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黃陂等地形成養蜂全產業鏈,漢產蜂蜜行銷全國,武漢打造多個...

2020-12-27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曹磊 通訊員 周小平

夏季,正是吃蜂蜜降火的季節。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解到,今年武漢已經進行了首批夏季蜂蜜的收割,漢產蜂蜜將銷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江夏、黃陂等蜂蜜產區開始陸續形成養蜂、採摘、體驗和科普的蜜蜂產業鏈,並打造成為甜蜜產業基地,讓武漢逐步成為華中地區乃至全國的蜜蜂產業中心之一。

漢產土蜂蜜每公斤過百元

「請你嘗嘗家鄉的土蜂蜜,這是今年首批收割的夏蜜。」上周末,記者來到黃陂區姚家集街石屋山村朱家灣的中華蜂蜜產業園區。在布滿蜂箱的山坡上,養蜂師傅一邊熟練地打理著,一邊給記者介紹著現在的蜂蜜成熟情況。

在這座蜜蜂產業園裡,一排排的蜂箱錯落有致,蜂巢裡的蜂糖逐漸成形,很遠就能聞到略帶中草藥味蜂蜜的香甜。

蜜蜂園主朱成雲告訴記者,他家在十年前留傳下的兩箱土蜂(即中華小蜜蜂,簡稱中蜂),經過多年培育,通過自然繁殖,已經在黃陂北鄉姚集、蔡店等地建立起了自然保護區:「武漢開始形成了多個以蜂業為主題的產業園,一起把原生態做成甜蜜產業,幫助村民脫貧奔小康。」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本地中蜂蜜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每公斤的零售價最低也要120元,最高則超過200元。按一群中華蜂每年平均產蜜15公斤計算,本地蜂農養殖一群中蜂即可收入1800元到3000元。

自然保護促蜜蜂產業提質

據了解,武漢的蜜蜂養殖產業快速發展,最大的優勢還是自然資源保護的成效顯著,為蜜蜂生長、繁殖、採蜜等提供了優越條件。

武漢農業專家介紹,以黃陂北鄉為例,當地是武漢生態旅遊勝地,植被保護良好,處在古門、木蘭天池等眾多自然風景區的中心地帶,森林覆蓋率達86.6%,生長著刺槐、板慄等蜜粉源植物140餘種。而且各種蜜粉源植物從春到秋交錯開花,蜜粉源銜接不斷,長達7個月的流蜜期為中蜂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場所。

此外,朱成雲告訴記者,武漢的養蜂人在不斷接收新的專業知識,解決了很多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如何正確處理中華蜜蜂與天敵義大利蜜蜂的生存關係,對蜜蜂種群進行保護,讓兩種蜜蜂都能大量產蜜。」朱成雲說,由此建立的土蜂自然保護區,促進了蜜蜂的良性發展,使產品更純正。

武漢打造蜜蜂產業鏈基地

我省農業部門介紹,從十年前開始,黃陂的蜜蜂養殖和蜂蜜加工開始發力,目前,僅姚蔡公路沿線就有30多戶蜂農,蜂群達3600群。另外還有十多個蜂場分布全國各地,年產蜂蜜200噸、王漿3噸、花粉10噸、蜂膠0.5噸。其中有「野生山花蜜」等蜂產品銷往國內外,年產值達到800萬元,已形成初具規模的中華蜜蜂產業鏈基地。

記者了解到,接下來,武漢的蜜蜂養殖基地將逐步推行中蜂產品質量標準化體系認證,和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產品認證,特別是對姚集、蔡店等地的中華蜂蜜進行地理標識認定。同時建立資源保護、飼養、疫病防治、產品生產等一系列技術和質量的標準。

此外,蜜蜂主題產業園也已成為科普示範基地,配套建成的休閒農莊、蜜蜂博物館等,也將帶動蜂產業外的鄉村遊產業,形成複合式的產業鏈。

相關焦點

  • 首批夏季蜂蜜收割銷全國,武漢形成中華蜜蜂產業鏈基地
    楚天都市報7月8日訊(記者曹磊 通訊員周小平)夏季,正是吃蜂蜜降溫降火的季節。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解到,今年武漢已經進行了首批夏季蜂蜜的收割,漢產蜂蜜將銷往全國各地。近年來,武漢的江夏、黃陂等地的蜂蜜產區開始陸續形成養蜂、採摘、體驗和科普的蜜蜂產業鏈,並打造成為甜蜜產業基地,讓武漢逐步成為華中地區乃至全國的蜜蜂產業中心之一。
  • 武漢北大門黃陂和南大門江夏,各有各的優勢,你更看好誰?
    武漢千億新區分布圖作為新城區的江夏與黃陂,地理位置一個南,一個北。因此總被網友拿來作比較!武漢江夏新城在工業方面,武漢市江夏區主要布局有江夏大健康產業基地,這也是武漢謀劃成立的第五個國家級基地,主要打造生物製藥、醫療保健和計算機等產業集群。
  • 這十年裡,武漢幾個新城區裡,黃陂江夏東西湖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統計表格如下:從這個統計表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10年裡,黃陂和新洲經歷了一個輪迴,2009年,武漢新城區按GDP高低排名為黃陂-新洲-江夏-東西湖-蔡甸-漢南,然後從2010年開始,黃陂和新洲的排名就節節下降,被江夏和東西湖反超。
  • 武漢都市圈的產城融合實踐
    2020年12月18日,麥當勞中國攜四大供應商打造的供應鏈智慧產業園正式落戶湖北漢孝產業新城。《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武漢都市圈重要的城市,孝感緊鄰武漢的「半小時經濟圈」,區位交通優越,可以為食品提供理想的運輸半徑,輻射中西部主要城市。此次入駐漢孝產業新城的包括麥當勞、泰森、賓堡3家世界500強,及新夏暉、紫丹2家行業龍頭企業。
  • 武漢規劃形成六環二十四射路網,黃陂青山礄口光谷等方向收益明顯
    站點客運線覆蓋全國17個省和直轄市,預計每日發送640車次,日均發送旅客3萬人次,最高峰可達6萬人次,成為中部地區範圍內發班次最多,日均發送量最大的長途客運站。2020年將通車的青山長江大橋是四環線跨越長江的控制性工程,大橋通車後將成為連接武漢長江新城黃陂片區和武漢江南片區的一條新通道,進一步優化武漢「環線+射線」路網結構,對緩解武漢過江交通壓力、增強武漢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打造中部地區現代物流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 武漢將著力搭建電競的上下遊產業鏈,讓武漢成為電競的熱土
    武漢旅遊體育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武漢最大的旅遊、體育國有資本運營綜合體,集團正深耕武漢文旅領域,不斷挖掘資源潛力,創新旅遊產品,打造城市品牌,推動「大江大湖大武漢」邁向國際化。 武漢旅遊體育集團將進一步深耕東湖、兩江四岸兩大核心旅遊區。在東湖板塊,串聯東湖綠道、遊船、帆船、沙灘浴場等景點。
  • 江夏黃氏的由來
    這個古黃國的故城在歷史上的光州定城縣四十裡,即今河南潢川西北6公裡淮水之南,潢河西岸的隆古鄉。黃國所轄地域未見載於史冊,而地方文獻卻有記載。查《湖北市縣概況》得知,湖北境內的黃陂、黃安(今紅安)、黃岡、新洲4個縣(區),以及麻城市中、西部、大悟縣中、東部、孝感市東北部和武漢市漢口至黃岡的長江以北地域,春秋時期為黃國轄地(參見《古黃國和江夏郡轄區考證》)。
  • 精品咖啡雲集 武漢江岸2020年黎黃陂路文創市集開市
    人民網武漢10月1日電 咖啡飄香,音樂聲起,一百多個文創攤位將原本就熙熙攘攘的黎黃陂路映襯地更加熱鬧,9月30日下午,伴隨著鳴鑼開市,為期6天的「江岸區2020年黎黃陂路咖啡音樂節暨鵝社文創市集」,在黎黃陂路正式拉開了序幕。
  • 投身「萬企幫萬村」 滇雲蜜語公司讓更多蜂農養蜂脫貧致富
    雲南滇雲蜜語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集蜜源管理、產業帶動、蜂蜜採收、蜂蜜檢測與過濾包裝銷售全產業鏈覆蓋的綜合性蜂蜜企業。自2016年成立以來,通過「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建檔立卡戶)」模式,在勐臘縣帶動農戶發展蜂產業3000戶以上,其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超過1400戶。2018年、2019年被勐臘縣扶貧辦授予「愛心企業」「扶貧產品」稱號。
  • 「蜂蜜書記」周文杰的牽掛:馬井村「蜂王」還在養蜂嗎?
    一路上,和以往一樣,周文杰最牽掛的還是村裡蜂蜜產業。「蜂王」克惹幹行還在養蜂嗎?蜂箱多了還是少了?今年蜂蜜賣得起價嗎?高山村脫貧我也沒經驗走到村口,沙馬曲布熱情地向周書記打招呼:「周書記,你回來咯!來,嘗嘗我家今年出的蜂糖,味道好的很!」
  • 大武漢的硬核奔跑
    武漢作為新一線城市的領軍代表,其都市圈吸引力位居全國前十之列。湖北省旅遊協會副會長陸令壽在《武漢都市圈(南)投資價值報告》中表示,武漢都市圈將成為極具全球影響力的都市圈,在全國34個中心城市都市圈中舉足輕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武漢都市圈的黃金腰帶上,華夏幸福布局6座產業新城,助力武漢形成「能量環」。
  • 武漢黃陂江夏人表示需要學習
    前幾日,群裡談及鹹寧鄉村公路,大家感慨萬千,一條夫子山大道,江夏這邊分為4車道和2車道,鹹寧對接的則全是6車道,再看鄉村公路,鹹寧的路都刷黑了,江夏的路還是水泥,甚至部分進村路段還是民間集資修建。我怯生生地插了一句,江夏不是有文化大道嗎?群友回覆說,文化大道只能和鹹寧城區比,比鄉村公路,江夏是不如鹹寧的。
  • 產城融合造新城,新10年金地致力於成為綜合型城市服務商和產城融合...
    做大做強產業地產,是金地集團從開發商到城市產城運營商轉變的關鍵戰役。用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的話講,金地不僅要開發全品類的地產,還會提供各種各樣的社會服務,打造工作、生活一體化的產城融合新城區。這也正是金地的產業地產戰略和城市綜合服務商的發展目標。
  • 武漢的門面宋家崗,黃陂的窗口劉店,都需要好好拾掇一下了
    外地人來武漢,下了飛機進市區的話,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機場通道1和2,但都需要經過武漢空港新城宋家崗,所以說宋家崗是武漢的門面一點都沒錯。外地人要來黃陂,首選是走岱黃高速,過了市民之間就進入了黃陂地界,所以劉店作為黃陂的窗口也名正言順。
  • 武漢各區GDP出爐,哪個區最富有,哪個區最窮?快來看看吧!
    經開:1644億作為國家級開發區,經開近幾年在汽車、顯示器、空調器製造業等多個方面,都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汽車+」產城融合示範區、無人駕駛之城、南太子湖創新谷、華中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等相關項目都在穩步推進中。
  • 綠城助力武漢商務區轉型中央活動區,湖北首座誠園花落黃陂
    連發展中心不在江邊的南京杭州義烏等城市都曉得往江邊建,那裡應該叫武漢中央住宅區,那邊人氣真的低,很多武漢人都沒去過那個地方,當時選擇那裡建CBD的敗筆,缺乏遠見,圖一時的拆遷成本低,導致武漢的CBD至今沒成型。
  • 武漢啟動!央企工程復產復工!
    在武漢市發出復工復產通知後,項目根據通知要求開展準備工作,有序地推進項目正式復工。在一系列工前安全措施後,施工人員分別登上漢蔡高速匝道旁5基24米高的輸電鐵塔,有條不紊地進行驗電、掛接地線、解除跳線、放置滑車,最後拆除1560米長導線。武漢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劉輝介紹,該工程是為黃金口220千伏變電站雙電源工程建設架設新線路留出通道。黃金口變電站第二電源的投運,將能更好地保障蔡甸區夏季用電需求,特別是為中法生態新城、地鐵四號線延長線的用電「保駕護航」。
  • 武漢鑼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知名交響樂團青睞的中國樂器
    漢鑼保持手工製作的傳統工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千錘百鍊,一錘定音,這是制鑼業的行話。鮮有人知,武漢鑼已悄然出口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各國知名交響樂團選用,享譽世界。今年6月,漢鑼製作技藝被評為第六批省級非遺項目。武漢最大鑼廠六成產品出口疫情暴發後,著名音樂家譚盾為武漢祈福,創作《武漢十二鑼》,現場演奏所用的大抄鑼來自武漢。「在飛機上聽到螺旋槳的聲音,總感覺是武漢鑼聲。」
  • 武漢新城區裡,首個跨街道經濟區成立,黃陂騰飛將從航空城開始
    ▼下圖為武漢臨空經濟示範區範圍圖,航空港包括了其整個部分。武漢航空城是市區合作項目武漢航空城的規劃目前暫時由武漢航發港集團負責,這是一家由原武漢市市政工程總公司為班底組建的國有獨資公司,在黃陂負責橫店臨空經濟示範園的建設工作。