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時有53個省級行政區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省份整合高潮

2020-12-15 歷史小博主

在解放戰爭後期,為適應戰爭新形勢,根據不同的情況,中央開始在被解放地區對舊有省級行政區划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改革和調整。

平原省:1949年出現的新省份

隨著遼瀋戰役的勝利,解放軍開始全面接管東北全境。新成立的東北人民政府在民國時期省級行政區劃的基礎上,於1948年4月21日公布了6省4直轄市1行署區的新行政區劃,即遼東、遼西、吉林、松江、黑龍江、熱河六省;瀋陽、撫順、本溪、鞍山4個直轄市和一個旅大行署區。

1949年5月,華北地區完全解放。1949年7月,華北人民政府召開會議通過關於變更華北地區行政區劃的決議。決議宣布撤銷冀東、冀中、冀南、冀魯豫、太行、太嶽、太原等七個舊行政區,代之以新的行政區劃。

在經濟條件、歷史關係及自然條件的基礎上,華北地區被劃分為河北省、山西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同時為照顧落後地區的發展,決議還於魯西南、豫北、冀南銜接地區成立平原省。

當時成立平原省,主要出於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平原省位於三省交界處,當地的敵特、反革命殘餘勢力亟待肅清。二是該地區處於黃河中遊,自古以來就是堤防的薄弱區。同時,該地區的農業生產遭受了嚴重的戰爭破壞,所以恢復生產就成了重中之重。

省級行政區最多時達53個

新中國成立後,受具體情況的制約,對省級行政區的調整較為頻繁。

1949年5月,華東解放區根據長江南北的不同特點,決定將原江蘇、安徽兩省暫不恢復,成立蘇北、蘇南、皖北、皖南四個行署區。四川全境直到1949年12月才正式解放。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撤銷四川省,設立川南、川北、川東、川西四個行署區。

在此基礎上,原西昌省的昌都地區也面臨改革的局面。西康省的昌都地區在民國時期一直受西藏地方政府控制,1950年10月的昌都戰役不僅使昌都地區得到解放,還為和平解放西藏創造了政治條件。

1951年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設立昌都地區人民解放委員會,由政務院直接領導。這樣一來,昌都地區在納入西藏自治區之前,一直作為省級行政單位存在。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軍進駐拉薩,西藏和平解放。但受現實情況的制約,西藏地區仍然作為省級單位存在。

這樣,新中國成立前的49個省級行政區,到1951年達到53個,成為歷史最高點。

大規模撤銷省級行政區建制

1952年8月,中央決定恢復安徽省和四川省,撤銷皖北、川西等六個人民行政公署。

1952年11月15日,中央通過了《關於調整省區建制的決議》。決議認為,「鑑於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即將展開,而平原省缺乏經濟中心城市,所以決定撤銷平原省建制。」1952年12月1日,平原省正式被撤銷,其所轄區域先後被劃入河南省和山東省。

這次決議還決定撤銷察哈爾省,將察北、察南專區及張家口劃入河北省,把大同市及雁北專區劃入山西省。1954年4月,中央決定又撤銷綏遠省建制,將其劃入內蒙古自治區。

1954年,中央在撤銷六大行政區的同時又對省級行政區作了調整。會議決定將遼東、遼西地區合併,恢復原來的遼寧省建制。松江省由於歷史上與黑龍江省唇齒相依,所以被劃入黑龍江省。瀋陽、旅大、撫順、本溪、哈爾濱、武漢、西安、重慶等11個中央直轄市,均改為省轄市。

1955年3月,國務院第7次全體會議決定將昌都地區劃歸西藏自治區管轄。同年6月,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決定撤銷熱河省和西康省,其轄區分別劃入河北和內蒙古自治區、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

20世紀60年代初,根據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我國又對省級行政區劃作了調整,先後組建了四個省級民族自治區。這樣,就形成了現今的34個省級行政區。

相關焦點

  • 我國的省級行政區中,哪些鄰省最多,哪些最少?
    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地理條件各有不同。有的省沿海,比如遼寧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廣東省等;有的省與外國接壤,比如內蒙古接壤俄羅斯和蒙古,雲南省接壤緬甸、寮國和越南等。我國的省級行政區都有相鄰的省份(省級行政區,以下皆指省級行政區,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我們就來盤點哪些省的鄰居最少和最多。
  • 建國後被撤銷的八大省份,你聽說過幾個?哪裡又曾是你的所在
    我國現在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了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其實剛建國時並不是這麼多,是經過多次區劃調整才形成今天的區劃格局的。
  • 34個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
    我國現有4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和23個省,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是地理常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難於全部記憶,往往只能記住其中的大部份。第一步 先觀察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找出其中的規律。
  • 我國地級市「最多的」省份,119個縣級行政區,你知道是哪嗎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有34個省,600多座城市,每個省份,每座城市都有個字的特色,都在穩步向前各自發展著,在眾多省份中,每個省份的地級市數量也是不同的,有的省份地級市數量很多,組成了規模很大的省份,還有的省份地級市數量非常少,青海就是地級市非常少的省份,下轄總共就兩個地級市和6
  • 中國宣布撤銷的4大省份 ,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
    中國宣布撤銷的4大省份,有沒有你所在的地區呢?快來看一看!西康省,康定情歌的發源地,它是位於四川和西藏之間的一個省份,足足有53萬平方公裡,真所謂地大物博!西康省是於1939年建立,在解放戰爭勝利後1955年9月被撤銷,其原有管轄區域以金沙江為界限。
  • 目前在國內34個省級行政區中,人均GDP超過10萬元的分別有哪些?
    目前我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而每個省級行政區經濟發展狀況各不相同,經濟總量也存在區別,因此,綜合經濟實力存在強弱之分。此外,各省份在居民人口基數、產業結構比例、地理位置以及自然資源等方面也均存在差距,所以,每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高低之分顯著,佔全國經濟比例不盡相同。
  •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重大疫情與國家應對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在面臨政治、經濟、文化等國家建設的同時,也面臨著疫病叢生、缺醫少藥的嚴重局面。當時,威脅人民生命與健康的主要疫病是各種急慢性傳染病、寄生蟲病和地方病。 其中,鼠疫是傳染性極強、病死率極高、對社會造成危害性極大的烈性傳染病。
  •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相當於兩個日本
    如果要問中國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區,你可能會想到廣東或山東。但要是將範圍擴大到全世界,誰又能拔得頭籌?答案就是印度的北方邦,地處印度北部,面積為240928平方公裡,次於中央邦、拉賈斯坦邦、馬哈拉施特拉邦,位列全國第四,其擴展區域有半個法國那麼大,相當於三個葡萄牙,四個愛爾蘭,七個瑞士,或是十個比利時,而且比英國還要稍微大一些。
  • 周恩來與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政法工作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發布,請勿轉載)  [摘要]政法工作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項重要工作,承擔著鞏固和保障新生人民政權的職能。因此,政務院下設四個委員會,政治法律委員會位居其一,負有指導和聯繫各政法機關之職責,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政法工作的實際領導者。1949年 10月 21日,政治法律委員會正式成立,至 1954年撤銷。(參見《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附卷一(上),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0年版,第 76頁。)
  • 全球第一大省級行政區:面積超全球97%的國家,相當於8個日本
    俄羅斯這個國家除了面積大之外,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世界上最多的,這一點讓很多國家都很羨慕。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俄羅斯的一個省,同時這個地方也是全球第一大省級行政區,這個省叫做薩哈共和國,很多人可能聽到這個名字會以為是個國家,不過這個地方確實是俄羅斯是一個省級行政區。那麼這個地方到底有多大呢?
  • 中越兩國的省級行政區面積排名:中國5省與越南63省的排名很交錯
    本文比較中越兩國的省級行政區面積排名。中國有34個省,越南有63個省,兩國的一級行政區共有97個,越南只有省、直轄市,中國還有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將中越兩國的省級行政區按照面積統一排名,會發現一個很奇特的現象;最大的、最小的都是中國的。
  • 中國二十三個省級行政區之浙江
    浙江,簡稱「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人口和民族 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為5850萬人,浙江省少數民族達53個(僅缺德昂族和保安族),畲族是浙江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 新中國成立初期總共有四百多個民族,為何最終確定為56個?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總共有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語言和風俗習慣,為了使不同民族之間可以相互溝通往來,這才把普通話定為了國語。事實上,中國在一開始並非只有五十六個民族,而是有四百多個。那麼,為什麼最終在劃分民族的時候,會變成五十六個呢?
  •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面積排行榜,看下你的家鄉排第幾,誰最大
    我國現在總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5個自治區,23個省,大的非常大,佔全國的六分之一,小的又非常小,只有幾十平方公裡,今天正好有空,給各省按面積排了個座次,看下每個人的家鄉面積做全國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好玩。這個面積只是陸地面積,不包含海域面積。
  • 新中國成立初期上海的優撫工作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口眾多的上海優撫工作繁重而緊迫。
  • 比較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GDP總量:臺灣不是第一,澳門也不是最後
    2020年初,中國各個省級行政區的GDP總量已經完成了核算,一般的排次都僅僅是中國大陸的31個省級行政區,其實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港澳臺也可以參與中國各省的統一排名。比較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GDP總量:原本很強大的臺灣已經不是第一,而人口很少的澳門也不是最後。在上一年當中,福建省反超了臺灣、陝西省反超了香港、寧夏回族自治區反超了澳門。下面表格代表了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排名——換算成人民幣。
  • 地圖看中國;「犬牙交錯」的省級行政區劃分及離海最遠的地方
    一,中國省級行政區界線呈現「犬牙交錯」形態。中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劃分按照以下四個原則:a,「山川形便」地理隔絕:如黃河劃分陝西與山西,金沙江劃分西藏與四川;太行山劃分山西與河北,武夷山劃分江西與福建。b,政治幹預。
  •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疫情防控的基本經驗
    新中國在初始的一窮二白中奮進,唯一可依賴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制度優勢,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成立中央防疫委員會,建立經常辦公制度,任命聶榮臻、滕代遠、陸定一等領導協調地方防疫機構。三是尋求國際援助。毛澤東致電史達林,請蘇聯政府支援藥品並派遣防疫隊協助應對鼠疫,受到蘇方援助。在各方努力下,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但經此一役,新中國薄弱的防疫狀況暴露出來,著眼現實、統籌全國的衛生防疫方針亟需制定。
  • 我國地理版圖中,位於「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的省份分別是誰?
    由於我國面積巨大,所以位於我國不同方位的區域,有著完全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生活在其間的人們也有著完全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位於我國「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的省份。位於「東南西北中」的省份在我國地理版圖中最東面、最南面、最西面和最北面的四個點稱為「四至點」,是我國東南西北方位的四個端點。
  • 新中國什麼時候成立的今年是多少周年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新中國一經成立,就迎來第一次建交高潮,先後與蘇聯及歐亞十多個人民民主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在毛澤東訪問蘇聯期間,1950年2月14日,籤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和有關協定。同時,在堅持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原則下,積極改善、發展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尤其是鄰近的民族獨立國家的關係,使中國對外關係取得突破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