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論2020年最火的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一定當仁不讓。
雖然到中後期,臺上的姐姐們和屏幕前的觀眾和網友們都有些疲軟,但節目的立意和意義確實遠超同期許多綜藝。
它聚焦30+女明星。
通過節目展現了她們的困境和優秀;
展現了這種對立、矛盾卻一直未被正視的現狀。
節目播出後,30+女藝人生存現狀被反覆提及。
越來越多優秀的姐姐被發現,並獲得了更多的機會去展現自己,帶給觀眾更多更好的作品。
本來節目組可以讓這個夏天,這種美好的記憶一直留存在觀眾的腦海和心裡。
但顯然,手握這樣一個賺錢的大ip他們是不甘心就此收手的。
於是《浪姐》收官不過幾個月,《浪姐2》便悄然啟動了。
雖然還未正式官宣,不過網上已經流出了參加第二季節目的姐姐名單,其中,黃曉明前女友李菲兒赫然在目。
一開始觀眾是不相信的,不過今天angelababy黃曉明夫婦先後發表的長微博算是承認了《浪姐2》已經開始錄製,以及網傳嘉賓名單都是真的。
對此,網友表示:節目組為了博眼球已經沒底線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但凡喜歡吃瓜的朋友都知道,十年前黃曉明和李菲兒分手的時候鬧得可不算體面啊!
更重要的是還牽扯到了彼時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嫩模、接到過的最有面兒的工作就是給周杰倫伴舞、如今已是頂流大花angelababy。
時隔十年,安排前男女朋友同臺,節目組安得什麼心,路人皆知。
果然,這不,《浪姐2》還未開播,熱搜第一就來了。
今天下午五點的時候,baby楊穎首先發博,澄清了長達十年加諸在她身上的小三傳聞。稱當年黃曉明認識她的時候告訴自己是單身,所以她並不是黃曉明和李菲兒之間的第三者。
字裡行間,楊穎對黃曉明的怨懟之意毫不掩飾,甚至全文稱呼老公黃曉明為黃先生。
隨後,黃曉明也發博表示太太楊穎不是第三者,請網友們不要再傷害自己家人了,有事兒衝我來。
但顯然,網友們並不買帳。
並把焦點放在了「黃先生」三個字上。
這幾年,黃曉明楊穎離婚的消息是傳得沸沸揚揚。
黃曉明還會小心翼翼維護一下這破碎的臉面,脆弱的真相,但angelababy卻是自2018年黃曉明卷進操縱股票的疑雲後,就一改以往秀恩愛的甜蜜姿態。
無論是節目、採訪還是微博上都再沒提過老公黃曉明。
哪怕是頒獎典禮和老公同臺,也是全程無交流,把黃曉明當透明人。
所以一直以來,「黃、楊離婚「都是娛樂圈公開的秘密。
本來近日楊穎新片上映難得地提到了黃曉明,讓觀眾有些摸不準,但今天這篇言詞鋒利的微博,以及「黃先生」三個字似乎已經說明了一切。
對比之下,黃曉明的「家人」更像是欲蓋彌彰。
黃曉明和楊穎是否已經離婚、當年的事情孰是孰非暫且不提,不過這一鬧,《浪姐2》的名氣算是打響了。
前期第一波宣傳,成功!
前面說過,《浪姐1》播到一半的時候,其實觀眾們已經開始感到審美疲憊,提不起興趣。
看大數據也能發現,浪姐的後期播放量和話題討論度都呈現出斷崖式下跌的態勢。
能理解,畢竟,能吃的瓜都已經吃完了,喜歡的姐姐們也走得差不多了,舞臺表現雖然精彩,但喜歡搞笑的出門左拐看德雲社、喜歡舞蹈的右拐看舞蹈風暴、喜歡音樂的打開音樂播放器它不香嗎?
所以聽到《浪姐2》已經開啟的時候,我個人是沒有太大興趣的。
和當初開會員,定鬧鐘蹲守浪姐1的自己完全不像同一個人。
我周圍之前看過浪姐1的人,對浪姐2的態度基本上和我是一樣的。
所以我相信很多網友對浪姐2的興趣也不大,最多只會在節目開播後,看看都有哪些姐姐,至於打榜投票做數據就算了吧。
節目組必然也是料到了這種情況才會在第二季請來更多有爭議性、自帶話題的姐姐。
就像這一次的黃曉明李菲兒世紀大同框。
據現場觀眾透露,錄製的時候,看到李菲兒黃曉明同臺,全場觀眾放聲尖叫。
嚯,也難怪沉默了十年的angelababy都忍不住了。
這不就是節目組最想看到的嗎!
還未開播就有頂流大花替他們免費宣傳,等到播出的時候那還了得,誰能忍住不去吃個瓜?
除了李菲兒,浪姐2還請到了那英、張栢芝、張馨予、董潔、董璇、劉敏濤、韓雪、王鷗等許多身上有話題可以深挖的姐姐。
我已經能隱隱猜到——
哪些人會拿到寧靜姐姐的劇本,哪些人會走張雨綺的路子,又有哪些人會開啟黃聖依、伊能靜同款副本,還有哪些人會成為下一個萬茜。
而黃曉明與舊愛同框不過是第一道開胃菜而已。
今年,我們已經看了太多名不副實、掛羊頭賣狗肉的競技類綜藝節目了。
從《青你2》到《創造營3》,從《演員請就位》到《我就是演員》,從《浪姐1》到《浪姐2》。
前有冰清玉潔變小三,後有陳姐喊話贊助商;
看陳凱歌淪為郭敬明2.0,觀章子怡言論不一瘋狂打臉。
「炒作」儼然已經成了節目組的制勝寶典。
打著公平競技的幌子,幹的都是炒作出道的勾當。
得利的是會炒作的人,犧牲的都是認真創作和表演的人。
女團成長綜藝節目?還是改名娛樂圈女星緋聞大揭秘吧。
娛樂圈有一句話叫續集必爛。
這句話無論是套用在影視劇還是綜藝選秀節目上,都完美適用。
像是《極限挑戰》《嚮往的生活》《跑男》等綜藝能撐過三季已經稱得上「長壽」了,更多的綜藝是像浪姐一樣撐不過第二季,便早早夭折。
《浪姐1》的成功固然有炒作的成分在,但它打動我們的真正原因還在於——
它開場時的百萬文案和最初的節目立意;
它讓觀眾看到了姐姐們背地裡付出的汗水和她們到了一定年齡後依然強盛的狀態,看到了30+女性的無限可能;
它讓年輕女孩子對未來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期許,也讓已經跨過這個年齡的女性有了奮鬥的方向。
但是《浪姐2》,從一開始,就已經跑偏了。
我是瘋君,專注追劇磕cp一百年,關注我,娛樂八卦,每月熱播好劇一手在握!
文/瘋君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