷已經亂成一團,後面還大打出手,他本人被困場館裡面,6個小時都脫不了身。這一切,讓他們都感到厭倦。在1989年,一年之內,兩人宣布先後退出歌壇。

【03】

張國榮從影25年,演了幾十部電影,《胭脂扣》《金枝玉葉》《東邪西毒》《霸王別姬》都是經典之作。

但是他每次都是陰差陽錯與獲獎無緣,34屆金馬獎,盛裝出席,到現場才知道得票為0,理由《春江乍洩》的表演是本色出演。

他在金像獎和金馬獎上,一共被提名13次,只有一次獲獎,偏偏那次他又沒能夠出席。

1990年,他出演《阿飛正傳》,被稱為香港最出色的電影之一。這部戲獲得金像獎影帝,但他沒有出席領獎。

《阿飛正傳》是一個追尋與失落的故事,有人說,像極了張國榮的一生,特別是戲中人那份對母愛的渴求。電影中的旭仔,終其一生,都在瘋狂地尋找他的生母,但最後一無所獲。

現實中的張國榮,也很少得到母親的關愛。

成名之後,他想彌補童年留下的遺憾,因為他一直沒有跟母親正常住一起好好生活過,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然後他買了房子,接了媽媽搬來一起住,並且不停的買禮物給她和帶去高級餐廳吃飯。但是他沒想到,他越是這樣,他媽媽越是往後退,越跟他保持距離。這應該是「近鄉情怯」的感受吧。

張國榮雖然有成千上萬的歌迷、影迷追捧和熱愛,但他真正渴望的卻是母親的關愛。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候,都可以讓他感動痛哭。

在一次訪談欄目中,張國榮回憶說:「那一次,是我真正和我媽有一點溝通的時候。那時候是我最倒黴的時候,還在邵氏拍片,剛好又和我的愛人吵架,鬧分手。之後我直接開車回家,一邊開車邊哭,當時流行一首歌《舊夢不須記》,我就一路聽著這首歌,一路回家。然後一直哭著上樓,我媽那天剛巧在我這裡,我一開門進去,她就見到我哭,她說:回來啦。我說:是的。然後我就進房間。她就來敲門說:仔啊,你別這樣,你這樣我會很傷心的。我聽了這一句話,哭得更傷心了。那時候的感覺是,原來阿媽是在意我的。」

極度渴望寵愛的張國榮,因為母親的一句問候,也因為童年時代母愛的匱乏,這一次得到極大的滿足。

1995年,張國榮復出歌壇,但宣布不領取任何獎項。

1996年12月,在紅館跨越97演唱會上,他唱了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並當著大家的面,說:「媽媽,我今晚在這裡送一首歌給你,和另外一位我覺得在我生命裡很重要的一位好朋友,也就是你的乾兒子。在我最失意的時候,經濟最差的時候,他可以把他所有的工資,幾個月的工資借給我渡過難關。你知道我在說誰,當然就是我的好朋友唐先生。在這裡,我要將首歌送給這兩位我摯愛的朋友和我的親人。」演唱會之後,他公開了與唐先生的情侶關係。

他們公開關係之後,因為香港狗仔隊的狂熱追蹤,唐先生三次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不被外界認可的感情,註定是困難重重。

從性格分析學來解讀張國榮的生命數字,生命數33/6,表現數字72/9,內驅數字16/7。

33/6,是一個卓越數字,比平常數字有著雙倍的能量。兩個3代表了他有極高的藝術天賦,單純、靈動、多變,聰明、敏感;生命數與內驅數都有6,代表忠誠、孝順、有愛、樂於付出、追求完美,在乎家庭關係,極度渴望家庭的溫暖和寵愛;表現數字7,代表了他在演技方面是用心來揣摩的,深度研究的,加上6的完美主義,所以拍攝了很多經典的角色,至今無人超越。

9數代表智慧、博愛和高尚,他出了名以後,一直都是親切和善的,也一直很低調,所以也是很多人喜歡他的原因。

他的內驅7,會經常沉浸在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中,不僅是童年,就算成名後,他都是孤獨的,儘管有了唐先生,他還是患上了抑鬱症。

他把母親和唐先生稱為至愛的人,但是,他渴望母親給予他的愛,一生都求而不得;而唐先生,得到了,卻得不到世人的正眼看待。心中百種滋味,五味雜陳,只有當事人才能深刻體會了。

少年時代的親情缺失,感情生活不被接受,各種輿論還有巨大的壓力,還有他自己追求完美的單純個性。這一切,就像一個個沉重的包袱,讓張國榮不堪重負。

風雨滄桑,星途坎坷,人生悲歡,耗盡了張國榮的熱情。終於,他選擇了2003年的愚人節,像《阿飛正傳》裡那隻無腳鳥一樣,選擇了落地!

在他的葬禮上,歌迷站了幾條街,唐先生含淚送行,輓聯寫著:「阿仔,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愛綿綿無絕期,摯愛唐鶴德挽。」

雖斯人已逝,但經典永恆!

演技備受爭議卻始終坐鎮頂流,34歲楊冪如何打得一手好牌?

相關焦點

  • 張國榮死亡之謎再被提起!胞姐曾告知真相,可惜大家都不信
    張國榮死亡之謎再被提起!胞姐曾告知真相,可惜大家都不信今年是張國榮先生去世的第17個年頭了,在這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每年都會有許多人緬懷哥哥的離開。不光是粉絲,還有許多圈內的好友,他們都是如此。當年哥哥選擇在愚人節當天從二十四樓一躍而下,這件事出來之後讓整個娛樂圈都震驚不已!要知道那時的張國榮是處在事業頂峰時期的,唱片、影視劇、廣告代言等等都有很好的成績,可有這麼多讓大家羨慕的有利條件在,他還是選擇了離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也成了大家一再被提起,甚至是猜不透的一個謎。
  • 張國榮哪一個角色令你動容,絕代風華形容哥哥不為過
    說到哥哥張國榮你會用什麼詞來形容他呢?率真、溫暖、真實、風華絕代……單單這些詞根本不夠,明明這麼好的一個人,就這樣縱身一躍離開了我們,不少網友都為之感慨一番。但哥哥一直都在,一直存活於粉絲心中。今天是緬懷哥哥的日子,十七年過去了,風繼續吹,我們繼續追隨。
  • 17年前的四月一,他縱身一躍成遺憾,你最喜歡哥哥的哪部作品
    17年前的四月一,他縱身一躍成遺憾,你最喜歡哥哥的哪部作品還記得《霸王別姬》中,他的一顰一笑成為無人超越的程蝶衣,在電影中京劇指導老師宋小川表示,作為演員,張國榮有太多年輕人需要學的地方。又是一年四月一日,17年前的四月一日,因為抑鬱症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24樓健身中心縱身一躍成為了遺憾,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天大的謊言,因為這天是愚人節,他的一生定格在了46歲那年。
  • 張國榮死亡之謎為什麼要墜樓 張國榮個人資料簡介及圖片起底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很多人喜歡叫張國榮為「哥哥」,每年張國榮的生日和忌辰,都會有很多哥哥的粉絲懷念他,他在大家的心中,不僅僅是一個演員,更像是我們的朋友。張國榮身前是一個非常注重個人形象的人,而如此追求完美的人,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來結束生命呢?哥哥的離奇死亡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 當年情——懷念哥哥張國榮
    當年情——懷念哥哥張國榮他是一個普通的男人,他是一個不一樣的男人。我不知道在他跳出的剎那可曾有過後悔,我只知道,我們是真的失去了他,永遠的失去了他——哥哥,張國榮!失去了,才知道去珍惜。於他,也是如此。
  • 北京衛視揭秘張國榮「死因」,4大猜測被推翻,張曼玉道出真相!
    這樣的話題映入我們的眼帘,哥哥張國榮的忌日又一次登上了熱搜。 在17年的前今天,張國榮用跳樓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直到17年後的今天,4月1日愚人節已經不單單是愚人節了,更像是懷念張國榮的日子。
  • 哥哥張國榮當年有多紅?韓國日本告訴了我們
    說起張國榮相信很多90後00後都是不太了解,但是80後我相信很多人還是相當熟悉的。張國榮影視歌全方面發展,並且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讓人不得不佩服,當時張國榮不僅在國內很紅,在韓國日本等國家也有著很高的人氣,是當之無愧的巨星,同時還受到了娛樂圈裡很多人的尊敬,與至於離世多年仍得到大家的緬懷,你知道他到底有多紅呢,他又為何會受到大家的尊敬呢?
  • 愚人節18:43分,張國榮從24樓一躍自殺,致電陳淑芬:來接一下我
    37歲主演的作品《霸王別姬》,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韓國、日本乃至各地都一口一個"哥哥"的叫著。張國榮在40多歲的年紀,把自己的整個人生達到了巔峰。然而他的巔峰並不是橫空出世,青澀時期的他同樣不被人認可。
  • 張國榮:風再起時,傳奇誕生,永遠的「哥哥」
    ,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叫一聲「哥哥」。可是娛樂圈最初帶給他的不是喝彩,而是考驗,他的唱片曾經以一元一張的價格拋售,甚至有人將積壓的唱片墊桌子,他在臺上的表演受到的噓聲遠比掌聲多,歌唱事業遭受挫折,在電影上的表現也平平無奇,他甚至被騙去拍片,張國榮當年受到了排擠,一度十分困窘。
  • 17年前張國榮逝世,哥哥提攜後輩星辰寥落,香港歌壇難再回當年
    阿飛正傳不想念哥哥的房地產公司不是好製片。轉眼到2020的今天,已經是哥哥去世的第十七個年頭。張國榮在2003年4月1日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跳下自殺身亡。當年的香港正經受著SARS的嚴峻考驗,哥哥也飽受抑鬱症的煎熬,最終尚在春天的哥哥沒能陪著他愛的香港走過疾病的陰霾。將風華絕代留在了永遠的46歲。同年12月,香港的女兒梅豔芳也因疾病離開人世。香港成為悲戚之城。
  • 懷念我們的「哥哥」張國榮
    小編提及這首詩,是因為明天就是清明節了,小編想藉此節日紀念「哥哥」張國榮,他離開世間已經17年了,但他依然活在我們的心中。2003年,張國榮因抑鬱症病情失控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二十四樓健身中心墜下,緊急送往瑪麗醫院,經醫生檢驗入院前已死亡,終年46歲。
  • 愚人節,哥哥張國榮卻把玩笑當了真
    —— 張 國 榮- 點開音樂,再一次傾聽哥哥 -如果你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有許多粉絲;一個出彩的事業,一個億的現金;一身榮華富貴,一個漂亮外表;還有一個人在深愛著你,這是多美好的人生。哥哥張國榮擁有這一切,卻選擇從24樓一躍而下,給世人留下一眾經典和一張字跡溫柔的遺書。「 Depression!
  • 當年張國榮從24樓跳下,她做了這件事情,維護了哥哥最後的尊嚴
    當年張國榮從24樓跳下,她做了這件事情,維護了哥哥最後的尊嚴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應該是香港娛樂圈最輝煌的年代,那個時候無論是樂壇還是影壇,都出現了非常多優秀的明星,可謂是星光璀璨,但是在這些明星當中就有個人脫穎而出,他就是張國榮
  • 2003年張國榮很忌憚非典,卻為何有勇氣縱身一躍?(下)
    2003年4月1日,香港樂壇天王張國榮縱身一躍......愚人節從此成為很多人心中悲痛的紀念日。與今天那些一夜躥紅,又一夜沉寂的網紅流量明星不同,張國榮的星途並不順利。能成長為華人演藝圈影、視、歌多棲天王巨星,他付出了太多努力,承載了無數心酸與苦澀。
  • 張國榮逝世17周年,唐先生準時發文,字裡行間都是對哥哥的想念
    張國榮逝世17周年,唐先生準時發文,字裡行間都是對哥哥的想念同性也會有很多美好的故事,也過聽過很多方式流傳著,儘管大多世人不能理解,但是在我心裡有的還是很美好的。當然最動人的還是張國榮與唐先生的愛情。17年前,他從24層露臺跳出,縱生一躍與世人告別。17年對你鍾情不忘只怪你過分美麗。逝世15年時,唐先生在ins上,引用了《春夏秋冬》的一句歌詞: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 張國榮:我永遠是孤獨的!難怪告別演唱會上哥哥一定要唱這首歌
    》,很多人都對這首歌實在是太熟悉了。我的哥哥也非常喜歡張國榮,經常在家聽哥哥張國榮的歌。因為哥哥的耳濡目染,我也漸漸喜歡上張國榮,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認真聽張國榮的歌是從「張國榮浪漫」的卡帶開始,B面第一首,就是「共同渡過」。後來哥哥買了一本書叫《張國榮的時光》,作家志摩千歲。
  • 張國榮哥哥的由來
    張國榮「哥哥」的綽號是怎麼來的很多人都十分好奇,其實,張國榮之所以叫「哥哥」,是因為在1987年,張國榮與王祖賢共同主演的經典電影《倩女幽魂》中,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在劇中經常喚張國榮飾演的寧採臣「哥哥」,之後大家在生活中也經常用「哥哥」來稱呼張國榮。
  • 湯臣集團的公子今湯臣一品老闆,是曾被哥哥張國榮極少批評過的人
    因為這一層關係,讓當時還年幼的湯珈鋮與哥哥有了交集,而且是被哥哥張國榮進行了「愛的教育」。成年後的湯珈鋮對哥哥當年的教育肯定是感激的,2003年9月12日,哥哥張國榮47歲,是他去世後的第一個生日,湯珈鋮出席了粉絲們主辦的紀念活動。以下文字轉一則新聞:為慶祝哥哥張國榮48歲,其歌影迷會「Red Misson」在山頂廣場舉行連串紀念活動。
  • 永遠的哥哥,盛世巨星——張國榮
    提到張國榮,我們都知道他是影視歌多棲巨星。很多人以為他從一開始就進入了歌,但是通過選秀脫穎而出的最開始進入的其實是演藝圈。只不過擔任過多部電視劇的主角與配角的他並沒有走紅,以至於我們都以為他是直接進入歌壇走紅的。
  • 劉德華不參加張國榮葬禮,被傳不和多年,張學友一席話道破真相
    《阿飛正傳》幫張國榮捧回了第一座影帝獎盃,很多人以為劉德華會因此妒恨,其實這完全是導演的安排問題,之後他們又合作了《新上海灘》。《新上海灘》開機前,關於選角,導演和演員都有自己的安排,根本不存在哥哥有意搶戲份多的許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